导读:本文包含了反捕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背鳍,游泳能力,存活率
反捕食论文文献综述
周龙艳,付世建,付成,凌鸿,李秀明[1](2019)在《背鳍缺失对胭脂鱼幼鱼游泳能力与反捕食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背鳍缺失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游泳能力和反捕食能力的影响,将胭脂鱼幼鱼(2.30 g±0.12 g, 4.59 cm±0.09 cm)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背鳍缺失处理组(剪去背鳍),测定其临界游泳速度(U_(crit))及相关代谢参数、最大匀加速速度(U_(cat))、快速启动游泳能力以及捕食者存在条件下的存活率。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背鳍缺失组胭脂鱼幼鱼的U_(crit)、最大代谢率(MMR)、U_(cat)、快速启动过程的最大速度(V_(max))、最大加速度(A_(max))以及旋转角度与旋转率均无显着性差异。然而,背鳍缺失组胭脂鱼幼鱼在捕食者存在条件下的存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背鳍缺失对胭脂鱼幼鱼的游泳能力没有明显影响,背鳍的存在可能是胭脂鱼幼鱼针对捕食者口裂限制的反捕食形态适应策略之一。(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9年03期)
何清羚,刘星星,蒋秋悦,周晨昊,盛春[2](2016)在《具有反秀丽隐杆线虫捕食能力的根际细菌的筛选及其反捕食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生物菌肥具有多效、环保、可持续等多种优点,但经常被生活在土壤中的其他生物捕食而减少其实际应用效果.细菌为应对捕食演化出多种机制,排斥或杀死线虫.对具有反捕食能力的菌株进行筛选,能够得到具有高竞争力的菌株.以秀丽线虫为样本,对细菌进行对峙试验,得到两株具有较高反捕食能力的植物促生细菌:橘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ca)JD37、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13.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P50为对照,线虫对3株细菌的偏好性由强至弱依次为P13、OP50、JD37.缓慢杀线试验中,JD37、P13对秀丽线虫的致死率分别达26.12%和18.66%.在单培养下,JD37能使线虫活力下降,产卵数量减少.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JD37不能产生任何已知的杀线次级代谢产物,而P13能够产生氰化氢(HCN).以上结果表明JD37能够抵御秀丽线虫捕食,在捕食压力下有较强竞争力,作为生物菌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来益同[3](2016)在《不同品系大瓶螺形态、反捕食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影响包括从直接致命到非致命,仅仅是捕食者的出现也可以通过诱导被捕食者发生生活史、行为、表型方面的改变,从而对被捕食者种群产生重大影响。在水生环境中,识别捕食者的能力由于介质影响而降低,被捕食者通常依赖于化学信号识别被捕食的危险。大瓶螺幼体会因受到同类受伤个体信号的刺激,表现出爬出水面的警戒行为,以减少被捕食的风险。本文对亲本大瓶螺体色与贝壳形态的关系进行了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的研究。大瓶螺贝壳的性二态性不仅体现在不同性别间发生的异速生长现象,而且表现在成熟个体间的差别。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来自于人工繁育的F5/F6具体色纯合基因的品系进行研究,对37只黑色个体(26♀♀,11(?)(?))、34只黄色个体(14♀♀,20(?)(?))贝壳的正壳口观、壳口观、壳顶观进行地标标点,获得贝壳的形态信息。用主成分分析、典型变量分析,检测出不同体色、性别个体间的差异。通过各个标点对于相对扭曲的贡献率,探索贝壳形态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体色个体的贝壳形态存在着明显差异,典型变量分析结果通过普氏距离和马氏距离得以反映,所有组别间的马氏距离均呈显着性差异,对正壳口观各标点对相对扭曲的贡献率分析表明,贝壳形态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壳口上半部。