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换乘论文-白云海

无障碍换乘论文-白云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障碍换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深圳地铁,商务车厢,票务政策,运作模式

无障碍换乘论文文献综述

白云海[1](2019)在《基于无障碍换乘的城市轨道交通商务车厢运作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地铁商务车厢从规划命名开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分析深圳地铁商务车厢运作模式的特点,并结合近年来票务管理实际经验、乘客咨询投诉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商务车厢票务政策、票务组织的合理化建议,为后续轨道交通多种运作模式共存的情况下,如何制订差异化的票务政策,进一步提升运营单位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乘客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7期)

王其琛,姚敏峰,吴堃,沈岚[2](2019)在《香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无障碍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老龄人口规模日趋庞大,加之自然或人为灾害导致的残疾人数的增加,全社会对存在活动障碍的群体关注度不断提高,无障碍设计也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轨道交通换乘站作为承载城市公共交通功能的公共建筑,具有使用频率高、使用人群广、人流量大、等典型特征,其无障碍环境的构建是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的缩影。而香港拥有较为成熟的轨道交通换乘站,针对老龄化人口、残障人士的特殊城市建设需求进行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本文以为研究对象,从行动无障碍设计、视觉无障碍设计、听觉无障碍设计叁个方面探求香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无障碍细部设计,希望对国内其他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无障碍细部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9年01期)

陈雪柠[3](2018)在《北京市公共交通换乘将实现无障碍连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发布消息称,《北京市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导则》已正式发布。《导则》对城市公共空间、各类建筑场地等无障碍设计提出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改善出行环境。值得关注的是,《导则》不仅针对残疾人、老年人,同时也关注妇女、儿童以及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将方便居民生活,让城市更有温度。(本文来源于《城市公共交通》期刊2018年11期)

陈雪柠[4](2018)在《公共交通换乘将实现无障碍连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从市规划国土委获悉,《北京市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导则》已正式发布,《导则》对城市公共空间、各类建筑场地等无障碍设计提出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改善出行环境。值得关注的是,《导则》不仅针对残疾人、老年人,同时也关注妇女、儿童以(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8-09-22)

唐达颖[5](2018)在《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下的票务清分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下的票务清分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通过对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清分的主要方式进行简单概述,进一步探讨解决票务清分问题的主要措施。(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13期)

毕丹妮[6](2014)在《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下票务清算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虽然存在建设规模大、建设工期长、造价高等不可否认的缺点,但同时也具有运速快、运量大、污染小、安全性高和准时性好等优点,是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成网络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城市轨道交通最初单线运营时,可由单运营主体投资运营,不存在票务清算问题,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成网络化运营后,其建设费用已无法由一个运营主体单独投资运营,就此出现不同线路由不同运营商投资运营的管理模式,轨道交通的票款收入也势必要在各运营商之间进行公平合理地分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无障碍换乘方式,即乘客在换乘站无需出站直接换乘,方便乘客出行。对于某一确定的OD对,乘客可根据以往乘车经验选择在不同换乘站进行换乘,从而乘客的换乘路径并不唯一,而不同的换乘路径中的不同路段在多运营主体运营模式下可能归属于不同的运营商,因此,需将同一OD对的票款收入进行合理分账。然而,现行的票务清算方法大多由各运营商协商而定,缺乏合理的理论依据,对票款分配结果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构建公平合理的票务清算模型的基本思路的角度出发,对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下的票务清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阐明票务清算问题的相关概念和现有票务清算基本模型,阐述票务清算的必要性,以图论知识为基础,详细说明轨道交通网络图的构建。其次,分析票务清算的影响因素,量化部分影响因素,如换乘步行时间、换乘排队时间等,构建路径广义费用函数,即乘客出行阻抗函数。以广义费用函数为基础,综合考虑影响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的各类因素,构建乘客有效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确定每条有效出行路径的被选概率。结合叁种不同的清算规则,对多运营主体多路径出行的OD构建无障碍换乘下的票务清算模型。最后,本文以某城市轨道交通为实例对票务清算模型进行验证。结合某城市轨道交通基础信息资料,运用后台设备统计某一OD的客流量,标定模型中的相关参数,编写MATLAB程序,验证模型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4-05-01)

