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风蚀风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丘,植被盖度,风蚀,可移动风洞
风蚀风沙论文文献综述
余沛东,陈银萍,李玉强,闫志强,王旭洋[1](2019)在《植被盖度对沙丘风沙流结构及风蚀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科尔沁沙地不同植被盖度沙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可移动风洞进行原位测试,开展了沙丘植被盖度对风沙流输沙率影响的研究,探讨了地表风蚀量与风速及植被盖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植被盖度增加先平缓后剧烈,与植被盖度相关关系呈叁次函数增长。在各植被盖度下各层输沙率均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随风速增加而递增。同一植被盖度下风蚀量随风速增加而增大,符合幂函数或二次函数关系,但二次函数相关性更高。同一风速下风蚀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呈阶梯式降低,在盖度小于27%时风蚀量平缓下降,盖度27%~43%时风蚀量急剧下降,盖度43%以上时风蚀量下降重新趋于平缓。相对截留率随风速增大而减小,随植被盖度增加而增大,沙丘草本植被盖度43%以上时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效果,此时平均截留率达88.02%。(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5期)
迟文峰,匡文慧,贾静,刘正佳[2](2018)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LUCC及土壤风蚀强度动态遥感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遥感手段监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土壤风蚀强度,分析了工程区LUCC及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前后,LUCC及土壤风蚀强度差异明显。近30a,LUCC过程主要表现了由耕地开垦向生态退耕还林、草转变,伴随生态恢复和沙化有效抑制态势;耕地总体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态势,耕地面积1990~2000年增加面积是2000~2015年减少面积的1.9倍;林地总体呈增加态势;2000~2015年耕地转化为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446.1km2和1 129.3km2,西部最为明显;建设用地面积扩张明显;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转换类型以沙地向草地转化为主,面积为1 493.1km2。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壤风蚀侵蚀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态工程实施后改善趋势明显(P<0.01);总体上,东部、南部地区以高覆盖、中覆盖草地类型为主的地区土壤风蚀量小;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土壤风蚀量较大,但总体呈减少趋势。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对土壤风蚀强度影响较大,土壤风蚀模数依次为沙地>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旱地>灌木林>水田>高覆盖度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有林地;低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草地类型转化有效抑制土壤风蚀量(减少66.12%),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有效降低土壤风蚀模数;沙地周边区域,高/中覆盖度向低覆盖度草地类型转换过程中,土壤风蚀量呈增加(58.26%)态势,草地转化为沙地、旱地土壤风蚀量增加。(本文来源于《遥感技术与应用》期刊2018年05期)
张惜伟,汪季,海春兴,丁延龙,宝成[3](2018)在《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地表风沙流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北部沙带中段风蚀坑集中分布区内,选取不同发育阶段的风蚀坑,通过同步观测风蚀坑地表(0~200 cm)风速及输沙通量,分析并比较风沙流结构特征,为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裸地沙斑、活跃发展、固定阶段及重新活化阶段的风蚀坑,风速廓线基本遵循对数分布规律;而在未风蚀草地、消亡阶段的风蚀坑,气流受下垫面扰动,呈"S"形分布。风蚀坑各发育阶段输沙量与高度的最优拟合模型为负指数模型,不同发育阶段风蚀坑内部风沙流输沙量差异较为明显;超过95%的输沙量均在地表0~30 cm高度内,且63. 97%~90. 96%的输沙量集中分布在距地表10 cm高度内。风沙流跃移高度与风速正相关,依次为:活跃发展>重新活化>裸地沙斑>固定阶段>消亡阶段>未风蚀草地。通过分析风沙流通量系数,可知在裸地沙斑、活跃发展及重新活化阶段,输沙量有向高层移动的趋势;而在其他阶段,由于植被盖度较高,使得风沙流多集中在近地层。(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蔡东旭,李生宇,雷加强,周杰,孟晓于[4](2018)在《考米线风蚀荒漠化区风沙环境及防沙体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金公路途径库鲁克塔格沙漠东南缘,由于沙漠向西南侵袭,沙源供给丰富,流动沙丘广布且移动速度快,其风沙危害对公路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选择风沙环境极度恶劣的考米(S214)线沿线两种典型的下垫面,系统调查了该区域土壤水盐特征,定位观测了风沙环境和风沙危害,确定了风沙危害极为严重的区段,并提出了合理的风沙防护措施。结果表明:考米线A区段相对C区段土壤含水率、盐分含量较低,地表物质组成疏松,不利于植物生长;C区土壤含水率较高,土壤盐分表聚,且含量极高,在地表形成的盐壳,可减缓地表风蚀。A与C区盛行ENE和NE风,偶有反向风沙活动,A区内起沙风频率、输沙势、输沙率都明显高于C区,A区属于高能大比率风能环境,其输沙率是C区的100倍。确定A区内K4+900~K18+200区段为风沙危害防护区,在该区内建成阻-固-输相结合、机械-生物相结合的综合防沙体系。研究考米线高能-高盐区风沙防护体系的合理布设,可为极端环境地区风沙防护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10)
