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地论文-余娜,何淑琼,卢雅莉,陈红跃,康敏明

工业污染地论文-余娜,何淑琼,卢雅莉,陈红跃,康敏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业污染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工业污染地,重金属,乔木树种

工业污染地论文文献综述

余娜,何淑琼,卢雅莉,陈红跃,康敏明[1](2010)在《工业污染地6种乔木树种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埔区是广州市工业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其中龟山是由污染导致土壤严重退化的典型地段。该地段植被退化,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较高。为了探讨在这种工业污染区生存的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以及不同树种吸收能力间的差异,选择该地段的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刺竹(Blumeana schult)、尾叶桉(Eucalypt urophyll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和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等6种乔木树种,采集其根、枝、叶等部位,测定Pb、Zn、Cu和Cd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在乔木中累积量大小依次是:Zn>Pb>Cu>Cd,Zn累积量最大,为664.98mg·kg-1,Cd最小,仅为4.42mg·kg-1;各种重金属在乔木不同部位的累积量大小是:细根>粗根>叶子>枝条,细根中各重金属累积量最大,为368.15mg·kg-1;6种乔木树种抗重金属能力比较,小叶榕重金属累积量均为455.60mg·kg-1,抗性最好;尾叶桉和潺槁树重金属累积量较多,均为179.86和221.63mg·kg-1,抗性较好;高山榕重金属累积量均为114.41mg·kg-1,抗性中等;台湾相思和刺竹分别为78.04和96.41mg·kg-1,抗性较差。(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肖洪伟[2](2009)在《工业污染地整理的效益评价与运作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城市更新、旧城改造阶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大量位于市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搬离主城区,然而这些遗留的珍贵土地往往含有毒物质,对周围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阻碍了城市健康发展。作为市地整理的一部分,工业污染地整理潜力巨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许多工业污染地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这些工业污染地区位条件较好,其开发整理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有效的评价效益成为工业污染地整理的首要问题。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国家,治理污染的资源有限,本文尝试用成本-效益分析进行理论探讨污染治理的社会最优配置。此外我国工业污染地整理实践不多,理论研究更少,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作管理机制,很有必要研究借鉴国外经验,尤其是污染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探索符合我国特色的工业污染地整理运作管理体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工业污染地整理的效益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为特色的运作管理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上海世博园区(旧址70%为工业污染地)土地整理的管理实践,定性定量分析工业污染地整理产生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本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二章为绪论、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工业污染地开发整理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并提出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第叁章为成本效益分析。为本文重点章节,分析了污染治理的成本及市地整理的成本构成,对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别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污染治理的生态效益;通过经济学的边际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阐述了效益最大化的污染治理次序安排。探索研究工业污染地整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方法。第四章为运作机制与风险管理。为本文重点章节,工业污染地整理在我国实践的不多,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工业污染地整理开发的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内容包括:管理主体、政策与法律法规、责任认定、资金与污染修复标准等,重点介绍了污染治理的关键管理机制-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原则以及分析了风险管理对土地用途转变的限制。第五章为实证分析,上海世博园规划区是典型的工业污染地,本章首先介绍了世博园规划建设区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土地整理的运作机制,包括管理主体,相关立法、补偿与安置措施、污染修复管理等,重点讨论了世博园污染地整理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定量计算了其中的土壤污染治理与空气污染治理的生态效益及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第六章为结论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工业污染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城市更新、旧城改造阶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大量位于市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搬离主城区,然而这些遗留的珍贵土地往往含有毒物质,对周围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阻碍了城市健康发展。作为市地整理的一部分,工业污染地整理潜力巨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许多工业污染地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这些工业污染地区位条件较好,其开发整理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有效的评价效益成为工业污染地整理的首要问题。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国家,治理污染的资源有限,本文尝试用成本-效益分析进行理论探讨污染治理的社会最优配置。此外我国工业污染地整理实践不多,理论研究更少,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作管理机制,很有必要研究借鉴国外经验,尤其是污染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探索符合我国特色的工业污染地整理运作管理体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工业污染地整理的效益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为特色的运作管理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上海世博园区(旧址70%为工业污染地)土地整理的管理实践,定性定量分析工业污染地整理产生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本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二章为绪论、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工业污染地开发整理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并提出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第叁章为成本效益分析。为本文重点章节,分析了污染治理的成本及市地整理的成本构成,对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别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污染治理的生态效益;通过经济学的边际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阐述了效益最大化的污染治理次序安排。探索研究工业污染地整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方法。第四章为运作机制与风险管理。为本文重点章节,工业污染地整理在我国实践的不多,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工业污染地整理开发的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内容包括:管理主体、政策与法律法规、责任认定、资金与污染修复标准等,重点介绍了污染治理的关键管理机制-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原则以及分析了风险管理对土地用途转变的限制。第五章为实证分析,上海世博园规划区是典型的工业污染地,本章首先介绍了世博园规划建设区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土地整理的运作机制,包括管理主体,相关立法、补偿与安置措施、污染修复管理等,重点讨论了世博园污染地整理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定量计算了其中的土壤污染治理与空气污染治理的生态效益及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第六章为结论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业污染地论文参考文献

[1].余娜,何淑琼,卢雅莉,陈红跃,康敏明.工业污染地6种乔木树种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

[2].肖洪伟.工业污染地整理的效益评价与运作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标签:;  ;  ;  

工业污染地论文-余娜,何淑琼,卢雅莉,陈红跃,康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