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毛种群论文-张强

獐毛种群论文-张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獐毛种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獐毛,火烧扰动,生长动态,未烧处理

獐毛种群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1](2008)在《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火烧扰动条件下獐毛种群构件季节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獐毛(Aeluropus littoralis)为禾本科獐毛属多年生丛生型禾草。耐盐碱、抗旱、营养繁殖力强,并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建植人工草地和生物治理改良盐碱地理想的草种。本文采用生长季初期火烧处理,定位和定期观测的方法,对松嫩平原碱化草甸火烧扰动和未火烧条件下,獐毛种群构件数量和生物量的生长动态及其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不同构件生物量、分蘖丛构件数量以及不同构件高生长规律也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既可为植物种群生态学理论提供科学积累,也可为盐碱化草地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火烧使獐毛种群的生殖分化略有滞后影响;火烧处理在生长季初期对营养株和总构件数具有较大的有利影响,生长季后期则影响不大;火烧处理对獐毛种群匍匐茎形成的不利影响相对持久。火烧对獐毛种群不同构件的形成时间和数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火烧对獐毛种群营养株、生殖株和匍匐株3种构件结构,在整个生长季均未产生明显的影响。(2)两个獐毛种群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的变化趋势大体相似,火烧使獐毛种群构件的总生物量及其茎生物量迅速增长时间段提前了半个月。火烧对獐毛种群不同构件生物量消长的时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茎、叶、穗和匍匐株的生物量结构尚未产生明显的影响。(3)两个处理獐毛种群各构件组分生物量增加均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两个獐毛种群穗生物量和匍匐株生物量的季节增长均遵循线性规律,茎生物量、叶生物量的季节增长未烧处理遵循幂函数规律,火烧处理遵循2次多项式函数规律;种群全体构件的总生物量的季节增长,未烧处理遵循幂函数规律,火烧处理遵循对数规律。(4)獐毛种群分蘖丛生殖株数量,未烧处理始终高于火烧处理,营养株数量有一定的波动,火烧对獐毛种群单丛的构件数量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5)火烧降低了獐毛生殖株和营养株的高生长。火烧处理对獐毛种群匍匐株长度生长,在整个生长季均未产生不利影响。两个处理獐毛种群分蘖丛平均生殖株高、平均营养株高和平均匍匐株长度的的季节增长均遵循着2次多项式函数规律。(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6-01)

孟巍[2](2008)在《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火烧扰动对獐毛种群构件生长与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獐毛是松嫩平原盐碱草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的重要先锋植物,也是当地的优良牧草。本文通过样地的火烧处理和实际取样观测,定量化分析了火烧扰动对獐毛种群构件生长与分配的影响,以及獐毛种群的生殖株的生物量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成熟期,獐毛种群的7个数量性状中,两种处理獐毛种群同一性状上的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很大。火烧样地獐毛种群生殖株的生物量的变异系数高达52.33%,其最大值是最小值3.94倍,未烧样地的变异系数为28.14%,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04倍;未烧和火烧样地獐毛种群构件其他数量性状的变异度系数,总分蘖株数分别为14.04%和8.22%,营养株数分别为13.23%和4.82%,生殖株数分别为13.13%和16.76%,匍匐茎产蘖数分别为28.52%和76.84%;火烧和未烧两种处理獐毛种群构件的数量和生物量结构基本相同,均以营养株占绝对优势地位。种群数量性状综合分析表明,在同一土壤生境条件下,火烧对獐毛种群的有性生殖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獐毛生殖株的7个数量性状中,两种处理獐毛生殖株均以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叶数、穗长、茎生物量和株生物量大致相近,而叶生物量、穗生物量和穗生物量分配则差异较大。火烧样地獐毛穗的生物量的变异系数34.36%,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0倍,未烧样地獐毛穗的生物量的变异系数55.13%,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7.5倍;两种处理未烧獐毛茎、叶生物量的变异度系数为37.93%和33.21%,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3和4.5倍;火烧獐毛茎和叶的生物量的变异系数36.94%和41.28%,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8.0和7.0倍。生殖株数量性状综合分析表明,在不同处理以及同一生境条件下獐毛种群生殖分株各数量性状均具有较大生长可塑性和差异性。火烧和未烧两种处理獐毛生殖株高度和生物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以未烧样地的普遍高于火烧样地。两种处理獐毛穗生物量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未烧样地獐毛穗生物量有11个梯度变化,而火烧样仅有6梯度变化;两种处理獐毛穗生物量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均在0.05g的级别上最多;火烧样地的穗长有6个梯度的变化,未烧有4梯度变化。两种处理獐毛生殖穗生物量与与生殖株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均呈极显着(p<0.01)的正相关关系。穗生物量是随着生殖株总生物量和茎生物量的增加均呈指数增加;随着叶生物量的增加而呈幂函数增加。从数据分析和方程参数均直接或间接地表明,火烧对獐毛的生殖生长和生殖分配均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6-01)