肖巍强[5](2018)在《水分对风沙土抗风蚀性影响的风洞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风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地表、再经过分选、搬运至其他区域的过程。土壤风蚀不仅会带走大部分的地表颗粒物质,造成土壤细颗粒物质的损失,还会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地生产力衰退,影响农产品收成,拉大农村家庭收入差距,阻碍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土壤风蚀也为沙尘暴天气和大气污染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出行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在以往的研究中,因实验中采用的土壤类型、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设备具有差异性,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此外各自实验中往往忽视水分含量,导致各实验结果差异显着。其实,土壤水分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湿润沙的风蚀是水分损失和土壤风蚀同时发生过程,风蚀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损失是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本文通过室内风洞实验研究腾格里沙漠沙坡头的风沙土在5组风速和6组含水量条件下风沙土的抗风蚀性,从而全面认识湿沙的抗风蚀性。主要结论如下:(1)在同一风速条件下,风蚀模数与含水率之间为负幂函数关系。含水率越大,土壤风蚀模数越小,曲线表现为向下凹的递减曲线,风蚀模数的变化量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且逐渐趋于稳定。(2)湿润沙的风蚀过程中,沙土表面水分干燥和沙粒的风蚀相伴发生。当风速低于该含水率的起动风速时,样品重量以水分蒸发损失为主;当风速高于该含水率的起动风速时,样品重量的损失主要为水分损失和沙粒损失,其中水分含量的损失主要以水分蒸发和沙粒携带为主。(3)在同一含水率前提下,水分损失率与风速之间为正幂函数关系。风速越大,水分损失率越大。但在不同风速条件下,水分损失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存在差异。当风速为7m/s和9m/s时,水分损失率与含水率呈正幂函数关系;当风速分别为11m/s、13m/s和15m/s时,水分损失率与含水率呈负幂函数关系。(4)在任何风速下,湿沙临界起沙时间与含水率为正幂函数关系。含水率越大,沙粒临界起沙时间推迟得越后。其中1.5%的含水率是一个分界点,含水率小于1.5%时,湿沙颗粒基本无力抵抗风蚀,沙粒迅速干燥而风蚀起动;含水率大于1.5%时,随着沙粒含水率增加,沙粒临界起沙时间明显延长。(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左忠,潘占兵,张安东,余殿,周景玉[6](2018)在《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了解和评价干旱风沙区在典型大风环境下农田防护林空间风速分布,以及林网内风蚀状况,分别利用叁杯风速仪和诱捕法,对干旱风沙区盐池县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开展了林网内不同水平距离内的距地表50、200 cm高度风速分布与地表风蚀状况监测。研究表明:1)随着防护距离的逐渐增大,风蚀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风速变化规律正好相反;50和200 cm高度的风速变化规律均一致,均呈先逐渐降低后逐渐升高的变化,以12H处对风力减小作用最明显,50和200 cm高度的风速降幅分别达到了51%和46%;林带防风效益与距离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以12H(12倍的防护林带树高,下同)处200 cm高度最佳,为53.65%;侵蚀模数由林带内的轻度、1H处的强度到3H、7H处的剧烈,12H处为极强度,以3H处最大,为21 944.62 t/km~2。2)沙粒粒径以73.99、87.99、104.6μm区间为主,其中82.53%~99.93%沙粒均集中在248.9μm以下,为细沙粒,而旷野对照组沙粒粒径主要集中在104.6~148μm,沙粒明显较粗。因此,干旱风沙区沙质农田防护林网在典型大风日内对风速的减缓非常有效。但由于林网内沙物质源丰富,风蚀现象依然严重,对当地沙尘暴发生影响较大。该研究对准确掌握当地林网风蚀,科学评价林网防护功能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曹海涛,乌日嘎[7](2017)在《弱度风蚀风沙土地区建造后墙体日光温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2以来,作者在巴林右旗弱度风蚀风沙土地区指导建造了数百栋后墙体日光温室,经历了风、雪考验,蔬菜、瓜果能够安全越冬,证实了该技术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7年11期)
于宝勒,吴文俊,赵学军,乌恩图,蔡丽艳[8](2016)在《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土壤风蚀控制效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2013年内蒙古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风蚀模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风蚀程度有所减轻。5个亚治理区风蚀模数差异较大,其中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风蚀模数最高,其他依次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区﹥乌兰察布高平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平原-乌珠穆沁沙地盆地退化草原治理区﹥华北北部丘陵山地水源涵养治理区。工程区土壤风蚀量明显减少,2001—2013年累计净减少1 370 446.65×104t,其中,乌兰察布高平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累计净减少风蚀量最大;其次为锡林郭勒高平原-乌珠穆沁沙地盆地退化草原治理区。风力是造成内蒙古风沙源工程区土壤侵蚀的最主要营力。2000—2013年,工程区风蚀模数与风蚀量的逐步降低说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十余年以来,通过实施各类治理措施,工程区土壤风蚀得到初步控制,工程区生态状况趋向好转,随着森林资源总量与质量的提高,水土流失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治理初见成效。