周薇[7](2013)在《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下票务清分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行速度快、客运量大、环境污染小、运营安全度高且准时性好等优点,也面临建设项目造价高、工期长,并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需要巨额的拆迁补偿的现实。因此,在大力推动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同时,也必须解决单靠政府投资或单一企业投资难以承担其巨额建设费用的问题。由此,轨道交通成网建设可能涉及多个投资主体及运营商,因而,轨道交通出行所产生的票款要在各运营商间进行分配。为了保障乘客出行的方便性,我国轨道交通网络换乘一般采用无障碍换乘,即乘客在换乘站不出站换乘。伴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对于起终点相同的OD路径,乘客可以采取不同的换乘方式,而不同的换乘路径可能由不同的运营商提供服务,或者提供服务的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多少有所区别。因此,在对票务收入进行分账时,同一条OD针对不同的换乘情况有不同的分账选择。此外,当前票务清分的规则的合理性也有所欠缺,导致不同运营商对于票款收入的分配比例存在争议,运营管理难度加大。针对此种现象,本文从票务清分的基本流程和清分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的角度出发,对无障碍换乘条件下的票务清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明确影响票务清分的相关因素,然后从乘客出行的角度出发,根据乘客轨道交通出行的具体过程,对于有多种换乘可能的OD,确定乘客出行可能选择的有效路径,即研究乘客出行有效路径的搜索算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乘客出行相关影响因素,确定乘客出行每条有效路径的选择概率,构建乘客出行选择模型。其次,确定票务清分的合理规则,构建无障碍换乘条件下的票务清分模型,并针对有多条有效路径的OD,结合乘客轨道交通出行选择模型,构建票务清分模型。最后,本文以深圳市为实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轨道网络基本资料的搜集,现状清分情况的调研,以及乘客出行的调查,标定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并运用深圳市轨道交通清分中心现有的软硬件设备,导入所建立的模型,得出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某一天的票务清分表,证明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3-04-01)

卢立能,刘建平[8](2011)在《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模式下的客流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交通线路上的途径客流是线路客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无障碍换乘客流准确地分配到各途经线路可以给后续各项客流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参照公交线路起点—终点(OD)反推技术,把吸引权系数法引入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模式下的线路客流分配中,根据不同线路的进出站客流数据定义吸引权系数,加权客流换乘次数和途径站点数,建立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模式下的一种客流分配模型。实例验证表明,在应用此模型时,考虑客流高峰区间,合并不同时段区间下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更好的精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1年11期)

龚文浩[9](2010)在《地铁交通无障碍换乘票务清分模型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地铁交通线路正在不断的发展建设,路网逐步形成并越来越复杂化,线路之间的耦合度也随之变高。由于线路广,资金难等特点同时聚集,地铁交通项目有很高的建设难度。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采取以分期、分线的方式,由不同投资主体同时参与投资建设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乘客的乘车路径具有不确定性,到达目的地的路线不唯一,可能会导致频繁的跨越不同营运商线路的换乘,加大了换乘票务清分的难度。为了使乘客乘车方便,采用无障碍换乘的方式也必然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有必要建立公平、合理和准确的清分模型,这样的模型能加速我国地铁交通的发展。现有的清分模型计算出的清分结果与现实情况贴合不紧密,并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地铁交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某城市的城市地铁交通情况为背景,对城市地铁交通无障碍换乘票务清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更加合理的清分模型——多路径双比例综合清分模型。本文首先分析了某大型城市地铁交通规划与现状,然后分析票务收益清分的影响因素,再计算线路运营服务量比例及有效路径被选概率,通过上述两个比例来计算线路的收益所占比例,把乘车记录统计归类,最后利用某大型城市未来的地铁交通规划作为例子,对本文的票务收益清分模型进行验证。该模型考虑到了多个可能被乘客选择的有效路径及运营服务对票务清分的重要影响。此模型比较符合实际,具有全面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等特点,并且消除了模型清分比例的模糊性,给相关人员带来很大便利。该模型已应用于国内某大城市地铁项目。(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0-06-01)

沐滟[10](2007)在《专家“把脉”公交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共交通事关民生,引人关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无锡公交车辆总数已超过2000辆大关,线路条数增加至127条,公交一卡通发卡量超过60万张,公交每日客运量已接近80万人次,公交分担率达到17.6%。昨天,来自东南大学、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南(本文来源于《无锡日报》期刊2007-12-06)

无障碍换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国老龄人口规模日趋庞大,加之自然或人为灾害导致的残疾人数的增加,全社会对存在活动障碍的群体关注度不断提高,无障碍设计也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轨道交通换乘站作为承载城市公共交通功能的公共建筑,具有使用频率高、使用人群广、人流量大、等典型特征,其无障碍环境的构建是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的缩影。而香港拥有较为成熟的轨道交通换乘站,针对老龄化人口、残障人士的特殊城市建设需求进行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本文以为研究对象,从行动无障碍设计、视觉无障碍设计、听觉无障碍设计叁个方面探求香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无障碍细部设计,希望对国内其他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无障碍细部设计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障碍换乘论文参考文献

[1].白云海.基于无障碍换乘的城市轨道交通商务车厢运作模式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

[2].王其琛,姚敏峰,吴堃,沈岚.香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无障碍设计研究[J].中外建筑.2019

[3].陈雪柠.北京市公共交通换乘将实现无障碍连接[J].城市公共交通.2018

[4].陈雪柠.公共交通换乘将实现无障碍连接[N].北京日报.2018

[5].唐达颖.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下的票务清分问题[J].居舍.2018

[6].毕丹妮.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下票务清算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7].周薇.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下票务清分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8].卢立能,刘建平.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模式下的客流分配[J].计算机应用.2011

[9].龚文浩.地铁交通无障碍换乘票务清分模型研究及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

[10].沐滟.专家“把脉”公交发展[N].无锡日报.2007

标签:;  ;  ;  ;  

无障碍换乘论文-白云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