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要素在哈尼族传统人居环境系统中的作用述评

森林要素在哈尼族传统人居环境系统中的作用述评

一、哈尼族传统人居环境体系中森林要素之作用评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瑶[1](2021)在《元阳哈尼族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景观路径研究 ——以阿者科村与箐口村为例》文中提出

何沁遥[2](2020)在《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聚落研究 ——以垭口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6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7届会议在柬埔寨金边隆重召开,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目前针对哈尼族村寨的研究大多围绕梯田系统展开,或以整个元阳梯田景观区作为研究对象,然而对乡土聚落进行全面研究较少,缺乏对某一村寨针对性的研究和探索,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来分析乡土聚落的研究更加匮乏。在此背景下,以云南省元阳县垭口村为例,以文化景观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实地调研、测绘、走访等研究方法,对其乡土聚落进行详细研究。垭口村作为世界第三批传统村落,保护较完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首先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使命的理论框架,梳理了“文化景观”和“乡土聚落”理论研究现状,提炼目前研究视角及要点。其次,建立宏观、中观、微观的研究体系,从文化景观视角研究了垭口村乡土聚落组成结构及其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文化景观角度研究垭口村乡土聚落的形成机制,基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两方面对垭口村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垭口村目前的困境及其归因,进一步提出有利于垭口村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通过上述研究,希望能为类似乡土聚落的发展和研究提供思路,并且拓展了乡土聚落的研究视野,有助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李卅[3](2020)在《南太行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高速全球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正快速消失。目前关于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的研究中,研究对象较侧重于乡村聚落中的生活类景观,忽视生产类景观和信仰类景观。这种聚落景观特征的研究框架,忽视了聚落景观的整体性,对于地形复杂,聚落中建筑组团占地面积小的山地聚落景观特征识别十分不利,急需一种针对该类型聚落构成特性的景观特征研究方法。基于此问题,本文结合风景园林学科的特性,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场所理论和马斯洛需求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系统性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分析框架。选取南太行地区典型的高山峡谷景观单元——林虑山地区为研究范围,在分析该地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结构背景的基础上,以其内21个乡村聚落为样本,运用田野调查,聚落单位层次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从生产、生活、信仰三种功能层次和地景、聚落、住居三种尺度层次对该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展开研究,并进一步总结其景观形成机制。研究结论包括如下5个方面:(1)该地区乡村聚落的生产、生活、信仰三类景观的空间结构各不相同。其中生产景观从中心到边界表现出“村—林—田—林—山”的交错环状结构。生活景观的地景与聚落尺度表现出“聚集—非向心”的结构,而在住居尺度表现出“聚集—向心”的结构。信仰景观表现出“中心-边界”的结构。(2)乡村聚落景观总体上表现出沿山体阶梯垂直分异的特征。南太行山在山麓、山腰、山顶地带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地貌特征,为解决不同的原生地形存在的问题,当地聚落最终形成了山麓避水型、山腰避险型和山顶避风型三大类型,其中山麓避水型可分为陡坡型与高台型两个亚类,山腰避险型可分为缓坡型与陡崖型两个亚类。(3)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一种多层级嵌套的景观模式系统组织起来的。聚落的生产、生活、信仰三类景观在地景、聚落、住居三个层次上分别表现出相似“原型”结构,整体形成一个模式系统。而多类聚落景观的呈现,正是“原型”结构在具体地理环境中的适应性表达。(4)生产景观对山地聚落类型的确定起到重要作用。由于自然环境生产力的限制,山地聚落中生活景观占地面积小,结构单一。而生产景观占地面积大,且随地形不同展现出不同的秩序结构。该类型聚落景观是生活与信仰景观营建的基础,决定了聚落的整体景观特征。(5)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成以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为本源,自然地理环境为动因。乡村聚落中的生产景观源于人的物质需求,生活景观源于人们的社会需求,而信仰景观源于精神需求。聚落景观的功能类型与基本结构由人的生存需求决定,而其具体形态的表达,受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塑造。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可总结为:(1)拓展了现有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分析框架。(2)总结了乡村聚落景观背后多层级嵌套式的模式系统。本文的研究意义如下:(1)明确了南太行地区乡村聚落景观中特有的人居智慧,弥补现有研究的空缺。(2)拓展了现有的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视野,方法与理论体系。提出了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归纳了乡村聚落景观背后隐藏的多层级嵌套式的模式系统与景观形成过程。(3)有助于理解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平等看待不同群体的景观表达。该研究框架和聚落景观模式系统的运用可更有针对性的识别出乡村聚落景观的特征,为我们更深入的认识某一特定文化体系、地理环境下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对环境的看法打下基础。为未来的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借鉴。

王祺堃[4](2020)在《乡土景观整合视角下的元阳垭口村传统景观修复与更新设计》文中认为论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土景观设计为主线,立足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乡土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本文主要从人文视角出发,以元阳县攀枝花乡垭口村的乡土景观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垭口村的哈尼族乡土景观元素进行保护的同时,对其人居环境提出一系列的更新方案,并就如何实现村庄文化、生态、经济、美学的相互和谐作了思考,以使我们的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这一重要战略的规划目标。以垭口村传统景观的保护和改造提升为试点,以期构建一种城乡融合、产居融合、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新发展模式,使区域内的哈尼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成为我国边境形象的魅力窗口。通过构建文化基因图谱、村落景观基因识别和空间句法等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垭口村的传统景观资源进行了整合。主要结论有:1.从信仰、民俗、技艺、语言等精神文化和建筑、服饰、饮食等物质文化两方面来构建了元阳地区哈尼族不同支系的文化基因谱系图,以此为依据来找寻区域内垭口村的哈尼文化根基。2、作了垭口村的景观基因识别。主要就垭口村内的民居建筑来寻找哈尼族村寨之间相同的文化渊源和细微的差别性。3、使用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对垭口村的空间形态做出理性的分析。为村落的改造提升在空间功能上做出了科学的预判。4、对垭口村的传统景观进行了修复和更新设计。

