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IV/AIDS-related Discrimination in Shanxi Rural Areas of China1(论文文献综述)
冯梦洁[1](2021)在《公共卫生类文本汉译句式结构转换 ——Evaluating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Issues(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面对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多个国家的卫生体系几乎瘫痪失灵。公共卫生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除了此次突发疫情外,世界还面临着许多其他影响公民健康的风险。许多国家存在健康不公平现象以及医疗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评估卫生系统对各国健康事业进步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次翻译实践选择Evaluating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Issues:Critical Reflections on Diseases and Disasters,Policies and Practices一书,该书由医学博士姆布索·普雷舍斯·马布扎(Mbuso Precious Mabuza)编着,作者从生物医学、社会、立法、经济等多个方面阐述公共卫生面临的困境,并对加强卫生体系提出深刻独到的见解。本次翻译实践为公共卫生类文本,符合信息型文本的特点,文体正式,专业性强,句子结构复杂,具有一定的翻译难度。译者通过分析梳理翻译问题,将本次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分为三大类:一是并列结构频现问题,包括同质并列项繁多和异质并列项繁多;二是介词结构连用问题,包括介词短语连用和介词加从句连用;三是特殊句式成分繁杂问题,包括“It”引导的主语从句复杂以及“There be”句式的状语冗长。通过对比相关平行语料,参阅其他专业书籍后,译者发现该类文本的中英句式结构差异较大。为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准确性,本论文采用了句式结构转换法,通过分析具体例句,提出相应翻译策略。针对并列结构频现问题,采用分译转换法和合译转换法;针对介词结构连用问题,采用词类转换法和逆译转换法;针对特殊句式成分繁杂问题,采用外位语转换法以及转换融合法。以上方法极大地提升了译文质量,也希望本报告能为以后在相关领域做翻译实践的译员提供借鉴参考。
王子琪[2](2021)在《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的开发与性能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将通过对现有艾滋病疾病特异性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进行系统综述并汇总所有量表,利用COSMIN指南和COSMIN偏倚风险检查表对所有量表的方法学质量和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各量表的优缺点;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修订并验证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PLWHA Patient Report Outcomes Assessment Scale,PLWHA-PRO),为我国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的评价提供有效工具;在我国的PLWHA人群中使用自编调查表和PLWHA-PRO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影响PLWHA的PRO的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PLWHA人群的PRO,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本研究基于COSMIN指南和PRISMA清单对现有艾滋病疾病特异性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进行系统综述,在2019年8月29日对MEDLINE(via Pubmed)、Embase和Psyc INFO三个文献数据库对艾滋病相关PRO量表进行了检索。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去重、筛选、核对、数据提取、方法学质量评估和测量属性评估。使用COSMIN指南和COSMIN偏倚风险检查表评价量表的方法学质量和性能。根据系统综述结果对现有量表汇总,对条目进行分类整理构建条目池,并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理论概念框架;基于理论概念框架对条目进行修订、筛选和优化,简化条目池;通过专家条目评审和患者焦点小组访谈对初稿中的条目进行定性分析,编制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使用自编量表在我国的四个城市(辽宁葫芦岛、河南郑州、浙江台州和安徽阜阳)的700名PLWHA中进行调查,对PLWHA-PRO量表进行离散趋势、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聚和效度与区分效度、已知组别效度、项目反应理论等级反应模型等性能评价,对量表初稿的可行性、信效度和区分度等指标进行考评,形成最终版量表。使用最终版量表在我国的三个城市(辽宁葫芦岛、河南郑州和浙江台州)的450名PLWHA中进行调查,通过描述PLWHA人群的一般特征和PRO状况,从人口学特征、健康行为信息、健康信息和病毒感染情况等几方面分析影响其PRO的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PRO得分进行比较。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单因素分析发现与PRO相关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在3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出10325篇文章。根据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47篇文献(150条记录),这些文献共包括8类87个相关PRO量表,并遵循COSMIN指南对这些量表的心理测量属性和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系统地评估。在纳入的量表中,其内容效度,跨文化效度和重测信度方面的评级均较差,现有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测量误差和反应性的评价。基于COSMIN指南和GRADE法结果,研究小组推荐使用Poz Qol、SSC-HIV、HSS-30、IHIV、PLHIV-RS、HIV-MT-SES、HECCS、HIV-ASES、HIV-SMS-W等9个量表。(2)根据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50个量表,进一步对所有纳入量表的维度进行汇总与分类,基于维度汇总结果,确定包括10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的初步理论概念模型。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得到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38个二级指标的新的理论概念模型。根据理论概念模型和系统综述结果,构建条目池并进行条目初筛,初步构建包括350个条目的条目池,通过专家咨询评阅得到包含108个条目的PLWHA-PRO初稿。最后,通过患者焦点小组访谈优化条目描述,形成最终版量表。(3)使用PLWHA-PRO量表在我国的四个城市的700名PLWHA中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98份。根据各条目得分的标准差来衡量其离散程度,建议删除标准差小于0.96的38个条目。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很好;通过计算删除条目后所属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建议删除7个条目;分半信度除整体健康维度和治疗维度外,总量表的和其他维度的Guttman Split-Half系数均大于0.7,说明量表的分半信度较好;通过对50名PLWHA的第一次测量结果与两周后重测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相关系数均大于0.7,两次测定的得分均值间无差异。从编制过程来看,本量表研究方法和程序规范,量表内容设置合理,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KMO统计量结果为0.970,Bartlett球形度检验P=0.000,表示适宜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极大方差旋转法,以特征值大于1确定因子数目,因子负荷大于0.4为条目入选因子的条件,结果共获得13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375%,删除各因子上负荷较小(<0.4)的条目以及在两个或两个因子以上负荷系数相近而无特异性的指标,通过该方法建议删除14个条目;PLWHA-PRO各维度与PROQOL-HIV量表各对应相关维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4,说明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较好;量表的每个条目与其维度的相关系数大于0.4,说明聚和效度较好,量表的每个条目与其维度的相关性高于其他维度的相关性,则表明这些条目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经过聚和效度和区分效度评价共建议删除11个条目;对参与者亚组的PRO总分通过患者状态(P=0.048)、CD4+T细胞计数(P=0.004)和病毒载量(P=0.361)进行已知组别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量表的已知组别效度较好;量表的项目反应理论GRM模型结果显示,区分度参数小于0.8或难度等级参数在-3到3外的条目应该剔除,ICC曲线分布不理想也应该剔除,通过项目反应理论GRM模型评价建议删除11个条目。