(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孙禹,杜会石,哈斯额尔敦,刘美萍[9](2016)在《固定沙丘风蚀坑风沙动力学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蚀坑是固定沙丘活化的标志,也是沙漠化的首要环节。本文利用叁杯风速仪、风向标及阶梯式集沙仪,对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固定沙丘风蚀坑的气流及输沙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气流进入风蚀坑后,经历了扩散减速—辐合加速—分离减速—逐渐恢复的过程。入风方向的微小变化、地形及植被导致风蚀坑气流结构、强度及输沙模式趋于复杂。与轴线平行(<10°)的纵向气流使侵蚀坑内减速区西移,风速及输沙率由坑底向两侧壁及积沙区增加;与轴线斜交(≥10°)的气流使减速区东移,气流沿两侧壁向东加速及输沙。积沙区顶部的气流汇集与植被的作用使其加积增高。气流—形态相互作用使风蚀坑加深和纵向延伸并伴随侧向扩展。(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赵国平,毕银丽,李军保,高荣,郜超[10](2016)在《神府煤田风沙区采煤塌陷对风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神府煤田风沙区采煤塌陷对风沙活动的影响,为矿区防治风蚀危害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塌陷区扰动地表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观测,研究塌陷1~2a沙丘典型位置及不同的地表破损率对风蚀/风积量影响。[结果]塌陷1a、塌陷2a和对照(非塌陷)沙丘不同典型位置的风蚀/风积深度分别达到-28.2,-45.6和-2.8cm,其整体的风蚀概率达60%以上,90%以上和10%以下。地表破损率越大,其地表风积过程越显着,且随着地表破损率的减小,风沙运动状态逐渐由风积填缝过程转化为风蚀过程,其风蚀/风积深度(Q)与地表破损率(V)呈多项式函数关系。[结论]采煤塌陷有效地促进了风沙运动,改变了局部的风蚀/风积深度,可能引起固定半固定沙丘重新活化。(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6年04期)
风蚀风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遥感手段监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土壤风蚀强度,分析了工程区LUCC及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前后,LUCC及土壤风蚀强度差异明显。近30a,LUCC过程主要表现了由耕地开垦向生态退耕还林、草转变,伴随生态恢复和沙化有效抑制态势;耕地总体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态势,耕地面积1990~2000年增加面积是2000~2015年减少面积的1.9倍;林地总体呈增加态势;2000~2015年耕地转化为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446.1km2和1 129.3km2,西部最为明显;建设用地面积扩张明显;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转换类型以沙地向草地转化为主,面积为1 493.1km2。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壤风蚀侵蚀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态工程实施后改善趋势明显(P<0.01);总体上,东部、南部地区以高覆盖、中覆盖草地类型为主的地区土壤风蚀量小;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土壤风蚀量较大,但总体呈减少趋势。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对土壤风蚀强度影响较大,土壤风蚀模数依次为沙地>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旱地>灌木林>水田>高覆盖度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有林地;低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草地类型转化有效抑制土壤风蚀量(减少66.12%),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有效降低土壤风蚀模数;沙地周边区域,高/中覆盖度向低覆盖度草地类型转换过程中,土壤风蚀量呈增加(58.26%)态势,草地转化为沙地、旱地土壤风蚀量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蚀风沙论文参考文献
[1].余沛东,陈银萍,李玉强,闫志强,王旭洋.植被盖度对沙丘风沙流结构及风蚀量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9
[2].迟文峰,匡文慧,贾静,刘正佳.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LUCC及土壤风蚀强度动态遥感监测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8
[3].张惜伟,汪季,海春兴,丁延龙,宝成.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地表风沙流结构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8
[4].蔡东旭,李生宇,雷加强,周杰,孟晓于.考米线风蚀荒漠化区风沙环境及防沙体系探究[C].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5].肖巍强.水分对风沙土抗风蚀性影响的风洞模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6].左忠,潘占兵,张安东,余殿,周景玉.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8
[7].曹海涛,乌日嘎.弱度风蚀风沙土地区建造后墙体日光温室技术[J].现代农业.2017
[8].于宝勒,吴文俊,赵学军,乌恩图,蔡丽艳.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土壤风蚀控制效益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6
[9].孙禹,杜会石,哈斯额尔敦,刘美萍.固定沙丘风蚀坑风沙动力学观测研究[J].地理学报.2016
[10].赵国平,毕银丽,李军保,高荣,郜超.神府煤田风沙区采煤塌陷对风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