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地坛夏季书市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卞娜娜[1](2020)在《新世纪我国城市书展研究》文中指出书展又称图书博览会、图书订货会、书市,是出版产业的“风向标”,出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图书出版及相关行业。城市书展是书展的一种类型,指以城市为主体举办的,以书为媒介,以服务出版发行产业,助推全民阅读为宗旨,具备图书展销、形象展示、文化交流与传播、全民阅读推广等功能,同时带来经济、文化、社会价值的周期性、综合性图书展销和阅读推广活动。新世纪,实现了市场化转型的出版业,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改革流通发行,调整结构布局,明晰性质归属,逐步确立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驶入发展“快车道”。全民阅读活动也随着国家的重视逐渐从“民间倡议”上升至“国家战略”,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广。二者为城市书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我国城市书展不断崛起,在规模、形式、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行业和政府重点组织和扶持的对象,城市书展逐渐发展成为集图书展销、文化交流与传播、形象展示、推广阅读的重要平台,全国掀起办展热潮。城市书展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共经历了起步与初兴阶段(1980-1994)、遇冷阶段(1995-1999)、回暖阶段(2000-2005)、勃发阶段(2006-2010)以及兴盛阶段(2011-至今)五个发展时期。改革开放40年以来,城市书展逐步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尤其是21世纪的前20年,城市书展更是获得了快速发展。通过对现有城市书展整体统计分析发现,新世纪,我国城市书展正呈现出数量增加;规格升级;展期主要设置在第三季度;东部地区城市书展的质量和数量大于中西部,空间分布不均衡等特征。随着城市书展的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延伸。城市书展的功能变迁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书展以书为本,更多的承担“市”的作用,是书商的交易和联系之所,主要存在排他性看样订货功能、公共性图书零售功能、宣传展示功能和社会交往功能,其中以订货与零售为主的图书交易功能占据功能主位。第二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城市书展的订货功能逐渐弱化,展示功能得到强化。从出版商展示企业品牌形象,到政府展城市文化品牌,最后到国家展示时代主题。城市书展以展为主,实现了从展书到展时代主题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第三阶段,城市书展发展成为重视阅读推广,构建书香社会的“书香节”,此阶段城市书展以人为本,向市民推介精品新书,公布年度好书,同时向下延伸,向基层下沉,扩大阅读推广范围,促使越来越多的民众被“书香节”的阅读氛围吸引,加入到全民阅读的行列,全省联动效果良好。最后,城市书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展出效果成效低,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营销内容未深耕等问题逐渐凸显。针对以上问题,可通过转换政府职能、发挥行业协会领导作用、培养专业办展人才三方面入手协力提高展出效果;根据东部、中部、西部不同梯度的城市书展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弥补区域间差距;明晰书展定位、增加跨媒介展览形式以及发挥社交媒体的平台价值,以此来提高营销水平,获取受众注意力。针对以上提出的认识和见解,希望能为城市书展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王石路[2](2016)在《城市更新中的北京城市公园系统发展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北京为视角,探讨北京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发展。城市公园系统是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公众民生。北京市城市建设过程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大城市病”问题,环境污染、人口集聚、用地矛盾、人居生活环境问题突出,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公众对绿色空间的需求与城市发展不能满足之间的各类问题矛盾。北京城市公园系统建设发展正是一剂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良药,是北京市在“十三五规划”时期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家园的重要措施。本文重点探讨,北京作为兼具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世界级特大城市,如何在城市不断更新过程中建设北京城市公园系统。