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育间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动,初婚初育间隔,一二孩生育间隔,生存分析
生育间隔论文文献综述
靳永爱,陈杭,李芷琪[1](2019)在《流动与女性生育间隔的关系——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使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女性流动与生育间隔的关系。以女性的流动时间和婚育时间构建女性婚育历程,探究不同的流动时点选择对初婚初育间隔和一二孩生育间隔的影响。结果显示,流动会延长初婚初育间隔和一二孩生育间隔。但是,进一步考虑流动时间后发现,流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生育受到流动影响最大的是初婚初育间隔和一二孩生育间隔内发生过流动的女性,间隔内流动对生育间隔有直接的延长作用。但是,对于非间隔内流动的女性,流动不会推迟生育。初婚前流动和初育后流动的女性其初婚初育间隔反而小于户籍人口,二孩生育后才流动的女性其一二孩生育间隔也小于户籍人口。(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张翠玲,刘鸿雁,王英安[2](2019)在《生育间隔政策对我国二孩生育时机及生育水平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20县人口监测系统数据,通过13省的二孩生育分析,检验各省间隔政策变迁如何影响二孩生育时间及二孩生育水平。将政策变迁按时期划分,每次政策变动年份为时间t,通过比较每个时期(t-1)年和(t+3)年的时期生育指标来检验政策效应。研究发现,间隔政策的出台及政策收紧对二孩生育水平和时期孩次递进比的下降有显着影响,放松及取消间隔政策导致二孩生育水平和孩次递进比上升。不同的间隔政策及其变迁导致了各时期不同的二孩分布以及政策驱动的二孩间隔递进模式衍变。间隔政策普遍执行后,10年间隔的孩次递进曲线从之前以短间隔(2-3年)为主的左倾斜模式逐渐过渡到长间隔为主(4年以上)的右倾斜模式,间隔政策放松及取消后又逐渐回归短间隔递进为主的左倾斜模式。而一孩到二孩递进的峰值间隔也相应经历了从两年过渡到政策要求的长间隔及再次回归两年间隔的历史变动。还揭示了多元生育间隔政策所导致的地区和时期差异,丰富了二孩生育间隔模式变动规律及二孩生育推迟机制的相关研究。(本文来源于《人口与发展》期刊2019年04期)
张英豪,司旭东,宋恩源,谭建琴,吴红军[3](2019)在《杭州市余杭区育龄妇女生育间隔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杭州市余杭区育龄妇女生育间隔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于患者住院期间,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孕妇及新生儿基本信息。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生育间隔与出生缺陷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控制各类混杂因素。结果共19 784名产妇及其19 784名新生儿纳入本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出生缺陷的新生儿162名,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 19‰。组间比较发现,生育间隔(IPI)对新生儿出生缺陷有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IPI <12个月(OR=1. 47,95%CI 1. 22-1. 75)为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12≤IPI <24个月(OR=1. 21,95%CI 1. 02-1. 28)和IPI <12个月(OR=1. 88,95%CI 1. 31-2. 78)为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①选择合适的出生间隔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②年龄小于35岁的育龄妇女,建议生育间隔应≥12个月。(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昕东,李翔[4](2018)在《流动人口女性个体的生育间隔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半参数Cox回归对我国流动人口的生育间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不仅人口流动会延迟女性的生育时间,而且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女性的婚育间隔、第一次生育间隔均有显着的延迟效应。第二,结婚年龄越大,婚后越有可能选择尽早生育,且不同初婚时间对生育间隔的影响差异明显。同时,参加医疗保险对婚育间隔存在显着的缩短效应,而参加生育保险对生育间隔存在显着的延迟效应。越有经济实力以及在工作中担任重要职位的女性越有可能扩大生育间隔。而随着婚育间隔的扩大,第一次生育间隔反而会缩短。第叁,初育子女的性别对第一次生育间隔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即若初次生育为女性,则第一次生育间隔会缩短。第四,放开生育政策虽无法促使女性缩短婚育间隔,但会明显缩短第一次生育间隔。(本文来源于《统计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黄匡时,刘鸿雁[5](2018)在《基于改进的Lee-Carter模型的二孩生育间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全国121个出生人口监测县的全员人口数据库,采用改进的Lee-Carter模型将1980~2013年每年20~50岁妇女的二孩生育间隔分解成年龄别的二孩最小间隔、年龄别的二孩间隔弹性和二孩间隔的时间效应3部分。研究发现:二孩最低生育间隔为1.2~1.7年,年龄越大,二孩生育间隔的最小值越大;年龄别的二孩生育间隔弹性呈现S型变动,20~30岁之间在平稳中波动,而30岁之后、45岁二孩生育间隔弹性呈现线性增加的态势,不过45岁之后略有下降;在1986~1996年的10年间,二孩平均生育间隔的时间效应为负,但是1980~1985年以及1997~2013年这两个时期的二孩生育间隔的时间效应为正。二孩生育间隔的这些特征有助于加深对二孩生育间隔的年龄别规律和随时间波动规律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王鑫方[6](2017)在《生育间隔长短或关联自闭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研究发现,生育间隔过短或过长,生下自闭症宝宝的风险会比常人高得多。研究人员在《自闭症研究》期刊上发表文章说,他们调查了356名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600名患其他发育障碍的儿童和524名发育正常儿童的资料,发现母亲生育间(本文来源于《大众卫生报》期刊2017-12-07)
