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度假村泡浴区设计研究

温泉度假村泡浴区设计研究

广东长隆集团

摘要: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度假旅游的需求不断攀升造就了多个区域性的新兴市场,温泉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中的朝阳行业,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引发对温泉研究的需求。温泉度假村泡浴区设计涉及温泉经营、管理、客户体验等温泉行业知识,较之其他设计有其特殊性。文章通过对温泉度假村泡浴区设计研究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提出一个有事实根据、量化、实用的理论依据。阐述了温泉度假村泡池的要素设计,如泡浴区泡池规格形态、水深水温的设计以及景观设计如泡浴区景观建筑、景观小品、植物设计等的设计,说明温泉度假村泡浴区的具体设计方法、程序及应用。

关键词:温泉度假村;泡池;泡浴区设计

引言

温泉作为一种度假娱乐的多方位休闲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逐渐由追求休闲娱乐为主转而向追求养生度假的更高层次发展,蓬勃的旅游业发展为温泉旅游的发展带来无限契机,引发对温泉设计的研究需求。

本文将对温泉度假村泡池要素如规格、形态、材质、水深、水温等进行分析论述。同时也从景观建筑(风格、材质等)、植物设计、景观小品设计等方面阐述温泉度假村泡浴区的景观设计。

1.温泉度假村泡池要素设计

1.1温泉度假村泡池规格设计

根据不同距离的社交活动,“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赫尔提出的四种人际距离[3]”。

即亲密距离(0-0.45m之间)、个人距离(0.45-1m之间)、社交距离(1-3.5m之间)、公众距离(3.5-7m之间)。根据人际距离原理和使用感受,以2m作为泡浴的人际距离,可以获得较为舒适的感受,结合温泉的环境容量的“3个1原则”(即1吨温泉水1天可供1位客人使用),可得出不同规格的泡池。

双人泡池,容纳2人,根据人际距离原理,以2m/人计,泡池的周长为4m,结合温泉的环境容量原则,人均需1m3温泉水,泡池平均水深按0.8m计,则2人泡池需要2.5㎡的水域面积。

小型泡池,容纳3-5人,以2m/人计,泡池的周长约为6-10m。根据温泉的环境容量原则,人均需1m3温泉水,泡池平均水深按0.8m计,则需要3.75-6.25㎡的水域面积。

中型泡池,容纳6-10人,泡池的周长约为12-20m。根据温泉的环境容量原则,人均需1m3温泉水,泡池平均水深按0.8m计,则需要7.5㎡-12.5㎡的水域面积。

大型泡池:容纳10-20人,根据人际距离原理和温泉的环境容量原则,泡池面积为12.5㎡-25㎡,而泡池周长应为20m-40m。

超大型泡池:容纳20人以上,根据人际距离原理和温泉的环境容量原则,泡池周长为40m以上,泡池面积大于25㎡。

1.2温泉度假村泡池形态设计

温泉度假村泡池种类繁多,形态丰富多样,各有千秋。按照组合形态可以分为独立型泡池和组合型泡池。

独立型泡池和组合型泡池均有几何形和自然形,独立型泡池以中小型泡池为主,形态多为独立的几何形或自然形。独立型泡池的自然形态有:全自然形、混合式自然形、流线型等。合型泡池几何形态:有双拼池、池套池、连通汤(汤关汤)。

组合型泡池以中大型、超大型泡池为主,形态多为混合式,也有几何形或自然形。独立型泡池的几何形态有:圆形泡池、方形泡池、长方形、格形汤池、多边形汤池、花瓣形汤池等;组合型泡池的混合形态有:矩形+曲线型、圆形+直线型等。

1.3温泉度假村泡池材质设计

温泉度假村的泡池通常采用天然石材和木材等自然材质铺就。天然石材的温泉泡池(也称石泡池)更为常见。不同种类的石材可以形成不同的泡池风格,如华丽的大理石可营造罗马式的浴池,鹅卵石可打造东南亚式的休闲度假风情,瓷砖铺设欧式温泉浴场。天然石材更能体现泡浴温泉亲近自然之感,从而形成天人合一的至纯泡浴体验,如重庆柏联SPA温泉泡池对不规则火山岩的运用。