根据性能评价结果,最终得到包含8个维度48个条目的最终版量表。(4)使用自编问卷和量表在我国的三个城市的450名PLWHA中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02份;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7.87±12.11岁(19-78),其中18.4%为老年人;大部分为男性(84.6%);已婚占40.5%;初中学历占26.4%;大部分研究对象不参加体育锻炼(34.8%)和娱乐活动(50.7%);平均患病时长为4.44±3.49年(0-20);大部分参与者(64.7%)认为自己感染HIV的途径是同性性行为;96.3%的研究对象现在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PLWHA-PRO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9,各维度的Cronbach’sα值也均大于0.7,PLWHA的PRO总分为181.20±39.03。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性别、户口形式、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吸烟、饮酒、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性取向、性取向公开情况、睡眠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自己认为的感染途径和是否有其他感染是影响PLWHA的PRO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户口形式、职业、吸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睡眠状况、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感染途径和是否存在其他机会性感染是PLWHA的PRO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根据对87个纳入的HIV特异性PRO量表的系统综述结果,Poz Qol、SSC-HIV、HSS-30、IHIV、PLHIV-RS、HIV-MT-SES、HECCS、HIV-ASES、HIV-SMS-W等量表在方法学质量和信效度等性能评价方面表现较好。(2)通过科学和完善的量表开发与性能评价,最终筛选出包含整体健康、症状、身体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健康、担忧与困扰、社会功能和治疗8个维度共48个条目的量表,该量表将成为中国艾滋病PRO测量的一种有效评价工具。(3)性别、户口形式、职业、吸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睡眠状况、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感染途径和是否存在其他机会性感染等因素对中国PLWHA的PRO状况存在影响。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阴漫雪,赵碧倩[3](2020)在《促进艾滋病感染者公平就业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社会公众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社会上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仍然存在。其中,就业权益事关艾滋病感染者的收入保障、社会融入,以及个人尊严和价值的实现,促进艾滋病感染者公平就业,不仅有利于保障感染者的平等就业权和基本人权,也有助于消除歧视,为艾滋病防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本文对我国当前维护艾滋病感染者公平就业的立法政策、现实情况、典型经验进行梳理,同时对国际劳工组织和典型国家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艾滋病感染者公平就业的对策建议。此外,本文对于"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框架下即将或已经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众多中资企业来说,如何在防止艾滋病就业歧视方面尽快与国际接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努尔妮赛姆·塔什[4](2020)在《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病致孤儿童身心健康与膳食营养状况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孤儿与同年龄普通孤儿及一般儿童心理健康、智力水平、体格发育及膳食营养状况的差异,探讨艾滋孤儿身心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艾滋孤儿身心健康水平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7-12岁309名儿童进行调查。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艾滋孤儿组(98例),普通孤儿组(66例),一般儿童组(145例)。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09名艾滋孤儿、普通孤儿及一般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坐高、腰围、胸围及上臂皮褶厚度等指标并计算体质指数分析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问卷收回后,核对录入。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心理健康状况及智力水平:(1)三组儿童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孤儿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一般儿童组及艾滋孤儿组。(2)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及总分偏离检出率在三组间差异显着(P<0.05),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偏离检出率在三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艾滋孤儿组及普通孤儿组心理健康总分偏离检出率(3.1%、7.6%)均高于一般儿童组(0.7%)。(3)艾滋孤儿组瑞文推理测验各项得分及总分均显着低于一般儿童组和普通孤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艾滋孤儿性格较一般儿童及普通孤儿内向,普通孤儿同伴关系较一般儿童及艾滋孤儿差。(5)将艾滋孤儿瑞文推理测验各项得分及总分与学习成绩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在0.05水平(双侧)上,D(系列关系)项与学习成绩不合格(<60分)相关性显着,呈负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D(系列关系)项、E(抽象推理)项得分及总分与学习成绩优秀(90-100分)相关性显着,均呈正相关。(6)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结构和学习成绩为艾滋孤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监护人文化程度为艾滋孤儿智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2.体格发育状况:(1)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孤儿、普通孤儿、一般儿童身高、体重、坐高、腰围、胸围均值总趋势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各年龄组男生均值均大于女生,符合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上臂皮褶厚度均值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BMI分类分布情况:10岁年龄组在三组间差异显着(P<0.05),艾滋孤儿组消瘦占比大于一般儿童组和普通孤儿组,而其余年龄组在三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膳食营养状况:(1)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D、烟酸、叶酸、钙、铁、锌、铜的日均摄入量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碳水化合物、碘的日均摄入量在三组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2)各类食物日均摄入量:蔬菜、水果、奶、油及盐类的日均摄入量在三组间存在差异(P<0.05),而粮谷类、畜肉、蛋、水产类的日均摄入量在三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3)主要食物摄入量评价:艾滋孤儿蔬菜、水果、蛋、奶类的摄入量达标率较低,而油及盐类的摄入量都超标。结论:(1)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孤儿的心理健康和智力水平均较低、心理健康偏离检出率为3.1%,艾滋孤儿性格较一般儿童及普通孤儿内向、同伴关系差。家庭结构、学习成绩及监护人文化程度是心理健康及智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2)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孤儿体格发育水平低于一般儿童和普通孤儿。(3)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孤儿能量、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量均不同程度缺乏,膳食摄入主要以粮谷类为主,蔬菜、水果、蛋、水产类的摄入量低于推荐的日均摄入量,蔬菜、水果、蛋、奶的摄入量达标率均低,而油类、盐类的摄入量超标。