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与城市公园系统的相关概念理论、了解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国内外城市公园系统建设发展历程,为探究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经验。探究分析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的历史沿革、对比基础数据、总结功能特征了解北京城市公园系统的现状概况,分析查找城市公园系统在城市更新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最终提出建设发展策略,为后续建设发展提供帮助和启示。2016年是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以北京城市公园系统建设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如何发挥功用,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开放多元的发展方向等角度论述,来为未来北京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家园,绿色宜居的世界城市提供方案策略。
姬明明[3](2015)在《明清河南集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镇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载体,不仅是地方社会的经济中心,发挥着互通有无的经济作用,还关乎地方社会的教化、宗教、荒政等各个方面,在地方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作为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最繁荣的两个时代,集镇发展也在该时期进入了鼎盛阶段,明清时期是集镇定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河南地处九州之中,向南可以达吴越,通四川,与陕西、山西、山东相邻,是沟通东西南北的枢纽,在全国经济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的河南集镇亦有其重要性与独特性。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河南地区的集镇获得了蓬勃的发展。集镇的数量不断增长,其开市日期亦呈现出频繁化的趋势。在商品贸易上,河南集镇的主要销售商品为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商品的质量较为低级。即使较大的集镇,亦多以转运贸易为主,无加工生产能力。在开设场所上,在城集主要分布于城市的内部街道及四关厢,在乡集则主要分布于交通要冲、寺庙道观等地,县县交界处亦是集市的常设之所。集镇的管理主要涉及集镇的创建、课程的征收、公共事业的管理等方面,其管理主要是以地方政府主导,士绅参与的模式进行。地方官以自身威望为优势,或以政府身份,或以个人身份发起号召,对集镇的各项事务加以引导。而地方士绅则在地方官的号召之下,或出自于慈善之心,或为争名逐利,往往能积极投身于集镇的各项事务管理。该模式在集镇的创建时期及公共事业的管理上颇为普遍。集镇对地方社会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其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集镇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基本的农产品和农具交换是明清时期河南集镇贸易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集镇还刺激了商品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此外,集镇还是乡村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的中心。集镇之上,社学、寺庙广有兴建,这些都在精神层面对当地群众产生影响。政府亦通过集镇宣扬教化。集镇之上往往建设有讲约所以宣讲圣谕广训及法律律条。通过讲约,政府将需要老百姓遵循的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等等一系列价值观念输入到百姓的头脑中,从而加强对百姓的思想控制。
陈双辰[4](2014)在《古都之承 ——1928年~1949年北平城市规划发展与古城保护的博弈》文中认为我国关于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肇始于以传统城市存在模式瓦解为特征的近代社会。北平,有着璀璨一世之帝都命运,又直面世界范围内城市现代化推进,是承载保护与发展的先锋。“古都之承”即取义“之时的古城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兼容并蓄与一脉相承”。本文以何以处理保护与发展之关系为研究主线,以关于北平的各类规划发展与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北平各时期的市政计划、都市计划、保护工程、改良工程、拓展工程等的梳理,抽丝剥茧勾勒出北平各时期城市规划发展与古城保护间的博弈,归纳总结先辈的经验以启示今朝历史城市的发展。最后,再度审视当今历史城市直面的保护与发展之矛盾,从矛盾问题的本质和历史城市的特质剖析,对何以做到保护与发展的一脉相承进行了前瞻性的初步探讨。
