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聚物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分子,发光材料,应用,发展趋势
高聚物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高远[1](2019)在《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近况——以共轭结构的高聚物材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则通过对一系列共轭结构的高聚物材料的原理和特点来了解电致发光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信息记录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王世伦[2](2019)在《多场耦合作用下高聚物材料与冻土路基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提出实施,我国在多年冻土地区规划修筑了大量的公路工程。但由于在多年冻土区修筑沥青公路时,打破了路基下原多年冻土的水热平衡,再加上黑色路面的强吸热作用,致使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下移,路基路面沉陷变形严重。传统处治冻土路基沉陷变形主要采用热棒技术和换填技术,但这些方法存在花费高、工期长、废弃物污染环境、对交通影响大等问题。高聚物材料具有反应速度快、抗拉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因此高聚物注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中部和东南部省份道路隐蔽病害的处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高聚物注浆修复技术尚未在多年冻土区推广应用,主要原因在于高聚物双组份材料在发生聚合反应时会释放出热量,而热量对冻土路基影响的规律不明晰,在交通和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与冻土路基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尚未开展。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以高聚物注浆材料及多年冻土区冻土路基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分析了高聚物注浆材料反应放热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以及高聚物注浆修复不同病害程度脱空冻土路基前后的力学响应规律,旨在为高聚物注浆修复技术应用于多年冻土区公路隐蔽病害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目前国内外冻土路基温度场、热力耦合场、病害防治措施及高聚物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2.基于二维非稳态热传导理论,结合多年冻土区的气候特点,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高聚物注浆材料与冻土路基二维热传导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注浆量材料聚合反应放热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材料反应放热会引起周围路基温度升高,且影响的范围随注浆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整体影响范围较小(20-30cm),可通过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减轻影响。3.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冻土路基叁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温度与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不同程度脱空冻土路基高聚物注浆修复前后的力学响应,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和不同病害程度对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评价了高聚物注浆修复不同程度脱空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脱空冻土路基路面Mises应力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竖向位移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高聚物注浆修复脱空冻土路基后,路面Mises应力和竖向位移均显着降低,且不同温度条件下修复效果不同。4.制作了脱空冻土路基道路模型,研究了高聚物材料聚合反应放热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检测了高聚物注浆修复脱空冻土路基前后路面的弯沉,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合理性及准确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王忠光,赵桂英,王再学,靳玲,胡芳婷[3](2016)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聚物材料》课程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这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和发展。本文从企业生产的具体产品出发,设计了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校所学的课程内容与工作中面对的产品有了紧密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知识和职业能力准备。本研究可以对其他课程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16年10期)
张泉,严冬,张凯,胡更开[4](2015)在《基于3D打印的高聚物材料热收缩及斑图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基于3D打印的高聚物材料的热响应,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四方和六方2种排列方式的周期性管束高聚物材料.同时,建立了可描述整个打印过程的黏弹性模型,并指出受热收缩与斑图演化均与打印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变有关.打印时,结构中将残余与材料相变相关的均匀内应变,这个均匀内应变在受热时将完全释放,进而导致斑图演化的发生,该基于黏弹性模型的解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张婷婷[5](2015)在《基于五参数分数导数维模型的高聚物材料动态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聚物材料的弹性模量是复数,并且随着系统的频率和环境温度呈非线性变化,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随着频率的变化至少有一个损耗峰值,存储模量随着频率的增长而增长,并在高频处趋于一个极限值。目前,低频段研究较多,但高频段的研究较少,本文中将某高聚物材料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上进行动态力学行为实验,并对实验结果采用分数导数维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分数导数维Zener模型不仅能在低频区域很好的拟合弹性模量和损耗因子,还能预测出高频段弹性模量和损耗因子的曲线,该模型和测得实验数据相符合。研究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07期)
