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吡啶基咪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铜(Ⅱ)配合物,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甘氨酸,DNA结合
吡啶基咪唑论文文献综述
莫慧雯,刘雅娴,蔡戴宏,沈芳,乐学义[1](2019)在《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及甘氨酸根铜(Ⅱ)配合物的合成、DNA结合及抗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溶剂缓慢挥发法合成了以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为主配体的铜(Ⅱ)混配配合物[Cu(HPBM)(Gly)(H_2O)]ClO_4·0.5H_2O(HPBM=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Gly=甘氨酸根)。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测定和ESIMS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应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及分子对接等方法揭示了配合物主要以沟槽结合的方式与DNA作用。应用MTT法测定了配合物对Eca-109、HeLa和A549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范围为6.4~8.5μmol·L~(-1)。尤为重要的是,通过AO/EB双染法、单细胞凝胶电泳、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测定分析等揭示了配合物通过DNA结合及线粒体功能失调途径诱导Eca-109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马云平[2](2018)在《基于吡啶基咪唑系列添加剂在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在仅八年时间里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超过22.7%。从长远的角度考虑,PSCs势必要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就目前钙钛矿发展的情况来说,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产业化的标准,然而,该类电池的界面问题和在敏感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改善钙钛矿电池的界面问题和提高电池的稳定性成为目前研究工作的焦点。PSCs中的敏感界面主要包括空穴传输层(HTL)/钙钛矿层间的界面以及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ETL)间的界面。在传统结构的PSCs中,钙钛矿层与HTL间的界面尤为重要,因为该界面是钙钛矿与外界水氧等敏感条件接触的主要通道。另外,界面处易存在较高的缺陷态密度,导致电子和空穴在界面处复合。这些问题都会影响钙钛矿器件的性能。基于此,我们将钴基(Ⅲ)双叁氟甲烷磺酰亚胺盐(FK209)引入到2,2',7,7'-四[N,N-二(4-甲氧基苯基)氨基]-9,9'-螺二芴(Spiro-OMeTAD)空穴传输材料中,研究钴配合物在界面处的作用机制。富集在界面上的钴配合物屏蔽了界面缺陷态,提高了界面的电荷收集能力和传输能力,抑制了电荷的反向复合,器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都获得了提高。通过优化器件的工艺,获得了17.34%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且器件在敏感条件下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升。除了钙钛矿/HTL界面以外,钙钛矿薄膜内部晶界处存在的缺陷也限制着器件转化效率和热稳定性的提高。我们针对钙钛矿薄膜本身缺陷诱导的器件热稳定性的问题展开工作。该研究工作将1-(2-吡啶基)-1H-吡唑(PZPY)与钙钛矿(Cs_(0.04)MA_(0.16)FA_(0.8)PbI_(0.85)Br_(0.15))前驱体进行组装,原位生长获得了具有1D-3D复合钙钛矿结构的晶体薄膜。1D钙钛矿具有柔韧性好、热稳定性好等优势,引入1D钙钛矿后,降低了3D钙钛矿薄膜晶界处的缺陷态密度。此外,1D钙钛矿封锁3D钙钛矿中容易迁移的A位离子在异质结区内部,抑制了钙钛矿因A位离子大范围迁移所造成的不可逆降解,实现了器件的热力学自修复功能。该研究为制备高效、稳定的PSCs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进了其产业化进程。(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6-01)
张莎莎[3](2018)在《含吡啶基咪唑并[1,2-a]吡啶的新型BODIPY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有多氮平面杂环结构的咪唑并[1,2-a]吡啶及其衍生物因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由于咪唑并[1,2-a]吡啶特殊的共轭结构,使其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质。BODIPY也具有优异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然而,目前将两个发色基团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咪唑并[1,2-a]吡啶和BODIPY相结合的新型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及初步应用。一、我们首先合成了将咪唑并[1,2-a]吡啶和BODIPY相结合的新化合物1。通过对其BODIPY单元吡咯环的2-或2,6-位置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得到化合物2-12。