用体色为黑早黑♂(3对)、黄早黄♂(9对)、黑早黄♂(7对)、黄早黑♂(4对)的个体作为亲本(亲本均为体色纯合个体),共取70个卵块,对每个卵块孵化后的幼螺在第3、5、7、9、1 1日龄分布进行了5次实验,以探究不同品系、日龄幼螺对于同日龄两种纯合体信号的敏感程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大瓶螺的反捕食响应率随日龄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并非随着日龄的增大呈稳定的增长。(2)不同品系大瓶螺间可以相互传递有关捕食者的信息,即任一品系幼螺信号(捕食者信息)都能得到其他品系幼螺的响应。(3)杂合品系在反捕食行为上具有杂合子优势,反捕食响应率较纯和品系更高,纯黄品系的敏感型概率最低。(4)不同信号诱导同一品系产生的响应率有所差异:纯黄品系对黑螺信号的敏感度高于对黄螺信号的敏感度,纯黑品系对于黄螺信号的敏感度高于对黑螺信号的敏感度。另外,据实验结果启示,被捕食者可能会根据捕食者的行为、自身的生理状态、环境因素等对自身反捕食行为做出调整,如果这些条件保持不变,反捕食行为不会无端衰退,而是趋向保持一致。(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21)
魏洁[4](2016)在《同域分布饰纹姬蛙和泽陆蛙的繁殖特征及其蝌蚪反捕食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同域分布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和泽陆蛙(Fejeyarya limnocharis)为研究对象,通过繁殖期求偶鸣声特征、两性异形和繁殖输出以及蝌蚪反捕食行为的研究,探讨两种蛙在同一生境下各自的适应策略。主要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利用SX950录音笔和Praat声音软件分析和研究同域分布的繁殖期间的饰纹姬蛙和泽陆蛙的求偶鸣声特征。结果表明,饰纹姬蛙发出结构单一具多脉冲(7-18)等特征的求偶鸣声,而泽陆蛙发出单一且单音节的求偶鸣声。通过比较分析,鸣声时程(Call duration)、鸣声间隔(Call interval duration)、第一共振峰(The first formant)、第一共振峰带宽(The first bandwidth)、第二共振峰带宽(The second bandwidth)、第叁共振峰(The third formant)、声强(Call intensity)和主频率(Dominant frequency)在两物种间存在显着差异,表现出了一定的鸣声种属特异性。经进一步分析,发现饰纹姬蛙求偶鸣声的第叁共振峰与体长、体重呈负相关,推测其通过降低第叁共振峰的能量分配来调整自身的发声策略;泽陆蛙的鸣声时程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推测其通过延长鸣叫时程来体现自身的品质以提高对雌性的吸引力。本研究结果将对无尾两栖类声通讯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2)探讨饰纹姬蛙和泽陆蛙的两性异形和雌体繁殖输出策略,结果表明,饰纹姬蛙雌体体长和腹长显着大于雄体,而雄体的头长显着大于雌体,其他形态特征比较差异不显着;泽陆蛙仅雌体体长显着大于雄体,其他形态特征比较差异不显着。通过对有效抱对的配对雌雄个体的体长分析,发现两种蛙的雌雄个体的体长均成正相关,推断两种蛙的交配模式均属于选型交配模式(Size-assortative mating pattern)。在繁殖特征方面,饰纹姬蛙雌体所产的窝卵数与头长呈正相关,泽陆蛙雌体所产的窝卵数和窝卵重均与其体长、头长、腹长呈正相关,表明泽陆蛙通过增加个体大小来增加繁殖输出,而饰纹姬蛙没有采取这种方式。饰纹姬蛙的后代品质(孵化率、变态率、变态时间、幼蛙体长和体重)与参与交配的雄体体长无关,推测通过行为修饰来完善自身的配对受精作用。(3)以饰纹姬蛙和泽陆蛙蝌蚪作为被捕食者,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 Mosquitofish)和蜻蜓幼虫(Dragonfly larva)作为捕食者,研究捕食者(入侵捕食者和土着捕食者)、捕食者摄食警示信号(喂食同种蝌蚪和喂食异种蝌蚪)和饲养方式(单独饲养和混合饲养)叁因子对两种实验蝌蚪的行为活动水平、生长特征(生长指标包括体长、体重和身体状态(体重/体长))和变态(变态率、变态时间、变态时间的变异系数)的影响,探讨两种实验蝌蚪的反捕食机制。结果显示:(1)饰纹姬蛙和泽陆蛙蝌蚪均对入侵捕食者的逃避程度远大于土着捕食者;(2)饰纹姬蛙蝌蚪的逃避捕食策略并非特定针对于捕食者和捕食者的摄食信号,而泽陆蛙蝌蚪对威胁自身的捕食者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反捕食逃避策略;(3)两种蝌蚪对喂食同种和异种的捕食者无表型形态的响应差异;(4)蝌蚪的集群行为有利于减弱捕食风险及稳定种群数量。