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北方农牧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牧交错带,专业化程度,集中系数,效率优势
北方农牧交错带论文文献综述
韩振兴,朱涛,常向阳[1](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带肉羊产业集群集中度和竞争力分析——以朔州肉羊产业集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朔州市地处北方农牧交错的黄金产业带,是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核心区。近年来,随着"粮改饲"政策和"国家草牧业试验试点"政策的实施,朔州市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朔州肉羊产业集群得到长足发展。基于山西省和朔州市2005—2016年肉羊产业发展数据,本研究在分析朔州市肉羊产业自身发展变化的同时,运用区位商、集中系数以及效率优势、规模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的集中度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集中度来看,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集中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明显,且集中化程度高于专业化程度;从竞争力来看,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规模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且效率优势处于上升阶段,规模优势已趋稳定。综上可知,得益于"粮改饲"政策和"国家草牧业试验试点"政策的实施,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的集中度和竞争力自2014年起均有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殷小菡[2](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对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处黄土高原北部,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地区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的首批试验实施区,其生态退耕的实施进展及其引起的生态效应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退耕还林、还草等大规模的人为活动影响下,区域用地结构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厘定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退耕对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影响,有利于对区域内退耕的生态成效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并能为区域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RUSLE和InVEST等生态模型,并辅以遥感监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利用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农田退耕时空特征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分析了2000-2005年、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叁个时段内耕地退耕带来的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水源供给和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05年耕地退耕强度最大,是区域内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点实施期,耕地转为林、草地,分别导致耕地面积建减少439.2km~2和940.83km~2,占此时段耕地减少总面积的比重为27.24%和58.33%,是耕地减少的主导方式。2005-2010年耕地减少总面积在叁段时期中最少,但仍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其中退耕还林总面积占此时段退耕总面积的69.53%。城镇扩张占用耕地是2010-2015年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占此时期内耕地减少总面积的72.88%,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比重较小,已不在生态退耕范畴之中。15年间,退耕发生区逐渐从东北和西南部迁移到东部和中部地区。(2)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退耕区域土壤保持量都呈现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21.51×10~4 t和31.23×10~4 t,各占退耕前土壤保持总量的17.5%和57.08%,增加的土壤保持量主要来源于退耕还林、还草。2010-2015年因耕地大多转为建设用地,造成退耕区土壤保持量总体减少0.8×10~4 t。退耕还林、还草带来的土壤保持效益在不同坡度等级差别较大,土壤保持增加量总体随坡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坡度小于5°的区域内生态退耕使土壤保持量增加最多,增长幅度最高;20°~25°的坡度区域土壤保持增加量最少,25°以上陡坡耕地虽土壤保持增加总量不高,但增长率较高,是新一轮生态工程实施的重点政策扶植区。(3)退耕区域的水源供给量在2000-2015年内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除耕地转建设用地造成水源供给量减少外,其他的耕地转类流向均使水源供给量总体增加。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退耕区域水源供给总量分别增加了5.66×10~6 m~3和0.29×10~6 m~3,分别占退耕区域退耕前水源供给总量的9.1%和1.32%,增加的水源供给量均主要来自退耕还林、还草。2010-2015年,由于建设用地的大面积扩张导致水源供给量总体下降,退耕区水源供给总量净减少15.39×10~6 m~3,占2010年退耕区水源供给总量的55.86%,下降率较高,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是最明显的水源供给功能下降区。(4)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区域水源涵养总量在2000-2015年间始终保持增加趋势,除建设用地侵占耕地造成水源涵养量减少外,其他的退耕流向均使水源涵养量总体增加。2000-2005年,退耕区域水源涵养总量净增加105.29×10~5 m~3,占该区退耕前水源涵养总量的58.8%,由退耕带来的水源涵养增加量远高于后两段时期。2005-2010年,虽然水源涵养增加量远远小于前期,但最优退耕模式的形成使得水源涵养量增加率在叁段时期中最高,水源涵养增加率高达81.07%。2010-2015年水源涵养总量整体虽略有增加,但耕地转建设用地造成水源涵养量大幅度减少,减少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和凉城县。(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马会瑶[3](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变化遥感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农牧区之间的重要联系,在阻止荒漠化方面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我国中东部农业区的一个自然生态屏障,对我国的生态保护和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驱动作用下,尤其是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放牧和毁林开荒),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此,在2000年,我国政府先后在全国重点地区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防风治沙工程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赤峰市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市的实证研究,确定两个时期:1990-2000年生态环境退化时期和2000-2015年生态环境恢复时期,定量研究赤峰市生态工程实施前后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从生态系统构成、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叁个方面,评价生态治理工程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带来的变化,为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退化时期,赤峰市草地、湿地和裸地呈现减少趋势;生态恢复时期,草地和湿地的减少趋势变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首先,赤峰森林面积从1990年的191.60万hm~2增加到2015年的197.03万hm~2,森林增加5.43万hm~2。