安蓝玉[5](2019)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研究》文中提出1985年,我国出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当时人们把艾滋病当做是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产物,被打上“不道德”、“性堕落”、“伤风败俗”等多重烙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混乱的血浆市场下,不合规的卖血、输血导致艾滋病在农村集中爆发,“艾滋村”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正是在此时,艾滋病开始背负起脏乱、贫穷、死亡、贪婪等多重意义。但相较34年前,艾滋病所背负的污名和非议虽然已淡化不少,但仍然存在。在人类与艾滋病抗争的历史进程中,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影视媒介,在艾滋病的污名化和去污名化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角色。1988年,中国第一部艾滋病题材电影《艾滋病患者》上映,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中国影视史上出现了近二十余部关注艾滋病的影视作品,他们主题多元、类型多样,质量参差不齐。通过对这二十三部影视作品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我国艾滋病影视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1985年-2000年):恐惧塑造阶段,作品表现社会恐慌,视艾滋病为“外来病”、“时代病”、“不道德”的疾病;第二阶(2001年-2010年):政治影响阶段,此阶段艾滋病影视创作受政府干预,作品反对社会歧视,注重艾滋病的科普教育、公众政策宣传以及对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人文关怀;第三阶段(2011年-今):作品主题多元化,不再停留于艾滋科普或简单呼唤社会关爱,而是关注艾滋病病人/感染者作为“人”的多样健康发展。这些影视作品一方面导致了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的污名化,另一方面又促成了艾滋病污名的消解。本文结合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这些影视作品进行了分析解读。研究发现,在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形象塑造方面,我国影视作品塑造了四种类型化的艾滋病人物形象,即个人生活混乱的“不道德”者、深陷贫困的苦难人、无辜的受害者、主流建构下的救赎者。这些类型化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社会中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客观形象,但同时也建构出一个个类型化的艾滋病“他者”形象,虽然在历史的淘洗中,这类与我们相区别的“他者”形象几经变迁,形象特征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始终未能摆脱“他者”的束缚。他们一度被打上诸如卖淫、吸毒、贫穷、愚昧、变态等刻板化的标签,成为不道德的、罪有应得的、可恨又可怜的对象。但在遭受歧视、排挤、误解的同时,艾滋病影视作品中竟萌生出一类积极正面的救赎者形象,他们富有良知和担当,虽身患疾病,但他们心灵健康甚至品德高尚。这类颠覆性银幕形象的出现,对消除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歧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从本质上来看,他们依旧是社会主流选择性建构和呈现的结果,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艾滋病人”形象,是经历了道德规训的产物。统而观之,我国影视作品中艾滋患者/感染者形象的发展变化,与我国政府公共政策、政治与文化、媒体报道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刘丹[6](2019)在《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知信行及检测意愿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信行情况、主动检测意愿以及宣传干预活动的参与情况;分析其艾滋病知信行、主动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干预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深圳市制造业企业中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通过平板电脑进行电子问卷填写。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性行为、艾滋病检测意愿、宣传干预活动的参与情况。把问卷数据导出至Excel进行整理,SPSS21.0软件用于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计算,比较分析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组间两两比较用卡方分割法,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结果1.调查对象的主要社会人口学特征如下:男性(60.13%)、20-39岁(79.87%)、已婚(53.08%)。2.总体上,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7.36%,但是对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特别是“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HIV”知晓率仅为39.62%)。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显着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因素(P<0.05)。3.调查对象中仅31.32%的人愿意与HIV感染者/AIDS病人一起工作,25.53%的人愿意与HIV感染者/AIDS病人一起吃饭。在其中三个艾滋病相关态度问题中(“HIV感染者/AIDS病人值得同情或帮助”,“与HIV感染者/AIDS病人一起吃饭”,“若感染HIV主动采取措施防止传染给别人”),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晓情况对其持有态度有影响(P<0.05)。4.调查对象中高危性行为发生率为9.69%。高危性行为类型包括临时性行为、商业性行为、男男性行为。在男性调查对象中,年龄较大者、使用APP寻找性伴者、不愿意与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一起吃饭者,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在女性调查对象中,少数民族、用APP找性伴者,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5.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73.33%的对象表示如果感知到HIV感染风险会主动寻求检测。年龄越小、知晓艾滋病、知晓免费VCT门诊者,其主动寻求HIV检测的意愿更高(P<0.05)。6.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以电视/广播、传单、互联网/手机为主。通过传单/折页、互联网/智能手机途径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人群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更高(P<0.05)。76.98%的对象最近一年参与过艾滋病的宣传干预活动,49.43%的人表示没有在企业参加过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结论1.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仍普遍存在,虽然其艾滋病的知晓率较高,但知识并不全面,存在部分“知信行不一”的情况;2.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故应该以这些问题为导向,重点加强宣传干预的针对性。3.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对VCT检测服务了解有限,主动检测意愿有待提高。4.在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中应加强非传播途径、检测服务、使用安全套的必要性等知识的宣传,且运用新媒体宣传与传统宣传方式相结合的模式,适当增加宣传频率,以达到有效、可持续性的宣传目的。
