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源区论文-黄维东,牛最荣,李计生,王毓森

渭河源区论文-黄维东,牛最荣,李计生,王毓森

导读:本文包含了渭河源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文要素,序列变异诊断,降水径流关系,水沙关系模型

渭河源区论文文献综述

黄维东,牛最荣,李计生,王毓森[1](2017)在《渭河源区典型小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渭河源区清源河典型小流域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流域水文要素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流域降水、径流和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8.5%,5-10月径流占全年的78.7%,5-8月输沙量占全年的88.9%。受上游修建水库、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汛期径流和泥沙1997-2013年比1980-1996年均减少了5.9%。流域面平均降水量、平均流量、平均输沙量年际变化不稳定,总体呈减少趋势,序列最大可能变异点分别为1995年、1994年和1997年。建立了流域年降水量与年径流深、次降水量P+Pa与次径流深相关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02和0.860。以年最大洪峰流量为参数,分别建立了流域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次径流量与次输沙量关系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835和0.917,公式模拟值与实测值接近,误差较小,可以作为以径流推算泥沙的重要依据。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程度,对区域抗旱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小流域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7年04期)

张明禄,王自强[2](2013)在《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治理规划获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张明禄 通讯员王自强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批复《甘肃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水源地保护、植被保护与建设、水土保持、防灾减灾和中小河流治理等五大工程,提出要加强区域内防灾减灾工作,重点建设(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3-10-15)

周文馨[3](2012)在《应尽快启动渭河源区生态综合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渭河源区生态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对整个渭河的治理及黄河的治理开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在近日召开的甘肃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陈天雄等代表建议,尽快将《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规划》(本文来源于《黄河报》期刊2012-02-02)

周文馨[4](2012)在《尽快启动渭河源区生态综合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兰州1月13日电 周文馨“实施渭河源区生态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对整个渭河的治理及黄河的治理开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正在召开的甘肃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陈天雄等代表建议,尽快将《定西渭河(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2-01-14)

姚玉璧,张秀云,段志勇,宋永杰,杨建军[5](2011)在《渭河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渭河源区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渭河源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10.442~-10.417 mm/10a之间,降水量递减以秋季、夏季降水量递减为主。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显着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0.169~0.201℃/10a之间,增温率以冬季最大,年际变化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持续上升。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着上升趋势,年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0.058~0.113/10a之间。近50年来渭河源区气候趋于暖干化。水资源呈显着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044×108m3/10a,年际变化存在2~3 a、5 a的年际周期变化。水资源与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与气温、干燥指数呈显着负相关,降水量减少、气温上升、干燥指数增加,导致水资源减少。(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1年05期)

陈彩虹,吕霞[6](2011)在《甘肃生态保护亟待国家给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生态脆弱,治理生态环境一直是全国两会上甘肃代表、委员重点关注的话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又就甘肃生态恶化以及治理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建立祁连山生态补偿机制  祁连山是我国着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保障了占甘肃总面积60(本文来源于《甘肃经济日报》期刊2011-03-09)

赵全福[7](2010)在《渭河源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定西讯( 赵全福)从定西市“陇原环保世纪行——聚焦渭河”采风活动中了解到,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关于渭河源区定西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已完成市级审查,待省级审查结束后将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审批。规划建设期为6年,(本文来源于《甘肃经济日报》期刊2010-08-27)

安铎[8](2009)在《市上召开渭河源区生态建设专项规划编制会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安铎) 10月23日,市政府召开渭河源生态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听取有关部门及设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确保《渭河源规划》编制早日顺利完成。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本文来源于《定西日报》期刊2009-10-26)