其次,赤峰草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由1990年的422.66万hm~2,减少至2000年的415.47万hm~2,草地减少7.19万hm~2。到2015年草地面积减少到404.97万hm~2,减少了10.15万hm~2,减少趋势变缓。再者,赤峰湿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由1990年的21.32万hm~2,减少至2000年的19.11万hm~2,湿地面积减少2.20万hm~2。到2015年湿地面积减少到16.88万hm~2,减少了2.23万hm~2,减少趋势变缓。此外,赤峰农田面积呈现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204.62万hm~2,增加至2015年的219.38万hm~2。最后,赤峰城镇面积呈现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20.54万hm~2,增加至2015年的23.41万hm~2。整体来看,生态工程实施后,赤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生态退化时期,赤峰市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生态恢复时期,赤峰市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1990、2000和2015年EI分别为70.58、61.21和68.35,生态环境状况为良,表现为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适合人类生活。1990-2015年间,生态环境变化程度(ΔEI)为-2.23,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评级为略微变差。从1990-2000年到2000-2015年,ΔEI由负变正,说明赤峰市生态环境状况在2000-2015年明显改善。(3)生态退化时期,赤峰市防风固沙能力、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和生境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生态恢复时期,赤峰市防风固沙能力和生境质量明显上升,碳储量的下降趋势得到缓解。首先,1990-2000年,赤峰防风固沙能力呈现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9309.69t/km~2,下降到2000年的5202.96 t/km~2。退耕还林、叁北防护林等项目实施后,防风固沙能力上升到5621.06 t/km~2。其次,赤峰1990-2015年碳储量总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1990-2000年碳储量总量从807.99TgC下降到799.10TgC。到2015年碳储量总量减少到790.65TgC,减少趋势变缓。再者,1990-2015年赤峰生境质量呈现先下降再变好的趋势,整体来看,赤峰处于良好状态的百分比达到84.17%。(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3)
叶佳琦[4](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界定及其区域分异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位于我国北方农业与畜牧业之间的交错地区,由于受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在内的多重因素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其生态格局也正在发生改变。因此,本文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空间聚类分析、相关分析、格局分析等方法,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边界进行界定,阐明其区域分异规律,并对1980年和2015年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的变化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求为农牧比例的结构调整,科学开展生态退化区恢复与治理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聚类结果,将位于农区与牧区之间的区域划为北方农牧交错带范围,面积为64.3万km~2。(2)降水和温度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农田分布的影响更大。降水、≥10℃积温和水热匹配指数叁者与农田比例的关系均呈现为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且水热匹配指数与农田比例之间的相关性比单一的降水和≥10℃积温更强。(3)农牧交错带不同区域的气候主导因子不同,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主要受积温的限制,≥10℃积温均值要大于2275℃;西南部干旱地区主要受降水的限制,多年平均降水量要高于270mm。(4)北方农牧交错带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中部小面积的林农属性的交错区域将整个农牧交错带分割为3个部分。其中东北部农牧交错区景观破碎度低,呈片状分布;而西南部景观破碎度高,呈密集交错分布;中部农林交错区的林地景观破碎程度很小,呈均匀的团聚型分布格局。(5)农牧交错带1980年与2015年的土地利用状况相比,东北部区域发生明显变化,农田面积比例增加7.75%,草地面积比例减少6.68%。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因地制宜的加强生产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2)
胡毅鸿,龚道溢,毛睿,石晓雪[5](2019)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的年际变化与冬季海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1979—2016年6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风速资料、ERSST海温数据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前期冬季海温与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年际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的风速存在强烈的逐年波动,年际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为36%。影响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年际变化的前期冬季海温在北大西洋20°N~65°N区域呈现"负、正、负"的异常分布,在北太平洋10°N~55°N、130°W~180°区域呈现"负、正"的异常分布。冬季的海温异常与研究区春季风速年际变化联系的桥梁是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异常。当北大西洋海温从高纬至低纬呈现"负、正、负"的异常分布时,从北大西洋至东亚位势高度呈明显的"正、负、正、负"的波列特征;当北太平洋海温从高纬至低纬呈现"负、正"的异常分布时,从北太平洋至东亚位势高度呈"负、正、负、正、负、正"的叁波型分布。二者均能影响东亚地区春季大气环流的变化,导致东亚地区上空产生一个异常的气旋性环流,该气旋性环流在对流层中层与低层均存在,是造成研究区风速变化的直接原因。冬季海温与研究区春季风速的显着相关,说明冬季海温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的年际变化具有超前指示意义。利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中心区的冬季海温作为预报因子,建立春季风速预报模型,可以解释风速年际变化的32%,回报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海温与风速的时间滞后关系是显着和稳健的。