张明华[6](2014)在《导电夹杂填充高聚物材料力学-电学关联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导电高聚物复合材料的力学与电学性能的关联关系,能更深入了解材料的导电机理以及载荷作用下的导电性能的变化规律,为导电高分子的应用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本论文开展了如下的研究工作:首先,为研究复合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变形过程中由于导电短纤维与高聚物基体脱粘而产生的损伤对电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由于载荷作用而导致填料间距缩小引起电学性能变化的机理,本文采用细观力学的方法,从能量守恒原理出发,根据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研究了基于内聚力模型线性粘弹性基体材料内单根纤维以及单个球形粒子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界面强度模型,导出了界面脱粘临界应力,即界面强度的表达式。其次,对不锈钢短纤维/碳纳米管/聚酰胺(SSFs/CNTs/PA6)导电复合材料体系载荷作用下导电性能的变化开展了实验研究。由于高聚物的粘性效应,使得其具有明显的率敏感特性。该率敏感性将明显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本文探索了应变率对材料压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建议了一个应变率耦合的SSF/CNTs/PA6复合材料体系的应变-电阻效应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电阻率变化由两种竞争机制所决定。一种机制是:在载荷作用下引起导电填料之间间隙宽度的减小从而引起电阻率减小;另一种机制是:由材料内部的微损伤演化而引起势垒高度增加而导致电阻率增大。第叁,本论文实验研究了导电短纤维含量对导电性的影响,不锈钢短纤维含量为0%、2%、4%、6%、8%、10%和12%,碳纳米管含量为0%、1%、3%和5%,研究结果表明高聚物导电率与填料含量呈叁阶段变化特征,确定了所研究导电高聚物的渗滤阈值。第四,研究了该体系导电高聚物热学性能。通过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了不同纤维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因子随温度的变化,讨论了材料粘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体系的热分解过程。为研究材料的结晶过程并分析导电填料对结晶度、熔化和结晶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分析。第五,研究了SSFs/CNTs/PA6体系的介电性能。材料体系在外电场作用下会发生极化,而极化率与频率有关。因此,研究了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电场频率变化的特性,讨论了填料含量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影响。最后,对全文的工作及其意义进行了总结。对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归纳,对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4-06-06)
张永忠,罗迎社,粟建新,陈胜铭,任嘉[7](2014)在《含缺陷高聚物材料热致磁效应测量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实现一套含缺陷高聚物材料在加载过程中多场耦合的集成试验系统,能在试验时对位移、拉伸力、温度、磁场等进行多场同步测量;介绍了系统结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方案与原理,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对聚合物PVC板材在恒定拉伸速率下的位移、拉伸力、温度场及磁场等有效数据进行了同步采集,并在数据查看界面展示了试验结果,高聚物材料匀速拉伸时,裂口处温度会急剧升高,裂口附近磁感应强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4年02期)
王孟,廖云,刘芝芳,陈大俊[8](2013)在《高聚物材料的形变热效应及表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聚物材料在受力形变过程中,环境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很大,但形变过程自身产生的热效应有时也不能被忽略。当材料样品足够厚或形变速率足够快,即近似绝热的情况下,通过这些热效应特征可获得材料分子聚集结构的信息和材料形变机理。本文介绍了高聚物材料的几种形变热效应特征,包括普弹形变热效应、塑性形变热效应、弹性大形变热效应和疲劳热效应,并简单介绍了形变热效应的表征技术,包括形变量热法、热电偶法和红外热成像法。(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13年12期)
梅跃[9](2013)在《电子封装中湿热载荷共同作用下高聚物材料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电子产业目前已成为当今信息化时代的第一大产业。随着电子元件的尺寸向着精密化发展,在封装过程中需要承受更为严酷的载荷环境。而高密度芯片封装中粘结膜主要是以高聚物这种多孔介质材料为基体,因此高聚物内部含有许多微孔隙。一方面,高聚物材料一般都为亲水性材料,能吸收空气中的湿气,使得湿气以液态和气态的形式贮存在孔隙中,导致空隙变大,可能引发材料失效;另一方面,高聚物材料要经历回流焊接这一产生高温的过程,此时在材料的空隙中将产生很大的蒸汽压,蒸汽压的增长将导致微空隙膨胀,最终导致材料的失效。本文主要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研究空隙失效机制。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从整体上分析电子封装过程中电子设备受到温度载荷和应力载荷共同作用下的翘曲,以及湿气在粘结材料中的扩散。同时,通过得到的湿气溶度为有限元分析提供一种计算湿热应力的方法。其次,考虑在常温下湿气和液滴共同作用下空隙的变形问题,采用弹性力学中的复变函数解法求出线弹性小变形下液气两相共同作用下的理论解,同时比较不同材料之间应力位移分布的差异。第叁,采用ABAQUS模拟超弹性材料受到蒸汽压作用下的空隙增长,并与线弹性小变形和线弹性大变形本构模型下的结果进行对比。