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组改组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因组改组,拟微绿球藻,油脂含量
基因组改组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全,袁莎,卢雨欣,潘艺华,杨海燕[1](2018)在《基因组改组技术快速提高拟微绿球藻油脂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为原始藻株,经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分别诱变处理,获得5株油脂含量有所提高的出发藻株。以PEG作为融合剂,对获得的5株出发藻株进行两轮递归式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到遗传稳定的改组藻株F2N2和F2N4,其油脂含量分别达到55.32%与57.75%,较原始藻株分别提高了69.07%与76.50%。对拟微绿球藻的原始藻株和改组藻株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组前后拟微绿球藻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变化不大,但脂肪酸含量有较大差别。(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8年02期)
舒伟学,马怡茗,李晓霞,张晋龙,柯欣[2](2018)在《基于基因组改组技术的角蛋白酶高产菌株选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具有高效角蛋白水解活性的微生物,为提高废弃羽毛中角蛋白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梯度稀释法,以羽毛作为惟一碳氮源对土样中的产角蛋白酶菌株进行筛选,筛选可高效降解羽毛的细菌。通过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探讨其最适发酵条件。利用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对目的菌株进行诱变,确定最适诱变条件,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基因组改组选育角蛋白酶高产菌株。【结果】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羽毛降解能力的菌株ZJT01,该菌落圆形凸出,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酪素水解、硝酸盐利用、柠檬酸利用等生理生化试验均呈阳性。结合菌株16S rDNA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其为节杆菌(Arthrobactersp.)。菌株ZJT01产角蛋白酶的最适发酵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2℃和72h。其DES最适用量为9μL/mL,诱变时间为20min;NTG的最适合质量浓度是0.6mg/mL,处理时间为15min。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溶菌酶终质量浓度10 mg/mL,酶解温度37℃,酶解0.5h。经过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分别诱变处理,获得角蛋白酶活性提高的菌株DES-2和NTG-2;对其进行3轮基因组改组后,筛选到2株角蛋白酶活性比亲本菌株ZJT01提高了5.48倍的重组菌株,且其产酶活性可稳定遗传。【结论】通过基因组改组技术获得了2株角蛋白酶活性大幅提高的菌株F3-5和F3-6,这2株菌对羽毛的降解效果较亲本菌株ZJT01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张俊艳[3](2016)在《运用ePCR全基因组改组技术筛选大肠杆菌丁醇耐受菌》一文中研究指出丁醇与乙醇相比具有能量值高、吸湿性低且可用现存的乙醇生产设备生产等优点,成为一种潜在的可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生物燃料。生物丁醇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塑料和医药等行业。传统生物法生产丁醇是利用梭菌进行丙酮-丁醇-乙醇发酵生物质生产丁醇,然而丁醇得率主要受限于梭菌严格厌氧的发酵条件、复杂的代谢机制及丁醇对菌的毒害。大肠杆菌可作为构建丁醇代谢途径并生产丁醇的宿主菌,然而细菌的丁醇耐受性差也导致细胞生长受抑制,进而影响丁醇产量。因此,提高大肠杆菌的丁醇耐受性成为提高生物丁醇得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首次运用ePCR全基因组改组技术对大肠杆菌BW25113(pKD46)进行改组,借助质粒pKD46的Red重组系统提高重组效率。E.coli BW25113经叁轮改组后成功获得了可耐受1.5%(v/v)丁醇的突变株BW1847A2和BW1857A2。在1.5%(v/v)丁醇条件下突变株BW1847A2和BW1857A2的最大OD_(600)值分别比BW25113高144%和33%。两个突变菌株在不含丁醇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连续传代50次后在丁醇胁迫下的生长与未经传代的菌株相比无明显差异,说明BW1847A2和BW1857A2突变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丁醇耐受菌BW1847A2和BW1857A2具有耐受1.5%(v/v)异丁醇、0.6%(v/v)1-戊醇和5.5–7%(v/v)乙醇的能力。基因组重测序发现突变体BW1847A2和BW1857A2分别有12和8个基因发生突变,基因缺失突变体的丁醇耐受性实验表明RS02385和RS22900基因缺失可显着提高菌株的丁醇耐受性,RS08395、RS14165和RS19735叁个基因缺失会引起菌株丁醇耐受性的下降。本研究对E.coli K12进行ePCR改组过程中获得了能够耐受3%(v/v)丁醇和13%(v/v)乙醇的污染菌株KP1-2,经16S rRNA鉴定证实KP1-2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本实验第一次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高耐受丁醇的特性,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普通LB培养基上生长且易于进行遗传操作,因此该菌株可被用作构建合成丁醇或乙醇代谢途径的宿主菌。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运用ePCR全基因组改组技术筛选出高耐丁醇的大肠杆菌突变株BW1847A2和BW1857A2,为今后丁醇代谢途径的构建提供宿主菌。初步的基因功能研究为考察基因耐丁醇胁迫的功能奠定基础,为深入阐述其耐丁醇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05-01)