(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肖人瑞[6](2019)在《草原生态补奖收入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实施对于草原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生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农户种养殖行为的替代效应也已经产生了效果,但是对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政策的效果还并不明确。在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一农户行为变化——政策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农户收入变化一方面是农户行为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严重影响着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可持续性,因此研究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下农户收入的变化仍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机制设计、激励相容等理论,通过农牧交错带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了农户收入变化的深层次原因,评估了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与农户收入变化之间的激励相容。研究发现: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与农户增收之间并未实现激励相容;在种植业方面,人工饲草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农户的种植结构和种植行为,农户的种植结构趋向于单一化,种植行为由种粮改为种草,导致农户种植业收入和总收入的降低较为明显;在养殖业方面,舍饲棚圈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部分农户的养殖规模有所增加,但是更多的存在棚圈大量闲置,青贮池建设十分落后的现象,同时圈养的养殖方式也造成了农户养殖机会成本的上升,导致舍饲棚圈项目的政策激励效果十分有限,对农户养殖业收入的影响也并不显着;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人工饲草、舍饲棚圈奖励并未导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从事种养殖业,农户的外出务工收入并无明显变化;相比于单一政策,人工饲草和舍饲棚圈对农户总收入和种植业收入的联合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政府补贴力度偏低的现象。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分类制定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提高农户的财政补贴力度和精准度、提倡规模化养殖、健全草原监理执法体系以及建立科学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评估体系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9-04-01)
王国玲,苏志珠,毛丽,张秋华,马义娟[7](2019)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土壤表层粒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粒度是描述土壤性质的重要参数,研究农牧交错带土壤表层粒度对土壤质量和沙化程度评价具有科学意义。对不同沉积物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表层(0~5 cm深度)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沙黄土、覆沙黄土残积物、风化残积物中粉粒最多,其次为极细砂和细砂,这3个粒级含量之和表现为沙黄土(96.51%)>覆沙黄土残积物(88.29%)>风化残积物(77.58%);风成沙土壤表层以细砂(53.85%)和中砂(26.13%)为主。(2)平均粒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沙黄土(4.78Φ)、覆沙黄土残积物(4.62Φ)、风化残积物(3.80Φ)、风成沙(2.46Φ);分选性由差到好依次为风化残积物、覆沙黄土残积物、沙黄土、风成沙;偏度呈现为正偏或极正偏;峰值表明风成沙(2.30)粒径分布最为集中。(3)同一地表沉积物中,砾石和极粗砂等粗颗粒在农田较多,粉粒在草地较多,极细砂在林地较多;风成沙中,粉粒在固定沙丘略多,细砂在半固定沙丘较多,砾石、极粗砂等粗颗粒仅在流动沙丘地中分布。(4)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沙黄土(2.5242)>覆沙黄土残积物(2.4373)>风化残积物(2.3554)>风成沙(2.2815);地表沉积物类型不同,表层土壤分形维数与粒级含量相关性有着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3期)
逯飞[8](2019)在《浅谈北方农牧交错带大同农业结构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部。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近两年大同市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粮经饲"叁元结构调整,努力打造千万牛羊大市和北方畜牧强市。文章阐述了全市牛、羊、猪、鸡饲养量快速增长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01期)
赵娟,刘任涛,刘佳楠,常海涛,罗雅曦[9](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与还草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宁夏盐池县,以农田为对照,以人工柠条林地、杨树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样地,采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退耕还林与还草4种类型样地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旨在分析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与还草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生态效应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调查共获得地面节肢动物7目23科25类,其中优势类群为蜉金龟科和蚁科,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45.30%;常见类群13类,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49.17%;其余10类为稀有类群,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5.53%。(2)农田和草地生境的优势类群均有4个类群,而柠条林地和杨树林地生境的优势类群只有1个类群(即蚁科),但草地生境的优势类群种类组成完全不同于农田生境;优势度从农田的86.67%降为杨树林地的54.90%、柠条林地的63.16%和草地的61.70%。退耕还林还草后常见类群数及其优势度均呈现显着增加趋势。另外,4种类型样地生境中均无稀有类群。(3)退耕还林与还草仅对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和Shannon指数产生显着影响(P<0.05),而对个体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无显着影响(P>0.05)。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和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草地最高,杨树林地次之,农田和柠条林地最低。(4)不同生境类型样地间Jaccard指数均较低,介于0.13—0.39之间,属于不相似或中等不相似。(5)偏RDA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含量是影响地面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分布的关键驱动因子。