第四,采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方法研究高温下蒸汽压力单独作用所导致的空隙动态增长问题,得出空隙增长的控制方程,并根据不同温度加载的方式,不同材料本构模型,得到空隙的增长随着时间的变化历程。最后,研究了考虑湿热膨胀效应下的空隙失稳问题,并引入材料软化效应,求解了不同空隙率下和不同初始空隙率下的临界空隙应力的差异。本文对于电子封装的湿热研究将深化我们对于这一领域的了解。(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王孟,刘芝芳,廖云,陈大俊[10](2013)在《红外热成像技术表征高聚物材料拉伸形变热效应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表征高聚物材料拉伸形变过程的热效应特征.本文主要从测试装置的建立、红外热成像仪的镜头选择、材料发射率的确定及温度的采集方法等几个角度,介绍如何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提高测试高聚物材料形变热效应特征准确性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高聚物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提出实施,我国在多年冻土地区规划修筑了大量的公路工程。但由于在多年冻土区修筑沥青公路时,打破了路基下原多年冻土的水热平衡,再加上黑色路面的强吸热作用,致使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下移,路基路面沉陷变形严重。传统处治冻土路基沉陷变形主要采用热棒技术和换填技术,但这些方法存在花费高、工期长、废弃物污染环境、对交通影响大等问题。高聚物材料具有反应速度快、抗拉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因此高聚物注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中部和东南部省份道路隐蔽病害的处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高聚物注浆修复技术尚未在多年冻土区推广应用,主要原因在于高聚物双组份材料在发生聚合反应时会释放出热量,而热量对冻土路基影响的规律不明晰,在交通和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与冻土路基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尚未开展。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以高聚物注浆材料及多年冻土区冻土路基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分析了高聚物注浆材料反应放热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以及高聚物注浆修复不同病害程度脱空冻土路基前后的力学响应规律,旨在为高聚物注浆修复技术应用于多年冻土区公路隐蔽病害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目前国内外冻土路基温度场、热力耦合场、病害防治措施及高聚物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2.基于二维非稳态热传导理论,结合多年冻土区的气候特点,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高聚物注浆材料与冻土路基二维热传导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注浆量材料聚合反应放热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材料反应放热会引起周围路基温度升高,且影响的范围随注浆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整体影响范围较小(20-30cm),可通过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减轻影响。3.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冻土路基叁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温度与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不同程度脱空冻土路基高聚物注浆修复前后的力学响应,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和不同病害程度对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评价了高聚物注浆修复不同程度脱空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脱空冻土路基路面Mises应力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竖向位移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高聚物注浆修复脱空冻土路基后,路面Mises应力和竖向位移均显着降低,且不同温度条件下修复效果不同。4.制作了脱空冻土路基道路模型,研究了高聚物材料聚合反应放热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检测了高聚物注浆修复脱空冻土路基前后路面的弯沉,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合理性及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聚物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高远.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近况——以共轭结构的高聚物材料为例[J].信息记录材料.2019
[2].王世伦.多场耦合作用下高聚物材料与冻土路基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9
[3].王忠光,赵桂英,王再学,靳玲,胡芳婷.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聚物材料》课程设计研究[J].化工时刊.2016
[4].张泉,严冬,张凯,胡更开.基于3D打印的高聚物材料热收缩及斑图演化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5].张婷婷.基于五参数分数导数维模型的高聚物材料动态模量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5
[6].张明华.导电夹杂填充高聚物材料力学-电学关联关系研究[D].宁波大学.2014
[7].张永忠,罗迎社,粟建新,陈胜铭,任嘉.含缺陷高聚物材料热致磁效应测量控制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
[8].王孟,廖云,刘芝芳,陈大俊.高聚物材料的形变热效应及表征技术[J].高分子通报.2013
[9].梅跃.电子封装中湿热载荷共同作用下高聚物材料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10].王孟,刘芝芳,廖云,陈大俊.红外热成像技术表征高聚物材料拉伸形变热效应的方法[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