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苏氨酸母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苏氨酸母液,啤酒酵母菌,发酵参数
苏氨酸母液论文文献综述
郑立国[1](2019)在《啤酒酵母菌降解苏氨酸母液总糖工艺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有缓解人体疲劳,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广泛用于医药、化学试剂、食品强化剂、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特别是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用量增长快速。随着发酵工艺的发展,以淀粉等糖质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深层发酵、提取、精制而成L-苏氨酸的发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是L-苏氨酸结晶料提取成品后剩余的母液处理难度大,成为制约生产的因素。目前主要使用直接浓缩、结晶、提取等环节回收L-苏氨酸的方法处理母液,因为母液含糖量高,存在结晶困难,收率低的情况。本论文研究啤酒酵母菌利用L-苏氨酸母液中还原性糖发酵,降低母液内残留的总糖含量,而改良母液。使母液浓缩时更易结晶,进而提高母液回收制得的结晶料产量,以提高母液回收制得的L-苏氨酸总成品收率,建立母液处理工艺。本研究对啤酒酵母菌培养的发酵参数进行了筛选,首先对接种量进行筛选,分别在啤酒酵母菌接种量为0.5%、0.75%、1%、1.25%、1.5%时检测还原糖及总糖含量,确定最佳啤酒酵母菌接种量为1%;确定最佳接种量后,本研究对最佳培养温度进行筛选,分别在培养温度为30℃、31℃、32℃、33℃、34℃条件下检测还原糖及总糖含量,确定最佳培养温度为32℃;进一步在最佳接种量,最佳培养温度确定的前提下,分别培养12hr、15hr、18hr、21hr、24hr后检测还原糖及总糖含量,确定最佳培养时间为18hr。然后本研究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啤酒酵母菌接种量为1%、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为18hr)发酵的母液与未发酵母液做收率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前者比后者通过浓缩、结晶、提取等环节制成的L-苏氨酸成品收率提高约6.27%。以上结果表明建立了啤酒酵母菌降解L-苏氨酸母液总糖的工艺,此工艺提高了L-苏氨酸母液浓缩、结晶、提取制成L-苏氨酸成品的收率,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3-01)
汲广习,董力青,王铮[2](2018)在《苏氨酸废母液色谱分离实验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把苏氨酸回收率及残糖去除情况作为指标,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环境对苏氨酸废母液进行回收,从而确定出最佳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进口钙型(XA1)转氨型树脂,进料温度65℃,进料流量80~90mL/min,洗脱流量85~95mL/min,出料流量25~30mL/min,洗脱水pH在10左右,回料pH在9~10时,可以有效地将无机盐、糖与苏氨酸分开,把苏氨酸回收率提高到96.2%以上,降低生产损失。(本文来源于《发酵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04期)
郑立国,邹应立,于艳萍[3](2018)在《酵母菌发酵降低L-苏氨酸母液糖含量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啤酒酵母发酵糖化后的苏氨酸母液,研究不同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苏氨酸母液中糖含量的影响,旨在确定发酵消耗苏氨酸母液中糖的最适宜的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1%、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18 h的条件下,啤酒酵母对苏氨酸母液中糖的消耗量最大。(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8年11期)
李德衡,黄敏,曾凤彩,李树标[4](2013)在《色谱分离结晶母液中苏氨酸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苏氨酸的提取过程中,结晶产生的母液里含有苏氨酸、杂质氨基酸、蛋白质、残糖和无机盐等物质,若将其卖给饲料添加剂厂,降低了母液的价值;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污染。介绍了色谱分离技术在回收结晶母液中苏氨酸的应用,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苏氨酸母液提供新途径,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发酵科技通讯》期刊2013年04期)
