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政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国际政治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闫兴[1](2017)在《新古典现实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的局限性探讨——评《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学派内部产生分化,在古典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新古典现实主义,它是在国际关系当中明确走向对外政策理论建构路径的一种新分析方法。由于近年来对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误解与质疑层出不穷,诺林·里普斯曼、斯蒂芬·洛贝尔和杰弗里·托利弗合着了《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试图澄清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对新古典现实主(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11期)
步少华[2](2013)在《国际政治中的实践与结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致力于对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系统性的批判。作者认为,温特理论存在的结构主义倾向,导致了其着名命题“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无法得到合理的理论支撑。本文拟在回顾和批判温特理论的基础上,为“无政府状态究竟是如何被造就的”这一研究命题,提出新的理论思路。本文倾向于认为,温特所借鉴的吉登斯的结构化模型无法很好地整合宏观的涂尔干理论与微观的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学说,使得行为体的施动性被“强大”的结构所束缚,从而导致了其理论最终滑向结构主义。通过对社会结构与进程复杂性的探讨,作者确立并挖掘出了社会进程的独立性以及行为体的施动性,即两者寓于行为体的“实践”之中。因而假如我们要彻底解放行为体从而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局面的话,则需要我们在国际关系学科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呼吁一场更为彻底的“实践转向”。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破”,主要对温特理论在国际关系学科中的影响及其社会学渊源进行细致回顾,并对其理论缺陷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批判。第二部分侧重于“立”,主要从实践的本体视角出发,建立起一套区别于温特理论的模型,以期对“无政府状态究竟是如何造就的”这一命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思路。作者将“实践”主要分为两大类:社会关系实践和生产实践。其中,作者倾向于认为,社会关系实践由于其较弱施动性导致其无法解释宏观结构的起源和变迁。而只有从马克思生产实践理论和存在主义哲学相结合的角度入手,才能对本文的研究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3-06-01)
韩致宁[3](2012)在《制度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诺思在其《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释了产权制度的重要,但并未解释国家之间存在产权制度有效程度差异的原因。基于此,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修正的基础上,以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作为实证依据,建构了一个新的解释经济史的宏观理论框架。全书的核心在于制度理论的研究,探讨制度上的历史演进及其推动力量。(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2年07期)
谌华侨[4](2012)在《国内经济与国际政治——基于中国经济转型对国际权力结构变迁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是呈现交互性影响的两个领域。既往研究较为关注国际经济对国内政治的作用,但忽视了国内经济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本文借助国内经济—国际政治的分析框架,形成"再次颠倒的第二意象"模式,探讨经济转型对国际权力结构变迁的作用。研究表明,历经叁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实践,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差距甚远,国际权力结构仍然呈现出西强我弱的态势。中国正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目前还不具备改变国际权力结构的实力。(本文来源于《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周致远[5](2012)在《国际政治新闻中的中国英语句型结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及其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在将其作为第二门语言来使用的国家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Englishes一词表明了英语不再仅限于英国和美国英语。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中国英语这样的英语变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学者对中国英语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之前学者的研究已经在语言学研究的不同层面上发现了中国英语与规范英语之间的区别。作为英语的变体之一,中国英语在句子结构方面体现出了其独特之处,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是建立在语料库基础之上的一项定量研究,同时又是一项定性研究,因其是通过对语料库中的实例进行的现象及原因的分析。通过对中国日报英文版和纽约时报中国际政治新闻的比较研究,中国英语同规范英语的区别及特点体现并归纳为:与规范英语相比,中国英语中的简单句比规范英语的要多;平均句长并不短的中国英语句子倾向于使用更多的短语,而使用从句的频率较规范英语少;中国英语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状语从句后置倾向,而状语从句在规范英语中前置和后置的比较显得较为平衡。中国英语这些特点的出现,可归因于汉语和英语中对句子不同的组织方式。本文希望能够给利用英文报纸学习英语的中国学习者及中国的英语教师以帮助,同时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对中国英语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2-03-01)
陈相秒[6](2011)在《解读华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的两种合作观——析《国际政治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常态,但是对于其含义和影响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持不同观点。在结构现实主义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单元之间的合作与冲突也是个常态。华尔兹对这种常态的形成概括为合作的否定——冲突下的合作可能——合作肯定。剖析这种变换的过程,并揭露其如何衔接合作与冲突这一矛盾体。本文认为:冲突与合作看似矛盾背后的同一面,不过是"国际时段状态"并行不悖的两条平行线。(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刘强,董庆安[7](2011)在《权力结构变迁下的东北亚政治经济生态——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结构性权力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冷战时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北亚政治经济生态分裂的局面似乎并不比冷战时期有多大的改观。尽管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地区总体政治与安全合作则停滞不前,甚至经常出现严重的冲突事件。从结构性权力的角度来看,东北亚的这种政治经济生态特征源于相关国家对该地区权力结构变迁背景下的战略回应。政治意愿的疏离或相悖,经济利益联系增多必然导致的竞争,催生出东北亚独特的政治经济生态——"政冷经热",人们所期待的东亚一体化乃至"东亚共同体"仍是一个美好的憧憬。若要改变这种局面,除非东北亚地区和区域外大国领导人真正拥有全新的战略思维,以超越历史积怨的未来视野、超越冷战思维的战略智慧和超越自我的勇敢和自信来应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东北亚权力结构变迁,否则别无出路(本文来源于《国际观察》期刊2011年05期)