董琳颖[5](2020)在《人地关系视角下元阳梯田文化与族际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元阳梯田稻作文化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往关于元阳梯田文化的研究多以人类学、建筑学、农学等学科为主,由于哈尼族为元阳县聚居的世居民族,很多研究把元阳梯田文化等同于哈尼族的文化。在涉及元阳梯田文化的研究中,一般都是以哈尼族文化介绍为主,包括哈尼族民俗节日、房屋建筑、农耕文化等内容。元阳梯田稻作文化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多种世居民族基于生存需求下共生互补、相互协作、共同开垦的成果,是从过去的共建梯田文化,到现在共享梯田文化,再到对梯田文化的未来的共同经营的过程中的自觉行为。元阳梯田文化得到发展进步的背后就是一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建构过程。元阳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以哈尼族为主,包括彝族、傣族、壮族等多个山地世居民族在内的众多民族组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指导下,树立了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这不仅为当地的发展注入动力,而且促进了元阳县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在元阳梯田稻作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元阳县各民族经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生态价值观,形成了各民族“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特别是近年来,元阳各民族在共同文化的认同和联系下,能够秉持正确的利益观,维护“共建、共享、共治”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其背后反映出来和谐民族关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研究从元阳梯田开垦过程中的人地适应的视角入手,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为主要支撑,第一章对元阳梯田稻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概述,第二章介绍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元阳梯田文化的多元分析,第三章讨论了元阳梯田文化中的族际互动,第四章则是关于元阳梯田文化建设与族际互动的反思,第五章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等三个方面,着重探讨元阳梯田文化与和谐民族关系相互作用的逻辑建构,结语则对元阳梯田文化与族际互动的发展进行展望,揭示了元阳县民族关系的建构对当今民族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黄歆[6](2019)在《文化景观遗产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花山岩画遗产区村落更新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作为世界遗产总量第一的“遗产大国”,在遗产保护方面离成为“遗产强国”还有一段距离。遗产保护观念尚未普及使得文化景观遗产区内村落的保护得不到重视。随着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遗产申遗成功,遗产区内村落旅游热潮持续高涨,日益增长的旅游功能需求同村落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活、传统风貌异化严重、特色文化日渐衰微、公共设施建设落后的村落现状产生矛盾。为了解决遗产区内村落困境,需要对文化景观遗产区村落保护和更新进行研究。本文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视角出发,通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实地调研、访谈调查等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相关的国际公约、宪章、宣言以及国内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进行梳理,分析国外村落遗产保护模式的利弊,以及国内现有村落保护体系的异同。其次,对日本白川乡合掌村、韩国河回村和良洞村、安徽黟县宏村、元阳哈尼梯田菁口村、杭州西湖景中村、开平碉楼与村落六个国内外世界文化遗产村落进行案例研究,对其遗产概要、遗产价值及遗产保护与更新手法进行分析,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地方。接着,在遗产价值标准、要素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与遗产价值相关性较大的地形地貌、农业生产要素、村落整体格局、建筑及建造技艺、公共空间与景观、文化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六个要素进行分析,结合对村民及游客的使用需求分析,找出文化景观遗产区村落遗产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前文的理论、案例、价值要素的研究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景观遗产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村落的核心价值,以及真实性与完整性、文化性与地域性、适宜性与可持续性、集约性与共享性四项原则,并以广西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遗产区更新实践为案例,提出遗产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包括遗产价值评估与分级保护、遗产区村落整体格局保护与重构、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设计、遗产区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遗产区村落色彩特征的统一、遗产区村落及周边环境景观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遗产区村落的社区保护和社区参与。希望村落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原则和策略能够指导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遗产区村落未来的保护和开发,并为其他文化景观村落的保护和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上官晨璐[7](2019)在《基于自组织激励机制下的云南风景区村落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国家对乡村旅游的日益重视,在云南景区旅游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景区周边的村落保护与更新发展已然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村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的演变过程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经历了漫长的自组织循环后才形成了如今的社会、经济、自然和文化特征。受到快速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影响,云南风景区村落的自组织循环过程受到了外部力量的干预,导致村落空间结构形态趋于失衡,很多村落也逐渐失去了其承载的多元化信息与结构。这些受景区旅游发展影响下的村落不仅需要保护,也需要可持续性的更新发展。本论文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出发,从分析村落的形成过程及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案例地东川红土地景区下花石头村、剑川沙溪景区沙登村以及元阳县阿者科村的实地调研与演变分析,挖掘风景区村落的自组织演化规律,并梳理出风景区村落在旅游业影响下所产生的问题并对其根源进行剖析。在尊重村落自组织规律的前提下,明确村民的主体地位,把握好政府、规划师、村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村落现如今继续进行自组织演化的动力来源,并构建出以利益分配激励机制、社会生活激励机制、监督与约束机制为主导的“自组织激励机制”引导村落进行保护与更新,使村落的自组织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相协调。并用其指导红土地景区下花石头村的整治更新设计,进一步论证激励机制指导村落自组织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和方法。

欧阳玉卓[8](2019)在《红河州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彝族土掌房”建筑群——泸西县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被称为“原始唯美主义的琥珀”,是彝族人民在红河州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建造技艺创造出的历史文化遗产。彝族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社会宗教、语言文字、民族历史等人文社科方面,建筑学领域则主要是传统建筑构造研究,彝族传统聚落的景观研究系统论着及保护实例还比较缺少。课题项目《十三五——西南多民族聚居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立足于对彝族传统聚落与环境结合体系的研究。本文以云南红河州彝族典型代表城子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传统聚落特征。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出发,以环境经验为法,求证彝族传统聚落特征形态及内涵,探究城子村的形成、发展与景观风貌、传统民居、环境保护的经验策略。论文由四部分组成:(一)研究选题。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及意义缘起,通过收集分析目前国内外彝族传统聚落的研究进展,明确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二)发现问题。第二章从我国城市化背景出发,针对云南省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景观风貌现状,分析其面临主要危机和挑战,思考未来转型之路何去何从。(三)分析问题。第三章分析红河州彝族的历史源流、文化融合、聚落空间发展、景观形态和公共空间、传统建筑与细部梳理,总结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特征,并对比其他彝族支系的聚落特征。第四章分析城子村现状,研究聚落选址、空间形态、景观系统、街巷空间、院落布局和传统建筑等特征,归纳其独特的聚落特征。(四)解决问题。第五章保护思考及改造策略。通过第三、四章对彝族聚落特征的研究,找到面对彝族传统聚落危机和挑战的更新策略。这些策略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景观手法中。针对现状的问题一一做出回应,合理运用研究得出的聚落特征为未来彝族聚落设计提供支撑,在现代化的基础上传承彝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文化和环境结合发展。尽量降低城镇化及旅游建设的负效应,对城子新村提供具有景观环境经验的现代化彝族聚落保护更新策略。

