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回报论文-王超,丁晓文,牛东升,李珏,傅华

心理回报论文-王超,丁晓文,牛东升,李珏,傅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理回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健康生产力,心理一致感

心理回报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丁晓文,牛东升,李珏,傅华[1](2019)在《心理一致感在付出-回报失衡导致的健康生产力损失中的调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与医务人员健康生产力关联,并探讨心理一致感对该关联的调节效应,进而为今后的健康管理和行为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以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生产力量表为核心,收集北京市某2级医院在职员工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198例有效样本,单因素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均显示,工作回报、付出回报失衡、心理一致感各维度、健康生产力间相互存在显着关联,工作付出仅与可理解感和健康生产力存在显着相关关联。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付出回报指数和心理一致感的回归系数分别为-4.88(-7.63~-2.14)和3.32(0.53~6.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付出回报指数和心理一致感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为-3.44(-6.21~-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了心理一致感对付出回报失衡和健康生产力的调节效应。由此提示通过积极的心理辅导和常规的健康教育,改善员工心理一致感,是帮助员工克服职业压力,全面改善身心健康的可行策略。(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05期)

范会勇,常颖[2](2018)在《辽西幼儿园教师积极心理健康、付出-回报不平衡感和职业倦怠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辽西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付出-回报不平衡和职业倦怠量表对762名辽西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幼儿园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总体上看辽西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并不严重,但有2.4%到7.1%的幼儿园教师几乎每周都感到有职业倦怠。(3)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回报大于付出。(4)工作负担和收入水平是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8 3rd PI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PIL-EMI 2018)(Advances in Education Research,VOL.117)》期刊2018-02-12)

王影珍[3](2017)在《儿科护士心理资本和付出回报失衡与留职意愿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儿科护士心理资本、付出-回报失衡与留职意愿的调查研究,了解儿科护士心理资本、付出-回报失衡以及留职意愿的现状;分析影响心理资本、付出-回报失衡与留职意愿的因素;探讨心理资本、付出-回报失衡与留职意愿的相关性,为健全儿科护理管理制度,稳定儿科护理队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8所综合性医院(4所叁级甲等,4所二级甲等)的儿科护士400名。调查工具由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心理资本量表(中文修订版)、付出-回报失衡量表(中文版)、留职意愿量表(中文版)四部分组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儿科护士心理资本状况1.1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得分如下:心理资本得分(3.94±1.28)分;其中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3.97±1.33)分;希望维度得分(3.86±1.38)分;抗挫折维度得分(4.00±1.31)分;乐观维度得分(3.92±1.46)分。1.2单因素分析中,儿科护士各人口学因素的心理资本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40岁年龄组、工作年限>15年组、女性组、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组、硕士学历组、不倒叁班组、在编护士组、收入>5000元组和叁甲医院的儿科护士组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得分显着高于其他组(P<0.001)。2儿科护士付出-回报失衡状况2.1儿科护士付出-回报各因子得分如下:付出—回报总分(60.49±9.11)分;付出得分(17.72±4.28);回报得分(26.47±9.35);内在投入得分(16.30±4.31)。ERIratio比值大于1的儿科护士有161名,占42.1%;小于1的有221名,占57.9%。内在投入得分处于超负荷工作模式(>18分)者125名,占32.7%。2.2单因素分析中,儿科护士各人口学因素的付出-回报失衡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年龄<30岁组、工作年限1~5年组、职称为护士组、未婚组、合同制的护士和收入<3000元儿科护士组的付出、内在投入因子得分显着高于其他组(P<0.001);回报因子得分则显着低于其他组(P<0.001);男性儿科护士只在回报因子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分显着低于女性组(P<0.001);不同学历和不同医院等级的儿科护士只在内在投入因子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本科组和叁甲医院组的内在投入因子得分显着高于其他组(P<0.001)。3儿科护士留职意愿状况3.1儿科护士留职意愿及各条目得分如下:儿科护士留职意愿得分(3.37±0.30);“继续从事护理工作的可能性”条目得分(3.56±1.17)“离开目前岗位,去其他科室从事护理工作”条目得分(3.12±1.23)“寻求一份新工作的效率”条目得分(3.74±1.23)“从来没有考虑离开护理岗位”条目得分(3.05±1.32)“肯定不会在明年寻找一份新工作”条目得分(3.45±1.23)“离开护理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条目得分(3.35±1.28)。3.2单因素分析中,儿科护士各人口学因素的留职意愿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年龄>40岁组、工作年限>15年组、女性组、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组、硕士学历组、不倒叁班组、在编护士组和收入>5000元儿科护士组的留职意愿得分显着高于其他组(P<0.001)。4儿科护士心理资本、付出-回报失衡与留职意愿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4.1能够进入心理资本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性别、用工性质。4.2能够进入付出-回报失衡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婚姻状况、月收入、用工性质。4.3能够进入留职意愿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月收入、是否倒叁班、用工性质、心理资本、付出-回报失衡。5儿科护士心理资本、付出-回报失衡与留职意愿的相关性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儿科护士心理资本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付出-回报失衡与留职意愿呈负相关。结论1儿科护士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性别、用工性质。2儿科护士付出回报失衡比例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婚姻状况、月收入、用工性质。3儿科护士留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月收入、是否倒叁班、用工性质、心理资本、付出-回报失衡。4儿科护士心理资本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付出-回报失衡与留职意愿呈负相关。医院管理部门要提高儿科护士心理资本水平,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儿科护士待遇,降低职业风险,减轻付出-回报失衡感,进而提高儿科护士留职意愿。(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5-01)

