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辽太郎论文-裴蕾

司马辽太郎论文-裴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司马辽太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王城守护者》,松平容保,忠诚,悲剧

司马辽太郎论文文献综述

裴蕾[1](2019)在《司马辽太郎作品中人物形象创作特点分析——以《王城守护者》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辽太郎是日本战后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博考文献,言必有据"是其历史小说最大的特点之一。对司马辽太郎来说,历史小说就是描写历史上具有个性的人物,因此,他总是把小说中的人物与历史上的人物进行比较,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王城守护者》刻画了松平容保恪守家训、誓死效忠,最终却被历史洪流抛弃的悲剧主人公形象。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人物形象,可以窥见司马辽太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态度及其独特的创作手法。(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国磊[2](2017)在《战争叙述与“被害”意识的预设——评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坂上之云》》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辽太郎被誉为日本的"国民作家",着作甚多,影响深广。《坂上之云》被认为是最能集中体现司马辽太郎思想的作品之一,从叙事结构来看,日清、日俄战争的宏大叙事支撑了小说对明治日本的历史叙述。然而,司马在日清、日俄战争的历史叙述中预设了牵强饶舌、一以贯之的"被害"意识,企图为这两次战争提供道义和法理依据,"漂白"战争发动者的污迹和模糊历史原貌。这使小说的叙述逻辑扭捏阻涩之余,呈现出消解历史记忆的"暴力"和解构日本战后历史认知的倾向。(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鲍同,原炜珂[3](2015)在《司马辽太郎的“中国观”批判——以《坂上云》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小说作家的历史观和创作手法是作品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界热议的话题。近年,司马辽太郎的代表作《坂上云》(『坂の上の云』)在日本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其中很多文字涉及中国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以及历史人物,其内容的客观性值得商榷。本文通过举例、分析的方式,说明司马辽太郎笔下的"中国"在该部小说中仅起到衬托作用,同时,对其历史观和创作手法提出批评,以修正日本学界及社会中存在的某些文学观和历史观,体现中国学者的研究主体性。(本文来源于《日语学习与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李国磊[4](2015)在《被湮没的诺门罕——司马辽太郎所疏离的战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辽太郎极力颂扬明治之向上,垂叹昭和之黑暗,人为创制出完全异质性的两个时代的幻象。本文以他所逃避和疏离的诺门罕战争为研究视角,指出他对这场战争的知识性态度和对现实主义表象的过分执拗,而将战争的缘起退而次之,使其历史叙述和创作倾向呈现出消解历史记忆的暴力。大众媒体时代的语境下,司马辽太郎的大众文学创作和历史叙述超越了文学场域,参与到了国民共同体层面上的历史认知之建构中。(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杨俏村[5](2014)在《分析司马辽太郎笔下《二军师》的人物形象——以真田幸村、后藤基次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辽太郎(原名:福田定一)作为日本战后的新一代作家,创作了大量描绘日本着名历史人物的小说,《二军师》是其一部短篇历史小说。本论从《二军师》中真田幸村、后藤基次的才干、性格、胸怀、战术四方面的差异,内心、语言与行动、期望与结果方面的矛盾等角度出发,对二人的人物形象做以论述。(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4年Z8期)

杨朝桂[6](2014)在《司马辽太郎的天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辽太郎的天皇观是其历史认识的起点和前提。他批判日本的战后马克思主义史学,流露出对天皇的敬意和积极拥护。他将天皇置于哲学上的虚空之位,因此无需承担法律以及政治上的任何责任,从而将战争责任推给参谋本部。司马辽太郎的天皇观与其对神道的认同、教育背景以及社会风潮等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杨朝桂[7](2014)在《司马辽太郎战争史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辽太郎(1923-1996)是日本战后着名的历史小说家,一生发表小说57部、其中长篇36部,代表作有《坂上之云》、《龙马行》、《宛若飞翔》、《项羽与刘邦》等,获得日本文化勋章及文化功劳者等各种大奖。司马的文学作品主要以历史为题材,其所描述的历史及其表达的史观,对当代日本普通民众和社会精英的历史认识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然而,围绕“司马史观”为何物的问题,中外学界一直存在激烈争论,“英雄史观”、“自由主义史观”、“超意识形态史观”、“唯物主义史观”、“唯心主义史观”诸说并立的现象,如实地反映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显然,揭开“司马史观”的朦胧面纱,既是一项严肃的学术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现实关切。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的基本原理,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以国内外先行研究为参考,在整体把握司马史观构成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司马辽太郎的战争观。在结构安排上,第一章沿着司马辽太郎的人生轨迹,从家庭环境、教育和社会生活背景为切入点,探讨了司马史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第二章至第四章依次考察了司马对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十五年战争”(亦称“昭和的战争”,特指日本1931至1945年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的认识,层层推进地剖析了司马对历次战争起因、战争性质、胜败原因、战争影响以及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等所持的观点和立场。终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关于司马史观的各种观点,进而结合正文的考察分析,对司马战争史观的特征和实质阐述了看法。相对于国内外学界的司马史观研究,本文的特色和创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研究的对象上,先行研究虽然不乏司马辽太郎的甲午战争观、日俄战争观以及昭和战争观的专题论述,但是问题在于,由于司马对叁次战争的态度和评价截然不同,相关研究有碎片化之嫌,结果是司马战争史观的整体形象依然不甚清晰。为此,本文尝试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等叁场战争通贯起来,系统地考察司马辽太郎的立场和态度,以求真正揭示司马辽太郎战争史观的内涵和本质。在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上,与众多从文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成果不同,本文力求文本解读与历史事实相结合考察司马史观及其战争观。为此,大量研读了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散文、演讲、书信等原作,大量参阅了日本近代史的相关文献和研究着述,努力以客观发生的史实为依托,审视司马的战争史观。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对莫衷一是的各种司马史观论进行了分析,在吸收和采纳其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中外学界首次提出了如下见解。本文指出:司马辽太郎一面盛赞“光辉的明治”,肯定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一面诋毁“黑暗的昭和”,批评日本发动的战争“愚蠢无谋”。实际上,在这种就事论事的表象背后,构成司马战争史观基础并得以贯彻始终的是近代笛卡尔、马克斯·韦伯等提倡的理性主义。在司马那里,识别、判断和评估日本发动的历次战争,是以主观行为选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唯一标准的。他之所以会征服读者,在于其笔下的战争情节引人入胜,分析和评论入情入理。然而,理性主义的着眼点,既是司马历史小说“成功”的原因,也是其致命的缺陷所在,因为在司马的战争史观中,人类的道德、民族的平等、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等,并不在其思考的主要范围,甚至可以说是被故意淡化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司马辽太郎的战争史观是一副导致日本历史认识模糊的麻醉剂。(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4-05-01)