化合物1与4倍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反应得到的是化合物2;化合物1与适量的N-碘代丁二酰亚胺(NIS)反应得到化合物3或4。单边和双边芳基取代的化合物5-12是由化合物3或者化合物4在Pd(PPh3)4催化的条件下,和苯环对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硼酸化合物(Ar B(OH)2,Ar=C6H5-,4-OMe-C6H4-,4-NMe2-C6H4-,4-NPh2-C6H4-)反应得到。我们得到了化合物1,2,4,6的单晶,从中可观察到分子间的氢键作用(CH···F)的存在,对化合物的光学性质测试表明我们实现了化合物的发光从绿光到近红外(NIR)的调节。化合物9和10在水中会形成悬浊液,分别向相应的悬浊液中逐渐滴HCl时,悬浊液都会变为橙红色澄清溶液,且在紫外灯下观察到较强的橙光。此时若向化合物9或10的盐酸水溶液中滴加叁乙胺(TEA),我们发现化合物9和10的体系又转回悬浮液;核磁、紫外和荧光的滴定测试表明,加酸后化合物都发生了质子化。通过DFT-TDDFT理论计算对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发现所得的最大吸收带与实验值能较好的吻合。此外,我们选择化合物7做了细胞染色的研究,发现在绿光和红光双通道都可以观察到被标记的活细胞,说明其将来可用作细胞成像的染色剂。二、化合物1分别与5种不同的过渡金属(Zn,Cd,Re,Ir,Pt)盐反应得到了5个新的金属配合物13-17。我们对这些新配合物进行了光学性质研究,与配体相比,金属离子的配位会引起紫外和荧光最强峰都发生了红移。通过DFT-TDDFT理论计算对配合物中的基态电子跃迁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得到了与实验值一致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宋健,韩利民,解瑞俊,高媛媛[4](2017)在《吡啶基苯并咪唑稀土配合物的结构与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2-(2-吡啶基)-苯并咪唑(PBM)为配体与稀土离子构筑叁个同构的稀土配合物[Ln(hfac)_3(PBM)](Ln=Dy,Tb,Gd;hfac=1,1,1,5,5,5-六氟乙酰丙酮)。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是由一个Dy(hfac)_3单元和一个PBM配体组成的单核结构。Dy~(3+)离子具有D_(4d)的局域对称性~([1]),其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磁性测量结果表明Dy配合物显示出单分子磁体的磁化强度缓慢弛豫行为~([2,3])。(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论文》期刊2017-07-19)
何占宇[5](2017)在《基于咪唑/吡啶基间苯二甲酸配体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质子传导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配位聚合物拥有奇异、迷人的骨架结构,并且在气体吸附、荧光、磁性、催化、电化学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设计合成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在最近几十年里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有机配体、金属离子、溶剂、温度等因素对配位聚合物的最终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对配合物最终结构的预测是当前配合物发展的难题之一,设计合成具有某种特定结构或者特殊功能的配位聚合物仍是一项挑战。为了进一步探索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了叁种含氮的多羧基配体与过渡金属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并对部分配合物的荧光、磁学、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有:一、利用5-(1-氢-咪唑基)间苯二甲酸与过渡金属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4种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d(L1)(H_2O)]·0.5H_2O}n(1)、{[Zn(L1)(H_2O)]·H_2O}n(2)、{[Co(L1)(H_2O)_2]·2H_2O}n(3)、{[Ni(L1)(H_2O)_2]·2H_2O}n(4)。配合物1为叁维框架结构;配合物2、3、4均为二维层状结构,并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叁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具有更高的维数是因为Cd(II)离子相对于Co(Ⅱ)/Ni(II)/Zn(II)离子具有更大的离子半径和更高的配位数,从而导致了晶体结构的不同。二、利用5-(吡啶-甲氧基)间苯二甲酸与过渡金属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7种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Zn(L2)]·0.5H_2O}n(5)、{[Cd(L2)]·0.5H_2O}n(6)、{[Zn_2(L3)_2]}n(7)、{[Cd(L3)]}n(8)、{[Cd(L3)(H_2O)]·2H_2O}n(9)、{[Cd(L3)(H_2O)]}n(10)、{[Cd(L3)]}n(11)。配合物5、6为同构的二维层状结构。在配合物7-11中,配合物9、10为二维层状结构,二维层通过与客体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形成叁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7、8、11均为叁维框架结构。