刘海艳[5](2013)在《二次母液中苏氨酸分离回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氨酸的生产主要以发酵法为主,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苏氨酸二次母液,其中含有色素、糖、无机盐、苏氨酸及蛋白等物质,而苏氨酸含量相对较高,如果将其直接排放,将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国内外市场对苏氨酸的需求持续稳定增长,是需求增长最快的氨基酸品种之一。所以回收苏氨酸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以宁夏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苏氨酸二次母液为研究对象,对二次母液先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色谱分离回收苏氨酸,同时对使用过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再生处理,旨为二次母液中苏氨酸分离回收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同时也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苏氨酸二次母液中氨基酸、总糖、无机盐含量分别为16.12%、4.66%和7.70%。(2)对复床式工艺分离回收苏氨酸技术进行研究,得出较佳的分离回收苏氨酸的工艺条件为:进料温度55℃,进料流速0.74BV/h,洗脱温度55℃,洗脱流速0.74BV/h,其苏氨酸回收率为84.19%。(3)对超滤色谱耦合工艺分离回收苏氨酸技术进行研究,得出较佳的分离回收苏氨酸的工艺条件为:进料温度50℃,进料流速0.74BV/h,洗脱温度50℃,洗脱流速0.74BV/h,其苏氨酸回收率为95.26%。(4)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对CT-101大孔吸附树脂再生工艺进行研究,通过静态实验得出较佳的再生剂为碱性乙醇,较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4%,乙醇浓度65%,碱醇体积配比3:7,通过动态实验得出较佳再生工艺条件为:流速1.50BV/h,洗脱液体积3.50BV,操作温度30℃。(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3-04-01)
张圩玲,王倩,杨鹏波,丛威,张丽叶[6](2012)在《双极膜电渗析脱除苏氨酸母液中硫酸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室双极膜电渗析脱除苏氨酸母液中硫酸盐,探讨连续操作对电渗析器性能变化的影响,并测定连续实验前后离子交换膜的面电阻,考察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苏氨酸母液中盐转化率达97%,酸室中得到0.50mol/L的H+,碱室中得到0.53mol/L的OH-,以阳离子计算的电流效率为60.33%,能耗为229.37kW·h/kmol;随批次增加、操作时间延长,单位膜通量能耗和膜堆平均电阻增大,电流效率和膜通量减小,电渗析器性能下降;连续操作后,阴膜面电阻较使用前增加1.77Ω·cm2,升高44.8%,双极膜面电阻增加0.91Ω·cm2,升高19.5%,离子交换膜被污染.(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刘春梅[7](2009)在《苏氨酸等电母液中苏氨酸提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氨酸为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在食品、医药和饲料行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苏氨酸等电母液里含有7%的苏氨酸,因此提取苏氨酸母液中的苏氨酸有重要经济价值,既可使苏氨酸母液的价值得到增值,同时减少母液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本论文研究离子交换法分离提取等电母液中的苏氨酸,旨在为苏氨酸母液提供新的、且有效的处理方法,也为应用于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建立了苏氨酸定量测定的方法。通过茚叁酮比色法、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苏氨酸,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确定了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苏氨酸的分析方法。采用4.0mmol·L~(-1)的酒石酸和1.0mmol·L~(-1)的2,6-吡啶二羧酸为淋洗液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使用C2 150/4.0阳离子色谱分析柱和电导检测器,实现不经柱前衍生化即可测定混合氨基酸的方法;考察样品中普通无机阳离子和葡萄糖等非离子有机物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测定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四种氨基酸时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3,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实现一些氨基酸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测定不受样品中无机离子及葡萄糖等非离子有机物的干扰。研究了离子交换法从苏氨酸等电母液中提取苏氨酸的方法。通过多种树脂对苏氨酸的离子交换吸附容量进行比较,选取001×7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树脂;通过静态吸附研究了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同时考察了温度、pH、时间、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浓度对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苏氨酸的影响,表明吸附的适宜pH在4.5~5.8,氯化铵和氯化钠的存在均导致苏氨酸吸附速率迅速下降,温度对苏氨酸吸附影响不明显,吸附过程可在室温下进行。动态实验主要研究了离子交换柱对苏氨酸的吸附和洗脱过程,并在上柱液浓度、流量等因素的优化实验基础上设计了离子交换柱参数。选定氨水为洗脱剂,研究了氨水浓度和流量因素对洗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流量为5.72 SV;适宜的洗涤条件为:在水洗流速2.86SV时,水洗2.86BV;最佳洗脱条件为:洗脱流量为2.86SV,洗脱液氨水的浓度为1mol·L~(-1),洗脱剂的合适用量为3.24BV;洗脱液中苏氨酸的浓度为76.27g·L~(-1),苏氨酸的回收率为96.80%。用上述方法分离提取苏氨酸过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9-05-28)
