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结构论文-马立新,何源堃

身份结构论文-马立新,何源堃

导读:本文包含了身份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当代电影,叙事美学,套层结构,身份变换

身份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马立新,何源堃[1](2019)在《从套层结构、身份变换到复合叙事——论当代电影叙事美学的视野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娱乐的发展,电影观众的消费方式、接受水平、审美趋向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电影叙事也发生了鲜明的时代转向,从经典叙事转向了以套层叙事为代表的"复杂叙事"和以身份变换为代表的"奇观叙事",并且正在逐步转向既具有复杂性又具有奇观性的"复合叙事"。在此过程中,当代电影的叙事美学也经历了一个从参与性、语境性到"杂交性"的转向,呼应着观众需求和时代背景,体现出多元审美意义。(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9年04期)

何源堃[2](2019)在《套层结构与身份变换的叙事效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叙事学在以结构主义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经典叙事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语境为中心的后经典叙事学。作为叙事学的重要分支,电影叙事也在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更多元的时代特征。一方面,网络空间培养了观众互动娱乐的习惯,提高了观众的叙事理解力,套层叙事、非线性叙事、环形叙事等参与性更强复杂叙事越来越受到青睐,尤其是套层结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电影叙事,发展出了多样的套层模式,形成了特殊的审美指征。另一方面,线上线下娱乐资源的丰富造成了观众对传统叙事的审美疲劳,视觉文化的兴起使得观众更倾向于观看视觉奇观,因此穿越叙事、身份变换叙事、架空历史叙事等以想象力为基础的奇观叙事成为时代叙事的新趋向,尤其是带有鲜明解构主义特质的身份变换叙事成为了奇观叙事的主要选择。笔者通过将套层叙事和身份变换叙事应用于原创剧本《一个龙套的奋斗》,发现了两种叙事手法可以和谐共存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诸多同类电影进行了文本分析,发现了在叙事效用上,套层结构具有自反性,可以催化类型杂糅、产生互文修辞、形成错位认同;身份变换具有超文本性,可以形成自我审视、导致行为滞后、引发他者误认。身份变换可以经由套层结构中介形成,二者都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效用,都可以形成自反逻辑、营造间离效果、提供互文修辞。因此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既具有复杂叙事的理解难度,也具有奇观叙事的新奇性的复合叙事策略。复合叙事是电影叙事在复杂叙事基础上的时代转向。从整体文本结构上来看,其本质是多种叙事手法的杂糅或迭加,有无数的复合模式,在商业电影实践中正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以保持电影叙事的创新性,适应观众口味的更迭和变化。与此同时,一种在文化层面的复合叙事策略也在逐渐兴起,顺应了“杂交化”的趋向,构造起能够从“间隙”发声的“第叁空间”,为电影的全球化发展和多元文化并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0)

尚喜梅[3](2019)在《再探英语get+V-en结构的句法结构和语义身份》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get+V-en结构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比较复杂,把其归为单一被动结构、主动结构或中动结构都不足以准确阐释其全貌。依据语法主语的施事性、控制力、意图性和意愿性的强弱程度,以及get和V-en的词汇性特征,get+V-en结构本身其实构成了一个从主动到被动的连续统,get+V-en核心中动结构和核心被动结构分别位于该连续统的两端。其中,get+Ven核心中动结构的主动性最强,随着语法主语的施事性、控制力、意图性和意愿性的不断减弱,语法主语的受事性不断增强,使得该结构不断向核心被动结构的一端推进。(本文来源于《大连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崔戈,焦玉平[4](2019)在《美国的印裔族群:身份与结构(1990—2017年)》一文中研究指出《1990年移民与国籍法》(the1990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颁布以来,在美印裔族群迎来了又一次大发展,不仅在规模上成为继华裔之后的最大亚裔群体,而且积极参与到美国社会生活中,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外来族群之一。本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印度人以永久居民获得者、美国公民和合法非移民(Nonimmigrant)叁种主要居留身份在美生活的发展历程,厘清了在美印度人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婚姻、宗教信仰以及地域分布特征,认为印裔以其庞大的技术移民规模、高归化程度、良好的性别和年龄结构、优质的职业特征及稳定的家庭婚姻生活成为美国最成功的外来族群之一。(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19年02期)

