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室418000

【摘要】目的: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用于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27例腹部巨大肿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其定位、定性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MSCTA对腹部巨大肿块患者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均为96.30%,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一致性较好。

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操作便捷、检测迅速等特点,对腹部巨大肿块诊断准确率较高,对其定位、定性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意见,值得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腹部巨大肿块;定性诊断

腹部肿块在临床较为常见,分为生理性肿块、病理性肿块,生理性肿块包括妊娠子宫、干结粪便等,并非真正疾病,通常诊断出来的为病理性肿块,为一系列腹部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性肿块包括炎症性、肿瘤性、囊性等类型肿块,腹部肿块若为恶性肿瘤,可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采取准确、快速的诊断方式及时对腹部巨大肿块进行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利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本研究将MSCTA用于腹部巨大肿块患者诊断中,旨在探讨其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5年4月~2016年3月,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腹部巨大肿块患者,共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3~75岁,平均(47.89±12.37)岁。纳入标准:均进行手术病理诊断为腹部巨大肿块;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均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意识障碍、神志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合并造血系统疾病者;合并肝、肾等器官原发疾病者;临床资料缺失者;检查配合度较差者;对本研究不同意者。

1.2方法

本组27例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仪器选择GE16排CT机。参数设置:将电压调节至120kV,电流设置为250mA,层厚1.25mm,螺距为0.941,准直径设置为0.75mm,扫描范围:由膈肌顶部扫描至耻骨联合下缘。使用碘海醇经肘静脉注射,剂量1.5ml/kg,每次注射剂量不能超过100ml,注射速率控制在4ml/s左右。于注射后25s、60s、175s对病灶处行静脉期、延迟期、动脉期三期CT扫描。将获取的图像采用工作站后处理系统进行分析,扫描结束后行腹部动脉血管图像重建。所有检查均由同一名操作者完成,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观察腹部巨大肿块患者病理类型。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并详细记录,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定位、定性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2.0,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腹部巨大肿块病理类型分析

本组27例腹部肿块患者病理类型详见表1。

2.2MSCTA对腹部巨大肿块患者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分析

通过表2可知,MSCTA对腹部巨大肿块患者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均为96.30%,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一致性较好。

2.3病例分析

观察图1~5,病例为女性,年龄60岁,因盆腔肿块入院手术。对其进行平扫时怀疑为附件肿瘤,CT血管造影后发现肿块供血动脉为肠系膜动脉供血,高度提示胃肠道来源肿瘤,最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间质瘤。

3讨论

腹部为人体重要的脏器系统之一,主要包括生殖、消化、泌尿等系统。腹部巨大肿块在临床十分常见,为腹部疾病的临床表现,近年来人们生活、饮食习惯发生较大改变,使得腹部肿块发生率持续上升,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恶性病变肿块,若不及时发现给予相关手段控制,可使得肿块进一步发展,对周边脏器造成侵犯、压迫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腹部巨大肿块患者采用科学的检查手段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DSA为临床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若向对病变血管进行多角度观察,需多次注射对比剂,会增加X线、对比剂的剂量,进而增加经济负担,部分患者无力承担[3]。核磁共振血管造影虽为无创检查,但分辨率较低,对血液流空信号要求较高,且费用昂贵,存在一定局限性。CT为临床诊断腹部疾病常用手段,主要分为平扫、血管成像扫描,平扫容易受到扫描速度限制,较难精准显示病变部位、周边组织血供情况。CT血管成像扫描为无创检查技术,具有较高分辨率,通过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等技术可多角度、多方位对血管走形、与周边脏器关系进行清晰显示[4]。血管成像可获取感兴趣部位矢状位、冠状位等多方位图像,精准反映出病变位置及其与周边组织关系等,可有效提升腹部肿块定性诊断的精准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腹部疾病提供重要参考意见[5]。但在行MSCTA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扫描前6h需禁食,检查前20分钟需饮500至1000ml水,可防止常规高密度对比剂对扫描造成干扰。(2)选择适当的重建模式,常见重建模式包括MPR、MIP、VR等,其中VR可同时显示表面、深部结构,还能有效显示血管间、血管和周边组织立体关系,MPR通过叠加扫描图像,将重建后获取的图像和原图像相仿,可作为诊断依据。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行CT血管成像后,其对腹部肿块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较高,与手术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提示CT血管成像在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腹部巨大肿块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定位、定性诊断价值较高,可提升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意见,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方达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8):79-80.

[2]赵亮,乔英.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女性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6):816-818.

[3]包宏伟,姚伟武,李长富,etal.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下腹部来源不明肿瘤[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4):361-365.

[4]吉六舟,刘秀平,李洪涛,etal.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血管源性急性腹痛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443-445.

[5]穆峰,何文进,胡隽.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372-373.

标签:;  ;  ;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