罗晓杰[9](2019)在《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河哈尼梯田分布于红河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县,主要分布在八大片区,典型的森林、梯田、水系和村寨和谐共生的“四素同构”系统,构成奇特的人居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现代化推动聚落空间发展演变,对聚落空间的形态调查及当前演变有助于系统认识红河哈尼梯田聚落的价值,促进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发展。研究工作吸取了人类学关于区域聚居的相关史料研究的基础,借助GIS新技术分析当代3027个传统乡村聚落在密度上、流域上、聚落斑块的聚居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密度上分布不均衡,分布以流域界限为地理边界且与支流水系正相关,反映空间上碎片化与梯田稻作紧密联系;聚落斑块面积分布总体有序,以0.06平方公里以下为主,但核心区处于快速膨胀演变之中,反映出社会经济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当代影响下发展和保护矛盾聚焦在核心区。以抽样法选取典型的32个样本梯田聚落,开展空间形态比较研究,以地域性的角度对聚落的选址、边界形态、内部空间要素、民居形态进行解析。系统提炼了聚落空间的同一性与异质性,并总结了聚落空间在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生产方式三大要素影响下的互动作用机制。基于调查分析当代聚落空间演变,针对发展的不充分、空间缺乏管理随意发展、文化空间的消退、传统民居的消亡等当前矛盾问题,结合聚落空间的传统营建智慧、价值及传承要求,为红河哈尼梯田聚落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整体性视角。结论部分对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了总结,包括聚落空间分布特征、选址特征、边界形态特征、内部空间要素特征、传统民居形态特征,研究进一步得出了三个主要的结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族文化为主要因素共同影响着该地区的聚落空间形态;同一性与异质性的共存表达是梯田聚落空间形态的属性;在梯田聚落空间的当代演变中应延续聚落空间形态的核心价值。

邵思宇[10](2018)在《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修复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是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的浓缩,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哈尼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村落的重要代表,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活化石,全国独树一帜。哈尼族人将村落建在海拔1800m左右的山坡上,村落上方有涵养水源的森林,下方是绵延至山脚的梯田,水系串联其间,形成了独特的“四素同构”村落格局,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典范。但近些年村落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村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使得哈尼传统村落进行了大量的无序建设,自然环境被破坏、蘑菇房被一幢幢的红砖房取代、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等问题导致村落的人居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哈尼梯田传统村落的保护并非博物馆式的保护,而应当保护与发展并存,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村落相结合,在保护村落传统文化和风貌的同时,提升村落的整体人居环境。如此,才能使村落不断发展,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本文在笔者对于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相关文献查找和阅读,对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深入研究。首先对元阳县的自然人文情况、哈尼梯田遗产区的82个村落现状、哈尼传统村落的营建结构做了介绍,为下文的深入分析做了背景铺垫;其次将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传统民居、道路广场设施、市政设施、环卫设施五个方面,对每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剖析和梳理;然后对村落人居环境现存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自然环境恶化、整体风貌破坏、现有设施老化、各类设施缺乏这四个主要问题;最后将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传统民居风貌、基础设施三大块内容。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从山体、森林、梯田、水系四方面出发,对各要素的修复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保护好哈尼族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于哈尼传统民居的保护,将村内现状民居风貌分为传统类、协调类、异化类和冲突类四种,根据民居风貌的破坏程度不同,提出了各具针对性的风貌修复方案。对于村落基础设施的修复,从道路广场、市政设施、环卫设施三大块出发,针对具体场地和设施条件,对村内的各项基础设施提出修复和改善方法,力求在保护村落传统风貌的同时,达到提高村落的基础设施水平的目的,希望能探索出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基础设施改善方法,使哈尼传统村落能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不失传统、良性发展,借用现代科技的力量改善村落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希望本文所做的研究和探索能为今后哈尼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哈尼族传统人居环境体系中森林要素之作用评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尼族传统人居环境体系中森林要素之作用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聚落研究 ——以垭口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风景园林学
    2.2 文化景观
        2.2.1 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
        2.2.2 文化景观主要特性及构成
        2.2.3 文化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乡土聚落
        2.3.1 乡土聚落概念
        2.3.2 乡土聚落国内外研究现状
        2.3.3 乡土聚落的文化景观研究视角
第三章 文化景观视角下垭口村乡土聚落的组成结构
    3.1 垭口村文化景观宏观构成——整体构成
        3.1.1 森林
        3.1.2 梯田
        3.1.3 村寨
        3.1.4 水系
    3.2 垭口村文化景观中观构成——村寨结构
        3.2.1 居住空间
        3.2.2 街巷空间
        3.2.3 休闲聚会空间
        3.2.4 精神文化空间
    3.3 垭口村文化景观微观构成——单体结构
        3.3.1 传统建筑
        3.3.2 水井
    3.4 垭口村文化景观的文化体系
        3.4.1 稻作文化
        3.4.2 农耕历法
        3.4.3 哈尼族传统服饰
        3.4.4 文学歌舞
        3.4.5 节日祭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景观视角下垭口村乡土聚落的形成机制
    4.1 垭口村的自然环境
        4.1.1 地形地貌
        4.1.2 气候特征
        4.1.3 水文系统
        4.1.4 资源系统
    4.2 哈尼族民族文化
        4.2.1 哈尼族发展史
        4.2.2 哈尼族族源
        4.2.3 哈尼族族称
        4.2.4 宗教信仰
        4.2.5 社区管理体系
    4.3 基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
        4.3.1 聚落选址及营造
        4.3.2 蘑菇房的形成
        4.3.3 梯田稻作
        4.3.4 森林保护
        4.3.5 水利建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垭口村乡土聚落的危机与保护发展
    5.1 垭口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5.1.1 村寨劳动力流失
        5.1.2 梯田稻作系统失衡
        5.1.3 村寨风貌受损
        5.1.4 精神文化空间地位降低
        5.1.5 文化体系传承困难
    5.2 垭口村面临困境的归因
        5.2.1 城市化发展的冲击
        5.2.2 梯田稻作经济效益不足
        5.2.3 村民对建筑需求改变
        5.2.4 村民对传统文化价值缺乏了解
        5.2.5 村民对村寨保护意义不明确