王艳红[3](2005)在《松嫩平原獐毛种群形态可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态可塑性是当前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方法调查了松嫩平原南部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内自然生长的獐毛种群各种构件(modular)以及分株(ramet)的形态特征,对獐毛种群的形态可塑性指标与土壤 pH 值、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共 6项土壤生境因子指标进行了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比较了 6 个氮肥处理水平条件下的獐毛种群的形态可塑性反应;并且探讨了 2003、2004 两年间獐毛匍匐茎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生境条件下,獐毛匍匐茎长度与土壤的 pH 呈显着负相关(P<0.05),分株高度与全磷含量和 pH 也呈显着负相关(P<0.05),而分株生物量以及獐毛的总生物量则与全钾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但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与獐毛各项测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着(P>0.05)。因此可以判断,测定的 6 个土壤因子指标中,影响獐毛种群形态可塑性的主导生境因子是土壤的酸碱度、土壤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土壤的酸碱度、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在獐毛单优群落斑块内的小尺度空间分布上的异质性构成了对獐毛种群形态可塑性的影响。自然生境条件下,营养生长相关指标与所测定的獐毛各部分生物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匍匐茎长度与营养株的数目及其重量显着正相关(P<0.05),獐毛总生物量与生殖株的数目及其重量显着正相关(P<0.05),营养株重与生殖株重显着正相关(P<0.05)。在獐毛种群的生物量积累过程中,营养生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生境条件下,匍匐茎的节间数、分株高、间隔子生物量及分株生物量在2003、2004 年际间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但间隔子长度年际间变化不显着(P>0.05),分株生物量与间隔子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相当。在施氮肥处理条件下,各月份的不同处理之间的分枝数及分枝强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即对施肥处理未发生可塑性反应。匍匐茎长度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对施肥处理发生了明显的可塑性反应;分株高度也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并且在低度施肥水平和高度施肥水平较高,在中度施肥水平较矮。各个施肥处理之间,生长季末的存活分株数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营养株数与生殖株数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生长季末,母株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 70%以上。在獐毛生长的前期施肥促进了母株的营养生长,而相对地减小了生殖投入,即减少生殖消耗。这是獐毛种群对异质性生境的一种适应性策略。(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5-04-01)

王仁忠,李建东[4](1999)在《小獐毛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与有性生殖特征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松嫩草原盐碱草地上具匍匐茎禾草———小獐毛的种群密度、生物量与有性生殖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小獐毛种群的生殖枝密度、生殖枝生物量、Re1和Re2与营养枝密度和生物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但与匍匐茎密度和生物量以及匍匐茎营养枝密度和生物量间有显着的颉颃关系,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杨允菲,李建东[5](1994)在《松嫩平原碱化草甸獐毛种群有性生殖的数量特征及营养繁殖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单优群落随机取样的调查与测定,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漳毛种群有性生殖的数量特征及营养繁殖特性。樟毛种群以营养生长和营养繁殖为主,成穗率仅为15.7%,结实率为41.6%。獐毛的匍匐茎在整个生长季均不断地增节伸长。至生长季末期,大多数匍匐茎可产生20~22个节,总长度可达269.5~304.5cm,节上可共产生85.5~l11.4个营养繁殖株。不同月份的匍匐茎,其营养繁殖具有相同的规律性。匍匐茎的营养繁殖株在翌春存活与繁殖的数量最少者为10株,多者达131株,基部1~2节无存活,3~19节可形成1~23株的营养繁殖株丛,最远存活的节营养繁殖株距母株294m。(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獐毛种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獐毛是松嫩平原盐碱草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的重要先锋植物,也是当地的优良牧草。本文通过样地的火烧处理和实际取样观测,定量化分析了火烧扰动对獐毛种群构件生长与分配的影响,以及獐毛种群的生殖株的生物量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成熟期,獐毛种群的7个数量性状中,两种处理獐毛种群同一性状上的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很大。火烧样地獐毛种群生殖株的生物量的变异系数高达52.33%,其最大值是最小值3.94倍,未烧样地的变异系数为28.14%,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04倍;未烧和火烧样地獐毛种群构件其他数量性状的变异度系数,总分蘖株数分别为14.04%和8.22%,营养株数分别为13.23%和4.82%,生殖株数分别为13.13%和16.76%,匍匐茎产蘖数分别为28.52%和76.84%;火烧和未烧两种处理獐毛种群构件的数量和生物量结构基本相同,均以营养株占绝对优势地位。种群数量性状综合分析表明,在同一土壤生境条件下,火烧对獐毛种群的有性生殖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獐毛生殖株的7个数量性状中,两种处理獐毛生殖株均以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叶数、穗长、茎生物量和株生物量大致相近,而叶生物量、穗生物量和穗生物量分配则差异较大。火烧样地獐毛穗的生物量的变异系数34.36%,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0倍,未烧样地獐毛穗的生物量的变异系数55.13%,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7.5倍;两种处理未烧獐毛茎、叶生物量的变异度系数为37.93%和33.21%,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3和4.5倍;火烧獐毛茎和叶的生物量的变异系数36.94%和41.28%,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8.0和7.0倍。生殖株数量性状综合分析表明,在不同处理以及同一生境条件下獐毛种群生殖分株各数量性状均具有较大生长可塑性和差异性。火烧和未烧两种处理獐毛生殖株高度和生物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以未烧样地的普遍高于火烧样地。两种处理獐毛穗生物量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未烧样地獐毛穗生物量有11个梯度变化,而火烧样仅有6梯度变化;两种处理獐毛穗生物量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均在0.05g的级别上最多;火烧样地的穗长有6个梯度的变化,未烧有4梯度变化。两种处理獐毛生殖穗生物量与与生殖株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均呈极显着(p<0.01)的正相关关系。穗生物量是随着生殖株总生物量和茎生物量的增加均呈指数增加;随着叶生物量的增加而呈幂函数增加。从数据分析和方程参数均直接或间接地表明,火烧对獐毛的生殖生长和生殖分配均产生了不利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獐毛种群论文参考文献

[1].张强.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火烧扰动条件下獐毛种群构件季节动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孟巍.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火烧扰动对獐毛种群构件生长与分配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王艳红.松嫩平原獐毛种群形态可塑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4].王仁忠,李建东.小獐毛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与有性生殖特征的相关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1999

[5].杨允菲,李建东.松嫩平原碱化草甸獐毛种群有性生殖的数量特征及营养繁殖特性的研究[J].草业学报.1994

标签:;  ;  ;  ;  

獐毛种群论文-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