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焕成
方正县人民医院1508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病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50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比体征、标志物水平变化与预后。结果观察组第1天、第7天、第14天脑温低于对照组,第7天、第14天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第7天、第14天NO水平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第1天脑温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温、NO水平持续下降,GCS评分持续上升;观察组第1天、第5天的L-selectin与ICAM-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selectin与ICAM-1呈持续下降趋势,观察组L-selectin与ICAM-1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治疗后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新相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结论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病,虽不能显著降低死亡率,但有助于降低脑温,促进患者复苏,抑制毒素积累,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最终改善预后,增强患者康复后生活能力;亚低温治疗若护理得当,可将相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至最低。
【关键词】亚低温;脑血管病;系统分析
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极高,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150万,新增死亡患者约100万,脑血管病存活患者已超800万人,其中约有3/4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脑血管病已成为社会性问题,医学界关于脑血管病治疗研究从未停止[1]。该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运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53~78岁,平均(64.2±5.5)岁;脑出血67例、大面积脑梗死3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1.2方法
(1)对照组:药物治疗,常规脱水降颅压,对症与支持治疗。
(2)观察组:①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治疗,选用SDL-V型双控局部颅脑降温仪,安置头盔与治疗仪,将装有导冷枕的降温头盔佩戴于患者头部,温度-2℃~4℃,脑部温度控制在33℃~35℃,疗程5~7d;②选用红外耳式温度计,实时测量脑温,(脑温=实测温度±0.5℃),收治入院时立即测量颅温,每次测量换新的感应套,准确插入,3s拔出可测得脑温;③复温速度<0.1℃/h,间隔1~2d上升1℃,每隔1h测量1次;④若降温效果不佳,可于颈部大动脉外敷冰袋,或于肛门加塞消炎痛栓,或以酒精擦浴;同时监护心电、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瞳孔;针对血压下降显著者,给予多巴胺,针对出现严重肌颤,给予妙纳,并做好机械通气准备。
1.3统计方法
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
2结果
2.1体温、GCS评分、NO水平比较
观察组第1天、第7天、第14天脑温低于对照组,第7天、第14天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第7天、第14天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对照组脑温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温、GCS、NO水平持续下降。
2.2血清L-selectin、ICAM-1水平
观察组第1天、第5天的L-selectin与ICAM-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selectin与ICAM-1呈持续下降趋势,对照组L-selectin与ICAM-1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2.3预后指标与相关并发症、不良反应
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治疗后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抑制、寒颤等并发症与不良反应。
3讨论
脑血管病致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至今循证医学认可的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治疗路径为卒中单元、溶栓与阿司匹林,3种治疗方法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受益者不足10%。脑血管病病理与生理学机制复杂,包括机体免疫系统激活、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小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周围炎症细胞游走与渗出、血管周围与脑实质巨噬细胞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性变化共同损伤缺血脑组织,致神经细胞衰亡。脑血管再灌注损伤是脑血管病脑组织损伤重要步骤之一,以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在发病后1~2d内,缺血部位产生的大量具有破坏性的因子浸润,这一过程中血清L-selectin、ICAM-1起到关键作用,可作为脑组织损伤标志物,目前关于两种物质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晰,但从峰值上看,从发病时上升至恢复至正常水平可持续5周以上,在发病后12~24h达到高峰,持续6~9d才开始显著回落,期间升高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患者预后越不容乐观[2]。
尽管亚低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其应用比重仍较低。该次研究虽未发生严重相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但不代表亚低温治疗无风险,实际上,该疗法风险较高,对医院技术设备、护理水平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因此,规范化实施亚低温疗法,可有力的保障治疗安全,减少痉挛的发生,避免二次损伤,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参考文献:
[1]秦义民,朗淑杰,马承君,等.规范化实施亚低温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0):886-887.
[2]胡晓明.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决策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