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激光器同步论文-王睿,于永江,李宝华,杨罕

双激光器同步论文-王睿,于永江,李宝华,杨罕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激光器同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秒泵浦探测,双激光器同步,延时精度3.3ns,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双激光器同步论文文献综述

王睿,于永江,李宝华,杨罕[1](2010)在《基于FPGA的双激光器同步控制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了用于纳秒泵浦探测系统上的双激光同步控制器。将来自飞秒激光器的20 Hz同步信号二分频产生参考信号用于触发光纤光谱仪,同时根据PC机对系统的延时设置产生用于触发纳秒激光器Nd:YAG的lamp触发信号、Q-switch触发信号。介绍了双激光器同步控制器应用的纳秒泵浦探测系统原理,详细给出了具体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对实验测得的各路触发信号分析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0年02期)

张延超[2](2009)在《双波长射频波导CO_2激光器同步输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线性差频是产生THz光波有效方法之一,根据非线性光学理论,当两束脉冲激光同步时差频效率最高。本文根据非线性差频产生THz波的要求,设计研制了双波长共电极射频波导CO_2激光器,波导采用金属陶瓷结构,激光器采用单一射频源同时激励两个等长的波导通道,激光输出方向相反,由于两通道具有相同的参数,受外界环境影响基本一致,因此双通道脉冲激光同步几率较高。另外此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本文首先分析了CO_2激光器基本动力学过程,设计波导激光器谐振腔结构。为输出可调双波长激光,每一通道一端采用光栅选支,一级振荡零级输出的方式,为减少耦合损耗,采用第二类波导谐振腔结构。本文分析了当激光器电极终端短路、终端开路、终端加电感、并联多个电感时的电压纵向分布,在激光器电极上每侧均匀分布5个等值电感以降低电压驻波比,使电压分布均匀。理论分析计算了射频源与激光头的四种常见的阻抗匹配网络,本激光器采用LC型匹配网络,计算了LC型匹配网络的效率。在实验上测量了双通道脉冲激光输出参数,调整光栅角度可获得10P(16)-10P(32)支激光输出,调节压电陶瓷上的电压可以调谐激光频率及激光脉冲建立时间,在数字示波器上观察到脉冲建立时间约为50μs。每通道脉冲宽度为600ns,峰值功率为100W。两通道激光合束后,调节压电陶瓷电压使两通道脉冲同步,同步几率约为80%。为对比本文设计的双波长射频波导CO_2激光器在实验上研究了两台独立射频波导CO_2激光器同步输出,通过调节触发两台激光器电源的延时来使两脉冲同步输出,实验测得同步几率为10%。通过实验证明双波长射频波导CO_2激光器相对于两台独立的激光器具有较高的脉冲同步几率。(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于永江[3](2009)在《基于FPGA的双激光器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利用FPGA设计用于纳秒泵浦探测系统上的双激光同步控制器。将来自飞秒激光器的20Hz同步信号二分频,产生参考信号用于触发单色仪,同时根据PC机对系统的延时设置,产生用于触发纳秒激光器Nd:YAG的Lamp触发信号、Q-Switch触发信号。本文介绍了双激光器同步控制器应用的纳秒泵浦探测系统原理,详细给出具体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对实际测得的各路触发信号分析,证明设计的正确性。论文共分五章,首先在第一章详细介绍了瞬态吸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方法,分析了纳秒瞬态吸收系统和飞秒瞬态吸收系统,提出了一种双激光器纳秒瞬态吸收系统。接下来在第二章,介绍了双激光器同步控制系统应用的实验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各个功能部分。在第叁章的系统的实现部分,论文给出了系统的实现过程和步骤,以及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原理和实现方法。在接下来的第四章,介绍了利用LabVIEW开发的系统的上位机控制界面。在最后的第五章,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5-01)

