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外系症状论文-曹娟,黄书才,戴媛媛,蔡昌群,宋传福

锥体外系症状论文-曹娟,黄书才,戴媛媛,蔡昌群,宋传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锥体外系症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副作用,锥体外束,影响因素分析

锥体外系症状论文文献综述

曹娟,黄书才,戴媛媛,蔡昌群,宋传福[1](2019)在《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应用阿立哌唑致锥体外系症状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时锥体外系症状(EPS)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309例单独服用阿立哌唑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纳入对象,通过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用药情况等,将其分为EPS组和非EPS组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所有纳入病人中EPS的发生率为17.80%。EPS组与非EPS组在年龄[(31.75±9.52)岁比(36.84±12.92)岁,Z=3.353,P=0.001]、病程[50(14,98)月比72(25,132)月,Z=2.807,P=0.005]、最大服药剂量[(19.82±4.51)mg比(17.93±3.29)mg,Z=2.943,P=0.004]、每公斤体质量服药剂量[(0.344±0.086)mg比(0.294±0.057)mg,Z=4.120,P<0.001]及服药季节(χ~2=16.88,P=0.001)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及既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与EPS的发生呈显着的负相关性(OR=0.953,P=0.003;OR=0.279,P=0.001),而最大服药剂量与每公斤体质量服药剂量与EPS的发生呈显着的正相关性(OR=1.114,P=0.034;OR=3.875,P=0.029),夏季服药出现EPS的风险性也显着增高(P<0.05)。结论临床上阿立哌唑所致EPS并不少见;年龄、每公斤体质量服药剂量及服药季节是影响EPS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湛彦强,曾非,段申汉,曾庆杏,张兆辉[2](2017)在《以锥体外系为首发症状的家族性棘红细胞增多症2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对首发为中枢神经系统锥体外系表现的棘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细胞学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及鉴别。方法报道2例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过程。结果 2例患者为青年兄妹,慢性病程,逐渐加重,主要表现均为舞蹈样不自主运动,血常规均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进一步行血液细胞学染色,光镜下可见棘形红细胞增多,且随病程增长,畸形红细胞比例逐渐增多,临床症状可能与棘红细胞比例有关。该病例具有家族性,兄妹血液细胞病理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均类似。结论对于年轻舞蹈样锥体外系病变,需考虑棘红细胞增多症可能,及时行血液细胞学形态检查可迅速确诊。目前此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总体预后不佳。(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7年05期)

胡婕,康红军,刘超,杨萌萌,周飞虎[3](2016)在《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误诊为继发性癫痫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误诊为继发性癫痫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夜间训练后自觉头晕、全身不适伴高热到当地医院就诊,测体温41.2℃,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急诊实验室检查示血白细胞升高,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紊乱,血气分析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初步诊断为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予降温、血浆置换、抗感染、免疫调节及器官功能支持等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发病半个月后停用镇静药物出现抽搐,拟诊癫痫,继续予镇静并抗癫痫治疗,同时行气管切开,此后患者意识渐好转,可遵医嘱运动,但上述不自主运动症状仍未缓解,行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未见皮层器质性损伤,查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持续低于正常,考虑为胆碱能功能亢进导致的锥体外系症状,予盐酸苯海索对症处理后,锥体外系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临床少见,需及时行头颅MRI及脑电图检查,避免误诊误治。(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6年09期)

季梦漂,周德生,李鑫,胡志希[4](2016)在《以精神及锥体外系症状首发肝豆状核变性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肝豆状核变性(Hepato 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与中医"颤病""肝风""痉病""狂病"等有相当类似之处。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一般在0.5~3/10万,好发于青少年。铜离子在各脏器的不同沉积可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据此可将其分为脑型、肝型、混合型及其他类型(骨肌型、肾病型、溶血型等)。有研究者收集256例HLD患者进行分析,发(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6年07期)

张镛[5](2015)在《药物诱发的锥体外系症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吩噻嗪类药物的应用,药物诱发的锥体外系症状也常见;吩噻嗪类、丁酰苯类及其它最近发展的镇静药物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边缘系统的D_2受体,用于治疗精神障碍。它们可产生一系列的药物诱发性锥(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期刊2015-09-18)