杨丁[7](2018)在《艾滋病感染者去污名化的合理路径研究 ——基于山西农村地区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国内以往关于中部地区大规模卖血导致艾滋病感染的村庄的研究不同,本研究主要以山西省受艾滋病危害最严重的YC、LF地区的村庄中的普通村民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的艾滋病研究以及各种污名化问题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从艾滋病感染者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艾滋病感染者周围的村民进行研究同时辅以一些艾滋病感染者的访谈,进一步探讨个体能否通过“行动”来摆脱污名化这一“结构”的约束?艾滋病感染者面对“污名化”这一特殊状况,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作何反应?“污名化”是否都是负面的,它又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身份公开后的负面后果能否得到疏导和缓解?“去污名化”何以成为可能?本研究首先将艾滋病感染者的“污名化”问题放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下进行考量和分析,试图解释艾滋病感染者的污名身份是如何通过“结构——行动”建构起来的;其次,本研究从生活在艾滋病村庄的普通村民的主体视角出发,试图了解艾滋病感染者与普通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机制,寻找艾滋病感染者面对污名身份采取了哪些行动来摆脱结构性的束缚,研究发现当前无论是艾滋病村还是受艾滋病影响的村子甚至没有艾滋病感染者的村子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污名程度已经大大降低,其污名身份趋于解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艾滋病感染者去污名化的合理路径,即熟人社会中的艾滋病感染者应从人情面子入手,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地位,从而实现去污名化;而来到陌生社会的艾滋病感染者应该在相对信任的人际圈中主动公开身份,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实现去污名化。通过本研究可以拓展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相关研究领域,同时也丰富了污名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内容,为艾滋病感染者“去污名化”路径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为社会其他边缘人群的“去污名化”提供理论参考。
肖琛嫦[8](2017)在《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歧视感知状况及其影响抑郁和自杀意念的中介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艾滋病感染者/患者(PLWHA)歧视感知状况,分析歧视感知对PLWHA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影响,并探讨歧视感知影响PLWHA抑郁和自杀意念的中介效应,为探索新的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心理行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7月至2016年8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对接受检查且符合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的465名PLWHA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感染相关情况(感染途径、感染时间、开始抗病毒治疗时间、肝功能及合并症等)、疾病告知状况、社会心理状况(主要包括歧视感知、社会支持、抑郁、心理韧性和自尊)和相关行为状况(主要包括危险性行为,服药依从性,自杀行为)。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AMOS.24.0软件用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特征:共调查465名PLWHA。平均年龄为37.22± 12.01岁,以男性为主(95.1%),多来自城市(63.7%);调查对象38.5%为本科及以上学历;53.7%未婚,32.5%在婚;50.3%的调查对象以同性性取向为主;51.8%PLWHA与家庭成员同住,29.5%独居;感染HIV后,70.5%选择告诉家人。调查对象感染时间≥12月的占78.9%;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94.2%),其中同性性传播占73.1%,异性性传播占21.1%;服药时间≥12月者占67.7%,服药时间大于1月的418名PLWHA服药依从性为86.27%。最近6个月发生性行为者占60.4%,与配偶发生性行为、男男性行为以及配偶之外的异性性行为时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6.49%、68.72%、64.29%。29.0%的PLWHA社会支持水平低,29.9%和15.3%的PLWHA心理韧性和自尊水平较低。2.歧视感知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调查的PLWHA“歧视感知”平均分为81.25±12.69分(43-118分);25.2%有较高的歧视感知。婚姻状况,性取向,社会支持,抑郁,自尊是与歧视感知相关的因素。离异/丧偶的PLWHA高歧视感知的风险是未婚者的1.96倍(95%CI:1.57-6.10);双性恋/不确定性取向和同性恋的PLWHA高歧视感知的风险分别是异性恋的2.62倍(95%CI:1.35-5.08)和2.23倍(95%CI:1.05-3.66);低社会支持的PLWHA高歧视感知的风险是高社会支持者的1.83倍(95%CI:1.11-3.03);抑郁者高歧视感知的风险是非抑郁者的1.97倍(95%CI:1.18-3.29);低自尊的PLWHA高歧视感知的风险是高自尊者的 3.10 倍(95%CI:1.15-3.13)。3.歧视感知对抑郁的影响作用分析:调查的PLWHA抑郁平均分为13.89±11.57分(0-54分);38.1%处于抑郁高水平状态。高歧视感知者报告抑郁比例为59.0%,高于低歧视感知者(31.0%),高歧视感知者抑郁的风险是低歧视感知者的2.18倍(95%CI:1.30-3.6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在歧视感知与抑郁之间分别加入社会支持、自尊、心理韧性变量时,社会支持、自尊、心理韧性均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为0.052、0.196和0.083,分别占各自模型总效应的12.15%、45.79%和19.39%。在综合路径分析中,歧视感知通过直接和间接路径影响抑郁,总的作用大小为0.429,其中直接作用大小为0.207,间接作用大小为0.222;自尊直接影响抑郁,作用大小为-0.504;社会支持影响抑郁通过直接和间接路径影响,直接作用大小为-0.147,间接作用大小为-0.064,总作用大小为-0.211;心理韧性间接影响抑郁,作用大小为-0.245。4.歧视感知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分析:本次调查的PLWHA人群中,报告有自杀念头的占31.6%,有自杀计划的占11.4%。高歧视感知者报告有自杀意念的比例(50.4%)高于低歧视感知者(25.3%),高歧视感知者有自杀意念的风险是低歧视感知者的2.04倍(95%CI:1.22-3.40)。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在歧视感知与自杀意念之间分别加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自尊、抑郁变量时,社会支持、自尊、抑郁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为0.005、0.098和0.129,分别占各自模型总效应的1.33%、26.2%和34.49%。在综合路径分析中,歧视感知通过直接和间接路径影响自杀意念,总的作用大小为0.374,其中直接作用大小为0.226,间接作用大小为0.149;抑郁直接影响自杀意念,作用大小为0.218;自尊影响自杀意念通过直接和间接路径影响,总作用大小为-0.258,直接作用大小为-0.148,间接作用大小为0.110;社会支持只能间接影响自杀意念,作用大小为-0.070。结论:(1)PLWHA人群歧视感知水平较高,离异/丧偶、性取向为双性恋、不确定或同性恋、社会支持和自尊水平较低、报告抑郁的PLWHA更可能有较高的歧视感知。(2)有相当一部分PLWHA报告有抑郁,高歧视感知者报告有抑郁的风险大;歧视感知可通过自尊、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抑郁,其中自尊的中介效应作用最大。(3)有相当一部分PLWHA报告有自杀意念,高歧视感知者报告有自杀意念的风险大;歧视感知可通过自尊、抑郁、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自杀意念,其中抑郁的中介效应作用最大。(4)在PLWHA人群心理行为干预中,离异/丧偶、性取向为非异性恋者应重点关注。需要关注他们的歧视感知对产生抑郁心理和自杀意念的影响,可通过提高他们的自尊、心理韧性水平以及加强其社会支持以减弱歧视感知的影响作用,改善该人群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命质量。