陈安繁,金兼斌,罗晨[5](2019)在《奖赏与惩罚:社交媒体中网络用户身份与情感表达的双重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搜集了2017年29个热门网络话题的20多万条微博,针对用户身份(线上和线下、个人和机构)与其情感表达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有以下几点发现:1.用户情感表达的"积极主导",即社交媒体中网民的情感表达以正面为主;2.双重效应:网络用户的线下身份抑制、线上身份推动情感表达,网络用户的机构身份抑制、个人身份推动情感的表达;3.线上身份的消极情感表达和线下身份的积极情感表达:明确表露线下身份的网络用户表达更多的积极情感,而明确表露线上身份的网络用户则表达更多的消极情感;4.舆论领袖(黄V)的负面情感和消极、夸张修辞偏好,其情感表达的强度大于机构用户(蓝V),在情感表达的修辞上其使用了更多的消极词语和程度副词;5.情感表达的策略性:机构用户在政治话题上表达更多的积极情感,在科学技术话题上表达更多的消极情感;舆论领袖在政治话题上表达更多的消极情感,而在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话题上表达更多的积极情感。总结而言,微博用户的线上身份鼓励而线下身份抑制情感的表达,个人身份释放而机构身份约束情感的表达,呈现出一种双重结构的状态。(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19年04期)

丁百仁,成萍,王毅杰[6](2019)在《结构赋予与个体分化:校企联合模式下职校生的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份认同是个体在情境中形成的身份认定与情感归属。相比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的校企联合模式具有情境二重性(即学校和企业情境),且该情境下的学生身份认同缺乏关注。基于对南京市育人中专营销类专业一个班级的调查发现,学校与企业双主体通过各种策略打造了"狭义职业人/S企业人"合一的结构性身份,其中学校以"叁教育"方式训导,企业以"范畴化"过程渗透。但校企实践从知识对接、企业劳作和他者比较叁方面解构,职校生对被赋予的结构性身份形成困惑和异议,完成学生心态转变的他们结合家庭和个性背景,主动寻求多样化的认同取向。由此,职校生身份认同是个体与结构互动的产物,呈现"既在结构之内,又在结构之外"的复杂状态。(本文来源于《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马冠男[7](2019)在《都市回族社区中的传播基础结构及身份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族是我国人口第二大的少数民族,且城市化水平较高,他们多以小聚居的形态广泛分布在城市中。作为其中的典型范式的西安回坊社区,不仅地处城市核心商圈,传统的“寺坊制”也保存得较为完整。在都市化背景下传统回族社区究竟拥有着怎样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传播渠道?这些传播渠道和方式与族群身份认同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旧的族群传播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族群身份产生了何种影响?本文通过“局内人”的视角,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并结合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质化研究方法,长期深度参与回坊的信息传递与分享的过程。以下各章节运用传播基础结构论,对西安回坊社区的传播基础结构展开分析,将传播主体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全面考察以回坊为例的都市回族社区的传播行为,以及促使传播行为发生的空间环境和回族族群的传播特点与规律,以更为整体性的结构把握回族如何参与族群共同体的传播建制。研究发现,经由叁个不同维度的传播实践,在回坊空间内互相联动与交替合作,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传播网络,为居住于此的回族确认“坊上人”的身份认同和社区认同,进而培植了基于亲缘、族源、地缘的精神共同体与居住共同体,并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回坊的边界。通过分析发现,在都市回族社区中的回族更依赖于人际与组织的传播渠道互动和交流,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社区中的大众传播孕育出了既打破又整合的民族媒介交流平台,这种交流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回族族群借由这个平台又产生了新的纽带与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3-01)

战迪[8](2019)在《观念、身份、结构:当代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建构主义机制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建设近年来成为国内相关学科的焦点议题。中国电影作为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的主要载体,从局部到整体、从印象到理念、从自发到自觉,经历了漫长的认识历程。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本立场,打破传统本质主义认识论的束缚,从共有观念、国族身份、整体结构叁个维度出发,重塑了国家形象建设的理念体系,并认为,正视人类意识的同一性与人类文化的时代性将成为国家形象影像传播的通路。(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02期)