吴倩华[5](2013)在《16-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中国地理研究考述》文中研究表明16-18世纪,以入华耶稣会士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和欧洲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文化氛围中展开了对中国地理的认知和研究。正是他们不断发往欧洲的报告、书信、地图和着作中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地理的信息,构成了近代欧洲中国地理知识的来源。以罗明坚、卜弥格和卫匡国为代表先后进行的中国地图的绘制,采用西法对中国地理加以研究,中国地理地貌开始用经纬度的方式被测量,一些重要的地名开始被标注。这项工作和利玛窦绘制世界地图的工作一样重要。一个是努力传播西方地理知识和世界意识,建立新的“世界观”的过程;一个则是向欧洲传播中国地理知识,建设一个新的“中国观”的过程。此期,入华耶稣会士撰写了一批重要的综合性汉学着作,对中国地理的研究也构成了关于中国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玛窦—金尼阁的《利玛窦中国札记》、曾德昭的《大中国志》、安文思的《中国新史》、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等对中国的疆域概况、行政区划、城市、人口、物产及风俗等开始有了比较具体准确的记载,人文地理得以清晰呈现,中国形象更加真实,西方关于近代中国的地理观开始形成,并成为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宣传中国、解释其适应政策、巩固天主教在华地位的有力手段。明清易代之后,耶稣会士取得了清廷的信任,18世纪初展开了大规模实测全国地图的工作。在集体协作、共同努力下最终完成了中国近代具有开创性的成果《皇舆全览图》及《乾隆内府舆图》,使中国在制图学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是一个中西地理研究交汇影响的过程,客观上,扩大了中国地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了欧洲人对中国地理的认识,使得欧洲在充分利用耶稣会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准确的中国地理观念,中国地理知识也很好地汇入到了欧洲的学术宝库中,成为近代欧洲人了解中国最直接的载体。然而,中国长期被桎梏的科学研究态度使得国人对自己的地理认识停滞不前,甚至进入近代我们还在采用传统的方法绘制地图。直到19世纪以后,才开始重新学习科学地理调查研究的方法。本文选定16-18世纪的入华耶稣会士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中国地理研究的活动历程,采用历史比较、跨文化研究等方法,解析其地理学研究成为跨文化对话手段的原因及其诠释中国地理信息的方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一、探讨耶稣会士入华前西方人对中国地理的想象及探究,分析17世纪前西方对中国地理认知的程度,揭示入华耶稣会士进行中国地理研究的时代使命和内在价值;二、探讨16-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开展中国地理研究的背景和过程,分析三个阶段的入华耶稣会士采取的研究手段和诠释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形式,揭示出这一学术研究的递进过程;三、探讨西方对中国以及中国地理知识的认识与评价,揭示中西地学研究的历史机缘和表现形式,展现出欧洲人认识中国地理的发展过程,进而在宏观层次上探寻不同文化间交流互动的历史意义。
程微[6](2008)在《和谐的态度义韵研究 ——以汉语导游讲解词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旅游界有句话叫“看景不如听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导游服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导游讲解则是整个导游服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导游工作的重中之重。导游讲解词指导游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使用的一种具有丰富感染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作为导游交际工具的讲解词,是一种社会行业语,属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畴。目前对于导游讲解词的研究大都是在旅游界内部或英汉对比翻译的领域内进行,主要关注讲解词中语言运用的技巧及其翻译方法。将导游讲解词作为语篇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本文从语篇分析的新视角——积极语篇分析入手,以评价理论为框架,试图探寻在导游讲解词中,导游是如何缩短自身以及景点与游客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宣传景点、传播文化的交际目的。作为一个较新视角的积极语篇分析并没有固定的分析方法和模式,本文融合了语类理论、评价理论和态度义韵理论构建了态度义韵研究的分析模式,并将它运用到导游讲解词的分析中。