王辉[9](2009)在《渭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产流、产沙效率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渭河干流渭源水文站以上114km~2的渭河源区为研究区域,以渭源水文站及研究区内各个气象站的降雨、径流、含沙量资料为依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渭河源区的产流、输沙变化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有:梯田开发对研究区年、丰水期、枯水期产流的变化的影响;梯田开发对研究区多年暴雨洪水的洪峰、径流变化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研究区不同研究时段径流含沙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年降水量保持稳定、最丰叁个月降雨量略有递减、最枯叁个月降雨量呈现上升的情况下,叁个研究时段的产流效率多年逐渐减小。在70年代研究区降雨-产流相关程度较高,随着研究时段的前进相关程度逐渐降低,到1990年以后关系已经及其微弱,而随着时间前进梯田面积与产流效率之间相关程度逐渐提高,2000年以后已达到了较高的精度。这表明研究区产流效率的持续降低是梯田开发利用变化的结果,表明渭河源区“坡改梯”工程将导致流域产流量的减小。梯田开发,加大了雨水截留下渗和蒸发,这是造成研究区产流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梯田开发引起的产流效率减小对不同的研究时段的贡献不一,根据梯田面积、降雨因素回归统计,梯田对年、最丰叁个月、最枯叁个月产流效率的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4495、0.3924、0.8304,分析表明梯田开发对产流的影响枯水期>年产流>丰水期。(3)渭河源区大规模的梯田开发对暴雨洪水过程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在相等降雨量的暴雨下,梯田开发明显的削弱了研究区洪峰流量、径流模数、产流效率等。(4)渭河源区枯水期径流含沙量的大小与源区梯田开发无显着关系,分析表明枯水期径流含沙的大小变化主要取决于枯水期内研究区是否能发生产生径流的有效降水。在无有效降水的情况下研究区径流多年来泥沙含量近似为零,相反则会出现一定时段内泥沙含量的轻微上升。(5)丰水期和暴雨洪水产流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径流含沙变化与梯田开发的土地利用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径流含沙与梯田面积呈反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随着渭河源区梯田面积的增加泥沙含量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5-01)

王辉,张钰,刘光生,唐颖丰,赵力强[10](2009)在《渭河源区1970-2006年梯田开发对水文产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渭河源区自70年代以来持续进行大规模梯田建设,该文对土地覆盖变化、降水条件和梯田面积变化3个因素进行分析,从年、最丰3个月(7-9月)、最枯3个月(12月至次年2月)3个不同时段探讨研究区产流效率持续递减的根本原因。基于流域降水-产流-梯田面积的变化趋势分析和显着的统计回归关系,建立了基于降水和梯田面积两种因素的产流统计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梯田开发是造成渭河源区产流效率降低的根本原因,并且随着梯田面积的增加对枯水期产流影响最为剧烈、对丰水期产流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土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09年02期)

渭河源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张明禄 通讯员王自强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批复《甘肃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水源地保护、植被保护与建设、水土保持、防灾减灾和中小河流治理等五大工程,提出要加强区域内防灾减灾工作,重点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渭河源区论文参考文献

[1].黄维东,牛最荣,李计生,王毓森.渭河源区典型小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分析[J].冰川冻土.2017

[2].张明禄,王自强.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治理规划获批[N].中国气象报.2013

[3].周文馨.应尽快启动渭河源区生态综合治理[N].黄河报.2012

[4].周文馨.尽快启动渭河源区生态综合治理[N].法制日报.2012

[5].姚玉璧,张秀云,段志勇,宋永杰,杨建军.渭河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

[6].陈彩虹,吕霞.甘肃生态保护亟待国家给力[N].甘肃经济日报.2011

[7].赵全福.渭河源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速[N].甘肃经济日报.2010

[8].安铎.市上召开渭河源区生态建设专项规划编制会议[N].定西日报.2009

[9].王辉.渭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产流、产沙效率响应[D].兰州大学.2009

[10].王辉,张钰,刘光生,唐颖丰,赵力强.渭河源区1970-2006年梯田开发对水文产流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9

标签:;  ;  ;  ;  

渭河源区论文-黄维东,牛最荣,李计生,王毓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