谭好哲[9](2018)在《内容结构、建构机制与身份认同——40年来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文论建设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时代性进步,具有很大成绩,但是文论话语体系建构却尚未完成,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这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到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因素,如新时期以来整个社会领域思想、价值的多元化与多样化,以及转型期理论研究者个人文艺观念的变换不定等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有叁个方面:一是文论话语的内容结构存在偏颇,总体上存在重科学性而轻价值取向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均导致严重的后果,即使是在其科学性追求的一面,也存在与中国当代文艺发展的实际脱节,中国经验的总结不够和表达不足、不充分的问题。二是文论话语的建构机制存在缺陷,文论发展的内、外机制均不完善。就外部看,在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方面存在问题;就文论共同体内部来看,文论研究的个体缺乏为学术而学术的追求,并且对文论研究的学科特性认识不足,而文论共同体则在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目的性上缺乏共识性的规定和阐发,特别是没有建立起批评争鸣的公共意识。叁是文论话语的身份认同游移不定。由于整体文论研究格局上先学俄苏、后追欧美,再加上社会文化风潮的不断转换,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中的个人主体性与社会主体性均未建构起来。以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经验为立足点,以中华美学精神、文艺规律的传承和发扬为精神资源和民族特色,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方法为指导,真正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继承性、时代原创性又具有专业系统性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是面向未来的中国文论应有的抱负与追求。(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张新琳,张锐[10](2018)在《多目标跟踪中基于结构化学习的目标身份感知网络流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目标跟踪问题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关键研究问题之一。现有的目标跟踪算法严重依赖于目标检测器的性能,如果目标检测器的虚警率或漏警率较高,数据关联将会失败,导致目标跟踪精度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化学习策略的目标身份感知网络流量技术,可在目标检测和数据关联并行化框架下有效地实现多目标跟踪。文中首先通过结构化学习为每个对象训练一个模型,并将目标跟踪问题建模为拉格朗日松驰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一种目标身份感知网络流量(TINF)技术进行结构化学习的推理。在学习期间,通过搜索使目标身份感知网络流量代价函数最小化的一组轨迹,确定最被违反约束和序列在下个时间段的最优轨迹,推断出视频片断中所有目标的最佳位置。最后,利用多种高难度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性能优于其他最新算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身份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叙事学在以结构主义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经典叙事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语境为中心的后经典叙事学。作为叙事学的重要分支,电影叙事也在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更多元的时代特征。一方面,网络空间培养了观众互动娱乐的习惯,提高了观众的叙事理解力,套层叙事、非线性叙事、环形叙事等参与性更强复杂叙事越来越受到青睐,尤其是套层结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电影叙事,发展出了多样的套层模式,形成了特殊的审美指征。另一方面,线上线下娱乐资源的丰富造成了观众对传统叙事的审美疲劳,视觉文化的兴起使得观众更倾向于观看视觉奇观,因此穿越叙事、身份变换叙事、架空历史叙事等以想象力为基础的奇观叙事成为时代叙事的新趋向,尤其是带有鲜明解构主义特质的身份变换叙事成为了奇观叙事的主要选择。笔者通过将套层叙事和身份变换叙事应用于原创剧本《一个龙套的奋斗》,发现了两种叙事手法可以和谐共存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诸多同类电影进行了文本分析,发现了在叙事效用上,套层结构具有自反性,可以催化类型杂糅、产生互文修辞、形成错位认同;身份变换具有超文本性,可以形成自我审视、导致行为滞后、引发他者误认。身份变换可以经由套层结构中介形成,二者都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效用,都可以形成自反逻辑、营造间离效果、提供互文修辞。因此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既具有复杂叙事的理解难度,也具有奇观叙事的新奇性的复合叙事策略。复合叙事是电影叙事在复杂叙事基础上的时代转向。从整体文本结构上来看,其本质是多种叙事手法的杂糅或迭加,有无数的复合模式,在商业电影实践中正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以保持电影叙事的创新性,适应观众口味的更迭和变化。与此同时,一种在文化层面的复合叙事策略也在逐渐兴起,顺应了“杂交化”的趋向,构造起能够从“间隙”发声的“第叁空间”,为电影的全球化发展和多元文化并存提供了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身份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马立新,何源堃.从套层结构、身份变换到复合叙事——论当代电影叙事美学的视野转向[J].艺术百家.2019

[2].何源堃.套层结构与身份变换的叙事效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尚喜梅.再探英语get+V-en结构的句法结构和语义身份[J].大连大学学报.2019

[4].崔戈,焦玉平.美国的印裔族群:身份与结构(1990—2017年)[J].世界民族.2019

[5].陈安繁,金兼斌,罗晨.奖赏与惩罚:社交媒体中网络用户身份与情感表达的双重结构[J].新闻界.2019

[6].丁百仁,成萍,王毅杰.结构赋予与个体分化:校企联合模式下职校生的身份认同[J].青年研究.2019

[7].马冠男.都市回族社区中的传播基础结构及身份认同研究[D].西北大学.2019

[8].战迪.观念、身份、结构:当代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建构主义机制与路径[J].当代电影.2019

[9].谭好哲.内容结构、建构机制与身份认同——40年来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10].张新琳,张锐.多目标跟踪中基于结构化学习的目标身份感知网络流量技术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8

标签:;  ;  ;  ;  

身份结构论文-马立新,何源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