(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何清羚[5](2015)在《根际细菌对土壤线虫的反捕食作用及对根结线虫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线虫是种类最多的动物之一,在土壤、水源及生物体内等环境中广泛分布。土壤中的线虫主要有自由生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两种,在植物根际都尤为密集,并因此与根际细菌有着复杂多样的交互关系。生物菌肥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利用植物根际细菌为主体的生物肥料具有多效、环保、可持续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许多问题。自由生线虫捕食细菌,往往造成生防细菌的损耗,影响菌肥效果,但有时也会帮助传播菌株,扩大菌株的分布范围;而植物线虫则是危害农作物健康的病原线虫。国外对自由生线虫与细菌的关系已有不少研究,而国内报道较为稀缺;而利用根际细菌防治植物线虫的研究国内外均已有不少成果。然而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将该两项研究相结合的报道都很少。本课题从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4株细菌,将实验室现有菌株与其对比,得到两株对秀丽线虫具有一定反捕食能力的菌株,分别为橘黄假单胞菌JD37和荧光假单胞菌P13。两株细菌在缓慢杀线实验中对秀丽线虫的致死率分别达到26.12%和18.66%。与大肠杆菌OP50相比,秀丽线虫排斥JD37菌株,且偏好P13菌株,选择性系数分别为-0.59和0.47。经过7天的共同培养,JD37组线虫大量死亡且繁殖率下降,P13组线虫行动力略有下降,繁殖力几乎不受影响。实验发现菌株活力对其反捕食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推测两株细菌的反捕食能力作用源于次级代谢产物,并对现已知主要有效产物进行测定。苦味酸试纸试验显示,荧光假单胞菌P13具有产生HCN的能力,JD37则无法产生HCN;而PCR克隆结果显示JD37、P13两株细菌均无法产生2,4-DAPG。分子实验表明JD37菌株不具有产生任何一种已知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为将两株细菌运用于根结线虫防治,本课题首先对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番茄线虫病发地土壤进行理化性质检测,确定土样呈中性,可溶性盐浓度偏高,土质粗略判断为壤土或粘壤土。其次,灌溉实验得出,根结线虫在含水量为15m L/100g土/周以下时易侵染番茄,且当灌水量大于该数值,番茄植株本身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根据以上结论设计实验,发现JD37、P13菌剂对根结线虫的侵染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P13抑制效果较JD37更佳,而JD37能更好地促进番茄生长。P13和JD37两种菌剂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使根结数减少49.10%和43.53%,番茄植株茎生长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26.41%和30.26%。以上结果表明,JD37、P13两株生防细菌在土壤自由生线虫的捕食压力下演化出不同的应对机理,其中JD37菌株能更为有效地抵抗捕食,且对植物寄生线虫也有一定的拮抗能力,并能够更好地帮助染病植株正常生长。P13菌株可能更倾向于利用线虫帮助其在土壤中传播,并且对植物寄生线虫的拮抗能力较强。这些结果丰富了对根际细菌与土壤自由生线虫关系的认识,并为研究开发涵盖促生、防病等多效果的生物菌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4-14)