温泉泡池亦采用木质材料铺设而成,称为木质泡池,如用柏木、樟木、檀木、松木、杉木、桧木等铺设的泡池。在温泉水的浸泡之下,这些陈年的木材中蕴含有效成分会慢慢渗透于温泉水中,其特有的清气弥漫四周,令人沉醉。不同的木材拥有不同的理疗效果。柏木汤在日本甚为盛行,柏木香气愉悦身心,提升血液含量。樟木具有具有祛风通窍、行气消滞、止痛消肿的功效。在泡池的边沿用木制铺装,更能保持泡池材质的统一,别有一番自然质朴的韵味。

1.4温泉度假村泡池水深设计

按照国内温泉泡池的设计惯例,温泉泡池水深设计中位数通常定为0.8m,设计范围一般为0.7m-0.9m。南北方也有可有适当差异,北方温泉泡池选取0.9m的水深设计,南方则可选择0.7m-0.8m的泡池水深。淡旺季温泉泡池水深设计:旺季气温偏冷,泡池水深设置为0.8m-0.9m为宜;淡季气温偏热,泡池水深宜设置为0.7m-0.8m;

1.5温泉度假村泡池水温设计

广东省在2006年发布全国第一部省级条例——《温泉旅游服务标准》“明确规定了温泉的水温必须高于或等于40℃[4]”。一般情况下,高温温泉水无菌,但在温泉水温低于40℃情况下泡浴,易发生细菌感染。临床医学实验证明,在35℃至42℃水温中,人体感觉舒适,同时也有利于保证温泉成分的理疗效果。但在过高的温泉水如45℃以上已不适宜浸泡。综合各方因素,温泉水温通常设置为40℃,最高不超过42℃。

2.温泉度假村泡浴区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温泉度假村泡浴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泉度假村泡浴区的景观要素设计包括:景观建筑(风格、材质等)、植物设计、景观小品设计等。

2.1泡浴区的景观建筑设计

温泉度假村泡浴区的景观建筑设计的重点在于温泉泡池与景观建筑的组合关系,主要有景观亭廊在泡池之外、景观亭廊局部入水、景观亭廊覆盖泡浴区等三种组合方式。景观亭廊在泡池之外的组合方式,通常表现为亭廊柱脚在泡池之外,多为单柱脚轻巧的圆亭、方亭或六角亭等,这样可以更能地体现景观亭廊对泡池的遮蔽作用。

景观亭廊局部入水的组合方式多表现为单条或多条柱脚入泡池,亭廊与泡池的关系更为紧密,柱脚入水对泡池入浴多有干扰,应尽量减少柱脚入水数量。景观亭廊在泡池之外与景观亭廊局部入水的组合方式景观建筑以单亭为主,为体现泡浴的度假休闲气氛,根据材料与构造分类一般分为木亭和茅草亭。景观亭廊覆盖泡池的组合方式是指景观亭廊全部覆盖泡池,亭廊的柱脚在泡池之外,有单亭形式,也有单亭扩展形成廊的形式,方亭形式多组合方型泡池,廊亭多与长方型泡池组合。与泡池组合的景观建筑以亭为多,廊可以看成为亭的组合形式。为了营造温泉度假村的自然之趣,泡浴区的亭廊建筑更为休闲随性,体量更为小巧,结构简洁、造型别致。亭廊的柱脚被弱化以减少泡浴者视线的影响,甚至简化为伞形单柱脚式,而四脚亭或六脚亭则尽量与泡池池边合并,减少对泡浴的影响。

