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幽默散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余光中散文,遣词质料,行文弹性,灵动机智
幽默散文论文文献综述
凌逾[1](2014)在《余光中灵动幽默散文的质料与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光中散文熔铸汉魂唐魄和西化精神,兼具静雅神韵和现代动感,灵动幽默。其新意体现在五个层面:具有浓郁的诗化色彩;遣词造句讲究质料,个别字词品质决定散文趣味、境界高低;文体语言富于弹性,即兼容多种文体,并包文言典故、欧化句法、方言俚语;佳词警句密度大,步步莲花,字字珠玉;幽默机智,善用譬喻,见人未见。(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期刊2014年01期)
钱虹[2](2013)在《美国华人女作家吴玲瑶及其幽默散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美华文文坛,美籍华人女作家吴玲瑶为人为文皆以"幽默"着称,至今已出版了30多部"女人幽默书"。这些"女人幽默书"既给人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也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将其看作婆婆妈妈的"家庭主妇形象"的代言人,甚至认为其"女人幽默书"过于琐碎平凡、言语直白,不如男人的"幽默"高雅睿智、机警俏皮。本文从幽默的本义及女性作家的创作特点出发,辨析与解读吴玲瑶的"女人幽默书"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安然[3](2012)在《幽默散文的背景与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幽默散文的遭遇可谓大起大落。早在五四时期,幽默散文的地位就很高。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中指出,五四散文的两个源头,一个是明人的性灵小品,一个是英国的幽默随笔。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说,从创作实践来看,五四时期散文(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2-01-04)
高丽花[4](2011)在《梁实秋幽默散文的雅致美》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梁实秋幽默散文独具一格,影响不小。他的幽默虽然与周作人、林语堂、王了一、钱钟书属于同一类型,但不同于周作人的苦涩味,林语堂的牛油气,王了一的书卷气,钱钟书的酸辣味,而以雅致美见长。本文围绕梁实秋散文“幽默”和“雅致”的内在关系,运用文本细读、幽默学、文艺心理学等方法,从审美意识的雅正、审美情趣的幽雅、幽默语言的雅隽叁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联系同类幽默家做些比较分析,认为他的幽默是典型的学者加绅士式的幽默,深受人文主义、古典主义文学观念的影响,以超然的态度静观默察人生世态,在理性审视下描写常态的人性,讽喻人性的弱点,注重智慧的开垦、艺术的节制和语言的简洁,呈现出理趣与文趣的优雅精致。他对雅致美的追求,展现出幽默艺术的另一种格调,虽说不够丰厚大气,但对幽默文学的发展还是具有守正求雅的引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祝敏青,林钰婷[5](2011)在《从解构到重建——孙绍振幽默散文的审美内核》一文中研究指出富有挑战性的孙绍振在挑战中构建了幽默话语,其构建核心在于解构。在幽默散文中,他颠覆了传统形象观念,颠覆了常理常规,颠覆了情感倾向,颠覆了语言规则,解构了可能的与不可能的一切。对孙绍振幽默散文的审美是从话语表层的颠覆转化为深层平衡的审美体验过程,是从审丑到审美乃至审智的重新建构。语境参与从颠覆到平衡转化的全过程,是链接解构与重建的桥梁。在语境的参与下,孙绍振幽默话语以语境悖离与适应、荒谬与理性、审丑与审美等一对对辩证统一关系构建了其审美体系。(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钟燕[6](2010)在《老舍与梁实秋幽默散文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老舍的幽默散文表现出平民式的幽默,而梁实秋的幽默散文则是一种贵族式的幽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两人的幽默散文都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两人的出生、经历、审美观不同有关。(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0年03期)
王军[7](2009)在《论贾平凹幽默散文的叁重境界》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作家贾平凹幽默散文的叁重境界,即:第一重境界,单纯的幽默;第二重境界,幽默之余,让人有所思,但还没有达到深刻的程度;第叁重境界,幽默之中,深刻地揭示或概括了某些社会内容。同时,分析了贾平凹幽默散文叁重境界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汤振龙[8](2009)在《台湾当代幽默散文的现代性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幽默是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幽默性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分支,台湾当代幽默散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现象,寄寓着台湾当代作家对社会与人生的诸多深刻思考。现代性精神包含着启蒙与审美的双重属性,从现代性的视角来探讨台湾当代幽默散文的思想内涵与审美情趣是本文主旨之所在。本文分为四部份,绪论在厘清“幽默”内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台湾当代幽默散文创作状况。第一章从启蒙的视角来分析台湾当代幽默散文中所蕴含的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等现代性精神。第二章主要介绍台湾当代幽默散文的世俗审美现代性及其对现代文明的反思。第叁章则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台湾当代幽默散文现代性建构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09-03-01)
张建伟[9](2008)在《论林语堂之幽默散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观"论语"时期林语堂的散文主张,其核心就是他推崇备至的幽默散文观理论。这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有其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不仅是因为他受到中外小品文的双重影响,而且还与其政治信仰、文学主张相投合。这种幽默散文观,包含了他人格与文格、生活与艺术相融合而形成带有中庸文化色彩的本质,对言志派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乔世华[10](2007)在《智慧通达地洞悉人生——论吴玲瑶的幽默散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西方文化的熏染、前辈作家的影响以及乐天性格,均促成了旅美作家吴玲瑶独树一帜且持之以恒的幽默散文写作。她的散文内容博杂,善于从平常细微处智慧而通达地观察人生万象、另类读解现代文明。尤其重要的是,她关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展开平等对话以互补共进的想法在今天全球化时代里的文化建设中富于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07年03期)
幽默散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北美华文文坛,美籍华人女作家吴玲瑶为人为文皆以"幽默"着称,至今已出版了30多部"女人幽默书"。这些"女人幽默书"既给人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也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将其看作婆婆妈妈的"家庭主妇形象"的代言人,甚至认为其"女人幽默书"过于琐碎平凡、言语直白,不如男人的"幽默"高雅睿智、机警俏皮。本文从幽默的本义及女性作家的创作特点出发,辨析与解读吴玲瑶的"女人幽默书"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幽默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1].凌逾.余光中灵动幽默散文的质料与弹性[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4
[2].钱虹.美国华人女作家吴玲瑶及其幽默散文[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安然.幽默散文的背景与现状[N].文艺报.2012
[4].高丽花.梁实秋幽默散文的雅致美[D].福建师范大学.2011
[5].祝敏青,林钰婷.从解构到重建——孙绍振幽默散文的审美内核[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6].钟燕.老舍与梁实秋幽默散文比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
[7].王军.论贾平凹幽默散文的叁重境界[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汤振龙.台湾当代幽默散文的现代性书写[D].华侨大学.2009
[9].张建伟.论林语堂之幽默散文观[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0].乔世华.智慧通达地洞悉人生——论吴玲瑶的幽默散文[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