李丽莎,王有基,吕为群[6](2014)在《海水酸化和高温胁迫下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的反捕食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稚贝(27±2mm壳长)暴露在6种不同p H(7.3、7.7、8.1)和温度(25℃和30℃)组合条件下,同时,在6种处理组的基础上引入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作为捕食者实验组,无日本蟳的作为对照组,研究厚壳贻贝的反捕食响应。实验前,日本蟳每天用厚壳贻贝饲养。暴露72h后评估贻贝的足丝生产性能,不考虑p H和温度的影响因素,实验组贻贝足丝同对照组相比,足丝数目多,长度长,直径粗。在低p H条件下,无论是否有捕食者其足丝的分泌数量均比高p H条件下低,而温度对足丝的数量没有影响。实验组中,低温和低p H条件下,足丝直径较粗,高p H条件下,足丝长度较长;对照组中,较高p H条件下,足丝的长度明显较长,直径明显较粗。结果表明,海洋酸化和高温的条件下,降低了厚壳贻贝的反捕食能力。(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29)
赵乃锡[7](2014)在《萼花臂尾轮虫反捕食形态可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捕食者信息素可以诱导许多浮游的小型轮虫产生更长的棘刺,能够提供有效的接触后防御以抵抗捕食者。本论文以浮游动物中常见的植食性浮游动物萼花臂尾轮虫为研究对象,对捕食者信息素诱导的轮虫表型可塑性反应进行研究。使用萼花臂尾轮虫—卜氏晶囊轮虫模型进行捕食者信息素诱导的轮虫防御形态的研究。我们用两个克隆(北京克隆和辽阳克隆)的萼花臂尾轮虫进行实验,发现捕食者晶囊轮虫的密度(信息素浓度)与诱导萼花臂尾轮虫后侧棘刺的长度或相对长度具有显着的线性回归模式。萼花臂尾轮虫后侧棘刺的长度或相对长度随捕食者晶囊轮虫信息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捕食者晶囊轮虫信息素诱导萼花臂尾轮虫防御形态反应具有线性剂量—反应效应。捕食者诱导轮虫产生防御形态存在母体效应,被认为是一种适应策略。母体能够预测并传递关于捕食风险的环境信息给下一代后代或随后的后代,提高后代抵抗捕食者捕食的能力。两个萼花臂尾轮虫克隆的轮虫后侧棘刺的产生受到在晶囊轮虫存在环境的暴露时间和出生顺序的显着影响。较晚出生的后代的后侧棘刺长度和相对长度降低到较低水平,但是较晚出生的后代产生的棘刺仍然比对照组的棘刺明显。随着出生顺序母体效应逐步减弱可能是由于在母体随后产生的孤雌生殖后代中母体内未知因素的稀释或分解。母体环境不同(K–与K+→K–相比较,K+与K–→K+相比较)的两个萼花臂尾轮虫克隆的后代F1的后侧棘刺长度和相对长度具有显着差异,两个克隆的后代F2也发现同样的趋势。这两个实验结果证实捕食者晶囊轮虫诱导萼花臂尾轮虫防御形态具有代间传递和跨代传递的母体效应。晶囊轮虫信息素对于诱导轮虫产生防御反应的信号通路有两种假设:1、信息素可能直接穿透母体体腔后影响初级卵母细胞和发育中的卵母细胞;2、信息素可能直接对母体起作用,影响母体生理特征并引起某种物质(激素)的释放,从而诱导卵母细胞发展成的轮虫产生防御形态。本实验结果支持第二种假设。在我们的实验中,萼花臂尾轮虫摄食氮限制和磷限制的藻类食物对防御体型后侧棘刺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还会降低轮虫的种群增长率r和净生殖率Ro以及缩短轮虫生殖期长度。藻类食物质量对萼花臂尾轮虫的存活率lx和繁殖率mx没有明显的作用,摄食氮限制或磷限制的藻类食物的轮虫种群增长率和净生殖率低于摄食正常藻类食物的轮虫是由于生殖期缩短造成的。我们认为藻类食物中磷元素的缺乏可能是影响轮虫防御形态表达和生活史特征参数最重要的因素。氮限制和磷限制的藻类可以直接抑制轮虫氨基酸/蛋白质合成。(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期刊2014-06-01)
宇世东,颜忠诚[8](2014)在《动物的反捕食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自然选择"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动物的行为规律。动物的反捕食策略作为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动物更加适应环境。正确应用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能够有效理解和分析动物的反捕食策略。对动物的反捕食策略按照消耗能量的大小进行了分类总结,分别是隐蔽、逃避、自卫叁大类。简要阐述了关于反捕食策略的最新研究动态,同时对动物的反捕食策略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评价。(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2014年01期)
