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载天线论文-何智航

弹载天线论文-何智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弹载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弹载天线,热管PCM装置,参数分析,试验测试

弹载天线论文文献综述

何智航[1](2019)在《某弹载天线热管PCM热控装置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某弹载天线热管PCM复合热控装置的相控阵天线的温控性能,建立了其整机数学模型,并基于DSC测试数据,采用有效热容法对材料的相变过程进行模拟。根据T/R组件安装面的最高温度和储热器内相变材料的相变完成情况,研究了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和翅片数对整机热控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较高导热系数的相变材料与较多的铜翅片数量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热控性能,且两参数效益可以互补。最后根据研究获得的综合优选参数,制作了试验样机,验证了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航天器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王德才[2](2018)在《轨迹测量弹载天线小型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轨迹测量弹载天线一般由导航信号接收天线和轨迹参数发射天线组成。它是为了满足精确制导弹药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实验弹在飞行状态下的技术参数进行实时测试而存在的一种天线形式,是弹道打击武器及精确打击武器研发设计阶段的测试部件。这就要求它必须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的特点,不能占有弹体宝贵的空间和发射载荷,同时还应具有满意的机械强度且不影响弹体的气动外形及飞行性能。本文根据实时轨迹测量的要求,通过天线整体的小型化,分别设计出两款既能够满足高机械强度要求又不影响弹体气动外形的导航信号接收天线和轨迹参数发射天线。主要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以下几点:1.通过在馈电网络中引入平行双线结构实现差分馈电,产生180°相位差,减少一级功分器。引入“虚地”,避免了两个功分器印制在同一层。辐射体采用平面化的四臂螺旋,降低了天线的高度。馈电网络平面尺寸的减小和辐射体高度的降低使得天线在整体上实现了小型化。2.通过采用缝隙耦合馈电代替金属探针将信号由馈电网络传输至辐射体,进一步降低了天线整体的高度,同时还解决了金属探针组装不方便的问题,从而在天线整体上进一步达到了小型化。3.运用镜像原理将金属弹体等效为无限大的金属面,使天线振子的另一半所产生的的场由其镜像等效所得,则可省略振子的另一半,大大减小了辐射体的尺寸,从而在天线整体上达到了小型化。4.通过法向旋转贴片获得阵列单元的圆极化特性,并将天线整体固定于弹体表面的环形槽内实现与弹体共形。采用缝隙耦合馈电将馈电网络置于辐射体正下方的一层,从而使得天线整体的曲面尺寸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实现了小型化。(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王柳杰[3](2015)在《小型化全向弹载天线与机载天线电磁兼容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结合科研项目展开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工作研制了安装在特定金属锥台上,工作于L波段的小型化全向弹载天线工程样机,样机测量结果满足指标要求;第二部分工作以特定机载平台天线布局的工程要求为背景,在特定机载平台天线布局的仿真设计结果上,设计了机载天线电磁兼容测量方案,包括机载天线电指标测量,机载天线间隔离度测量,电磁样机的屏蔽效能测量,和线束耦合测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针对弹载天线的技术指标要求,阐述了载体平台为特定金属锥台时弹载天线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安装在大曲率、小尺寸弹体上的小型化全向天线的的设计方法。最终采用将普通T形天线双臂折迭成伞形的做法,同时采用双面印刷平面天线的形式,设计了安装于特定金属锥台的小型化全向弹载天线并研制了天线的工程样机。该天线的仿真结果与样机的测量结果吻合良好,在指标要求的频段内,所设计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小于1.3,增益大于3.0dB,方位面方向图不圆度小于3.0dB,均满足指标要求。综上,该天线可用于工程实践中。2.论述了机载天线电磁兼容测量的工程要求,讨论了在特定金属机载平台下天线电指标,天线间隔离度的测量原理,以及电磁样机的屏蔽效能和线束耦合的测量原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机载天线电磁兼容测量的实施方案,包括每一个具体测量内容的测量场地设计,系统架设方式、设备连接图、测试步骤、测试设备、测试结果数据处理方法等。(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2-01)