导游讲解词是导游交际的口头语言,为了使语料具有普遍性,对于语料的选择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语料实录,即将导游讲解过程实录下来然后进行转写;第二种来源于网络上的导游论坛,导游将他们带团过程中的讲解词置于网络上以便交流学习;第三种是书面导游讲解词,这类语料虽不是直接的转录,但任何一个导游在讲解前都要对这类讲解词进行学习甚至背诵。因此,这类语料是前两种语料的基础。本文采取语篇分析的一般研究方法进行定性研究,并利用了定量的研究手段。首先提出假设,进而通过分析验证假设,归纳和演绎相结合,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研究的程序为:假设——观察——接受/拒绝假设——寻找型式——初步结论。基于充分的观察和前期的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假设:(1)导游讲解词是语类的一种,有其独特的语类结构,主要包括五个阶段:欢迎词、整体介绍、具体讲解、评价和欢送词。(2)态度义韵是一个具有层级性的结构存在于语篇之中,具有普遍共性,导游讲解篇词中的态度义韵有其特性。(3)态度义韵的运作有着内在机制,态度义韵可分为发散韵、波浪韵和梯度韵三类,这三类结构具有动态平衡的特质,它们共同流动于语篇之中使其成为和谐整一的整体。通过对语料的观察及统计,本文发现,导游讲解词作为一种机构语言确是语类的一种,是分阶段有目的地社会过程,具有独特的语类结构。共分为五个阶段:欢迎词、整体介绍、具体讲解、评价和欢送词。每个阶段由不同的“相”构成,每个“相”又传达各自不同的“信息”。“阶段”相对比较稳定,而“相”和“信息”根据语境的不同有不同的变化。在导游讲解词中,为了实现拉近自身及景点与游客间距离的交际目的,导游要与游客实现情感共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欢迎词和欢送词两个阶段,导游大量运用“情感”资源来缩短与游客的距离;而在整体介绍、具体讲解和评价阶段,导游大量运用“鉴赏”资源来缩短游客与景点之间的心理距离。导游通过与游客分享自己的价值定位,展示出景点最美好的一面,使旅游者享受旅游的乐趣。最后,我们得出初步的结论认为涉及这种情感及价值分享的态度义韵是一个具有层级性的结构,并有着内在机制。层级性结构是指态度义韵分为态度义韵单位,态度义韵相和态度义韵阶段三个层级,下级构成上级,直至整个态度义韵结构。态度义韵在语篇中从一个阶段转向另一个阶段直至达到交际目的。在导游讲解词中,态度义韵阶段首先从情感阶段转向鉴赏阶段而后又返回情感阶段。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节奏的变化。语篇中,在同一个态度义韵相内,有一类态度起主导作用,其他类型的态度为表达这类态度而服务。态度义韵单位根据不同的标准又可具体划分为情感、评判、鉴赏态度义韵单位,正/负面态度义韵单位和显/隐性态度义韵单位。态度义韵的内在机制则是指态度义韵的运作有三种韵律模式:发散韵、波浪韵和梯度韵。这三类韵律具有动态平衡的特质,共同流动于语篇之中将语篇构成一个和谐整一的整体。本文设计从面到点、层层深入的布局,分为五个部分,力图验证我们的假设并得到有一定新意的发现。下面对各部分内容做一简单介绍。第一章,引言。首先引入研究课题,界定了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阐明了研究动机及研究背景。进而提出研究目标和假设,交代了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研究目的。最后,描述了文章的整体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在对批评语篇分析进行回顾和评析后,对积极语篇分析的来源进行了阐述,进而对批评语篇分析和积极语篇分析进行了对比。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提出研究导游讲解词的新尝试——从积极语篇分析的视角进行态度义韵的研究。第三章,构建本论文分析所用的理论框架。集中介绍了本文的理论背景,包括语类理论、评价理论和态度义韵理论。并基于以上理论构建了自己的分析模式:语类定位、态度资源标识、态度资源统计、态度义韵分析、结果讨论。为研究导游讲解词的态度义韵提供理论框架。第四章,分析导游讲解词中态度义韵。在“态度义韵分析模式”的指导下,通过对导游讲解词的详细分析,一步一步验证了研究假设。找到了导游讲解词特有的语类结构,通过导游讲解词中态度义韵的分析,发现了语篇中存在的态度义韵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得出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点明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存在问题,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
孙静茹[7](2004)在《北京地坛夏季书市扫描》文中研究指明 热爱读书喜欢购书的人生活在北京是幸福的。这里不光有数不胜数的大小书店。而且经常举办各种书市,给读书人带来了种种便利。这次出差北京,恰逢多家单位在地坛公园举办夏季书市(2004年6月2日——6月14日)。笔者拿出一天的时间去书市转了一圈。不仅感受了北京人读书求知的热情。自己也购得了一摞价廉物美的好书。这样规模盛大、书商云集、持续多日的书市,据说在北京已经举办过多次,有时在天坛,有时在地坛,有时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至于书市的举办时间,过去往往是在春秋两季,现在有时又在夏天增加了次数。书市上摆摊的除中直和北京的各家书店和出版社,还有外地的一些大书店、大书商和