比较配合物8-11的结构特点发现,随着pH值的升高,Cd(II)离子的配位数升高,L3配体的配位能力增强。配位或结晶水分子的存在与否显着影响了配合物的空间堆积方式。叁、利用(3,5苯基二甲酸)-6羧基吡啶与过渡金属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叁种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Zn_(1.5)(L4)(H_2O)2]·H_2O}n(12)、{[Zn_3(L4)_2(H_2O)_4]·3H_2O}n(13)、{[Cd_(1.5)(L5)}n(14)。配合物12为二维配位层。13、14为堆积不同的叁维框架结构;比较配合物12、13的结构特点,发现温度的升高使得金属的的配位数升高,有利于配合物维数的扩展。四、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性质研究1.配合物1、2的荧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2有好的的荧光性能。2.配合物3、4的磁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3的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配合物4的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弱的铁磁相互作用。3.质子传导性能研究。利用交流阻抗法分别在纯净水、硫酸溶液中测试了配合物1-8、12、14与Nafion形成的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的质子传导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不同程度的影响了Nafion膜的质子电导率,这可能与配合物的晶体堆积结构有关。复合膜的质子电导率会随着温度以及氢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4.对双氧水的传感性能研究。在0.1M NaOH中测试了配合物3修饰的玻碳电极的对双氧水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3修饰的玻碳电极对双氧水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7-06-01)
周霞,王婷,林荣珊,张梦瑶,区泳聪[6](2017)在《2-(4-吡啶基)咪唑二羧酸锌配位聚合物的自发拆分》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手性配体2-(4-吡啶基)-4,5-咪唑二羧酸(H_2L)与硝酸锌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组成为[ZnL]_n·2n H_2O的自发拆分的2种叁维金属-有机框架手性晶体,空间群分别为P4_12_12和P4_32_12,其中配位多面体分别为Δ和Λ型Zn(NO)_2N叁角双锥结构.2种晶体均存在宽约0.2 nm的不同手性的超微四方孔道,其中容纳的结晶水分子通过氢键分别形成右手和左手螺旋.320℃以下主体框架保持稳定.与配体相比,晶体在440 nm左右的荧光发射增强1倍以上.该研究对于由非手性原料合成手性多孔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王磊[7](2017)在《一种新的吡啶基苯并咪唑Zn~(2+)荧光探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6-吡啶二甲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合成了化合物L,对化合物L进行了核磁共振表征,证实了化合物的结构。首次把化合物L应用于检测Zn~(2+),研究发现化合物L能够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溶液中的Zn~(2+)。在00.7当量范围内,化合物L能够线性检测Zn~(2+)的含量。通过Job's曲线和高分辨质谱的研究,证实L与Zn~(2+)的配位比为2∶1。(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7年08期)
景学敏,肖立伟,周秋香,戴富才[8](2017)在《吡啶基咪唑羧酸钴配合物的结构及磁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溶剂热体系下,2-(4-吡啶基)-1氢-4,5-咪唑二羧酸(H_3L)与氯化钴反应合成了具有开放骨架结构的配合物{[Co(HL)(CH_3CH_2O)](H_3O)}_n.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结晶于四方晶系I4_1/a空间群(No.88),晶胞参数为:a=b=1.897 70(3)nm,c=2.489 5(8)nm,β=90°,V=8.965(4)nm~3,Z=2.其中,Co(Ⅱ)离子以八面体构型CoN_3O_3与3个HL-基团的N和O原子配位,有机配体HL-以T-型配位模式提供3个N原子和2个O原子与3个Co(Ⅱ)离子配位,形成了3,3-连接的开放骨架结构,同时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和磁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蒋小强,冯嘉傲,温尚艳,廖俊,李思远[9](2016)在《吡啶基双苯并咪唑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和溶剂,氮气保护下,吡啶基芳香二酸与邻苯二胺经缩合反应合成了叁个新的吡啶基双苯并咪唑化合物(2a~2c),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FT-IR和元素分析表征。2a~2c的固体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473 nm,427 nm和453 nm。(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6年07期)
