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活宗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治性城市,《洛阳伽蓝记》,城市生活,佛教寺院
生活宗教论文文献综述
何蓉[1](2019)在《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与宗教:基于韦伯理论的反思和《洛阳伽蓝记》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认为,传统中国城市具有军事和政治功能,与西方城市发展模式相比较,缺少公共生活的、经济的等内容。针对这一看法,本文首先梳理了韦伯的经典城市社会学理论,指出其西方城市与东方城市的二分模式忽视了中国本土经验现象的实质内容;进而,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总结了《洛阳伽蓝记》所记载的北魏洛阳的城市规划与治理原则,指出宗教团体与宗教实践对于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表明中国城市在社会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社会学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张晓溪[2](2019)在《图腾:集体意识探源——以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学学科视域下探究图腾,其意义在于图腾的发现、描述以及对图腾的诠释和建构。图腾的肇始并非源于生活的需要,而是源自人类生活意义的追问与解释,图腾的延续其意义在于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行为。相较于其他路径,社会学视域下的图腾增加了思想的灵动、群体关联的凝结与升华,社会意义的获得贯穿始终。假如说涂尔干在集体意识的设定和诉求上是一个完美的开端的话,那么,集体意识从群体向个体转化过程中,仍需要向社会生活的日常叙事转化,其独立性与创造性才能通达彼岸。(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赵益[3](2019)在《明清“乡村祭祀剧”与通俗文学的传化及宗教生活的展开》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六世纪开始渐次兴盛的通俗文学,通过对社会一般宗教生活的建构、抟合和传化,在近世中国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俗文学虽然是书写文本,但可以被融入各种表演艺术从而实现对广大庶民的传化。"乡村祭祀剧"即是这些表演艺术形式中的典型之一,作为社会一般宗教生活的仪式部分,它承载着通俗文学的核心价值,实施着通俗文学深入传化的功能,并由此发挥了通俗文学对社会一般宗教生活的反向建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赵树冈[4](2019)在《民间信仰与日常生活——李亦园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49年前后从中国大陆迁徙到台湾的知识分子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并承继了五四反传统、反迷信思潮,大多对民间宗教和民俗研究兴趣不高甚至排斥。在台湾接受日本教育的同一世代知识界也以类似心态看待民间宗教活动,而少数被视为台湾民俗学的前辈学者,大多单纯记录保存或利用历史考据,尝试追溯这些活动的起(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宗朋[5](2019)在《符号下的调适:哈尼族宗教生活中鸡的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尼族是西南世居居民氐羌的后裔,较早的驯化、饲养了鸡,并且在认知上已经将其超脱了食物的范畴。鸡的身影活跃在哈尼族宗教的神话、祭祀、叫魂、占卜等诸多领域,并被赋予了驱邪避恶穰灾、吉祥幸福美满的符号意义,成为意义符号。通过这些意义符号,鸡成为哈尼族与神鬼、与他人交往的重要媒介,对调解人与鬼神和他人关系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使神、人、鬼关系达到认知上的和谐,进而对人的心理进行调适,达到平稳正常的状态。(本文来源于《文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杨正建[6](2019)在《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各基层党组织从严从实召开2018年度组织生活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根据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截至3月19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35个基层党支部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步骤和工作要求,从严从实召开了2018年度组织生活会,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出了高质量,民主评议党员评出了新气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本文来源于《今日民族》期刊2019年04期)
王文佳,刘金豪[7](2019)在《践行生态伦理 共建美丽家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文佳 通讯员 刘金豪)3月27日,上海宗教界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城隍庙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钢淼,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党组书记房剑森,市民族宗教局局长花蓓,市政协民宗委主任闵卫星,(本文来源于《联合时报》期刊2019-04-02)
李文倩[8](2018)在《维特根斯坦论宗教与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即一种"语言批判",而"语言"之所以需要"批判",是因为它一再地诱导我们提出一些同样的,但却是错误的"哲学问题"——这样一种观点,从宗教的角度看,即可视语言为"原罪","语言批判"的工作即一种摆脱诱惑的过程。"生活形式"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言游戏"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宗教信仰是在某一生活形式中生长出来的具体样式,宗教语言在特定的生活形式中获得意义。宗教信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命的要求与生活方式之间的错位是心灵苦恼产生的根源,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改变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本文来源于《德国哲学》期刊2018年01期)
李华伟[9](2019)在《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图景及其动力学——评岳永逸《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岳永逸教授的新着《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对于推进对中国"乡土宗教"的研究和理解中国宗教有深远的意义。《行好》一书提出的"乡土宗教""无庙的宗教""人神一体辩证法"等概念工具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对乡土宗教动力学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该书发现并阐释了中国"乡土宗教"研究范式的认知黑洞——家与庙之间的伸缩和双向动态转换机制,诠释了"家"与"庙"让渡的辩证法,并首次明确提出"人神一体的辩证法",阐释了包括"乡土宗教"在内的乡土的逻辑——"行好",为探讨中国历史上的造神、造神运动及新兴宗教运动提供了洞见。(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娟,许会姣[10](2019)在《新媒体时代兰州市穆斯林宗教生活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分析了兰州市穆斯林宗教生活变迁中的新媒体因素,认为新媒体作为现代性发展的结果持续推动着兰州市穆斯林宗教生活变革——宗教信息更加开放,信息渠道不断拓宽,宗教信仰更为私人化。这些因素缓慢聚集,纠缠碰撞中深刻地重塑着兰州市穆斯林民众的宗教生活形态和生存意义。(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03期)
生活宗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社会学学科视域下探究图腾,其意义在于图腾的发现、描述以及对图腾的诠释和建构。图腾的肇始并非源于生活的需要,而是源自人类生活意义的追问与解释,图腾的延续其意义在于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行为。相较于其他路径,社会学视域下的图腾增加了思想的灵动、群体关联的凝结与升华,社会意义的获得贯穿始终。假如说涂尔干在集体意识的设定和诉求上是一个完美的开端的话,那么,集体意识从群体向个体转化过程中,仍需要向社会生活的日常叙事转化,其独立性与创造性才能通达彼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活宗教论文参考文献
[1].何蓉.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与宗教:基于韦伯理论的反思和《洛阳伽蓝记》的考察[J].社会学评论.2019
[2].张晓溪.图腾:集体意识探源——以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为中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赵益.明清“乡村祭祀剧”与通俗文学的传化及宗教生活的展开[J].中国文学研究.2019
[4].赵树冈.民间信仰与日常生活——李亦园的宗教人类学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9
[5].李宗朋.符号下的调适:哈尼族宗教生活中鸡的文化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9
[6].杨正建.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各基层党组织从严从实召开2018年度组织生活会[J].今日民族.2019
[7].王文佳,刘金豪.践行生态伦理共建美丽家园[N].联合时报.2019
[8].李文倩.维特根斯坦论宗教与生活[J].德国哲学.2018
[9].李华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图景及其动力学——评岳永逸《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J].民族艺术.2019
[10].李娟,许会姣.新媒体时代兰州市穆斯林宗教生活变迁研究[J].今传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