二、北京地坛夏季书市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地坛夏季书市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我国城市书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城市书展的历史流变 |
一、城市书展起步与初兴阶段(1980-1994) |
二、城市书展遇冷阶段(1995-1999) |
三、城市书展回暖阶段(2000-2005) |
四、城市书展勃发阶段(2006-2010) |
五、城市书展兴盛阶段(2011-至今) |
第二章 新世纪我国城市书展发展概况及类型 |
一、城市书展的发展态势 |
(一)办展数量增加 |
(二)办展规格升级 |
二、城市书展的时空分布 |
(一)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 |
(二)空间分布:东部大于中西部 |
三、城市书展的类型 |
(一)类型划分 |
(二)代表性书展 |
第三章 城市书展的功能变迁 |
一、书市:以书为本,书商交易与联系之所 |
(一)排他性看样订货功能 |
(二)公共性图书零售功能 |
(三)宣传展示功能 |
(四)社会交往功能 |
二、书展:以展为主,从展书到展品牌的进阶之路 |
(一)订货与零售功能弱化 |
(二)展示功能强化 |
(三)全民阅读推广功能的衍生 |
三、书香节:以读者为中心,推广全民阅读 |
(一)全民阅读推广功能的深化 |
(二)交流与传播功能的保留与扩展 |
第四章 城市书展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展出效果成效低 |
二、东多西少,区域分布不均衡 |
三、定位窄化,营销内容未深耕 |
第五章 城市书展发展优化路径 |
一、协同合作,提高办展效率 |
二、因地制宜,弥补区域间差距 |
三、提高营销水平,获取受众注意力 |
结语:城市书展演进的时代动因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我国城市书展统计(以时间为序)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城市更新中的北京城市公园系统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基础理论支持及国内外发展历程 |
2.1 城市更新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城市更新概念 |
2.1.2 国内外城市更新基础理论支持 |
2.1.3 城市更新的方式与类型 |
2.2 城市公园系统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城市公园系统的概念 |
2.2.2 城市公园系统分类 |
2.2.3 城市公园系统基础理论支持 |
2.2.4 城市公园系统布局模式及发展趋势 |
2.2.5 城市公园系统与城市关系 |
2.3 国内外城市更新中公园系统发展历程 |
2.3.1 国外城市更新中城市公园系统发展历程 |
2.3.2 国内城市更新中城市公园系统发展历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基础性研究 |
3.1 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建设历史沿革 |
3.1.1 近代北京市城市公园建设 |
3.1.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建设 |
3.1.3 1978 至90年代末期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建设 |
3.1.4 21 世纪至今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建设 |
3.2 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与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 |
3.2.1 北京市绿地系统功能定位、规划原则、规划目标 |
3.2.2 北京市绿地系统发展现状与方向 |
3.2.3 北京市绿地系统“绿线”建设与城市公园系统 |
3.3 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布局基础数据对比 |
3.3.1 北京市城市公园数量与面积 |
3.3.2 北京市城市公园单位数量比较 |
3.3.3 北京市城市公园单位面积比较 |
3.3.4 初步分析结论 |
3.4 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的功能特征 |
3.4.1 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 |
3.4.2 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的城市景观功能 |
3.4.3 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的社会功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在城市更新中建设发展的问题探究 |
4.1 城市公园系统建设不完整 |
4.1.1 整体连接性构建不足 |
4.1.2 开放性建设不足 |
4.1.3 多元层次性建设不足 |
4.2 城市公园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问题 |