    5.3 垭口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5.3.1 开拓特色产品销售渠道
        5.3.2 人才引回计划
        5.3.3 文化景观活态传承,传统建筑可持续改造
        5.3.4 普及传统文化教育
        5.3.5 增强非物质文化景观与现实生活联系
        5.3.6 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
        5.3.7 村寨环境整治
        5.3.8 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3)南太行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现代化进程引发的乡村聚落景观趋同
        1.1.2 理论背景:设计理论领域对乡土景观特征的探索
        1.1.3 政策背景:保护与传承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识别与保护南太行乡村聚落景观中特有的人居智慧
        1.2.2 拓展乡村聚落景观相关研究的视野、方法与理论体系
        1.2.3 理解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平等看待不同群体的景观表达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乡村聚落景观
        1.3.2 景观特征
        1.3.3 场所
        1.3.4 南太行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乡村聚落景观相关理论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多角度研究
        1.4.3 太行山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
        1.4.4 南太行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
        1.4.5 评述及本研究的定位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
        1.6.1 田野调查与实证法
        1.6.2 聚落单位层次分析法
        1.6.3 图解分析法
        1.6.4 多学科交叉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2 乡村聚落景观构成特征和分析框架
    2.1 主位视角下的乡村聚落景观构成特征
        2.1.1 主位视角与客位视角的差异
        2.1.2 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组织单位
        2.1.3 乡村聚落景观基本单位的组织图式
    2.2 乡村聚落景观的功能层次
        2.2.1 满足资源获取需求的生产景观
        2.2.2 维系社会组织需求的生活景观
        2.2.3 服务三界划分需求的信仰景观
        2.2.4 三类景观之间的关系
    2.3 乡村聚落景观的尺度层次
        2.3.1 地景尺度
        2.3.2 聚落尺度
        2.3.3 住居尺度
    2.4 基于尺度与功能层次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分析框架
        2.4.1 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分析框架的基本构成
        2.4.2 乡村聚落景观分析框架的特征
    2.5 小结
3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背景环境
    3.1 自然地理环境
        3.1.1 地理区位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水系
        3.1.4 气候植被
        3.1.5 土壤类型
    3.2 历史人文环境
        3.2.1 聚落发展的历史沿革
        3.2.2 山地风俗文化
        3.2.3 民间信仰体系
    3.3 社会结构背景
        3.3.1 血缘关系
        3.3.2 地缘关系
        3.3.3 业缘关系
        3.3.4 志缘关系
    3.4 小结
4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的生产景观特征
    4.1 聚落营建的资源获取逻辑
        4.1.1 地景尺度:聚落与聚落之间土地的协调
        4.1.2 聚落尺度:聚落内部要素的协调
    4.2 饮水系统的配置
        4.2.1 饮水系统的类型
        4.2.2 水源获取逻辑
        4.2.3 饮水系统与村庄的位置关系
    4.3 林地的配置
        4.3.1 林地的功能
        4.3.2 林地配置逻辑
        4.3.3 林地与村庄的位置关系
    4.4 农田的配置
        4.4.1 农田的类型
        4.4.2 农田配置逻辑
        4.4.3 农田与村庄的位置关系
    4.5 道路的配置
        4.5.1 道路网络的类型
        4.5.2 道路的配置逻辑
        4.5.3 道路与村庄的位置关系
    4.6 聚落格局类型划分
        4.6.1 分类指标
        4.6.2 样本概述
        4.6.3 分类结果
    4.7 小结
5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的生活景观特征
    5.1 地景尺度聚居空间组织
        5.1.1 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5.1.2 聚落之间的连通性
    5.2 聚落尺度聚居空间组织
        5.2.1 村庄的空间形态与演变
        5.2.2 公共空间体系
        5.2.3 院落间的组织方式
    5.3 住居尺度聚居空间组织
        5.3.1 民居单体建筑的基本形制
        5.3.2 民居的组织与演变
        5.3.3 民居组织的位次关系
    5.4 小结
6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的信仰景观特征
    6.1 民间信仰的三界观念
        6.1.1 中西方信仰观念的差异
        6.1.2 民间宗教中的宇宙观特征
        6.1.3 天、地、人三界属性
        6.1.4 三界之间的联系
    6.2 地景尺度的神圣景观体系
        6.2.1 地景神圣景观的构成要素
        6.2.2 地景神圣景观与聚落的位置关系
        6.2.3 地景神圣景观的空间组织
    6.3 聚落尺度神圣景观体系
        6.3.1 聚落神圣景观的构成要素
        6.3.2 聚落神圣景观与村庄的位置关系
        6.3.3 聚落神圣景观的空间组织
    6.4 住居尺度的神圣景观体系
        6.4.1 家宅神圣物的构成要素
        6.4.2 家宅神圣物的分布
        6.4.3 家宅神圣物的空间组织
    6.5 小结
7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成机制
    7.1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模式系统
        7.1.1 生产景观的原型与衍生类型
        7.1.2 生活景观的原型与衍生类型
        7.1.3 信仰景观的原型与衍生类型
        7.1.4 多层级嵌套式的模式系统
    7.2 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成过程
        7.2.1 景观形成路径
        7.2.2 基底:人的基本生存需求
        7.2.3 动因:自然地理环境
    7.3 小结
8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8.1 保护
        8.1.1 系统性、层次性的开展景观保护
        8.1.2 研究归纳乡村聚落景观的模式系统
        8.1.3 关注景观生成过程的保护与维持
    8.2 发展
        8.2.1 重塑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
        8.2.2 在景观规划与建设工作中注重公众参与,提倡居民自建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乡村聚落中生产、生活、信仰三类景观的空间结构各不相同
        9.1.2 乡村聚落景观总体上表现出沿山体阶梯垂直分异的特征,分为3大类,5小类
        9.1.3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一种多层级嵌套的景观模式系统组织起来的
        9.1.4 生产景观对山地聚落类型的确定起到重要作用
        9.1.5 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成以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为本源,自然地理环境为动因
    9.2 论文创新点
        9.2.1 拓展了现有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分析框架
        9.2.2 总结了乡村聚落景观背后多层次嵌套式的模式系统
    9.3 研究展望
        9.3.1 景观模式系统的进一步充实
        9.3.2 对乡村聚落景观在时间尺度上演变规律的研究
        9.3.3 景观模式系统在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样本村落图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乡土景观整合视角下的元阳垭口村传统景观修复与更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乡村社区的发展经验
        1.3.2 我国传统村落景观的发展历程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乡土景观设计方法及典型案例分析