章琦,王玲玲,柏如海,党少农,颜虹[7](2017)在《陕西省育龄妇女生育间隔与活产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生育间隔(IPI)是指妇女上次怀孕终止日期与本次怀孕末次月经之间的时间,过短或过长均可对母婴健康结局造成不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是衡量围产结局的重要指标之一。探讨陕西省育龄妇女生育间隔对活产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进一步为再生育妇女孕前咨询及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2010-2013年陕西省怀孕结局明确的育龄妇女及其子女的相关信息。将生育间隔(IPI)和新生儿(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8-22)
梁同贵[8](2016)在《乡城流动人口的生育间隔及其影响因素——以上海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组织调查的北京、上海、广州特大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上海部分进行了乡城流动人口生育间隔的分析,研究发现流动确实延迟了初婚年龄、一胎二胎叁胎的生育年龄,延长了一胎二胎叁胎的生育间隔,证明了中断理论的存在。Cox回归实证结果显示上一胎生育地为流出地的育龄妇女下一胎在流入地的生育间隔将会被延长。这主要是因为迁移人口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生活使他们常常处于一种紧张、疲劳和不安定的状态,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负担使他们无暇顾及或者不愿意在此阶段生孩子,从而干扰了妇女的生育行为。(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2016年05期)
周亚军[9](2016)在《翼城“二孩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这也意味着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的“二孩实验”自行终结。在境外媒体报道中,翼城县是距离北京800多公里的“秘密人口试验地”;在国内,它是“偶然情况下”启动农村二孩生育实验的特区。30年来,作为“生育特区”,(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6-07-08)
陈青[10](2016)在《最佳生育间隔时间为2至3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陈青)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搭乘末班车的高龄女性越来越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熊承良近日在出席第四次全球女性发展倡导大会时表示:如何确保高龄女性健康受孕以及安全分娩,将成为中国“二孩时代”生殖健康领域面临的挑战。(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6-06-14)
生育间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120县人口监测系统数据,通过13省的二孩生育分析,检验各省间隔政策变迁如何影响二孩生育时间及二孩生育水平。将政策变迁按时期划分,每次政策变动年份为时间t,通过比较每个时期(t-1)年和(t+3)年的时期生育指标来检验政策效应。研究发现,间隔政策的出台及政策收紧对二孩生育水平和时期孩次递进比的下降有显着影响,放松及取消间隔政策导致二孩生育水平和孩次递进比上升。不同的间隔政策及其变迁导致了各时期不同的二孩分布以及政策驱动的二孩间隔递进模式衍变。间隔政策普遍执行后,10年间隔的孩次递进曲线从之前以短间隔(2-3年)为主的左倾斜模式逐渐过渡到长间隔为主(4年以上)的右倾斜模式,间隔政策放松及取消后又逐渐回归短间隔递进为主的左倾斜模式。而一孩到二孩递进的峰值间隔也相应经历了从两年过渡到政策要求的长间隔及再次回归两年间隔的历史变动。还揭示了多元生育间隔政策所导致的地区和时期差异,丰富了二孩生育间隔模式变动规律及二孩生育推迟机制的相关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育间隔论文参考文献
[1].靳永爱,陈杭,李芷琪.流动与女性生育间隔的关系——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9
[2].张翠玲,刘鸿雁,王英安.生育间隔政策对我国二孩生育时机及生育水平的影响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9
[3].张英豪,司旭东,宋恩源,谭建琴,吴红军.杭州市余杭区育龄妇女生育间隔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4].赵昕东,李翔.流动人口女性个体的生育间隔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J].统计研究.2018
[5].黄匡时,刘鸿雁.基于改进的Lee-Carter模型的二孩生育间隔研究[J].人口研究.2018
[6].王鑫方.生育间隔长短或关联自闭症[N].大众卫生报.2017
[7].章琦,王玲玲,柏如海,党少农,颜虹.陕西省育龄妇女生育间隔与活产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C].2017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8].梁同贵.乡城流动人口的生育间隔及其影响因素——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6
[9].周亚军.翼城“二孩实验”[N].人民日报.2016
[10].陈青.最佳生育间隔时间为2至3年[N].文汇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