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吡咙论文-曾悦

聚吡咙论文-曾悦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吡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静电纺丝,聚吡咙,多孔碳纳米纤维,机械柔性

聚吡咙论文文献综述

曾悦[1](2017)在《柔性、多孔聚吡咙基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储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储电性能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库伦效率高、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新能源发电、通信和军工等领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柔性、轻质、甚至可穿戴、可折迭的电子设备应运而生且蓬勃发展,为其提供能源的储能系统——超级电容器,也正向柔性、轻质、环保和高性能发展,因此柔性、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论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碳化技术,以聚吡咙(BBB)/聚酰亚胺(PI)复合纳米纤维为基体,成功制备了柔性、微孔聚吡咙基复合碳纳米纤维(PBPICF);通过添加碳纳米管(CNTs)来增加PBPICF的导电性;利用聚苯乙烯(PS)微球来制备介孔碳纤维。聚吡咙基碳纳米纤维膜具有自支撑的叁维网络结构,蓬松多孔,且拥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柔性,能够随意弯曲、折迭,可直接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而无需添加粘结剂。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叁个部分:1.调节聚酰胺酸(PAA)和聚羧酸铵盐(PCAAS)的质量比,制备了一系列BBB/PI复合纳米纤维,经高温碳化得到复合碳纳米纤维(PBPICF)。电化学结果表明,当PCAAS与PAA质量比为65%:35%时,得到的碳纳米纤维(PBPICF-65-35)具有最佳的储电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2 A/g时,比电容达到172.44 F/g;即使10 A/g电流密度下,10000周期后,比电容仅衰减了25%。2.以PBPICF-65-35为研究对象,CNTs为导电填料,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NTs含量的碳纳米纤维(PBPICF/CNTs)。研究发现,当掺入的CNTs含量为15%时,得到的碳纳米纤维(PBPICF/CNTs-15)表现出最佳储电性能,其比电容在0.2A/g电流密度时达到194.00 F/g。当电流密度增大至100 A/g时,比电容仍有71.67F/g,保留率为37%,相比于纯PBPICF(18%)提高了一倍。PBPICF/CNTs-15的循环性能也有所提高,在10 A/g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10000次,比电容保留率由PBPICF的75%提高至80%。PBPICF/CNTs-15复合碳纳米纤维储电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功于CNTs的掺入,在纤维内部形成了导电网络,为电子在纤维内部的转移提供捷径,降低纤维电极的整体电阻;且CNTs具有较大的介孔孔容,增大了PBPICF的介孔孔容,有利于电解液中离子的迁入和迁出。3.以PBPICF-65-35为研究对象,以PS微球为致孔剂,加入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纺丝,制备了一系列介孔碳纳米纤维(PBPICF/PS),研究不同PS微球含量对材料的储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S微球后,碳纳米纤维(PBPICF/PS)呈现显着的孔结构。当PS微球含量为30%时,得到的介孔碳纳米纤维(PBPICF/PS-30)具有最佳的储电性能,在0.2 A/g时的比电容量达214.22 F/g,当电流密度增大至100 A/g时,仍然有80.4 F/g;在20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10000次,比电容保留率都在90%以上,表明PBPICF/PS材料具有非常稳定的循环性能。PBPICF/PS储电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功于PS微球在碳纳米纤维膜上留下许多介孔,为电解液离子的转移提供了多条“高速公路”,使其在大电流充放电时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离子转移率,同时为离子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从而能储存更多的电荷。(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王俊华,刘佳,张所波[2](2009)在《磺化聚吡咙/聚偏氟乙烯质子交换共混膜的制备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磺化聚吡咙和聚偏氟乙烯为原料,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磺化度的质子交换共混膜材料。并且通过DSC、WXRD及FT-IR等手段研究了其共混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偏氟乙烯的引入很好的改善了膜的相分离结构,趋向于形成相互连通的质子传输通道。以混入10%PVDF共混膜为例,在室温全水条件下,膜的质子传导率最高,达到了0.086S·cm~(-1),几乎是纯SPBIBI膜的两倍,并且与Nafion相当(0.09S·cm~(-1))。此外,由于PVDF的混入,膜的氧化稳定性,断裂伸长率,尺寸稳定性和阻醇率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文来源于《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期刊2009-08-18)