潘哲,毛维平[4](2015)在《目标方向对弹载天线测向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目标信号从不同空间角度入射时,对弹载均匀圆形阵列天线测向角度分辨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圆形阵列天线而言,分辨力受入射信号仰角的影响较大,而受方位角的影响较小。这可解释为信号能量分量影响了估计性能,其中仰角决定信号能量在阵列平面和阵列法线面的投影,方位角因阵列结构对称性使得各向估计精度差异不大。(本文来源于《战术导弹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阎郁[5](2015)在《弹载天线伺服平台模糊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导引头的功能是对目标实现搜索、识别和跟踪,它是现代精确制导类武器的关键部件。导引头的稳定平台尽可能地避免由飞行带来的弹体扰动,减小弹体姿态变化对视角的作用,使得天线波束的指向稳定,确保SAR(合成孔径雷达)系统高质量成像。文章分析了某型弹载SAR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要求,介绍了该伺服系统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干扰分析。文章进行了数学模型推导,并结合实验拟合的方法,得到了方位轴伺服系统的控制模型。并分别就电流回路、速度回路和位置回路的控制器进行理论设计和仿真验证,得到了满意的控制效果。利用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建立摩擦模型,进行弹体干扰隔离度仿真研究,得出了伺服系统对弹体中频扰动隔离度最差的结论,并得出了在过载情况下,摩擦力矩是影响天线视轴稳定精度的最大因素的结论。文章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并在MATLAB进行了理论仿真,与PID控制器进行弹体干扰对比仿真,结果证明了模糊控制的优越性和强鲁棒性,表明所采用的模糊控制算法可以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沈广海[6](2015)在《共形弹载天线及电磁偶极子天线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一代无线电遥测数据链中,小型化共形弹载遥测天线需要执行收发全双工通信功能,因此,具有高隔离度的小型化天线技术是该系统的一项技术难题。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设计具有高隔离度的双线极化、小型化定向基站天线,始终是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关键技术。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本文专门研究贴片天线的高隔离度设计技术。具体包括,(1)针对弹载数据链需要的收发高隔离天线,提出了一种多端口共形弹载天线新结构,该天线在有效内嵌在弹体外表面的同时,能够与小型化滤波器进行高密度集成,并结合该天线独特的多端口结构特性,实现了弹体必须的方向图和辐射效率。仿真和实测结果均表明:该天线发射中心频率为2.295GHz,接收中心频率为2.205GHz,收发端口隔离为60dB。(2)基于电偶极子谐振和磁偶极子谐振的能量互补原理,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低剖面电磁偶极子辐射结构,该结构能够实现?45°双线极化,具有稳定的3dB波束宽度和优异的方向图保形能力。在此基础上,专门设计了一种能够匹配上述电磁偶极子结构的差分馈电网络。仿真和实测结果均表明:该天线能在2.5GHz-2.65GHz频段,增益优于6.5dBi,隔离度优于25dB,波宽约为65°。(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5-01-01)

朱宏权,吴岭,王俊峰[7](2014)在《弹载天线旋转对接收信号多普勒偏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弹体自旋产生的弹载天线的旋转是引起地面测控站多普勒测速误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线极化信号接收原理,对弹载天线旋转条件下接收的左旋和右旋信号多普勒偏差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左/右旋接收信号将产生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多普勒偏差,多普勒偏差的均值与弹载天线旋转速率在数值上相等,多普勒偏差的方差随着目标视线与天线转轴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为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开展了天线转台模拟实验,实验测量得到的多普勒偏差的均值和方差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提出在实际任务中,可采用左旋和右旋多普勒偏差均值差的一半分别对左/右旋信号的多普勒进行补偿,以减小弹载天线旋转对测速精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飞行器测控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梁毅[8](2014)在《一种新型弹载天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弹载环境使用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安装于弹体前端、满足后向辐射要求的弹载天线。选取介质截断弹体表面的方法,采用波导口面馈电辐射,利用介质过渡改善弹体表面对波导口面辐射方向图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后向辐射方向图以及较高的天线增益,同时实现了双频工作。针对天线实际工作状态要求,完成了天线的过载试验,并测试了过载试验前后天线的驻波及辐射方向图指标,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天线可以承受20 000 g的过载要求。(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4年07期)