高鹏[8](2011)在《朝鲜半岛分裂的进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鲜半岛自10世纪的高丽王朝以降,便一直是个统一的国家,即使在1910年被日本完全吞并以后,仍以一个没有被分割的整体殖民地的面貌出现。但在二战中后期盟国所召开的关涉朝鲜半岛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中,半岛这块日本的殖民地被笼统空洞地许以战后“相当时期内”的独立地位,但最终却又被强调实行托管制。在打击日本的过程中,美苏两国按照叁八线为界,将朝鲜半岛拦腰切断,使得朝鲜半岛开始出现被分裂的征兆;当美苏分占半岛南北时,双方仍在通过外交途径来运筹解决朝鲜问题,而到1948年叁八线两侧的美占区和苏占区分别建立主权国家时,则使朝鲜半岛形成了初步分裂。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这两个互相敌视的新建国家之间于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而新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也卷入其中,至1953年7月战争结束之时,半岛以实际停火线而非叁八线为界双方停火,并以停火线为军事分界线,在此基础上双方各自后撤20公里,形成非军事区,自此至今这种疆界未有改变,从而使半岛的分裂固定下来。分析朝鲜半岛分裂进程的叁个分裂程度递进的阶段,用“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安全利益”、“意识形态”、“冷战”等一系列名词分析皆可。但在国际政治学科内,国际政治结构则可以从理论高度、从整体上将这叁个不同阶段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抽象统一于国际政治结构的分析框架中。总起来说,这叁个阶段都能体现出国际政治结构这一结构之手的塑造作用,只不过是经由美苏这两个结构内的主要行为体来直接完成。通过以国际政治结构的视角分析朝鲜半岛分裂的进程,我们不仅从理论层面上知晓国际政治结构对国际事件的塑造,也可以举一反叁从逆向得出:国际事件也有赖于国际政治结构的影响。这对我们形成的启发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过程以及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中所应采取的外交政策也应考虑国际政治结构因素。因此作为隐藏在国际行为和事件背后的结构之手,仍值得我们去研究、遵循和发掘。当然这不是说国际政治结构因素是事件的唯一因素,运用国际政治结构分析这种国际事件并不排斥其他的视角或因素对国际问题进行解读。(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1-04-14)
王日华[9](2010)在《从结构到解构:国际政治理论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受到了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的影响。在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理论经历了从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发展历程。结构主义在批判历史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目前也正面临着解构主义的挑战。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兼具历史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哲学思维,为中国学派构建国际政治理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岭南学刊》期刊2010年01期)
杨耕[10](2010)在《东北亚国际政治体系权力结构与利益制衡的多边视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亚地区大国林立,大国彼此间的权力角逐以及利益追求在互动过程中相互交叉、分别制衡,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权力结构内容和政治体系模式。评析东北亚地区各大国的政治战略是正确分析和评价本地区国际政治体系结构和特征的前提基础,同时,也是正确理解体系结构单位与整个体系之间互动关系的现实解释和案例分析,了解东北亚国际政治体系的复杂结构有助于明确和判断其他地区国际政治体系的现实结构和未来走向。(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国际政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致力于对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系统性的批判。作者认为,温特理论存在的结构主义倾向,导致了其着名命题“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无法得到合理的理论支撑。本文拟在回顾和批判温特理论的基础上,为“无政府状态究竟是如何被造就的”这一研究命题,提出新的理论思路。本文倾向于认为,温特所借鉴的吉登斯的结构化模型无法很好地整合宏观的涂尔干理论与微观的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学说,使得行为体的施动性被“强大”的结构所束缚,从而导致了其理论最终滑向结构主义。通过对社会结构与进程复杂性的探讨,作者确立并挖掘出了社会进程的独立性以及行为体的施动性,即两者寓于行为体的“实践”之中。因而假如我们要彻底解放行为体从而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局面的话,则需要我们在国际关系学科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呼吁一场更为彻底的“实践转向”。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破”,主要对温特理论在国际关系学科中的影响及其社会学渊源进行细致回顾,并对其理论缺陷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批判。第二部分侧重于“立”,主要从实践的本体视角出发,建立起一套区别于温特理论的模型,以期对“无政府状态究竟是如何造就的”这一命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思路。作者将“实践”主要分为两大类:社会关系实践和生产实践。其中,作者倾向于认为,社会关系实践由于其较弱施动性导致其无法解释宏观结构的起源和变迁。而只有从马克思生产实践理论和存在主义哲学相结合的角度入手,才能对本文的研究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政治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闫兴.新古典现实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的局限性探讨——评《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7
[2].步少华.国际政治中的实践与结构变迁[D].外交学院.2013
[3].韩致宁.制度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之我见[J].北方经贸.2012
[4].谌华侨.国内经济与国际政治——基于中国经济转型对国际权力结构变迁影响的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2
[5].周致远.国际政治新闻中的中国英语句型结构特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6].陈相秒.解读华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的两种合作观——析《国际政治理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
[7].刘强,董庆安.权力结构变迁下的东北亚政治经济生态——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结构性权力视角[J].国际观察.2011
[8].高鹏.朝鲜半岛分裂的进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1
[9].王日华.从结构到解构:国际政治理论的演进[J].岭南学刊.2010
[10].杨耕.东北亚国际政治体系权力结构与利益制衡的多边视角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