胡根德,李慧彬[6](2015)在《首次常用剂量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胃复安:又称甲氧氯普胺,别名:灭吐灵。为多巴胺2(D)受体拮抗剂,可作用于延髓催吐2化学感受区,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静注1~3分钟起效,持续1~2小时。主要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部胀满,暖气等消化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用的镇吐药物。在小儿和老年人长期大量应用时易出现椎体外系综合症。我科发现1例首次常用剂量下小壶静脉滴注胃复安出现锥体外系综合症。现报道(本文来源于《西藏医药》期刊2015年02期)

漆学良,甘莉,刘昊,王卫东,邓丽影[7](2014)在《激素治疗有效的以缄默、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脑干脑炎2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我们报道2例激素治疗有效主要表现为缄默、锥体外系症状的脑干脑炎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脑脊液免疫学检查特点。方法病例1:女性患者23岁,2周前出现发热,呕吐,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下降,间断发热,3天前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伴抽搐1次,全身乏力。逐渐发展至缄默。入院查体:神志淡漠,双侧鼻唇沟等深。四肢痛觉(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期刊2014-09-18)

成洪[8](2014)在《伊托必利致锥体外系症状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A 29-year-old female patient,suffered from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4hours after a 50mg intake of itopride,was given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diazepam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for accelerating itopride excretion and spiritual comfort.After 12hours of treatment,the patient was observed remission of symptoms in the patient was observed.By now rare report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itopride inducing extrapyramidal symptoms.Therefor,detailed medication history should be collected for clinically differentiation from other conditions that may trigger extrapyramidal symptoms.(本文来源于《临床急诊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成洪[9](2013)在《伊托必利致锥体外系症状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托必利是苯甲酰胺的衍生物,具有D2受体阻断剂和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的双重作用,通过刺激内源性乙酰胆碱释放并抑制乙酰胆碱水解,可增加胃的内源性乙酰胆碱,引起胃肠平滑肌收缩,具有疗效显着、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作为新型的胃动力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传统止吐药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的报告较为(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7-04)

黄勇华,黄立武,黄选华,张晓璐[10](2012)在《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神经梅毒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52岁,因"左侧肢体不自主抽动1d"于2011年8月28日入院。患者及其家属诉8月28日傍晚散步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抽动,紧张时加重,入睡后可消失,爱嬉笑,口干,无头晕头痛,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悸,无肢体麻木,无二便失禁。既往无其他特殊病史。(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锥体外系症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提高对首发为中枢神经系统锥体外系表现的棘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细胞学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及鉴别。方法报道2例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过程。结果 2例患者为青年兄妹,慢性病程,逐渐加重,主要表现均为舞蹈样不自主运动,血常规均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进一步行血液细胞学染色,光镜下可见棘形红细胞增多,且随病程增长,畸形红细胞比例逐渐增多,临床症状可能与棘红细胞比例有关。该病例具有家族性,兄妹血液细胞病理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均类似。结论对于年轻舞蹈样锥体外系病变,需考虑棘红细胞增多症可能,及时行血液细胞学形态检查可迅速确诊。目前此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总体预后不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锥体外系症状论文参考文献

[1].曹娟,黄书才,戴媛媛,蔡昌群,宋传福.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应用阿立哌唑致锥体外系症状的影响因素[J].安徽医药.2019

[2].湛彦强,曾非,段申汉,曾庆杏,张兆辉.以锥体外系为首发症状的家族性棘红细胞增多症2例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7

[3].胡婕,康红军,刘超,杨萌萌,周飞虎.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误诊为继发性癫痫探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6

[4].季梦漂,周德生,李鑫,胡志希.以精神及锥体外系症状首发肝豆状核变性1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

[5].张镛.药物诱发的锥体外系症状[C].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2015

[6].胡根德,李慧彬.首次常用剂量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1例[J].西藏医药.2015

[7].漆学良,甘莉,刘昊,王卫东,邓丽影.激素治疗有效的以缄默、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脑干脑炎2例报道[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2014

[8].成洪.伊托必利致锥体外系症状1例[J].临床急诊杂志.2014

[9].成洪.伊托必利致锥体外系症状1例报告[C].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10].黄勇华,黄立武,黄选华,张晓璐.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神经梅毒1例报告[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

标签:;  ;  ;  ;  ;  

锥体外系症状论文-曹娟,黄书才,戴媛媛,蔡昌群,宋传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