聂剑坤[9](2012)在《弹载天线相关近场电磁散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弹载天线的相关近场电磁散射问题。通过电磁仿真软件建立引信天线的近场辐射模型;利用并行物理光学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复杂涂层目标对于任意入射天线波束的近场电磁散射特性;基于严格的电磁理论建立起射频半实物仿真实验的电磁场分析模型,应用MATLAB开发了射频目标仿真系统的电磁场计算软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各频段电磁特征,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建立了引信天线的空间电磁模型,研究了天线方向图随工作频率、天线罩材质及尺寸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AnsoftHFSS快速求解弹载天线的收发隔离度,给出了隔离度变化特性的物理解释。2、结合FEKO对引信天线的辐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天线近区电磁场各分量的幅度、相位以及能流密度特征,为应用物理光学方法求解目标的近区散射场建立了一种弹载引信天线的辐射模型。3、根据Stratton-Chu非闭合曲面形式的积分方程,推导了涂层目标对于任意入射天线波束的物理光学散射场计算公式。通过MPI并行平台对程序进行加速,计算了弹目交会过程中,典型涂层目标的近区散射场及其多普勒频谱特性。4、应用物理光学算法验证了扩展目标的多散射点效应。采用严格的电磁理论建立起射频仿真系统的电磁场分析模型,研究了扩展目标雷达回波的相位波前畸变效应。准确的模拟了散射中心在导引头天线口面上的电磁场分布,开发出一款用于射频目标仿真系统的电磁场计算软件。(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1-01)

商锋[10](2009)在《应用于制导系统弹载天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弹载天线的圆极化形成机理,主要就弹尾方向天线辐射方向图的形成进行了设计和仿真,测量了天线的方向图,并进行了结果分析。(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09年01期)

弹载天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轨迹测量弹载天线一般由导航信号接收天线和轨迹参数发射天线组成。它是为了满足精确制导弹药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实验弹在飞行状态下的技术参数进行实时测试而存在的一种天线形式,是弹道打击武器及精确打击武器研发设计阶段的测试部件。这就要求它必须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的特点,不能占有弹体宝贵的空间和发射载荷,同时还应具有满意的机械强度且不影响弹体的气动外形及飞行性能。本文根据实时轨迹测量的要求,通过天线整体的小型化,分别设计出两款既能够满足高机械强度要求又不影响弹体气动外形的导航信号接收天线和轨迹参数发射天线。主要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以下几点:1.通过在馈电网络中引入平行双线结构实现差分馈电,产生180°相位差,减少一级功分器。引入“虚地”,避免了两个功分器印制在同一层。辐射体采用平面化的四臂螺旋,降低了天线的高度。馈电网络平面尺寸的减小和辐射体高度的降低使得天线在整体上实现了小型化。2.通过采用缝隙耦合馈电代替金属探针将信号由馈电网络传输至辐射体,进一步降低了天线整体的高度,同时还解决了金属探针组装不方便的问题,从而在天线整体上进一步达到了小型化。3.运用镜像原理将金属弹体等效为无限大的金属面,使天线振子的另一半所产生的的场由其镜像等效所得,则可省略振子的另一半,大大减小了辐射体的尺寸,从而在天线整体上达到了小型化。4.通过法向旋转贴片获得阵列单元的圆极化特性,并将天线整体固定于弹体表面的环形槽内实现与弹体共形。采用缝隙耦合馈电将馈电网络置于辐射体正下方的一层,从而使得天线整体的曲面尺寸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实现了小型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弹载天线论文参考文献

[1].何智航.某弹载天线热管PCM热控装置参数分析[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9

[2].王德才.轨迹测量弹载天线小型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3].王柳杰.小型化全向弹载天线与机载天线电磁兼容测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4].潘哲,毛维平.目标方向对弹载天线测向性能的影响[J].战术导弹技术.2015

[5].阎郁.弹载天线伺服平台模糊控制器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6].沈广海.共形弹载天线及电磁偶极子天线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7].朱宏权,吴岭,王俊峰.弹载天线旋转对接收信号多普勒偏差的影响[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4

[8].梁毅.一种新型弹载天线[J].无线电工程.2014

[9].聂剑坤.弹载天线相关近场电磁散射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10].商锋.应用于制导系统弹载天线的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09

标签:;  ;  ;  ;  

弹载天线论文-何智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