于雪,赵玉娟,牛春华,张健,李盛钰[4](2015)在《基因组改组技术改善植物乳杆菌的益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组改组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微生物育种新策略,近年来已成功应用于各种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改良研究中。本研究采用基因组改组方法,结合紫外和亚硝基胍诱变,以本实验室自主分离、鉴定的一株益生性乳杆菌为出发菌株,经原生质体融合选育突变菌株,经体外实验对融合子的耐酸性、耐高胆盐浓度、表面疏水性、自聚性、共聚性和抗氧化等能力进行分析,筛选获得两株优良益生性的融合子分别为F1-7和F1-19。2株融合子菌株均能够在pH值3.8平板和pH值2.8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并且能耐受2%的胆盐;与原始菌株相比,两株融合子对二甲苯、氯仿和乙酸乙酯叁种有机试剂具有较强的疏水能力;融合子的自动聚集性和对致病菌的共聚性都较原始菌株有显着提高。抗氧化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融合子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20%左右,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10%。融合子突变株连续传代培养,遗传稳定性好。由此可见,基因组改组技术是改善植物乳杆菌C88益生性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乳酸菌与人体健康:第十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摘要汇编》期刊2015-05-27)
毛灵琪,李存治,陶兴无,闫达中[5](2015)在《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对野生型绿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chromogenes)Tü57进行传统物理和化学诱变,并获得一系列以阿维拉霉素A的含量为指标的正向突变体,再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将不同的正向突变体进行融合杂交,获得融合子。在筛选融合子的过程中,采用传统薄层色谱(TLC)和管碟法(二剂量法)结合进行初筛、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复筛的筛选策略。经过基因组改组,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R708,其在摇瓶实验中阿维拉霉素A产量达到0.208 g/L,比野生菌株提高了20倍。基因组改组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能提高子代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比传统诱变选育更快速有效。(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5年05期)
韩志双,刘军,郇阿梅,郭明烨[6](2015)在《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米曲霉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产酸性蛋白酶较高的菌株Y-9及F-5为出发菌株,对它们进行基因组改组,进行原生质体双灭活,以PEG作为融合剂,并对融合条件进行优化。试验表明:融合最佳条件为PEG 50%、pH 6.0、融合处理15min,此时融合率达到12%。通过第一及第二轮的基因组改组,最终得到产酸性蛋白酶较出发菌株Y-9高出了253.37%,较F-5高出了276.25%的米曲霉菌株G11。(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5年01期)
于雪,赵玉娟,范海茹,牛春华,张健[7](2014)在《基因组改组技术改善植物乳杆菌C88的益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得到融合子菌株,并筛选益生性最优的融合子。采用基因组改组方法,结合紫外和亚硝基胍诱变,对突变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经体外实验对融合子的耐酸性、耐高胆盐浓度、黏附相关性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筛选并获得益生性提高的融合子。筛选获得的两株融合子为F1-9和F1-17,均能够在低p H值和高胆盐浓度环境中生长;与原始菌株相比,融合子在表面疏水性、自聚性和与致病菌共聚性方面均有显着提高;在抗氧化方面较原始菌株也有所提高。融合子突变株连续传代培养,遗传稳定性良好。基因组改组技术能够使菌株的益生性得到明显提高,并且能够稳定遗传。(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4年12期)