陶立明,杨海霞,徐红岩,刘金刚,杨士勇[3](2009)在《新型含氟聚吡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吡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耐环境稳定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辐射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聚吡咙分子链的刚性很强,使其具有优异的耐碱解性能,并使其在气体分离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聚吡咙分子链的刚性结构使(本文来源于《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09-08-18)

王晓琳,彭宁,张文晶,白续铎[4](2009)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吡咙纳米纤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溶液缩聚法合成聚吡咙前躯体溶液,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将聚吡咙前躯体制成纳米纤维,最后加热环化得到聚吡咙纳米纤维。采用SEM、FT-IR手段对聚吡咙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溶液浓度、电压等对聚吡咙前躯体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得到了制备聚吡咙纳米纤维的最佳实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和电压是影响聚吡咙前躯体纳米纤维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09年22期)

王晓琳[5](2009)在《聚吡咙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吡咙是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又由于分子中具有高离域的π电子结构,在光电器件中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半导体聚合物材料之一。以往报道的聚吡咙都是以薄膜的形式出现,因此制备聚吡咙纳米纤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两种不同的芳香二酐单体和芳香四胺通过溶液缩聚法合成聚吡咙前躯体,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法将前躯体制成纳米纤维,最后加热环化得到聚吡咙纳米纤维。采用SEM、FT-IR、UV-vis、XRD等手段对聚吡咙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溶液浓度、纺丝的工艺参数(电压、接收距离、喷丝头孔径)、季铵盐等对聚吡咙前躯体纳米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得到了制备聚吡咙纳米纤维的最佳实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和电压是影响聚吡咙前躯体纳米纤维形成的关键因素,季胺盐的加入降低了溶液可纺的最低浓度。(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09-04-01)

刘金刚,杨海霞,范琳,杨士勇[6](2007)在《耐高温芳杂环聚吡咙的合成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主链含有吡啶环的新型四胺单体,2,6-双(3,’4’-二氨基苯基)-4-氟苯基吡啶(FP-PA)与几种芳香族四酸二酐单体,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或4,4’-(六氟异丙基)双邻苯二甲酸二酐(6FDA)通过热缩聚、热环化反应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半梯形主链结构的芳杂环聚合物-聚吡咙(PPy)。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吡咙具有优异的耐热稳定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367℃,在氮气氛围中的起始热分解温度超过500℃,10%失重温度超过560℃,750℃时的残重率超过60%。另外,聚吡咙薄膜表现出优良的耐碱水解性能,在10%NaOH水溶液中浸泡7d后仍具有优良的柔韧性和耐热性。(本文来源于《宇航材料工艺》期刊2007年01期)

杨海霞,刘金刚,陈建升,范琳,杨士勇[7](2006)在《苯乙炔基封端热固性聚(吡咙-酰亚胺)基体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种新型苯乙炔封端剂4-苯乙炔基苯胺(p-PEA),利用该封端剂,采用PMR方法,将吡咙结构引入到聚酰亚胺分子链中,制备了系列聚(吡咙-酰亚胺)基体树脂(PPy-50),并对树脂的制备与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PEA的引入改善了聚(吡咙-酰亚胺)基体树脂熔体流动性,具有良好成型工艺性能;树脂模压件具有优异的热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31℃(DMA测定),热分解温度为550℃,在320℃时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氧化稳定性(TOS)。(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06-10-15)