范会勇[4](2016)在《付出-回报不平衡感与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积极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叁个方面。努力——回报模型认为当幼儿教师的"投入"超过"产出"时,往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以往研究发现,教师的个人回报感越强,职业倦怠水平越低;但二者的相关并不高。我们怀疑在付出——回报感与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之间还有其它变量在起作用。日常观察显示,那些积极向上的幼儿园教师罹患职业倦怠的比例似乎远低于悲观落后者。于是,提出一个假设,积极心理健康在幼儿园教师付出——回报感和职业倦怠之间其中介作用。在本研究中,努力——回报感采用用Siegist编制的《付出——回报不平衡感》进行测量;职业倦怠用Maslach等编制的职业倦怠调查表(MBI)进行测量;《幼儿园教师积极心理健康量表》改编自程科、黄希庭编制的《健全人格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在本次调查中,叁个问卷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63、0.80和0.85。调查中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3份。被调查者平均年龄31岁,最小17岁,最大54岁;94%是女教师;中专和专科教师占80%。研究结果显示,(1)职业倦怠总分与回报不平衡感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1。(2)积极心理健康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存在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61。(3)积极心理健康总分与付出——回报不平衡感总分之间的相关为-0.28。(4)设职业倦怠为Y,心理健康为M,付出——回报不平衡感为X,则Y=cX=0.31X;M=aX=-0.27X;Y=c'X+bM=0.16X-0.57M,方程和系数均显着。中介效应大小为0.15,中介效应大小占比为49.6%。总之,在本研究条件下,职业倦怠、积极心理健康与付出——回报不平衡感之间有显着相关;积极心理健康在努力——回报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健康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王玥,胡琳,张畅[5](2016)在《交通警察付出-回报失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满意度情况,探讨心理资本在付出-回报失衡与工作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2014年8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交通警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量表包括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Q)、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和心理资本问卷(PCQ)。结果显示沈阳市交通警察的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60.33±12.24)分,付出回报失衡对工作满意度解释变异量为16.00%,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对工作满意度解释变异量为22.00%。付出-回报失衡与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显着相关,心理资本在付出回报比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晓晰,刘利,沈雪,王姝,王子月[6](2015)在《钢铁企业工人心理资本在付出回报失衡、超负荷与工作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与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钢铁企业工人心理资本在付出回报失衡、超负荷与工作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与中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某钢铁集团公司生产主线男性工人1 700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工作倦怠、付出回报失衡、超负荷、心理资本和感知的工作环境等。有效回收问卷1 254份(73.76%)。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检验调节作用,渐近—再抽样策略检验中介作用。结果心理资本对付出回报失衡与工作倦怠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而对超负荷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之间关系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心理资本在付出回报失衡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之间关系中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量分别为5.84%和18.75%。结论心理资本水平高的工人,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程度会随着超负荷的增加而明显上升;但心理资本水平低的工人,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程度随着超负荷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较弱。付出回报失衡降低钢铁工人心理资本存量进而导致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王毅杰,朱艳[7](2013)在《工作回报、心理授权与农民工工作满意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2年初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探讨农民工工作回报、心理授权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外出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同事关系方面满意度最高,发展机会和收入方面满意度最低;工作回报对工作满意度有显着影响;心理授权中的工作意义和自主性对工作满意度有显着影响。因而,提高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有两条路径:提升工作回报和心理授权。(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李金地,张雯[8](2012)在《助人行为期望回报的心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情境故事投射将被试分组,进行有无回报助人行为两种情境的施测,运用自我价值感量表来测量被试心理的变化。通过T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助人者在助人行为前存在期望回报,只是有高低之分。助人行为期望回报的内隐心理效应确实存在,通过自我价值感的测量,可看出助人行为前后被试在自我价值感上发生了变化。(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下半月)》期刊2012年07期)