4.2.1 规划与设计合理性欠缺 |
4.2.2 艺术性与创新性不足 |
4.3 城市公园系统运营管理,设施维护问题 |
4.4 城市公园系统建设公众参与度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更新中北京市城市公园系统建设发展策略建议 |
5.1 北京市公园系统在城市更新建设中的宏观策略 |
5.1.1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核心 |
5.1.2 改善生态,创建绿色低碳宜居城市为目的 |
5.1.3 以传承、保护、发展北京地域文化特色为价值取向 |
5.1.4 坚持法制建设与合理政策为导向,建立可持续管理机制 |
5.2 北京市公园系统在城市更新中建设的策略方式探讨 |
5.2.1 空间分布多元化,多层级方向建设 |
5.2.2 基于北京城市文脉的北京市公园系统建设 |
5.2.3 “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建设北京市“海绵式”城市公园 |
5.2.4 建设有人性化合理设计与艺术创新性的北京市城市公园 |
5.2.5 创新管理与公众参与,基于智慧城市下的智慧公园系统建设 |
5.2.6 多渠道进行城市公园系统建设与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论文结论 |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3)明清河南集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四、文献资料与研究方法 |
五、区域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明清河南的地理环境与政区 |
一、地理环境 |
二、行政区划 |
第二章 明清河南集镇概况 |
一、集镇的集期 |
二、集镇的商品贸易 |
三、明清时期河南集镇的开设场所 |
第三章 明清河南集镇管理 |
一、集镇的创建 |
二、集镇课程的征收 |
三、集镇的治安 |
四、集镇的公共事业管理 |
第四章 明清河南集镇的作用 |
一、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
二、刺激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手工业生产发展 |
三、促进了城乡文化事业的发展 |
四、集镇还是政府宣扬教化之所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古都之承 ——1928年~1949年北平城市规划发展与古城保护的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3 基本问题的廓清 |
1.3.1 近现代北京的简史与城市的规划发展 |
1.3.2 时间与空间的界定 |
1.4 既往研究与本文侧重 |
1.4.1 相关研究与着作 |
1.4.2 本文研究侧重 |
1.5 本文的思路结构 |
第二章 从北京到北平——北京的初步现代化变迁与 1928 年的北平 |
2.1 历史中的北京 |
2.1.1 从燕蓟到大都 |
2.1.2 无比杰作的明清京城 |
2.2 初步现代化的北京 |
2.2.1 管理体制的变革 |
2.2.2 物质空间的变迁 |
2.2.3 功能布局的变化 |
2.3 1928 年民国之市的北平 |
2.3.1 城市的性质与职能 |
2.3.2 新型城市管理主体的诞生 |
2.3.3 古城的沧桑现状 |
2.4 小结,有增长发展而无进步变革后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三章 “黄金十年”的北平——1928 年~1937 年间的保护与发展 |
3.1 保护与发展之策略的“百家争鸣” |
3.1.1 北京物质空间规划的先河——张武之《整理北京市计划书》 |
3.1.2 城墙保护再利用的先河——白敦庸之《市政述要》、《市政举要》 |
3.1.3 周密详尽的城市发展策略——朱辉《建设北平意见书》 |
3.1.4 城市发展与市政计划的出谋献策——冯思勤、刘国增等的上书 |
3.1.5 小结 |
3.2 官方市政计划与法规条例中的古城保护与发展 |
3.2.1 首任市长何其巩的市政计划 |
3.2.2 各自治区公所的繁荣北平意见 |
3.2.3 卓越市政计划的典范——袁良执政时期的市政计划 |
3.2.4 城市管理法规与规范文件中涉及的保护与发展 |
3.2.5 小结 |
3.3 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工程实践 |
3.3.1 工务局主导下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
3.3.2 传统民居合院之改良的探索与发展 |
3.3.3 古城古物保护团体与保护实践 |
3.3.4 小结 |
3.4 小结,调整与适应下的发展而非结构性的变革 |
第四章 “北京都市计划大纲”——首次城市规划中的古城保护与发展 |
4.1 “北京都市计划大纲”的产生与内涵 |
4.1.1 政体的变迁与城市建设管理的主体 |
4.1.2 计划大纲的产生 |
4.1.3 计划大纲的内涵 |
4.1.4 小结 |
4.2 “北京都市计划大纲”的实施与建设工程 |
4.2.1 老城区的变化 |
4.2.2 西郊新区的建设 |
4.2.3 东郊工业区的建设 |
4.3 “北京都市计划大纲”如何处理北平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
4.3.1 在总体方针上的保护与发展 |
4.3.2 在建设要领上的保护与发展 |
4.4 与其他日占城市之规划及日本本土城市规划的对比分析 |
4.4.1 日本殖民时期台湾的城市规划 |
4.4.2 日占时期东北地区的城市规划 |