杨朝桂[8](2014)在《论司马辽太郎的日俄战争观——以《坂上之云》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辽太郎在作品中阐述的历史认识被称作"司马史观",对战后日本历史观的重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其代表作《坂上之云》中,司马阐述了对日俄战争的认识,但是他未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批判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不义性,亦未反思日本的战争责任,而是将日本置于被害者的立场,渲染俄国威胁论,讴歌日俄战争是一场祖国防卫战。同时司马也指出日胜俄败的原因并非日本强大,而是俄国自身制度腐朽所致。可以说司马的日俄战争史观是偏颇、狭隘的历史观。(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苏萌[9](2013)在《司马辽太郎的萨摩论:读《宛如飞翔》》一文中研究指出《宛如飞翔》中司马辽太郎对主人公明治叁杰中的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以及他们所隶属的"萨摩藩"进行了详细刻画,叙述了他们在明治维新时期的活动以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描述了他们在萨摩藩内的对立以及由此引发的几件重大历史事件。本文拟就司马辽太郎在小说中塑造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萨摩藩"的新形象,以及他们对后世日本的国家政体、官僚风气、社会发展等产生的重大影响,来考察司马辽太郎对萨摩藩的评价,即他的"萨摩论"。(本文来源于《外语学界》期刊2013年00期)

王春芸[10](2013)在《司马辽太郎笔下的刘邦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辽太郎原名福田定一,是日本当代着名的历史小说家。他一生在众多题材领域纵横驰骋,文笔流畅,着作等身,几乎斩获了日本所有着名的文学奖项,还获得了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他的作品拥有广泛的读者,涵盖了文学家、评论家、政治家、企业家、公司职员,普通民众在内各个阶层的人。此外,他关于历史的看法还影响了日本民众的历史观。可以说,司马辽太郎是日本当代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小说家,因此被誉为“国民作家”。司马辽太郎与中国的渊源很深,一生都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抱有极大的兴趣。他崇拜司马迁,为自己取笔名“司马辽太郎”,并在自己的艺术成熟期,创作了直接取材于《史记》的小说《项羽与刘邦》。小说中,司马辽太郎表现出了对司马迁和《史记》的极大尊敬,同时他又把自己中国之行的感悟融入其中。在历史叙事与文学虚构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己对中国楚汉之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时代变迁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历史人物的解读,给项羽与刘邦这一古老的题材注入了全新的思想主题。有鉴于此,本论文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项羽与刘邦》对《史记》的借鉴与改造,然后将这种宏观意义上的受容具体到刘邦这个人物身上。通过分别概括两作品中的刘邦形象,指出二人虽然在刘邦形象的认知上有共通性,同时司马辽太郎在解读视角上又有其独特性,比如分析合理性;注重地域性;强调集团性等。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从在司马辽太郎历史小说中的意义、在司马辽太郎中国观中的意义、对中国刘邦研究的影响和启示叁方面分析了司马辽太郎刘邦解读的认知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司马辽太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司马辽太郎被誉为日本的"国民作家",着作甚多,影响深广。《坂上之云》被认为是最能集中体现司马辽太郎思想的作品之一,从叙事结构来看,日清、日俄战争的宏大叙事支撑了小说对明治日本的历史叙述。然而,司马在日清、日俄战争的历史叙述中预设了牵强饶舌、一以贯之的"被害"意识,企图为这两次战争提供道义和法理依据,"漂白"战争发动者的污迹和模糊历史原貌。这使小说的叙述逻辑扭捏阻涩之余,呈现出消解历史记忆的"暴力"和解构日本战后历史认知的倾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司马辽太郎论文参考文献

[1].裴蕾.司马辽太郎作品中人物形象创作特点分析——以《王城守护者》为中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2].李国磊.战争叙述与“被害”意识的预设——评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坂上之云》[J].广西社会科学.2017

[3].鲍同,原炜珂.司马辽太郎的“中国观”批判——以《坂上云》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

[4].李国磊.被湮没的诺门罕——司马辽太郎所疏离的战争视角[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5

[5].杨俏村.分析司马辽太郎笔下《二军师》的人物形象——以真田幸村、后藤基次为中心[J].前沿.2014

[6].杨朝桂.司马辽太郎的天皇观[J].湖北社会科学.2014

[7].杨朝桂.司马辽太郎战争史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4

[8].杨朝桂.论司马辽太郎的日俄战争观——以《坂上之云》为中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9].苏萌.司马辽太郎的萨摩论:读《宛如飞翔》[J].外语学界.2013

[10].王春芸.司马辽太郎笔下的刘邦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3

标签:;  ;  ;  ;  

司马辽太郎论文-裴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