林澜[9](2012)在《反应式回报与前瞻式回报: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45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心理契约中的学校已履行责任和学校未来责任对其学校公益行为、同事公益行为、学生公益行为的履行有显着正向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验证了学校已履行责任激发教师反应式回报,教师对学校未来责任履行的预期激发其前瞻式回报;前瞻式回报的动机强于反应式回报;回报对象的优先顺序为学校、同事、学生。最后,本文基于这些研究结论对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管理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12年06期)

黄雁玲[10](2010)在《论道德回报的实质与心理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回报是源于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品质善恶而对行为主体进行的物质、精神等的奖赏或惩罚。道德回报是维护"德福一致"公正社会的必要手段,是建立在人类情感基础之上的。道德情感是道德回报的直接动力。(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0年06期)

心理回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掌握辽西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付出-回报不平衡和职业倦怠量表对762名辽西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幼儿园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总体上看辽西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并不严重,但有2.4%到7.1%的幼儿园教师几乎每周都感到有职业倦怠。(3)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回报大于付出。(4)工作负担和收入水平是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波动的重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理回报论文参考文献

[1].王超,丁晓文,牛东升,李珏,傅华.心理一致感在付出-回报失衡导致的健康生产力损失中的调节效应[J].职业与健康.2019

[2].范会勇,常颖.辽西幼儿园教师积极心理健康、付出-回报不平衡感和职业倦怠调查[C].Proceedingsof20183rdPIL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andManagementInnovation(PIL-EMI2018)(AdvancesinEducationResearch,VOL.117).2018

[3].王影珍.儿科护士心理资本和付出回报失衡与留职意愿相关性分析[D].河南大学.2017

[4].范会勇.付出-回报不平衡感与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积极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5].王玥,胡琳,张畅.交通警察付出-回报失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

[6].王晓晰,刘利,沈雪,王姝,王子月.钢铁企业工人心理资本在付出回报失衡、超负荷与工作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与中介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

[7].王毅杰,朱艳.工作回报、心理授权与农民工工作满意度[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8].李金地,张雯.助人行为期望回报的心理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

[9].林澜.反应式回报与前瞻式回报: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J].经济管理.2012

[10].黄雁玲.论道德回报的实质与心理基础[J].理论导刊.2010

标签:;  ;  ;  ;  

心理回报论文-王超,丁晓文,牛东升,李珏,傅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