4.4.3 日占时期大同的城市规划 |
4.4.4 日占时期上海的城市规划 |
4.4.5 与北京都市计划大纲的对比简析 |
4.5 小结,“非常”规划的避开老城与另辟新城 |
第五章 “从城市规划到发展战略”——1945 年~1949 年北平保护与发展的探索 |
5.1 北平战后初期的“自主型”城市规划 |
5.1.1 “自主型”规划编制与管理的肇端——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 |
5.1.2 《北平都市计划大纲草案》 |
5.1.3 北平首个区域发展部署——《北平市新市界草案》 |
5.2 “自主型”城市规划与古城保护的卓越代表——《北平都市计划设计资料集第一集》 |
5.2.1 何思源“表面北平化,内部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
5.2.2 城市现状调查与规划编前研究的开端 |
5.2.3 《北平都市计划设计资料集第一集》的规划内涵与进步意义 |
5.2.4 何以处理北平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
5.3 再度文物建筑整理工作 |
5.3.1 文整会的重组 |
5.3.2 文物建筑整理工作的进步与完善 |
5.3.3 文物建筑整理工程概述 |
5.4 小结,保护与发展在“自主型”规划建设中一脉相承 |
第六章 结语 |
6.1 回首——保护与发展的历程 |
6.2 反思——核心问题及其外延 |
6.3 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16-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中国地理研究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
三、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耶稣会士入华前西方人对中国地理的想象及探索 |
第一节 13世纪前西方人对中国地理的描述及想象 |
第二节 13-14世纪前往东方的西方人对中国地理的印象 |
第三节 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葡萄牙、西班牙人对中国地理的记载 |
第四节 16世纪以来欧洲制图学对中国地理信息的渴望 |
第二章 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地理的初步探究 |
第一节 罗明坚的《中国地图集》与中国地理研究 |
一、罗明坚与《中国地图集》的绘制 |
二、罗明坚与中国地理研究 |
第二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绘制与中国地理研究 |
一、利玛窦与世界地图的绘制 |
二、利玛窦世界地图中的“中国” |
三、利玛窦绘制中国地图考 |
四、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的中国地理研究 |
第三章 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地理的深入研究 |
第一节 曾德昭《大中国志》与中国地理研究 |
一、曾德昭生平及《大中国志》的基本情况 |
二、曾德昭与中国地理研究 |
三、曾德昭与中国地图的绘制 |
第二节 卜弥格《中国地图册》及中国地理研究 |
一、卜弥格生平及《中国地图册》的绘制 |
二、卜弥格研究中国地理的特点及不足 |
第三节 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与中国地理研究 |
一、卫匡国与《中国新地图集》的绘制 |
二、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中的“中国景象” |
三、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的价值及意义 |
第四节 安文思《中国新史》与中国地理研究 |
一、安文思及《中国新史》的写作 |
二、安文思研究中国地理的成就与不足 |
第五节 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与中国地理研究 |
一、李明与《中国近事报道》的写作 |
二、李明研究中国地理的着眼点及其特征 |
第四章 入华耶稣会士集体完成全国地图的测绘 |
第一节 法国耶稣会士参与的《皇舆全览图》的绘制与流布 |
一、法国耶稣会士来华及传教事业的开拓 |
二、康熙皇帝组织传教士实地测量 |
三、耶稣会士测绘成员的具体分工及实测成果 |
四、《皇舆全览图》绘制、流布情况及其意义 |
第二节 耶稣会士参与《乾隆内府舆图》的绘制 |
一、乾隆皇帝组织传教士测绘《乾隆内府舆图》 |
二、《乾隆内府舆图》绘制工作的完成及其意义 |
结论 |
一、16-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与中国地理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二、入华耶稣会士研究中国地理的价值和意义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
附录2 入华耶稣会士中国地理研究活动一览表 |
附录3 图表目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 |
(6)和谐的态度义韵研究 ——以汉语导游讲解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Figures |
List Of Table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0 Introduction |