刘金刚,王丽芳,杨海霞,李彦峰,范琳[8](2004)在《新型含氟耐高温聚吡咙——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进的Chichibabin反应合成了主链含有吡啶单元的新型含氟四胺单体 ,2 ,6 双 (3′ ,4′ 二氨基苯基 ) 4 (3″ ,5″ 双叁氟甲苯基 )吡啶 (6FPA) .利用 6FPA与芳香族二酐单体 3,3′ ,4 ,4′ 二苯醚四羧酸二酐 (ODPA)通过两步热环化工艺制备了新型聚吡咙 (Polypyrrolone ,PPy)化合物 .对其所进行的各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这种主链含有刚性吡啶结构、侧链带有含氟取代基的芳杂环高分子材料不仅保持了其固有的耐热性能 ,而且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与耐水解性能 .例如其起始热分解温度为 5 5 8℃ ,失重 10 %温度为 5 91℃ ,72 0℃时的残余重量百分数为 6 8% ,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318℃ .PPy薄膜在 10 %NaOH水溶液中水解 7天仍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与柔韧性 .(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黄美荣,李新贵,李圣贤,张炜[9](2003)在《高选择性聚吡咙气体分离膜的合成及气体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 ,系统论述了一类新型含氮芳杂环聚合物膜材料———聚吡咙的合成、制膜及气体分离性能 ,讨论了单体结构与聚吡咙膜的气体透过行为的关系。指出链刚性是影响聚吡咙膜气体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决定了聚吡咙大分子链的链间距和自由体积分数。室温下聚吡咙膜对氦气、氢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渗透系数最高分别可达 16 6、 74 4、6 3 6和 16 4Barrer,对He/CH4,H2 /N2 ,CO2 /CH4和O2 /N2 的分离系数最高分别可达 32 14 ,389,15 0和 12 5。由 4 ,4′ - (六氟异丙基 ) -苯二甲酸酐合成的半阶梯聚吡咙膜显示了极好的气体透过性 ,有些聚吡咙膜的气体选择透过性甚至超越了常规聚合物膜的上限 ,符合具有商业吸引力的气体分离膜的指标要求 ,尤其在氧氮分离、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分离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03年09期)

黄美荣,李新贵,李圣贤[10](2003)在《聚吡咙膜的气体透过性能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新型芳族含氮杂环聚吡咙膜的气体透过性能和应用,并与聚酰亚胺(PI)膜的气体分离性能进行比较。揭示出聚吡咙膜的扩散系数与气体分子有效直径之间及溶解系数和临界温度之间呈直线关系,指出气体在聚吡咙膜中的透过主要受扩散因素控制。与类似结构的PI膜相比,聚吡咙膜具有更优异的氧氮分离性能、CO_2/CH_4分离性能和氢氮分离性能,其透过系数和选择分离系数均高于PI膜,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聚合物膜材料。(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03年06期)

聚吡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磺化聚吡咙和聚偏氟乙烯为原料,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磺化度的质子交换共混膜材料。并且通过DSC、WXRD及FT-IR等手段研究了其共混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偏氟乙烯的引入很好的改善了膜的相分离结构,趋向于形成相互连通的质子传输通道。以混入10%PVDF共混膜为例,在室温全水条件下,膜的质子传导率最高,达到了0.086S·cm~(-1),几乎是纯SPBIBI膜的两倍,并且与Nafion相当(0.09S·cm~(-1))。此外,由于PVDF的混入,膜的氧化稳定性,断裂伸长率,尺寸稳定性和阻醇率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吡咙论文参考文献

[1].曾悦.柔性、多孔聚吡咙基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储电性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2].王俊华,刘佳,张所波.磺化聚吡咙/聚偏氟乙烯质子交换共混膜的制备及其表征[C].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2009

[3].陶立明,杨海霞,徐红岩,刘金刚,杨士勇.新型含氟聚吡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C].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09

[4].王晓琳,彭宁,张文晶,白续铎.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吡咙纳米纤维[J].科技创新导报.2009

[5].王晓琳.聚吡咙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D].黑龙江大学.2009

[6].刘金刚,杨海霞,范琳,杨士勇.耐高温芳杂环聚吡咙的合成与性能[J].宇航材料工艺.2007

[7].杨海霞,刘金刚,陈建升,范琳,杨士勇.苯乙炔基封端热固性聚(吡咙-酰亚胺)基体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C].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2006

[8].刘金刚,王丽芳,杨海霞,李彦峰,范琳.新型含氟耐高温聚吡咙——合成与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4

[9].黄美荣,李新贵,李圣贤,张炜.高选择性聚吡咙气体分离膜的合成及气体分离[J].化工进展.2003

[10].黄美荣,李新贵,李圣贤.聚吡咙膜的气体透过性能及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03

标签:;  ;  ;  ;  

聚吡咙论文-曾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