王文侠,舒婷婷,李静,陈非洲[9](2013)在《同形溞(Daphnia similis)对幽蚊幼虫反捕食策略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枝角类溞会由于捕食者的存在而发生形态、行为、生活史等的变化.通过为期10 d对太湖春、夏季优势种同形溞(Daphnia similis)在有幽蚊幼虫(CL)、无幽蚊幼虫(CK)及培养过幽蚊幼虫的过滤水(FL)3个环境水平的模拟实验,发现同形溞在有幽蚊幼虫和培养过幽蚊幼虫的过滤水处理下平均体长、累积产仔数及平均产仔数均显着大于无幽蚊幼虫组,表明幽蚊幼虫释放的信息素能改变同形溞的体长、产仔数等生活史参数,这种改变会降低同形溞被捕食的风险.说明在自然环境下,幽蚊幼虫等无脊椎捕食者能通过直接捕食和信息素的间接作用共同影响枝角类种群.(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石小涛,陈求稳,庄平,刘德富,黄应平[10](2012)在《提高摄食-反捕食能力导向的鱼类野化训练方法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之一是人工放流的鱼在放流后死亡率很高。鱼类在放流前的野化训练可能对提高其成活率有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增殖鱼类放流后成活率低的原因,指出摄食-反捕食能力是影响鱼类放流后成活率的关键要素之一;探讨了影响摄食-反捕食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认知食物和捕食者信息、社会学习经验、环境的复杂程度和鱼类的游泳能力等;展望了鱼类野化训练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2年12期)
反捕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虽然生物菌肥具有多效、环保、可持续等多种优点,但经常被生活在土壤中的其他生物捕食而减少其实际应用效果.细菌为应对捕食演化出多种机制,排斥或杀死线虫.对具有反捕食能力的菌株进行筛选,能够得到具有高竞争力的菌株.以秀丽线虫为样本,对细菌进行对峙试验,得到两株具有较高反捕食能力的植物促生细菌:橘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ca)JD37、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13.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P50为对照,线虫对3株细菌的偏好性由强至弱依次为P13、OP50、JD37.缓慢杀线试验中,JD37、P13对秀丽线虫的致死率分别达26.12%和18.66%.在单培养下,JD37能使线虫活力下降,产卵数量减少.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JD37不能产生任何已知的杀线次级代谢产物,而P13能够产生氰化氢(HCN).以上结果表明JD37能够抵御秀丽线虫捕食,在捕食压力下有较强竞争力,作为生物菌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捕食论文参考文献
[1].周龙艳,付世建,付成,凌鸿,李秀明.背鳍缺失对胭脂鱼幼鱼游泳能力与反捕食能力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9
[2].何清羚,刘星星,蒋秋悦,周晨昊,盛春.具有反秀丽隐杆线虫捕食能力的根际细菌的筛选及其反捕食机理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来益同.不同品系大瓶螺形态、反捕食特点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6
[4].魏洁.同域分布饰纹姬蛙和泽陆蛙的繁殖特征及其蝌蚪反捕食行为[D].杭州师范大学.2016
[5].何清羚.根际细菌对土壤线虫的反捕食作用及对根结线虫的防治[D].上海师范大学.2015
[6].李丽莎,王有基,吕为群.海水酸化和高温胁迫下厚壳贻贝(Mytiluscoruscus)的反捕食响应[C].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7].赵乃锡.萼花臂尾轮虫反捕食形态可塑性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4
[8].宇世东,颜忠诚.动物的反捕食策略[J].生物学通报.2014
[9].王文侠,舒婷婷,李静,陈非洲.同形溞(Daphniasimilis)对幽蚊幼虫反捕食策略的模拟研究[J].湖泊科学.2013
[10].石小涛,陈求稳,庄平,刘德富,黄应平.提高摄食-反捕食能力导向的鱼类野化训练方法述评[J].生态学杂志.2012
标签: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背鳍; 游泳能力; 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