杨婧[9](2017)在《《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而在艾滋病报道中应开展道德教育。在艾滋病的宣传报道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贯穿其中,在内容和原则上具有统一性。研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能够丰富道德教育的内涵,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道德力量。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会因“病耻感”感受到不公与失衡,遭遇到“陌生人”的歧视和冷漠,影响他们正常的公共生活。《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提倡利他的交往方式,引领公正的社会风尚,有助于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由于医护工作者会面临“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困惑,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则常遭遇“就业难”的困境,《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医方要有治无类、慎言守密;患方要遵纪守法、平等就业。这对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维护艾滋病患者的就业权利等大有裨益。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存在“性观念”混乱的现象,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后代和身患艾滋病的儿童常常生活在困苦之中。《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倡导忠诚、责任、亲情等理念,呼吁建立平等相爱的夫妻关系,形成和谐互爱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治疗的过程中,道德压力会给患者带来内忧外患,道德缺失会加速疫情传播。《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奋进不止、平等友善、宽容守信等道德规范,有益于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探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等,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许菲斐[10](2012)在《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及政策措施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高发区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下文称HIV/AIDS)、一般人群(HIV阴性人群)、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四种人群进行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政策四方面的调查,分析其对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政策知晓现状特点,并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的宣传防控建议,为政府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艾滋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等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综合信息调查问卷》,在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进行实地调研,共调查有效问卷832份,其中HIV/AIDS308份,一般人群241份,医务人员205份,管理人员76份,根据四类人群的对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政策知晓现状的特点,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防控建议。结果1不同人群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特点1.1HIV/AIDS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被调查HIV/AIDS感染时间和感染途径集中: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高,个别问题知晓率低;对艾滋病预防方法知晓率低;对艾滋病治疗方面的知晓率高;知识获得渠道和治疗渠道较单一;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受文化程度和知识获取途径的影响;个体水平上的羞辱和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子女感染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对艾滋病政策的知晓率低。1.2一般人群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高,个别问题知晓率低;对艾滋病预防方法认识不足;对艾滋病治疗方法知晓率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受知识获取途径的影响;对待HIV/AIDS的态度积极;对艾滋病政策的知晓率低。1.3医务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被调查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文化程度和职称为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参加艾滋病知识培训比例高;对待HIV/AIDS的态度积极;工作内容缺乏对HIV/AIDS的心理护理;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1.4管理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被调查管理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率高,但对个别预防知识知晓率低;参加艾滋病知识培训比例高;对我国艾滋病疫情形势认识不足;对HIV/AIDS歧视现象存在;对艾滋病政策了解、学习不够。2艾滋病防控政策建议针对不同人群艾滋病认知情况,继续开展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加强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教育;针对HIV/AIDS和一般人群,尤其是患者配偶继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防止艾滋病的性传播;全面开展母婴阻断工作,防止艾滋病母婴传播;鼓励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以便早期发现HIV/AIDS病人;重视对HIV/AIDS心理层面的关怀救助;加大艾滋病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支持有关医疗卫生机构改善艾滋病防治基础设施,改善防治工作条件,开展艾滋病防治人员培训,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和利用乡村基层医生在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在HIV/AIDS的防控过程中,要强化医生的宣传教育意识,采用医生宣传为主,板报图书、知识讲座等多种途径相配合的宣传方式。结论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的HIV/AIDS患者、一般人群、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是艾滋病防控四个重要环节,其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各具特点,需根据课题的调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为做好本地区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奠定基础。