研究表明,退耕还柠条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对土壤性质改善均具有显着影响,并且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更有利于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殷小菡,孙希华,徐新良,张雪艳,陈德超[10](2018)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对土壤保持功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对区域用地结构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RUSLE模型,并辅以遥感监测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2000-2015年退耕状况及其引起的土壤保持功能变化分3个时段(2000-2005年、2005-2010年及2010-2015年)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2000-2015年耕地面积净减少1663.83 km2,以转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为主,其中耕地转林、草地净减少面积为1113.64 km2,草地和未利用地是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15年间土壤保持功能提升显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使土壤保持量增加了56.50×104t,2005-2010年由退耕所带来的土壤保持增加量在3段时期中最高;不同坡度等级的生态退耕引起的土壤保持增加量差别较大,总体随着坡度升高呈下降趋势,但在25°以上的陡坡耕地由退耕还林(草)带来的土壤保持效益又有所升高。研究对于评估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等工程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北方农牧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处黄土高原北部,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地区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的首批试验实施区,其生态退耕的实施进展及其引起的生态效应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退耕还林、还草等大规模的人为活动影响下,区域用地结构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厘定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退耕对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影响,有利于对区域内退耕的生态成效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并能为区域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RUSLE和InVEST等生态模型,并辅以遥感监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利用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农田退耕时空特征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分析了2000-2005年、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叁个时段内耕地退耕带来的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水源供给和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05年耕地退耕强度最大,是区域内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点实施期,耕地转为林、草地,分别导致耕地面积建减少439.2km~2和940.83km~2,占此时段耕地减少总面积的比重为27.24%和58.33%,是耕地减少的主导方式。2005-2010年耕地减少总面积在叁段时期中最少,但仍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其中退耕还林总面积占此时段退耕总面积的69.53%。城镇扩张占用耕地是2010-2015年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占此时期内耕地减少总面积的72.88%,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比重较小,已不在生态退耕范畴之中。15年间,退耕发生区逐渐从东北和西南部迁移到东部和中部地区。(2)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退耕区域土壤保持量都呈现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21.51×10~4 t和31.23×10~4 t,各占退耕前土壤保持总量的17.5%和57.08%,增加的土壤保持量主要来源于退耕还林、还草。2010-2015年因耕地大多转为建设用地,造成退耕区土壤保持量总体减少0.8×10~4 t。退耕还林、还草带来的土壤保持效益在不同坡度等级差别较大,土壤保持增加量总体随坡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坡度小于5°的区域内生态退耕使土壤保持量增加最多,增长幅度最高;20°~25°的坡度区域土壤保持增加量最少,25°以上陡坡耕地虽土壤保持增加总量不高,但增长率较高,是新一轮生态工程实施的重点政策扶植区。(3)退耕区域的水源供给量在2000-2015年内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除耕地转建设用地造成水源供给量减少外,其他的耕地转类流向均使水源供给量总体增加。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退耕区域水源供给总量分别增加了5.66×10~6 m~3和0.29×10~6 m~3,分别占退耕区域退耕前水源供给总量的9.1%和1.32%,增加的水源供给量均主要来自退耕还林、还草。2010-2015年,由于建设用地的大面积扩张导致水源供给量总体下降,退耕区水源供给总量净减少15.39×10~6 m~3,占2010年退耕区水源供给总量的55.86%,下降率较高,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是最明显的水源供给功能下降区。(4)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区域水源涵养总量在2000-2015年间始终保持增加趋势,除建设用地侵占耕地造成水源涵养量减少外,其他的退耕流向均使水源涵养量总体增加。2000-2005年,退耕区域水源涵养总量净增加105.29×10~5 m~3,占该区退耕前水源涵养总量的58.8%,由退耕带来的水源涵养增加量远高于后两段时期。2005-2010年,虽然水源涵养增加量远远小于前期,但最优退耕模式的形成使得水源涵养量增加率在叁段时期中最高,水源涵养增加率高达81.07%。2010-2015年水源涵养总量整体虽略有增加,但耕地转建设用地造成水源涵养量大幅度减少,减少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和凉城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北方农牧交错带论文参考文献
[1].韩振兴,朱涛,常向阳.北方农牧交错带肉羊产业集群集中度和竞争力分析——以朔州肉羊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畜牧杂志.2019
[2].殷小菡.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对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马会瑶.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变化遥感评估[D].内蒙古大学.2019
[4].叶佳琦.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界定及其区域分异规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5].胡毅鸿,龚道溢,毛睿,石晓雪.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的年际变化与冬季海温的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9
[6].肖人瑞.草原生态补奖收入效应研究[D].宁夏大学.2019
[7].王国玲,苏志珠,毛丽,张秋华,马义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土壤表层粒度特征[J].中国沙漠.2019
[8].逯飞.浅谈北方农牧交错带大同农业结构调整[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
[9].赵娟,刘任涛,刘佳楠,常海涛,罗雅曦.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与还草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10].殷小菡,孙希华,徐新良,张雪艳,陈德超.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对土壤保持功能影响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