    2.1 乡土景观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乡土景观的内涵
        2.1.2 基于“乡土景观”的当代乡村景观设计方法
    2.2 文化基因谱系
        2.2.1 文化基因谱系的构建方法
        2.2.2 文化基因谱系图的解构
    2.3 空间句法
        2.3.1 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
        2.3.2 空间句法在传统村落空间分析中的运用
    2.4 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案例分析
        2.4.1 杭州市文村
        2.4.2 新县西河村
        2.4.3 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
        2.4.4 案例总结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状概况及前期分析
    3.1 垭口村概况
    3.2 区位关系
        3.2.1 垭口村区位关系
        3.2.2 垭口村周边旅游资源分析
        3.2.3 垭口村交通条件分析
        3.2.4 区域旅游联动
    3.3 村域现状调查数据库
        3.3.1 规划范围
        3.3.2 现状踏勘
        3.3.3 建筑风貌分析
        3.3.4 气候条件分析
        3.3.5 自然生态资源
        3.3.6 景观格局分析
        3.3.7 地形地貌分析
        3.3.8 坡向坡度分析
        3.3.9 综合用地现状
        3.3.10 村域产业发展现状
        3.3.11 传统文化资源
    3.4 问卷调查
    3.5 村民诉求
    3.6 村域现状问题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垭口村乡土景观资源的整合
    4.1 四素同构的立体景观格局
        4.1.1 森林
        4.1.2 水系
        4.1.3 村寨
        4.1.4 梯田
    4.2 以梯田稻作为核心的农耕文化
        4.2.1 迁徙途中的文化碰撞
        4.2.2 高山之上的稻米之魂
        4.2.3 分水木刻的管理体系
        4.2.4 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
    4.3 垭口村景观资源分析
    4.4 元阳县哈尼族文化基因谱系的构建
    4.5 垭口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垭口村传统景观修复与更新设计
    5.1 总体设计理念
    5.2 设计策略
        5.2.1 布局思路
        5.2.2 布局手法
    5.3 总体设计
        5.3.1 功能结构分区
        5.3.2 空间句法分析
        5.3.3 景观节点设置
        5.3.4 总平面图设计
        5.3.5 竖向设计
        5.3.6 道路及交通设施改善
        5.3.7 农田水利的提升
        5.3.8 公共设施配置
        5.3.9 植物配置
        5.3.10 空间结构分析
    5.4 分区设计
        5.4.1 哈尼走廊的景观塑造
        5.4.2 村寨入口设计
        5.4.3 磨秋场设计
        5.4.4 儿童游园(科普书屋)设计
        5.4.5 开放式休息区设计
        5.4.6 村委会外部环境改造
        5.4.7 酿酒炒茶区设计
        5.4.8 分水木刻科普点设计
        5.4.9 村寨北门设计
    5.5 专项设计
        5.5.1 公共卫生间设计
        5.5.2 垃圾分类设计
        5.5.3 民居更新设计
        5.5.4 梯田观景台设计
        5.5.5 导视系统设计
        5.5.6 路灯设计
        5.5.7 步行道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6.1 研究结论
    6.2 有待改进提升的地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垭口村入户问卷调查
附录 B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情况

(5)人地关系视角下元阳梯田文化与族际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价值
    三、 研究综述
        (一) 关于元阳梯田文化的研究
        (二) 关于元阳民族关系的研究
        (三) 关于元阳梯田文化的多学科研究
        (四) 小结
    四、 理论支撑
    五、 研究思路
    六、 研究方法
    七、 创新点
第一章 元阳梯田文化概述
    第一节 元阳自然生态环境
        一、 元阳历史沿革及自然环境
        二、 人口与民族构成情况
        三、 元阳梯田生态系统
    第二节 元阳梯田文化含义、内容及特点
        一、 元阳梯田文化的含义
        二、 元阳梯田文化的内容
        三、 元阳梯田文化的特点
第二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元阳梯田文化的多元分析
    第一节 梯田文化中的自然要素
        一、 哀牢山区各民族生态观
        二、 梯田农耕文化构成
    第二节 梯田文化中的民族关系
        一、 民族分布格局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二、 守望相助的和谐民族关系
第三章 元阳梯田文化中的族际互动
    第一节 族际互动中的主要民族——哈尼族
        一、 史诗和故事中的哈尼族
        二、 哈尼族文化习俗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梯田文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一、 梯田生产中的族际互动
        二、 水——连接山地各族的纽带
第四章 关于元阳梯田文化建设与族际互动的反思
    第一节 影响元阳梯田文化的社会要素
        一、 土地制度的发展对梯田文化的影响
        二、 现代社会组织对梯田文化影响
    第二节 阻碍元阳梯田文化建设与族际互动原因
        一、 多民族灌溉水资源配置失衡与冲突
        二、 利益主导下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协调
第五章 元阳梯田文化与族际互动逻辑建构
    第一节 历史逻辑:梯田文化与元阳各民族友好交往传统
        一、 由“自在”到“自觉”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 共有精神家园滋养下的元阳各民族友好交往传统
    第二节 理论逻辑:生态文明视角下元阳梯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 元阳梯田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客观表现
        二、 元阳梯田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符合时代要求
    第三节 实践逻辑:元阳和谐民族关系建构的双向互动过程
        一、 “自上而下”:党的民族工作促进作用
        二、 “自下而上”:少数民族的自觉性行为
结语 :元阳梯田文化与族际互动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文化景观遗产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花山岩画遗产区村落更新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相关概念
        1.3.1 文化景观遗产
        1.3.2 “村落”的概念界定
        1.3.3 村落“保护”与“更新”
        1.3.4 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遗产区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文化景观遗产相关综述
        1.4.2 遗产旅游相关综述
        1.4.3 村落保护与更新相关综述
        1.4.4 花山岩画相关综述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2.1 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背景
        2.1.1 国际公约、宪章、宣言
        2.1.2 国家级法律法规
        2.1.3 地方性法规
    2.2 国外村落保护与更新相关研究分析
        2.2.1 法国“生态博物馆”
        2.2.2 德国村落更新运动
        2.2.3 韩国“民俗文化村”
    2.3 国内村落保护与更新相关研究分析
        2.3.1 历史文化名村
        2.3.2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3.3 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景观遗产区村落保护与更新案例研究
    3.1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3.1.1 日本白川乡合掌村——建筑保护,活态传承
        3.1.2 韩国河回村和良洞村——合理发展,民俗保护
    3.2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3.2.1 安徽黟县宏村——古建保护,适度开发
        3.2.2 元阳哈尼梯田菁口村——平衡遗产保护与现代化生活需求
        3.2.3 杭州西湖景中村——文化景观塑造,一村一特色
        3.2.4 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与开发模式的探索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景观遗产区村落遗产价值及要素研究