二、HIV/AIDS-related Discrimination in Shanxi Rural Areas of China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IV/AIDS-related Discrimination in Shanxi Rural Areas of China1(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卫生类文本汉译句式结构转换 ——Evaluating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Issues(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翻译任务描述 |
(一)翻译任务背景 |
(二)翻译任务介绍 |
(三)翻译任务价值 |
二、翻译任务过程 |
(一)译前准备 |
1.翻译工具及相关资料的收集 |
2.文本特征分析 |
3.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实施 |
1.初译阶段 |
2.改译阶段 |
3.审校阶段 |
4.翻译问题界定 |
三、翻译问题 |
(一)并列结构频现 |
1.同质并列项繁多 |
2.异质并列项繁多 |
(二)介词结构连用 |
1.介词短语连用 |
2.介词加从句连用 |
(三)特殊句式成分繁杂 |
1.It引导的主语从句复杂 |
2.There be句式的状语冗长 |
四、解决方案 |
(一)并列结构频现的解决方案 |
1.合译转换法 |
2.分译转换法 |
(二)介词结构连用的解决方案 |
1.词类转换法 |
2.逆译转换法 |
(三)特殊句式成分繁杂的解决方案 |
1.外位语转换法 |
2.转换融合法 |
五、翻译实践总结 |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与经验 |
(二)翻译实践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术语表 |
附录二 原文 |
附录三 译文 |
致谢 |
(2)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的开发与性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基于COSMIN指南的文献系统综述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2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数据提取 |
2.4 方法学质量评估和测量属性评估 |
3 结果 |
3.1 确定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的特异性量表 |
3.2 纳入的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特异性量表的特征 |
3.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3.4 评价纳入的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特异性量表的测量属性和证据质量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的研制与评价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成立研究小组 |
2.2 确定量表基本特征 |
2.3 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量表理论概念框架 |
2.4 条目池的构建与条目初筛 |
2.5 专家评阅条目并编制量表初稿 |
2.6 患者焦点小组优化量表 |
2.7 PLWHA-PRO的性能评价与量表修订 |
3 结果 |
3.1 量表的理论概念框架的初步构建与优化 |
3.2 条目池的构建与条目初筛 |
3.3 专家评阅条目 |
3.4 患者焦点小组优化量表,完善理论概念框架。 |
3.5 PLWHA-PRO量表的性能评价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调查工具 |
2.4 资料整理和分析 |
3 结果 |
3.1 量表的信度分析 |
3.2 PLWHA的基本信息 |
3.3 PLWHA的健康行为信息 |
3.4 PLWHA的基本健康信息 |
3.5 PLWHA的艾滋病毒感染情况 |
3.6 PLWHA的PRO得分情况 |
3.7 PLWHA的PRO的影响因素 |
4 讨论 |
4.1 PLWHA的一般情况 |
4.2 PLWHA患者报告结局的影响因素 |
4.3 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艾滋病特异性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1:系统综述检索词(以Pubmed为例) |
附录2:应用COSMIN偏倚风险清单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分 |
附录3:评估纳入文献的测量属性质量以及每个测量属性的证据质量 |
附录4:第一轮咨询专家给出的额外修改意见 |
附录5: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LWHA-PRO) |
(4)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病致孤儿童身心健康与膳食营养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2 调查内容 |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质量控制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5)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个案分析法 |
第一章 中国艾滋病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概况 |
第一节 艾滋病题材电影 |
第二节 艾滋病题材电视剧 |
第三节 艾滋病题材纪录片 |
一、艾滋病新闻专题片 |
二、艾滋病独立纪录片 |
第二章 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四类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 |
第一节 个人生活混乱的“不道德”者 |
第二节 深陷贫困的苦难人 |
第三节 无辜的受害者 |
一、纯真无知的未成年 |
二、无辜感染的身边人 |
第四节 主流建构下的救赎者 |
第三章 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的他者化及反思 |
第一节 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的他者化 |
第二节 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他者化的现实影响因素 |
一、艾滋病本身特征的影响 |
二、政治与文化排斥 |
三、媒体的异化报道 |
第三节 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建构的反思 |
一、“他者”背后的权力关系 |
二、沉默与失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知信行及检测意愿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抽样方法 |
2.2.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2.2.3 质量控制 |
2.2.4 定义和相关指标判断 |
2.2.5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研究路线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3.2 艾滋病相关知识 |
3.2.1 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
3.2.2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
3.2.3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
3.3 艾滋病相关态度 |
3.3.1 艾滋病相关态度的基本情况 |
3.3.2 艾滋病知识知晓与对艾滋病持有态度的关系 |
3.4 性行为 |
3.4.1 性行为类型 |
3.4.2 安全套的使用情况 |
3.4.3 高危性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5 艾滋病主动检测意愿 |
3.5.1 主动检测意愿的基本情况 |
3.5.2 艾滋病主动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 参与艾滋病宣传干预 |
3.6.1 参与艾滋病宣传干预的基本情况 |
3.6.2 曾经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对知晓情况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
4.2 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态度 |
4.3 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
4.4 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主动检测意愿情况 |
4.5 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参与艾滋病宣传干预情况 |
4.6 关于企业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干预的相关建议 |
4.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艾滋病感染者去污名化的合理路径研究 ——基于山西农村地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思路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污名化”理论回顾 |