袁芳,符雨欣,黄瑶,钟梁,陆兆新[8](2014)在《利用全基因组改组技术提高SubtilosinA的产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Bacillus subtilis nja A1B2-2为出发菌株,在最佳的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融合条件的基础上,将前期经过理化诱变筛选的四株高产菌株进行两轮基因组改组。结果表明,当以0.6mol/L Na Cl为高渗洗涤液,0.1mg/m L溶菌酶酶解40min后,涂布在以SMM为高渗体系的NB再生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形成率达到95.49%,再生率为89.25%。优化原生质体的融合条件,融合率达到了1.39×10-3。在此基础上将四株高产Subtilosin A菌株进行两轮全基因组改组,结合双亲灭活的筛选方法,挑选出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R2-264,产量达17.59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58倍。(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4年22期)
袁芳[9](2014)在《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提高SubtilosinA的产量及AurantininB的结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SubtilosinA是一种特殊结构的羊毛硫类细菌素,该分子在半胱氨酸的硫原子和两个苯丙氨酸及一个苏氨酸的a-位形成共价,被分为第一类细菌素中新的第四亚类。SubtilosinA具有较广的抑菌范围,不仅能够抑制包括炭疽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等多种苹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加德纳氏菌、索氏志贺菌、产气肠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SubtilosinA对pH、加热、紫外照射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SubtilosinA在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但目前SubtilosinA的发酵产量仍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进一步研究。实验室保藏了一株产SubtilosinA的Bacillus subtilis AlB2-2,但其产量也比较低,本研究主要利用分离纯化手段获得较纯的SubtilosinA,在HPLC上建立定量检测方法,以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提高菌株中SubtilosinA的产量;同时测定了SubtilosinA的生物效价;并对Bacillus subtilisA1B2-2中分离纯化出的另一抗菌物质进行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SubtilosinA的定量检测方法并测定SubtilosinA的生物效价。将Bacillus subtilis njaAlB2-2的发酵液去除菌体后通过酸沉淀、有机溶剂抽提、柱层析、半制备型HPLC、冷冻干燥等过程,建立了SubtilosinA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在HPLC上建立了发酵液中SubtilosinA的检测曲线y=0.0609x-5.2240,该方法在3.75~600 mg/L范围内缌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到0.9982,检出限是9.375 mg/L,定量限为14.05mg/L,精密度为1.65%,样品纯度在95%以上。测定了Nisin效价的标准曲线y=109.87x-301.01,并以此测得1g SubtilosinA的生物效价是9.93×106U。2.通过理化诱变选育高产SubtilosinA的菌株。以实验室保藏的Bacillus subtilisA1B2-2为出发菌株进行γ射线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SubtilosinA的菌株nja 4-43。在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即以高盐作为洗涤系统,在0.1mg/ml溶菌酶的作用下酶解40min后涂布在以SMM配制的NB再生培养基上,此时原生质体形成率达到95.49%,再生率为89.25%。之后利用紫外诱变、亚硝酸诱变以及复合诱变分别对nja 4-43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并获得SubtilosinA产量增高的叁株菌nja N2-99、nja Z1-53、nja H1-65。3.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高产SubtilosinA的菌株。将经过诱变得到的四株高产茵株nja 4-43、nja N2-99、nja z1-53、nja H1-65采用电融合的方式进行两轮基因组重排,以灭活亲本原生质体作为融合于检出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紫外灭活最佳条件:18W,15cm,25main.热灭活最佳条件:100℃,19min。灭活后的原生质体放置在RAD-BIO电穿孔仪中设置脉冲电压150V,脉冲宽度l00ms,个数9,间隔10s,使原生质体排列成串后静置lmin,设置原生质体电穿孔条件:脉冲电压1200V,脉冲宽度为0.5ms,脉冲个数为2,脉冲间隔为5s,再生率达到1.39×10-3。经过两轮基因组重排后,获得遗传性能稳定的高产突变株R2-264,产量达17.59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8倍。4.活性抗茵物质的鉴定。在分离纯化Bacillus subtilis nja AlB2-2粗蛋白时发现另一抗菌活性物质。经HR-ESI-MS分析,获得该抗茵物质精确分子量为780.4858,查阅相关文献,推测该物质可能为AurantininB.之后通过全波长扫描获得该抗茵物质紫外吸收峰为239、279、288、306、318nm,与AurantininB的紫外吸收值较为一致,且利用MS2和MS3分析获得该物质的碎片峰和AurantininB的结构式吻合度较高,最后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确定该该未知抑菌物质为AurantininB.