2.2泡浴区的景观小品设计

泡浴区的景观小品与建筑、山水、植物等共同构成了温泉景观环境的整体形象。泡浴区景观小品主要包括雕塑小品、景石、景墙、标识、室外家具等内容。在泡浴区景观小品中,雕塑小品和景墙最能营造温泉度假村的洗浴氛围。泡浴区雕塑小品小巧而精美,通常用于强调温泉主题或表现设计风格,使空间更富想象和活力。温泉泡浴区雕塑注重体现温泉水文化,如水生两栖生物的雕塑:鱼、青蛙、龟等;如海洋生物雕塑:贝类、海马、海鱼等造型雕塑;如戏水动物:鸭、鹅等;也有众多体现不同风格主题的温泉雕塑,如寓意深远的中式雕塑;自然生态的东南亚雕塑,如象形人俑、热带植物雕塑;古朴神秘的宗教雕塑,如道教雕塑、佛教雕塑等;如柏联SPA利用场地的寺庙文化遗址,保留佛像雕塑体现的禅宗文化。温泉雕塑小品往往结合泡浴区的出水口设计,形成别有韵味的雕塑水景。在温泉景观环境中,景墙主要用于划分空间,保护洗浴者隐私象,引导游览路线等。温泉泡浴区景墙更富于变化,体量较小,更强调与自然融为一体,景墙对环境有一定的阻隔作用,正因如此,在温泉环境中景墙用的较少,若使用,则宜小不宜大、宜矮不宜高、宜疏不宜密,宜通透不宜封闭。

2.3泡浴区的植物设计

2.3.1泡浴区植物配置设计

温泉度假村泡浴区植物配置需同时满足泡浴的私密性、挡风的密闭性、植物景观的季节性等不同配置需求,在空间上通常以私密、半开敞为主。

私密性设计:平面布置上泡浴区与泡浴区之间分隔处的植物有一定的种植密度,泡浴区周围常选择灌木、草本植物搭配,矮小的灌木结合草本容易构成丰富、亲切的私密小空间。在垂直结构上,温泉度假村泡浴区最主要的植物配置类型是乔灌草类型,如此可符合游客坐着或躺着泡浴需求,营造休闲安静且私密的小空间。

密闭性设计:泡浴区外围常采用覆盖度较高的常绿乔木;靠近泡浴区区域则常采用高大灌木(200cm﹥H≧100cm)围成密闭空间,形成绿墙;下层采用常绿灌草。在垂直结构上,常选择常绿植物的乔灌草类型配置,即上层采用有一定的覆盖度的常绿乔木,中层采用有一定密闭性的高大常绿灌木,下层则为小灌木及本草类常绿植物。从平面布置到垂直结构,由里到外从上到下形成较为宜人的围闭空间。

季相变化设计:植物配置需特别注意季相变化的设计。深秋以观叶和观枝为主,需配置优美的观叶观枝型植物如秋枫、银杏等,人们在泡浴的同时能欣赏漫山红叶,和处处金黄。冬季适当配置观枝落叶植物,在下雪时分便能欣赏皑皑白雪中银装素裹的优美枝干。却因泡浴季节气温较低,不能大面积采用。上层和局部采用观枝落叶植物,中下层则多选择高覆盖度的常绿灌木。初春时分,大地初醒,有些植物已经吐露新芽、绽放鲜花。如桃、李有些已竞吐芬芳,迎春花也已黄花灿烂满枝头。

结语

通过对温泉度假村的各要素研究及国内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以下需关注的方面:

1、不过度追求温泉泡浴区泡池类型丰富多样,不追求泡池的大而全;

2、注重保持温泉水的原真性。慎重对待加料泡池;

3、注重温泉水的可持续使用。严格按照温泉每日出水量,设置泡池数量以及游客接待量;

4、注重保持当地习俗体现地域文化。

国内温泉度假村十分注重温泉室内外环境设计,有的甚至达到过度装饰的地步,为了求新求变求奇,但过度的追求却失去的温泉泡浴自然质朴的真实性。相信经过一定时期的多次消费、体验及沉淀后,温泉会慢慢回归最本质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华,彭华.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J].旅游学刊2004,(19)

[2]王娟,李良杰,刘运成.庐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上海地质,2010

[3]尤小菊.略论人类学研究的空间转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

[4]王艳平.旅游法规建设的一个路径研究——以广东省《温泉旅游服务规范》为例[J].桂林: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5]王亚辉.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以环庐山温泉带温泉度假村为例[J].商业经济,2008.10

[6]王华,彭华,吴立瀚.国内外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模式的探讨[J].世界地理研究,2004,13(3):79-83

[7](英)玛格丽特·哈菲黛恩著.度假中心设计完全指南-规划、建筑与室内设计[M].范秀明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8]殷伟,任玫.中国沐浴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9]弗雷德·劳森著,王小兰译.酒店与度假村:规划、设计和重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0]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标签:;  ;  ;  

温泉度假村泡浴区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