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协商规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协工作,人民政协,政协主席,通海县,平台,主持会议,卢维,性质定位,习近平,杨川
协商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通讯员,冯夕霞,杨川[1](2020)在《健全协商规则 拓展协商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通讯员 冯夕霞 杨川) 日前,中共通海县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和省委、玉溪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加强和改进通海县政协工作。通海县委书记卢维江在会上强调,要深化对党的(本文来源于《云南政协报》期刊2020-01-03)
李华胤[2](2019)在《可协商性规则:传统村落“田间过水”的秩序基础及当代价值——基于鄂西余家桥村的深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已有对传统乡村治理规则的认识中,乡村治理规则是一种静态的非制度规范,强调主体通过规则实现治理,但这一认识弱化了对规则本身的认识,而且遮蔽了乡村社会丰富多变的规则事实,在规则认识上有一定的限度。在"国法"悬浮于乡村的传统社会,村落依据一套内生的、富有韧性的规则体系自我治理。以"田间过水"规则为研究对象,发现自治规则具有动态性、可协商性。关系即规则,规则在关系中。过水规则因"主体间人际关系状态、水资源存量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关系状态与水资源存量发生变化,过水规则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源自协商。在特定的治理情境下,治理主体根据影响治理结果的要素,平等协商出一套共同接受且与治理情境相适应的规则体系,维系过水秩序。正是基于规则的"可协商性"特点,乡村社会可以内生出一套动态性的规则体系,以满足复杂多样的治理事务,构成乡村善治的秩序基础。这对当下农村进行协商治理的实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肖盼晴[3](2019)在《理性一致:公共水资源的协商治理规则及逻辑——以云南省大具乡的“轮水班”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在传统时期,营盘村等四个村落国家权力渗入不深、且彼此联系微弱,但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轮水班"协议,实现了雪山融水的有序利用。协商主体间的理性一致是最终达成协议的关键因素,其中共同利益、相近理性、平等对话,在实现理性一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村民利益相关且地域相近的情况下,便于通过协商的方式形成理性一致,可以在此基础上达成具有互惠性、公共性和问责性的协议,以规制公共理性,实现公共资源的长期、有效治理。其经验对当前跨自然村的公共资源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谢爱梅[4](2018)在《PPP项目合同再协商规则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具有关系合同和不完全合同的特征,政府与社会资本存在密切合作关系,合同内容在履行过程中可以动态调整,救济方式是尽量使合同能继续履行。在PPP项目合同履行中,当事人进行再协商是不可避免。PPP项目合同可在合同中约定当事人有合作义务和诚信协商义务,并对再协商的触发条件、目标、程序及不履行再协商义务的责任及无法达成新协议的后果进行约定,避免一方当事人利用再协商机制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保障PPP项目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物价》期刊2018年12期)
姚建廷[5](2018)在《让社区治理有效运转起来:城市社区协商议事规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行了社区建设,在从“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街居制的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下,社区建设与治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该体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城市社区协商的混乱,主要表现为在开会时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这极大阻碍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为了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十八届叁中全会更是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发展。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来推动基层协商民主,特别是城乡社区协商的发展,鼓励在城乡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从而促进基层治理的发展。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武汉市汉阳区借鉴罗伯特议事规则开创了自己协商议事的独特模式——鹦鹉法则。对此,笔者以“鹦鹉法则”为着眼点,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汉阳区的议事代表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鹦鹉法则”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治理理论及协商民主理论为指导,对“鹦鹉法则”的实施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分析,阐述了“鹦鹉法则”实施所需要的条件,并提出了改进“鹦鹉法则”实施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此部分对文章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对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且对本文的研究案例进行了说明,同时也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武汉市汉阳区协商议事“鹦鹉法则”的背景和内容。武汉市汉阳区实施“鹦鹉法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叁点:社区开会问题多、居民自治的要求、社区减负增效的选择。“鹦鹉法则”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有开会议事所遵循的“六条”、动议运行的“六部曲”、议事代表的权利与责任及其议事流程图,内容完备,程序完善。第叁部分:武汉市汉阳区“鹦鹉法则”运行的特点与效果。“鹦鹉法则”在运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之以往开会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叁点: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协商问题的现实性、协商过程的完整性。同时“鹦鹉法则”的运行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鹦鹉法则”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社区开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社区存在的矛盾,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密切了干群关系。第四部分:武汉市汉阳区“鹦鹉法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鹦鹉法则”的实施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社区居民委员会非但没有减负,反而增加了负担;协商议事结果执行不力,未落到实处;协商议事的条块化、美好化、依赖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不健全;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居民对“鹦鹉法则”认识存在偏差;政府对其重视不够;缺少资金导致协商结果未能执行;权责划分不清这些原因造成的,阻碍了“鹦鹉法则”的健康发展。