    4.1 村落遗产价值标准与要素的相关性
    4.2 村落遗产要素分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农业生产要素
        4.2.3 村落整体格局
        4.2.4 建筑及建造技艺
        4.2.5 公共空间与景观
        4.2.6 文化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4.3 村落遗产使用者需求
        4.3.1 村民使用需求
        4.3.2 遗产旅游带来的需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景观遗产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及实践
    5.1 保护村落核心价值——文化为魂,生态为体
    5.2 保护与更新原则
        5.2.1 真实性与完整性
        5.2.2 文化性与地域性
        5.2.3 适宜性与可持续性
        5.2.4 集约性与共享性
    5.3 广西花山岩画遗产区村落更新实践
        5.3.1 花山岩画遗产区村落更新项目基本概况
        5.3.2 花山岩画遗产区村落存在的问题
    5.4 广西花山岩画遗产区村落更新策略
        5.4.1 遗产价值评估与分级保护
        5.4.2 遗产区村落整体格局保护与重构
        5.4.3 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设计
        5.4.4 遗产区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
        5.4.4.1 文化传承——特色空间设计
        5.4.4.2 空间活化——“微节点”设计
        5.4.4.3 功能置换——闲置空间更新
        5.4.4.4 共享空间——公共空间的多功能设计
        5.4.4.5 地景设计——遗产展示教育空间设计
        5.4.4.6 风貌再现——街巷空间保护与更新
        5.4.4.7 空间复兴——滨水空间更新设计
        5.4.5 遗产区村落色彩特征的统一
        5.4.6 遗产区村落及周边环境景观的保护
        5.4.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5.4.8 遗产区村落的社区保护和社区参与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基于自组织激励机制下的云南风景区村落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1.1.2 景区村落生存发展面临挑战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自组织激励机制
        1.4.2 风景区村落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自组织理论在城乡规划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综述
        1.5.2 风景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研究进展及综述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风景区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2.1 案例地选择的典型性
        2.1.1 元阳哈尼族梯田遗产区阿者科村
        2.1.2 剑川县沙溪古镇沙登村
        2.1.3 东川红土地景区下花石头村
        2.1.4 小结
    2.2 阿者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2.2.1 2013 年以前阿者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2.2 2013 年以后阿者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2.3 小结
    2.3 沙登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2.3.1 2010 年以前沙登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3.2 2010 年以后沙登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3.3 小结
    2.4 下花石头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2.4.1 2013 年以前下花石头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4.2 2013 年以后下花石头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4.3 小结
    2.5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风景区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5.1 自组织理论基础
        2.5.2 风景区村落空间形态自组织演变规律
    2.6 风景区村落演化发展出现的问题与根源剖析
        2.6.1 “社会组织介入”下的阿者科发展问题解析
        2.6.2 “村民自主意识”主导下的沙登村发展问题解析
        2.6.3 “旅游主导发展”的下花石头村问题解析
        2.6.4 风景区村落演化问题的深层根源剖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组织激励机制下的风景区村落保护与更新模式探讨
    3.1 自组织视角下风景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的角色定位
        3.2.1 村民行动主体地位
        3.2.2 政府与规划师的辅助作用
    3.2 自组织视角下风景区村落保护与更新演变的动力
        3.2.1 内部推动力
        3.2.2 外部推动力
        3.2.3 约束力
    3.3 自组织激励机制主导的风景区村落保护与更新机制
        3.3.1 利益分配激励机制
        3.3.2 社会生活激励机制
        3.3.3 监督与反馈机制
        3.3.4 村落自组织激励机制模式构建
    3.4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3.5 合理利用风景资源发展旅游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组织激励机制的实证研究——以红土地景区下花石头村更新整治规划为例
    4.1 区域背景研究
    4.2 村落自组织结构体系的建立
    4.3 自组织激励机制指导下的下花石头村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4.3.1 村落空间形态保护控制
        4.3.2 社会生活激励机制
        4.3.3 利益分配激励机制
        4.3.4 监督与反馈机制
    4.4 村落空间环境更新引导策略
    4.5 旅游文化产品更新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风景区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自组织规律
        5.1.2 现阶段村落自组织演化面临的问题与根源剖析
        5.1.3 以自组织激励机制为主导的风景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5.2 研究创新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红土地核心景区村落统计一览表
附录D:沙登村重点农户访谈记录

(8)红河州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彝族传统聚落景观价值
        1.1.2 十三五课题背景:文化与环境结合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地域传统聚落特征研究是“乡村振兴”重要途径
        1.2.2 彝族传统聚落研究为彝寨现代化营建提供指导
        1.2.3 典型聚落深入研究将推广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
    1.3 研究对象
        1.3.1 以红河州研究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的原因
        1.3.2 以城子村为重点调研分析对象的原因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综述
        1.4.1 研究概念解析
        1.4.2 国外彝族传统聚落研究进展
        1.4.3 国内彝族传统聚落研究进展
        1.4.4 目前研究不足及发展趋势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云南彝族传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2.1 快速城镇化对西南传统聚落的侵蚀
        2.1.1 城市化与区域化发展限制
        2.1.2 工业化与西南传统聚落的矛盾
        2.1.3 网络信息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2.1.4 第三产业兴起对传统聚落的侵蚀
    2.2 云南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发展限制
        2.2.1 地理空间因素:大分散、小聚居
        2.2.2 经济模式因素:自给自足
        2.2.3 文化制度因素:宗族聚居
    2.3 彝族传统聚落未来之路
        2.3.1 面临困境:彝族聚落转型困难
        2.3.2 找准定位:彝族聚落特征研究
        2.3.3 摆脱困境:彝族聚落发展之变
3 云南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
    3.1 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的发展演变
