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劳动的性质论文-李春宝,程旭东

教师劳动的性质论文-李春宝,程旭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师劳动的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实验教师,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劳动性质

教师劳动的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宝,程旭东[1](2014)在《高校实验系列教师的劳动性质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传统观念关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认识,对比二者的共性和异性。提出了关于脑力劳动的新观点,将脑力劳动细化为"初级脑力劳动"、"中级级脑力劳动"和"高级脑力劳动"叁个阶段和类别。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实验系列教师的岗位职责为例,剖析高校实验系列教师的劳动性质和特点。认清实验系列教师的劳动性质与特点更有利于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开发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发明创造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14年22期)

康建辉,王渊[2](2008)在《劳动合同: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的基本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聘任制作为高校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正在各高校普遍推行,其核心是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由于现行法律对教师聘用合同的性质没有作出清晰的界定,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教师聘用合同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认为,聘用合同中教师的地位是劳动者,聘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教师聘用合同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对策。(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科学》期刊2008年17期)

陈子君[3](2008)在《教师劳动的性质与价值创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爆发的新科技革命引起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人类生产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化。这一变化也要求我们重新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方式,尤其是要重新认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的作为生产力的再生产劳动者——教师的劳动的性质和价值创造。我国的传统理论认为教师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可是这一观点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实发生了产生了冲突。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培养和训练劳动者的教师的劳动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仅培养和训练了劳动者,而且是直接知识生产的一部分。教师劳动不仅创造了价值,而且创造的价值在整个价值创造过程中所占的份额是很大的,这并且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会越来越大。这也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实重新去认识教师的劳动。为了研究教师劳动的性质,就必须首先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为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不但回顾了有关生产劳动的经典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而且分析了我国有关生产劳动的理论的争论,并以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分析作为方法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了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指的是能够为社会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提供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满足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以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形式存在的工业、农业、第叁产业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作了分析后,对教师的劳动作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首先,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服务劳动,教师的劳动生产的是一种无形的、但在劳动者身上能够发现其影响的服务产品。教师通过它的劳动使劳动者发生了变化,并将其劳动物化在劳动者的身上,成为劳动力价值构成的一部分。其次,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教师的劳动总是和人类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是人类总的生产劳动中的一部分。再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劳动不仅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而且满足了人民的文化的需要,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劳动和教师劳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劳动性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劳动者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变化并呈现出商品性的特征,因此,也可以像分析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一样分析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劳动力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来创造的,其中教师的劳动在劳动力的再生产中起了极其重要作用。传统理论从生活资料的角度来对劳动力的价值构成作了静态的分析,劳动力的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会降低。由于传统理论忽视了在劳动力的再生产中投入的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就不能解决在现实中劳动力的价值随着科技进步不降低反而上升的现象。实际上,劳动力的价值构成中,教育训练费用既包括培养劳动者所耗费掉的各种物质资料的价值,这一部分以不变的价值转移到劳动力的价值构成中去,又包括支付一定的费用来购买教师在培养训练劳动力时的活劳动。但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培养训练劳动力的劳动力,其活劳动也是一个变量,它不仅能创造出教师本身为了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教师价值的不变部分,而且也能够创造出一个超过他们必须生活资料价值而形成的余额。当然劳动力商品的生产过程中也有劳动力本身投入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比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把劳动力价值仅看成是维持劳动力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的数额要大。并随着科技的进步,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劳动力的价值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这也就告诉人们:在劳动力的再生产中,教师的劳动起了非常重要作用。教师劳动创造的价值物化在劳动力中并通过劳动力这一桥梁转化到劳动力所生产的商品中去。传统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构成是W=C+V+M。传统理论中对劳动力价值的确定忽视了劳动力的形成中教师和劳动力投入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所以劳动力的价值应当由可以转化成生活资料的不变资本的价值C′、教师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一部分包括教师作为劳动力为自身劳动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V_1与为社会劳动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M′,与劳动力自身的活劳动投入所创造的价值V_2,即劳动力的价值构成是V=C′+V_1+V_2+M′,所以普通商品的价值构成也就应当由W=C+V+M变成W=C+C′+V_1+V_2+M′+M。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劳动也是国民收入的源泉。现在,对教师劳动的研究,既有必要性,又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教师劳动的研究,既有利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澄清对教师劳动的不当认识,也有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杨庆余[4](2007)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凸显“叁大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在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与社区实践中,广大教师已经开始更多地由控制者与评判者逐渐转向参与者和引导者;而学习也从单一的由教师来预设并组织的单纯接受性活动,逐步发展为伴有团体共同设计与共享的实践性活动。在这场发生着质的变革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职(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07-07-20)

高顺有[5](2003)在《论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劳动的基本性质自始至终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所遇到的是广泛而复杂的人际关系 ,要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劳动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支出 ,具有超前性、示范性、创造性、协作性、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目的和劳动对象决定了其劳动的范围极其广泛 ,而且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孙传宏[6](1994)在《对教师劳动的价值性质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教师的劳动是一种非生产性劳动,不具有和创造价值的观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分析和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若干误解的辩正,结合对规定教师劳动价值观形成的考察,论证了这样两点:一是劳动不能分为生产性劳动扣非生产性劳动;二是教师的劳动具有并创造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西教育科研》期刊1994年01期)

毕定一[7](1985)在《论教师劳动的性质与特点——献给首届教师节》一文中研究指出党中央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尊重人民教师的劳动。早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一九七八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小平同志又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并高度评价:“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本文来源于《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85年04期)

徐晔[8](1984)在《从劳动的一般规定性和特殊规定性看教师劳动的经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教师劳动的性质问题,近几年学术界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其中一种意见认为,教师的劳动是生产精神产品的,不创造价值,因而是非生产性劳动;另一种意见认为,教师的劳动是培养训练劳动能力的,因而能够满足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所以是生产性的劳动。然而,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我们认为:研究一种劳动的经济性质,应该从这种劳动的具体形态和内容的一般规定性(即劳动所表现的形式,劳动力耗费的具体途径和结果)和这种劳动的社会方式的特殊形式规定性(即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和劳动反映的生产目的)两个方面综合地考察。因而,教师的劳动(本文来源于《绥化师专学报》期刊1984年03期)

教师劳动的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师聘任制作为高校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正在各高校普遍推行,其核心是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由于现行法律对教师聘用合同的性质没有作出清晰的界定,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教师聘用合同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认为,聘用合同中教师的地位是劳动者,聘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教师聘用合同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师劳动的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春宝,程旭东.高校实验系列教师的劳动性质再认识[J].现代企业教育.2014

[2].康建辉,王渊.劳动合同: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的基本性质[J].当代教育科学.2008

[3].陈子君.教师劳动的性质与价值创造[D].曲阜师范大学.2008

[4].杨庆余.教师专业化发展凸显“叁大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7

[5].高顺有.论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征[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6].孙传宏.对教师劳动的价值性质的再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4

[7].毕定一.论教师劳动的性质与特点——献给首届教师节[J].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

[8].徐晔.从劳动的一般规定性和特殊规定性看教师劳动的经济性质[J].绥化师专学报.1984

标签:;  ;  ;  ;  

教师劳动的性质论文-李春宝,程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