第五部分: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该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观点进行了整体的概括和升华,同时指出了“鹦鹉法则”的实施所需要的条件,即赋予社区协商议事会更多的事权与财权、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议事的能力、议事主体之间相互妥协。除此之外,针对“鹦鹉法则”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要健全与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正确引导居民参与,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强化培训,提高居民的议事能力与妥协意识;分清权责。通过上述建议,为“鹦鹉法则”的健康发展献策献力。(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符瑶[6](2018)在《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一文中研究指出3月2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十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叁届一次会议及湖南省传达学习会议的精神,审议《中共湘潭市委常委会工作规则 (审议稿)》《中共湘潭市委全会工作规则(审议稿)》《中共湘潭市委关于加(本文来源于《湘潭日报》期刊2018-03-23)
杨剑辉,冉隆江[7](2017)在《加强和规范政协委员履职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和规范政协委员履职工作,已然成为着力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重点。为加强和规范我市政协委员履职工作,市政协日前出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惠州市委员会委员履职工作规则(试行)》。《规则》强调,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在履职中应当认真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本文来源于《惠州日报》期刊2017-07-04)
王娜[8](2017)在《社区治理视角下协商议事规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经历多年的社区治理实践摸索,社区协商已然成为实现社区治理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但当前社区协商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直接反映出社区协商效率的低下,同时也影射当前社区自治能力和水平的低下。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社区协商的主要任务包括厘清责任、明晰内容、确定主体、拓展形式、规范程序、运用成果等,笔者认为当前确保社区协商有效开展的突破口在于规范协商程序。议事规则追求程序正当,为协商程序的公平与效率提供很好的保证,并为解决程序上的分歧提供坚实的基准。因此,如何通过运转一套议事规则来保证社区协商的有效开展,进而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和水平,成为本文研究的论题。笔者通过借鉴罗伯特议事规则和基于当前社区协商的现状,构建了社区协商议事规则的五大维度:根本原则、人员构成、发言规则、会议议程以及纪律惩戒规则。由于目前国内城乡社区关于协商议事规则实践的案例较少,笔者选取了最具典型代表性的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安徽南塘兴农合作社和云南盐津县预算民主议事会叁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梳理笔者发现社区协商议事规则运转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议事规则根本原则未受到重视、礼节规范的缺失、缺乏有效的工作报告以及相关纪律惩戒机制的不完善,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社区协商本身不成熟、不规范;社区居民民主意识低、议事能力低下;议事在道德压制下进行,形式化严重;少数精英和权威主导会议,协商会议缺乏有效的监督;基层政府、基层党组织等与社区的界限不明确等。基于以上问题和原因分析,笔者从社区协商议事规则的根本原则、人员构成、发言规则、会议议程以及纪律惩戒规则五大维度入手形成了一套社区协商议事规则,并对每个维度所回应的问题做简要分析。同时,笔者对于社区协商议事规则的实现条件从宣传、培训、如何处理同基层政权和党组织的关系以及培育社区草根组织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6-01)
孙敏[9](2017)在《政协桂林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孙敏)3月6日上午,政协桂林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桂林市委员会委员履职工作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委员履职工作规则》)。会议由市政协主席粟增林主持。(本文来源于《桂林日报》期刊2017-03-07)
[10](2016)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委员履职工作规则(试行)》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政协”)委员履职工作,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第二条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在履职中应当认真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第叁条 政(本文来源于《民主协商报》期刊2016-11-11)
协商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已有对传统乡村治理规则的认识中,乡村治理规则是一种静态的非制度规范,强调主体通过规则实现治理,但这一认识弱化了对规则本身的认识,而且遮蔽了乡村社会丰富多变的规则事实,在规则认识上有一定的限度。在"国法"悬浮于乡村的传统社会,村落依据一套内生的、富有韧性的规则体系自我治理。以"田间过水"规则为研究对象,发现自治规则具有动态性、可协商性。关系即规则,规则在关系中。过水规则因"主体间人际关系状态、水资源存量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关系状态与水资源存量发生变化,过水规则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源自协商。在特定的治理情境下,治理主体根据影响治理结果的要素,平等协商出一套共同接受且与治理情境相适应的规则体系,维系过水秩序。正是基于规则的"可协商性"特点,乡村社会可以内生出一套动态性的规则体系,以满足复杂多样的治理事务,构成乡村善治的秩序基础。这对当下农村进行协商治理的实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商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1].通讯员,冯夕霞,杨川.健全协商规则拓展协商平台[N].云南政协报.2020
[2].李华胤.可协商性规则:传统村落“田间过水”的秩序基础及当代价值——基于鄂西余家桥村的深度调查[J].社会科学研究.2019
[3].肖盼晴.理性一致:公共水资源的协商治理规则及逻辑——以云南省大具乡的“轮水班”为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19
[4].谢爱梅.PPP项目合同再协商规则探析[J].中国物价.2018
[5].姚建廷.让社区治理有效运转起来:城市社区协商议事规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6].符瑶.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N].湘潭日报.2018
[7].杨剑辉,冉隆江.加强和规范政协委员履职工作[N].惠州日报.2017
[8].王娜.社区治理视角下协商议事规则研究[D].云南大学.2017
[9].孙敏.政协桂林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N].桂林日报.2017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委员履职工作规则(试行)[N].民主协商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