        3.1.1 红河州彝族概述
        3.1.2 亘古通今:源流与分支
        3.1.3 文化演进:三次文化交融
    3.2 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的环境适应性
        3.2.1 自然地理概况
        3.2.2 因地制宜:聚落选址及形态
        3.2.3 拟象达意:景观特征及意向
        3.2.4 土生土长:土掌房聚落特征
        3.2.5 巧于因借:聚落环境宜居性
    3.3 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的文化内核性
        3.3.1 物质民俗:生产生活
        3.3.2 社会民俗:社会结构
        3.3.3 岁时仪礼:民俗思想
        3.3.4 信仰民俗:民居建构
    3.4 红河州彝族聚落特征总结
        3.4.1 聚落选址特征
        3.4.2 空间布局特征
        3.4.3 景观系统特征
        3.4.4 院落空间特征
        3.4.5 传统建筑特征
    3.5 红河州彝族与其他彝族支系对比
        3.5.1 环境与文化下空间布局对比
        3.5.2 环境与文化下景观系统对比
        3.5.3 环境与文化下院落空间对比
        3.5.4 环境与文化下传统建筑对比
    3.6 小结:红河州彝族聚落特征原则总结
4 泸西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
    4.1 城子村空间布局分析
        4.1.1 城子概况
        4.1.2 聚落选址
        4.1.3 山水格局
        4.1.4 轴线结构
    4.2 城子村景观系统分析
        4.2.1 盛景千载:山水林田
        4.2.2 按景得致:绿地空间
        4.2.3 尚简求趣:公共空间
        4.2.4 精在体宜:街巷空间
        4.2.5 制在章法:基础设施
        4.2.6 滇风彝韵:景观意向
    4.3 城子村院落空间分析
        4.3.1 地形关系
        4.3.2 院落分类
        4.3.3 L型典型院落分析
        4.3.4 合院典型院落分析
    4.4 城子村传统建筑分析
        4.4.1 建筑布局特征
        4.4.2 建筑类型分析
        4.4.3 建筑构造体系
        4.4.4 建筑乡土材料
    4.5 小结:城子村面临危机与挑战总结
        4.5.1 冲——物质信息冲击
        4.5.2 解——社会组织重构
        4.5.3 转——主导产业转型
        4.5.4 变——生活方式转变
        4.5.5 升——生活品质提升
        4.5.6 落——民俗活动重构
5 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5.1 聚落布局改造策略
        5.1.1 保护原则:整体与动态协调原则
        5.1.2 特征提取:凸显“自然观”的聚落布局
        5.1.3 更新策略:对整体聚落的更新改造
    5.2 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5.2.1 保护原则:居民共同参与原则
        5.2.2 特征提取:层次“复合性”的村落空间
        5.2.3 更新策略:对村落空间的更新改造
    5.3 景观体系改造策略
        5.3.1 保护原则:保护与利用并举原则
        5.3.2 特征提取:具有“地域性”的景观体系
        5.3.3 更新策略:“点线面体”的景观改造
    5.4 基础设施改造策略
        5.4.1 保护原则:以人为本原则
        5.4.2 特征提取:防护措施的基础建设
        5.4.3 更新策略:对基础设施的改造
    5.5 传统建筑改造策略
        5.5.1 保护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5.2 特征提取:院落与建筑元素提取
        5.5.3 更新策略:对传统建筑的改造
    5.6 民俗景观改造策略
        5.6.1 保护原则:多样性与独特性原则
        5.6.2 特征提取:“彝汉融合”的信仰民俗
        5.6.3 更新策略:对民俗景观的改造
    5.7 小结:对城子村保护与更新策略总结
6 结语
    6.1 论文总结与启示
        6.1.1 对于彝族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6.1.2 对于彝族传统文化推广传承的启示
        6.1.3 对于现代类似气候环境的山地聚落营建启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展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红河哈尼梯田认识的误区
        1.1.2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文化资源的挖掘
        1.1.3 传统乡村聚落文化与民居亟待保护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1.3.1 红河哈尼梯田
        1.3.2 传统乡村聚落
        1.3.3 聚落空间形态
    1.4 研究对象
        1.4.1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
        1.4.2 红河哈尼梯田典型区域——八片梯田乡村聚落
    1.5 研究主要内容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6.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1.6.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1.6.3 红河哈尼梯田地区聚落研究评述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历史发展概述
    2.1 案例地概况
        2.1.1 红河哈尼梯田地区概况
        2.1.2 红河哈尼梯田概况
    2.2 红河哈尼梯田地区的历史发展
        2.2.1 红河哈尼梯田地区的建制沿革
        2.2.2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兴衰发展
    2.3 红河哈尼梯田多民族聚居的区域
        2.3.1 哈尼族
        2.3.2 彝族
        2.3.3 傣族
        2.3.4 苗族
        2.3.5 瑶族
    2.4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进的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
        2.4.2 社会环境
        2.4.3 经济结构
        2.4.4 民族文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概况
    3.2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分布特征
        3.2.1 密度分布特征
        3.2.2 流域分布特征
        3.2.3 聚落斑块分布特征
    3.3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3.3.1 地形海拔
        3.3.2 道路交通
        3.3.3 水系
        3.3.4 生产方式
        3.3.5 历史机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探析
    4.1 关于调研情况的说明
        4.1.1 时间与空间上的定位—当代八片典型梯田聚落
        4.1.2 代表样本聚落的选取—结合传统村落与实态调研
    4.2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选址探析
        4.2.1 总体格局
        4.2.2 单个格局
        4.2.3 小结
    4.3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边界形态探析
        4.3.1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边界形态量化分析
        4.3.2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边界形态分类
        4.3.3 小结
    4.4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内部空间要素探析
        4.4.1 路网结构
        4.4.2 文化空间
        4.4.3 生活空间
        4.4.4 生产空间
        4.4.5 小结
    4.5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民居形态探析
        4.5.1 平面布局特征
        4.5.2 空间形态特征
        4.5.3 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
    5.1 对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认识
        5.1.1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传统营建智慧
        5.1.2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核心价值
        5.1.3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传承要求
    5.2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发展的现状
        5.2.1 区域性乡村聚落发展不平衡
        5.2.2 自觉或不自觉的打破梯田山地特征的聚落格局
        5.2.3 聚落边界形态的随意发展
        5.2.4 文化空间的逐渐衰退
        5.2.5 传统民居的突变与消亡