付勇[8](2007)在《苏氨酸母液中氨基酸的分离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氨酸的生产主要以发酵法为主,要得到苏氨酸纯品必须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处理,当经过预处理的发酵液等电点结晶后,会产生苏氨酸母液,母液里包括苏氨酸、杂质氨基酸(谷氨酸、少量的中性氨基酸)、蛋白质、残糖、无机盐等,如果将其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或卖给饲料添加剂厂,不仅降低母液的使用价值,同时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重新利用苏氨酸母液有一定经济价值,既可使苏氨酸母液的价值得到增值,同时减少母液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本论文以苏氨酸母液为主要原料,对母液成分含量、氨基酸的分析方法建立、母液脱色、及母液中氨基酸的分离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苏氨酸母液提供新的、且有效的处理方法,也为应用于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1、为了确定分离对象,对苏氨酸母液成份的质量百分含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可知苏氨酸母液中固含量20.24%(苏氨酸7.8%、谷氨酸6.9%、糖1.4%、无机盐2.28%和其它物质1.66%等)和水分79.76%。2、苏氨酸和谷氨酸分析方法的建立。采用茚叁酮比色法对苏氨酸和谷氨酸的分析,通过最大波长扫描,确定λ=570nm作为氨基酸的研究波长,并且探索茚叁酮比色法显色反应的影响因素,确定加热时间为30分种,pH为6.0,显色水浴温度为100℃,静放时间为6min为最佳显色条件。在这一条件下,建立苏氨酸和谷氨酸的分析方法,其中苏氨酸线性浓度范围为60~130mg/L,标准曲线为y=0.0250x-1.3780,相关系数为R2=0.9958,而谷氨酸线性浓度范围为40~90mg/L,GA:y=0.0258x-0.5201相关系数为R2=0.9988,因此可得两种氨基酸标准加和曲线y=0.0254x-0.9491,测得母液中总氨基酸量182.3g/L。虽然与HPLC分析法相比有些偏差,但用茚叁酮比色法分析简便、经济。同时研究了不同稀释倍数的母液与吸光度的关系,得知结果相对偏差小于3%,说明茚叁酮比色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3、分别探索了活性炭和717碱性树脂对苏氨酸母液进行脱色工艺条件的研究。活性炭脱色条件:1.2g/50ml、温度为50℃、起始pH值6.0和脱色时间为30min,脱色率达91%,氨基酸损失率为10%;而717树脂脱色条件:温度为25℃,流速为0.167BV/min条件下脱色吸附,采用0.2N的氯化钠和1.0N的盐酸梯度洗脱可以有效分离母液中的氨基酸和色素,脱色率达90%,氨基酸损失率为16%。4、研究了离子交换法和色谱法分离苏氨酸和谷氨酸,由于苏氨酸母液里含有2.28%的无机盐,对D001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苏氨酸影响较大。因此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苏氨酸。通过环氧型树脂分离苏氨酸和谷氨酸的分离度达到2.7,但苏氨酸的色谱峰拖尾较为严重。通过分析柱分离苏氨酸和谷氨酸的色谱工艺条件研究,可知温度对分离影响不大,但流速对苏氨酸和谷氨酸的分离影响较大,当流速由1.0 mL/min增加到3.0mL/min,分离度由2.7增至3.5,苏氨酸的色谱峰峰宽得到改善。同时研究了葡萄糖、氯化铵和氯化钠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情况,得知苏氨酸与这些杂质分离,达到纯化目的。(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7-06-01)
苏氨酸母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把苏氨酸回收率及残糖去除情况作为指标,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环境对苏氨酸废母液进行回收,从而确定出最佳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进口钙型(XA1)转氨型树脂,进料温度65℃,进料流量80~90mL/min,洗脱流量85~95mL/min,出料流量25~30mL/min,洗脱水pH在10左右,回料pH在9~10时,可以有效地将无机盐、糖与苏氨酸分开,把苏氨酸回收率提高到96.2%以上,降低生产损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氨酸母液论文参考文献
[1].郑立国.啤酒酵母菌降解苏氨酸母液总糖工艺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9
[2].汲广习,董力青,王铮.苏氨酸废母液色谱分离实验与探讨[J].发酵科技通讯.2018
[3].郑立国,邹应立,于艳萍.酵母菌发酵降低L-苏氨酸母液糖含量的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2018
[4].李德衡,黄敏,曾凤彩,李树标.色谱分离结晶母液中苏氨酸的研究进展[J].发酵科技通讯.2013
[5].刘海艳.二次母液中苏氨酸分离回收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3
[6].张圩玲,王倩,杨鹏波,丛威,张丽叶.双极膜电渗析脱除苏氨酸母液中硫酸盐[J].过程工程学报.2012
[7].刘春梅.苏氨酸等电母液中苏氨酸提取工艺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
[8].付勇.苏氨酸母液中氨基酸的分离纯化研究[D].江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