王亚娜,林家皇,倪青玲,张芳,余荣华[10](2016)在《2-[1,3-二(2-羟基苯甲基)-5-吡啶基-4-咪唑烷基]苯酚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杨醛分别与2-氨甲基吡啶和4-氨甲基吡啶通过亲核反应,得到2种双席夫碱2-{1,2-二[(E)-2-羟基苯亚甲氨基)]-2-(吡啶基)乙基}苯酚,其还原产物与甲醛发生关环反应,得到2种结构新颖的多酚羟基咪唑啉化合物2-[1,3-二(2-羟基苯甲基)-5-(2-吡啶基)-4-咪唑烷基]苯酚(2a)和2-[1,3-二(2-羟基苯甲基)-5-(4-吡啶基)-4-咪唑烷基]苯酚(2b),用~1H NMR、~(13)C NMR、IR等对2a、2b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2a的晶体结构,2a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46 0(4)nm,b=1.477 1(4)nm,c=1.202 7(5)nm,β=100.490(1)°,V=2.351 1(14)nm~3,Dc=1.281 mg/cm~(-3),Z=4,F(000)=960.439 0,μ=0.08mm~(-1)。(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吡啶基咪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在仅八年时间里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超过22.7%。从长远的角度考虑,PSCs势必要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就目前钙钛矿发展的情况来说,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产业化的标准,然而,该类电池的界面问题和在敏感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改善钙钛矿电池的界面问题和提高电池的稳定性成为目前研究工作的焦点。PSCs中的敏感界面主要包括空穴传输层(HTL)/钙钛矿层间的界面以及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ETL)间的界面。在传统结构的PSCs中,钙钛矿层与HTL间的界面尤为重要,因为该界面是钙钛矿与外界水氧等敏感条件接触的主要通道。另外,界面处易存在较高的缺陷态密度,导致电子和空穴在界面处复合。这些问题都会影响钙钛矿器件的性能。基于此,我们将钴基(Ⅲ)双叁氟甲烷磺酰亚胺盐(FK209)引入到2,2',7,7'-四[N,N-二(4-甲氧基苯基)氨基]-9,9'-螺二芴(Spiro-OMeTAD)空穴传输材料中,研究钴配合物在界面处的作用机制。富集在界面上的钴配合物屏蔽了界面缺陷态,提高了界面的电荷收集能力和传输能力,抑制了电荷的反向复合,器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都获得了提高。通过优化器件的工艺,获得了17.34%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且器件在敏感条件下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升。除了钙钛矿/HTL界面以外,钙钛矿薄膜内部晶界处存在的缺陷也限制着器件转化效率和热稳定性的提高。我们针对钙钛矿薄膜本身缺陷诱导的器件热稳定性的问题展开工作。该研究工作将1-(2-吡啶基)-1H-吡唑(PZPY)与钙钛矿(Cs_(0.04)MA_(0.16)FA_(0.8)PbI_(0.85)Br_(0.15))前驱体进行组装,原位生长获得了具有1D-3D复合钙钛矿结构的晶体薄膜。1D钙钛矿具有柔韧性好、热稳定性好等优势,引入1D钙钛矿后,降低了3D钙钛矿薄膜晶界处的缺陷态密度。此外,1D钙钛矿封锁3D钙钛矿中容易迁移的A位离子在异质结区内部,抑制了钙钛矿因A位离子大范围迁移所造成的不可逆降解,实现了器件的热力学自修复功能。该研究为制备高效、稳定的PSCs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进了其产业化进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吡啶基咪唑论文参考文献
[1].莫慧雯,刘雅娴,蔡戴宏,沈芳,乐学义.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及甘氨酸根铜(Ⅱ)配合物的合成、DNA结合及抗癌活性[J].无机化学学报.2019
[2].马云平.基于吡啶基咪唑系列添加剂在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8
[3].张莎莎.含吡啶基咪唑并[1,2-a]吡啶的新型BODIPY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8
[4].宋健,韩利民,解瑞俊,高媛媛.吡啶基苯并咪唑稀土配合物的结构与磁性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论文.2017
[5].何占宇.基于咪唑/吡啶基间苯二甲酸配体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质子传导性能研究[D].聊城大学.2017
[6].周霞,王婷,林荣珊,张梦瑶,区泳聪.2-(4-吡啶基)咪唑二羧酸锌配位聚合物的自发拆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王磊.一种新的吡啶基苯并咪唑Zn~(2+)荧光探针研究[J].广州化工.2017
[8].景学敏,肖立伟,周秋香,戴富才.吡啶基咪唑羧酸钴配合物的结构及磁学性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蒋小强,冯嘉傲,温尚艳,廖俊,李思远.吡啶基双苯并咪唑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J].合成化学.2016
[10].王亚娜,林家皇,倪青玲,张芳,余荣华.2-[1,3-二(2-羟基苯甲基)-5-吡啶基-4-咪唑烷基]苯酚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标签:铜(Ⅱ)配合物; 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 甘氨酸; DNA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