    5.3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建议
        5.3.1 区域性乡村规划与布局应遵循聚落空间分布规律
        5.3.2 延续红河哈尼梯田山地特征的聚落格局
        5.3.3 结合量化数据对聚落边界集约引导
        5.3.4 保护与延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空间
        5.3.5 延续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
        5.3.6 其它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得出的主要观点
        6.1.1 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族文化为主要因素共同影响聚落空间形态
        6.1.2 梯田聚落空间形态的属性特征:同一性与异质性的表达
        6.1.3 梯田聚落空间的当代演变:延续聚落空间形态的核心价值
    6.2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6.2.1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6.2.2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特征
        6.2.3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边界形态特征
        6.2.4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内部空间要素形态特征
        6.2.5 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特征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八片典型梯田144个聚落基本信息统计表
附录D:红河哈尼梯田五批次28个传统村落统计表
附录E:32个走访聚落信息一览表及调研情况说明

(10)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1.3.1 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1.3.2 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章节
        1.5.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2.1 元阳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
        2.1.2 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
    2.2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概况
        2.2.1 遗产区位置
        2.2.2 遗产区村落数量及分类
    2.3 哈尼梯田传统村落营建格局
第三章 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3.1 自然环境
        3.1.1 山体
        3.1.2 森林
        3.1.3 梯田
        3.1.4 水系
    3.2 民居风貌
        3.2.1 传统民居外观风貌构成要素
        3.2.1.1 台基
        3.2.1.2 墙基和勒脚
        3.2.1.3 墙体
        3.2.1.4 屋顶
        3.2.1.5 平台
        3.2.1.6 室外楼梯
        3.2.1.7 门窗
        3.2.3 遗产区村落民居风貌现状
    3.3 道路广场
        3.3.1 道路
        3.3.1.1 路网形态
        3.3.1.2 路网形态与村落面积的关系
        3.3.1.3 路网等级
        3.3.1.4 道路宽度
        3.3.1.5 台阶路段
        3.3.2 广场空地
        3.3.2.1 传统型村落的广场空地
        3.3.2.2 异化型村落的广场空地
    3.4 市政设施
        3.4.1 传统沟渠系统
        3.4.1.1 大渠
        3.4.1.2 小沟
        3.4.1.3 沟渠断面
        3.4.2 给水系统
        3.4.2.1 蓄水池
        3.4.2.2 水井
        3.4.4 电力电信设施
    3.5 环卫设施
        3.5.1 垃圾桶和垃圾收集点
        3.5.2 公共厕所和肥塘
    3.6 哈尼梯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现状问题总结
        3.6.1 自然环境恶化
        3.6.2 整体风貌破坏
        3.6.3 现有设施老旧
        3.6.4 各类设施缺乏
第四章 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自然环境改善策略研究
    4.1 山体
        4.1.1 受损山体修复
        4.1.2 建立山体保护机制
    4.2 森林
        4.2.1 森林分类保护
        4.2.2 森林修复治理
    4.3 梯田
        4.3.1 田埂维护
        4.3.2 梯田生态环境保护
        4.3.3 建立鼓励耕种的机制
    4.4 水系
        4.4.1 水系驳岸保护
        4.4.2 水质保护
第五章 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民居风貌改善策略研究
    5.1 民居风貌保护与修复
        5.1.1 传统类与协调类民居的修复方法
        5.1.2 协调类与异化类民居的修复方法
        5.1.2.1 外墙恢复技术
        5.1.2.2 屋顶恢复技术
第六章 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改善策略研究
    6.1 道路广场
        6.1.1 道路
        6.1.1.1 过境道路
        6.1.1.2 村级主路
        6.1.1.3 组团路
        6.1.1.4 宅间路
        6.1.1.5 台阶
        6.1.2 停车场
        6.1.2.1 停车场现状
        6.1.2.2 新建停车场地
        6.1.3 广场
        6.1.3.1 村内广场空间现状
        6.1.3.2 广场空间改造
        6.1.4 宅间空地
        6.1.5 道路广场附属设施
        6.1.5.1 信息标识牌
        6.1.5.2 树池
        6.1.5.3 座椅
    6.2 市政设施
        6.2.1 传统沟渠系统
        6.2.1.1 传统沟渠系统现状分析
        6.2.1.2 传统沟渠系统整治措施
        6.2.2 给水系统
        6.2.3 污水排放及处理系统
        6.2.3.1 新建污水管网
        6.2.3.2 新建污水处理池
        6.2.4 电力电信设施
        6.2.4.1 电力电信线路入地埋设
        6.2.4.2 中转终端设备外包设计
        6.2.4.3 大型通讯信号塔移位
        6.2.5 消防系统
        6.2.5.1 设立消防水源
        6.2.5.2 设立消火栓
        6.2.6 照明设施
    6.3 环卫设施
        6.3.1 垃圾桶
        6.3.2 垃圾收集点
        6.3.3 公共厕所
        6.3.4 肥塘
第七章 结语
    7.1 总结与思考
    7.2 论文存在的不足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哈尼族传统人居环境体系中森林要素之作用评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元阳哈尼族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景观路径研究 ——以阿者科村与箐口村为例[D]. 张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聚落研究 ——以垭口村为例[D]. 何沁遥.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3]南太行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李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乡土景观整合视角下的元阳垭口村传统景观修复与更新设计[D]. 王祺堃.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人地关系视角下元阳梯田文化与族际互动研究[D]. 董琳颖.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文化景观遗产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花山岩画遗产区村落更新实践为例[D]. 黄歆.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基于自组织激励机制下的云南风景区村落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D]. 上官晨璐.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8]红河州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D]. 欧阳玉卓. 重庆大学, 2019(01)
  • [9]红河哈尼梯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罗晓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修复研究[D]. 邵思宇. 南京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森林要素在哈尼族传统人居环境系统中的作用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