2.2 涉及艾滋病污名化和歧视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地点的选择 |
3.2 资料的收集 |
3.3 资料的整理 |
4 从结构到行动:污名身份的互构 |
4.1 医学隔离与自我封闭—污名身份的起点 |
4.2 文化审判与他者猜测—污名身份的加重 |
5 从主体到他者:污名身份的解构 |
5.1 血缘支持与个人努力—污名身份的覆盖 |
5.2 地缘积淀与教育普及—污名身份的修复 |
6 从熟悉到陌生:去污名化的合理路径 |
6.1 人情面子—从熟人社会来看去污名化路径 |
6.2 信任关系—从陌生社会来看身份公开的可能 |
7 总结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关于农村疾病排斥问题的调查问卷 |
访谈对象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歧视感知状况及其影响抑郁和自杀意念的中介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语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歧视成为艾滋病群体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1.2 PLWHA抑郁和自杀状况严重 |
1.3 歧视与PLWHA抑郁、自杀的关系 |
1.4 研究歧视对PLWHA人群的影响,应关注歧视感知 |
1.5 歧视感知与抑郁、自杀意念的关系可能存在中介效应 |
1.6 研究假设及思路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的确定及抽样方法 |
2.2.1 样本含量 |
2.2.2 抽样方法 |
2.2.3 调查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2.4 相关心理行为的测量方法 |
2.5 资料整理与分析 |
2.5.1 描述性分析 |
2.5.2 单因素分析 |
2.5.3 多因素分析 |
2.5.4 单独中介效应分析 |
2.5.5 综合路径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6.1 研究设计阶段 |
2.6.2 调查阶段 |
2.6.3 数据录入阶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3.2 HIV感染状况 |
3.3 安全套使用状况 |
3.4 服药依从性 |
3.5 社会心理特征 |
3.6 自杀状况 |
3.7 歧视感知相关因素分析 |
3.7.1 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歧视感知状况 |
3.7.2 不同HIV感染特征歧视感知状况 |
3.7.3 不同社会心理特征歧视感知状况 |
3.7.4 歧视感知的多因素分析 |
3.8 歧视感知对抑郁的影响作用分析 |
3.8.1 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
3.8.2 PLWHA人群各社会心理因素间的相关性 |
3.8.3 PLWHA歧视感知影响抑郁的中介效应分析 |
3.8.4 歧视感知影响PLWHA人群抑郁的综合路径分析 |
3.9 歧视感知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分析 |
3.9.1 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分析 |
3.9.2 歧视感知影响自杀意念的中介效应分析 |
3.9.3 歧视感知影响PLWHA人群自杀意念的综合路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PLWHA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 |
4.2 PLWHA人群疾病感染特征及服药依从性 |
4.3 PLWHA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 |
4.4 PLWHA歧视感知状况及相关因素 |
4.5 歧视感知对抑郁的影响作用 |
4.5.1 PLWHA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 |
4.5.2 歧视感知影响抑郁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3 歧视感知影响抑郁的综合路径分析 |
4.6 歧视感知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分析 |
4.6.1 PLWHA自杀意念状况及相关因素 |
4.6.2 歧视感知影响自杀意念的中介效应分析 |
4.6.3 歧视感知影响自杀意念的综合路径分析 |
第五章 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 |
5.2 不足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理论依据与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概述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一)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 |
(二)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
二、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统一性 |
(一)道德教育内容的统一性 |
(二)道德教育原则的统一性 |
第二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社会公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原因 |
(一)“病耻感”的不公与失衡 |
(二)“陌生人”的歧视与冷漠 |
二、艾滋病报道中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交往方式的利他教育 |
(二)社会风尚的公正教育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意义 |
(一)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 |
(二)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因 |
(一)“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困惑 |
(二)“劳动权”与“就业难”的博弈 |
二、艾滋病报道中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医方:有治无类、慎言守密 |
(二)患方:遵纪守法、平等就业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
(一)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 |
(二)维护艾滋病患者的职业权利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家庭美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原因 |
(一)“性观念”的迷茫与混乱 |
(二)“下一代”的困惑与痛苦 |
二、艾滋病报道中家庭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夫妻关系的平等相爱教育 |
(二)亲子关系的和谐互爱教育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意义 |
(一)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 |
(二)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 |
第五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个人品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原因 |
(一)道德压力带来内忧外患 |
(二)道德缺失加速疫情传播 |
二、艾滋病报道中个人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自强不息,奋进不止 |
(二)平等友善,宽容待人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意义 |
(一)实现个人自我完善 |
(二)推动“三德”建设开展 |
第六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启示 |
一、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
二、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的启示 |
三、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1983——2016 年) |
附件 2 《人民日报》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3 《人民日报》开展职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4 《人民日报》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5 《人民日报》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录 |
致谢 |