(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于雪,赵玉娟,牛春华,张健,李盛钰[10](2014)在《基因组改组技术改善植物乳杆菌的益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组改组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微生物育种新策略,近年来已成功应用于各种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改良研究中。本研究采用基因组改组方法,结合紫外和亚硝基胍诱变,以本实验室自主分离、鉴定的一株益生性乳杆菌为出发菌株,经原生质体融合选育突变菌株,经体外实验对融合子的耐酸性、耐高胆盐浓度、表面疏水性、自聚性、共聚性和抗氧化等能力进行分析,筛选获得两株优良益生性的融合子分别为F1-7和F1-19。2株融合子菌株均能够在pH值3.8平板和pH值2.8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并且能耐受2%的胆盐;与原始菌株相比,两株融合子对二甲苯、氯仿和乙酸乙酯叁种有机试剂具有较强的疏水能力;融合子的自动聚集性和对致病菌的共聚性都较原始菌株有显着提高。抗氧化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融合子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20%左右,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10%。融合子突变株连续传代培养,遗传稳定性好。由此可见,基因组改组技术是改善植物乳杆菌C88益生性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乳酸菌与营养健康:第九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摘要汇编》期刊2014-05-21)
基因组改组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筛选具有高效角蛋白水解活性的微生物,为提高废弃羽毛中角蛋白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梯度稀释法,以羽毛作为惟一碳氮源对土样中的产角蛋白酶菌株进行筛选,筛选可高效降解羽毛的细菌。通过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探讨其最适发酵条件。利用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对目的菌株进行诱变,确定最适诱变条件,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基因组改组选育角蛋白酶高产菌株。【结果】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羽毛降解能力的菌株ZJT01,该菌落圆形凸出,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酪素水解、硝酸盐利用、柠檬酸利用等生理生化试验均呈阳性。结合菌株16S rDNA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其为节杆菌(Arthrobactersp.)。菌株ZJT01产角蛋白酶的最适发酵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2℃和72h。其DES最适用量为9μL/mL,诱变时间为20min;NTG的最适合质量浓度是0.6mg/mL,处理时间为15min。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溶菌酶终质量浓度10 mg/mL,酶解温度37℃,酶解0.5h。经过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分别诱变处理,获得角蛋白酶活性提高的菌株DES-2和NTG-2;对其进行3轮基因组改组后,筛选到2株角蛋白酶活性比亲本菌株ZJT01提高了5.48倍的重组菌株,且其产酶活性可稳定遗传。【结论】通过基因组改组技术获得了2株角蛋白酶活性大幅提高的菌株F3-5和F3-6,这2株菌对羽毛的降解效果较亲本菌株ZJT01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组改组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红全,袁莎,卢雨欣,潘艺华,杨海燕.基因组改组技术快速提高拟微绿球藻油脂含量[J].中国油脂.2018
[2].舒伟学,马怡茗,李晓霞,张晋龙,柯欣.基于基因组改组技术的角蛋白酶高产菌株选育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张俊艳.运用ePCR全基因组改组技术筛选大肠杆菌丁醇耐受菌[D].天津大学.2016
[4].于雪,赵玉娟,牛春华,张健,李盛钰.基因组改组技术改善植物乳杆菌的益生作用[C].乳酸菌与人体健康:第十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摘要汇编.2015
[5].毛灵琪,李存治,陶兴无,闫达中.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J].生物技术通报.2015
[6].韩志双,刘军,郇阿梅,郭明烨.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米曲霉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J].中国调味品.2015
[7].于雪,赵玉娟,范海茹,牛春华,张健.基因组改组技术改善植物乳杆菌C88的益生作用[J].中国乳品工业.2014
[8].袁芳,符雨欣,黄瑶,钟梁,陆兆新.利用全基因组改组技术提高SubtilosinA的产量[J].食品工业科技.2014
[9].袁芳.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提高SubtilosinA的产量及AurantininB的结构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2014
[10].于雪,赵玉娟,牛春华,张健,李盛钰.基因组改组技术改善植物乳杆菌的益生作用[C].乳酸菌与营养健康:第九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摘要汇编.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