1.1 Rationale of the Study |
1.1.1 PDA: A Complementary Perspective of CDA |
1.1.1.1 Harmonious Perspective in PDA |
1.1.1.2 Seeking Harmony in PDA |
1.1.2 Prosody Theory: An Efficient Tool in Analyzing Attitude |
1.1.3 Tour Guide Commentary: the Research Data |
1.1.3.1 A Positive Industry |
1.1.3.2 A Positive Discourse |
1.2 Objective and Hypotheses of the Study |
1.3 Research Method and Data |
1.3.1 Data Collection |
1.3.2 Research Method |
1.4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0 Introduction |
2.1 CDA |
2.2 PDA |
2.3 CDA vs. PDA |
2.4 Tour Guide Commentary |
2.4.1 Relevant Studies Abroad |
2.4.2 Relevant Studies in China |
2.5 A New Attempt for Tour Guide Commentary |
2.6 Summary |
Chapter Three Framework of Attitudinal Prosody Analysis |
3.0 Introduction |
3.1 Genre Theory |
3.1.1 What genre is |
3.1.2 Genre vs. Register |
3.1.3 Generic Structure |
3.2 Appraisal Theory |
3.2.1 Appraisal Theory: An Overview |
3.2.2 Contents of Appraisal Theory |
3.2.2.1 Engagement |
3.2.2.2 Graduation |
3.2.3 Attitude: Ways of Feeling |
3.2.3.1 Affect |
3.2.3.2 Judgement |
3.2.3.3 Appreciation |
3.3 Prosody Theory |
3.3.1 Saturation |
3.3.2 Intensification |
3.3.3 Domination |
3.4 Model for Analyzing Attitudinal Prosody |
3.4.1 Verifying Generic Structure |
3.4.2 Tagging Attitudinal Resources |
3.4.3 Measuring Attitudinal Resources |
3.4.4 Analyzing Attitudinal Prosody |
3.4.5 Discussing Results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Attitudinal Prodoy in Tour Guide Commentary |
4.0 Introduction |
4.1 Tour Guide Commentary as Genre |
4.2 The Statistics of Data |
4.3 Attitudinal Prosodic Structure: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
4.3.1 Attitudinal Prosodic Unit |
4.3.2 Attitudinal Prosodic Phase |
4.3.3 Attitudinal Prosodic Stage |
4.4 Harmonious Attitudinal Prosody in Tour Guide Commentary |
4.5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5.1 Three Modes of Attitudinal Prosody |
4.5.2 Homeostasis |
4.5.3 Harmonious Unity |
4.6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0 Introduction |
5.1 A Summary of the Present Study |
5.2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Appendices |
四、北京地坛夏季书市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我国城市书展研究[D]. 卞娜娜. 河南大学, 2020(02)
- [2]城市更新中的北京城市公园系统发展探究[D]. 王石路. 北京建筑大学, 2016(04)
- [3]明清河南集镇研究[D]. 姬明明. 河南大学, 2015(08)
- [4]古都之承 ——1928年~1949年北平城市规划发展与古城保护的博弈[D]. 陈双辰. 天津大学, 2014(05)
- [5]16-18世纪入华耶稣会士中国地理研究考述[D]. 吴倩华. 浙江大学, 2013(04)
- [6]和谐的态度义韵研究 ——以汉语导游讲解词为例[D]. 程微. 河南大学, 2008(09)
- [7]北京地坛夏季书市扫描[J]. 孙静茹. 科教文汇,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