周志,潘炜,罗斌,张伟利,邹喜华[4](2007)在《两种调制方式下主从激光器同步性能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单周期信号为例,数值模拟并讨论了注入频率和注入光场波动强度对主从式半导体激光器同步性能的影响。分别通过直接调制和外部调制两种方式获得单周期信号,并采用改进的参数———相似指数评价系统的同步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注入强度足够大时,系统实现注入锁定同步,外部调制的相似指数大于内部调制;注入强度恒定时,同步品质几乎不受调制指数的影响,而受调制频率的影响;由于内部、外部调制引起主激光器的输出反相,两种调制方式下同步品质随调制频率的变化趋势也相反。(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7年08期)

白光[5](1997)在《YAG:Nd~(3+)激光器同步泵浦的克尔透镜锁模飞秒镁橄揽石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在超短脉冲振荡领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出现了宽增益谱带的激光工作物质(首先是掺钛离子的蓝宝石(蓝宝石:Ti),并发明了在该介质中以克尔非线性为基础的飞秒脉冲振荡状态[1]。今天,连续波Ar激光器泵浦的蓝宝石:Ti缴光器能够直接从谐振腔输出脉宽为8.(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1997年02期)

刘玉璞,张影华,张国轩,傅宝祥[6](1983)在《氩离子激光器同步泵浦染料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氩离子激光器的声光锁模参数.对4880(?)和5145(?)均获得了较稳定的锁模运转.锁模平均功率~300mW,脉冲宽度~200ps,脉冲强度起伏小于5%.用这台氩激光器同步泵浦一台折迭式象散补偿腔染料激光器,实现了同步锁模输出.在5840(?)处,其脉冲宽度小于10ps,平均功率~20mW.波长调谐范围是5700~6200(?),并着重研究了腔长或频率失调对锁模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1983年04期)

双激光器同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线性差频是产生THz光波有效方法之一,根据非线性光学理论,当两束脉冲激光同步时差频效率最高。本文根据非线性差频产生THz波的要求,设计研制了双波长共电极射频波导CO_2激光器,波导采用金属陶瓷结构,激光器采用单一射频源同时激励两个等长的波导通道,激光输出方向相反,由于两通道具有相同的参数,受外界环境影响基本一致,因此双通道脉冲激光同步几率较高。另外此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本文首先分析了CO_2激光器基本动力学过程,设计波导激光器谐振腔结构。为输出可调双波长激光,每一通道一端采用光栅选支,一级振荡零级输出的方式,为减少耦合损耗,采用第二类波导谐振腔结构。本文分析了当激光器电极终端短路、终端开路、终端加电感、并联多个电感时的电压纵向分布,在激光器电极上每侧均匀分布5个等值电感以降低电压驻波比,使电压分布均匀。理论分析计算了射频源与激光头的四种常见的阻抗匹配网络,本激光器采用LC型匹配网络,计算了LC型匹配网络的效率。在实验上测量了双通道脉冲激光输出参数,调整光栅角度可获得10P(16)-10P(32)支激光输出,调节压电陶瓷上的电压可以调谐激光频率及激光脉冲建立时间,在数字示波器上观察到脉冲建立时间约为50μs。每通道脉冲宽度为600ns,峰值功率为100W。两通道激光合束后,调节压电陶瓷电压使两通道脉冲同步,同步几率约为80%。为对比本文设计的双波长射频波导CO_2激光器在实验上研究了两台独立射频波导CO_2激光器同步输出,通过调节触发两台激光器电源的延时来使两脉冲同步输出,实验测得同步几率为10%。通过实验证明双波长射频波导CO_2激光器相对于两台独立的激光器具有较高的脉冲同步几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激光器同步论文参考文献

[1].王睿,于永江,李宝华,杨罕.基于FPGA的双激光器同步控制的实现[J].光电子.激光.2010

[2].张延超.双波长射频波导CO_2激光器同步输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3].于永江.基于FPGA的双激光器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9

[4].周志,潘炜,罗斌,张伟利,邹喜华.两种调制方式下主从激光器同步性能的理论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

[5].白光.YAG:Nd~(3+)激光器同步泵浦的克尔透镜锁模飞秒镁橄揽石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7

[6].刘玉璞,张影华,张国轩,傅宝祥.氩离子激光器同步泵浦染料激光器[J].光学学报.1983

标签:;  ;  ;  ;  

双激光器同步论文-王睿,于永江,李宝华,杨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