(10)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及政策措施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 |
1.2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
1.3 河南省艾滋病流行现状 |
1.4 艾滋病相关人群在艾滋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的相关文献研究 |
1 艾滋病相关人群对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特点的文献研究 |
1.1 HIV/AIDS的特点 |
1.2 一般人群(艾滋病高发区HIV阴性人群)的特点 |
1.3 医护人员的特点 |
1.4 管理人员的特点 |
2 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的文献研究 |
2.1 广泛的健康教育 |
2.2 同伴教育 |
2.3 推广合理正确使用安全套 |
2.4 艾滋病防治与性病门诊相结合 |
2.5 切断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 |
2.6 社区干预 |
2.7 政策干预 |
3 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相关理论研究 |
3.1 知信行理论 |
3.2 社会认知理论 |
3.3 行为转变理论 |
第三章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不同人群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现况调查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调查时间和地区 |
2 样本量 |
3 调查内容(详见附件调查问卷) |
3.1 一般信息 |
3.2 认知信息 |
3.3 态度信息 |
3.4 行为信息 |
3.5 政策信息 |
4 调查方法 |
4.1 制定调查问卷 |
4.2 质量控制 |
5 统计分析 |
6 结果 |
6.1 HIV/AIDS的调查结果 |
6.2 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 |
6.3 医务人员的调查结果 |
6.4 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 |
6.5 HIV/AIDS与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
6.6 医务人员与管理人群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
第四章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不同人群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政策建议 |
1 HIV/AIDS的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政策建议 |
1.1 HIV/AIDS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分析 |
1.2 针对HIV/AIDS的防控政策建议 |
2 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政策建议 |
2.1 一般人群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及分析 |
2.2 针对一般人群的防控政策建议 |
3 HIV/AIDS与一般人群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
4 医务人员的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政策建议 |
4.1 医务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及分析 |
4.2 针对医务人员的防控政策建议 |
5 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政策建议 |
5.1 管理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及分析 |
5.2 针对管理人员的防控政策建议 |
6 医务人员与管理人员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1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不同人群的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特点 |
1.1 HIV/AIDS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 |
1.2 一般人群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 |
1.3 医务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 |
1.4 管理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 |
2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艾滋病防控的政策建议 |
2.1 继续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 |
2.2 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 |
2.3 加强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教育 |
2.4 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
2.5 深入落实切断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 |
2.6 加强HIV/AIDS患者配偶的管理 |
2.7 鼓励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 |
2.8 重视对HIV/AIDS心理层面的关怀救助 |
2.9 加大艾滋病财政投入力度 |
2.10 充分发挥和利用乡村基层医生在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
3 本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控政策的启示 |
3.1 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体系 |
3.2 加强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 |
3.3 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
3.4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防冶工作经费 |
4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HIV/AIDS-related Discrimination in Shanxi Rural Areas of China1(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卫生类文本汉译句式结构转换 ——Evaluating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Issues(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冯梦洁.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艾滋病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的开发与性能评价研究[D]. 王子琪.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促进艾滋病感染者公平就业研究[J].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阴漫雪,赵碧倩. 反歧视评论, 2020(00)
- [4]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病致孤儿童身心健康与膳食营养状况研究[D]. 努尔妮赛姆·塔什.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研究[D]. 安蓝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深圳市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知信行及检测意愿的调查研究[D]. 刘丹. 南华大学, 2019(01)
- [7]艾滋病感染者去污名化的合理路径研究 ——基于山西农村地区的调查[D]. 杨丁.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8]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歧视感知状况及其影响抑郁和自杀意念的中介效应研究[D]. 肖琛嫦. 武汉大学, 2017(01)
- [9]《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 杨婧.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10]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及政策措施的调查研究[D]. 许菲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