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发展,在理性中思考
◆蒋翠玲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中734300
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魅力四射,这是众多语文老师一直潜心探索、孜孜以求的课题,以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提升有效的课堂教学魅力的重要性。
一、先要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合作者,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愿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效率才会大大提高。例如:我教必修一散文两篇中的《窗》时,另外讲了一篇与窗有关的故事,让学生讨论、比较两篇文章在选材立意方面有何异同点。这样既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又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互动合作能力,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明显了。
二、提高课堂效率,要研究好课标和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研究程度直接关系着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也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如果我们仍凭借着经验,靠着吃老本走进课堂,观念不改变,不研究课标,不关注教材的变化,那么,存在于我们心头的困惑将如顽疾一样,难以消除。因此,我们老师要尽量吃透教材、活用教材,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用灵活而又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抓住散文“形散神不聚”的特点,找出本文描写“我”感情变化的词句,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再让学生认真朗读并赏析写景语段,掌握全文的主旨及写作特色。这样一来,整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明朗起来,学生就乐于接受也容易接受新知识。
三、提高课堂效率,要关注教学过程的质量。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个双边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与素养,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做到游刃有余。
1.广闻博采,不断引进时代“活水”。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依据,但不能拘泥于教材,可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至五分钟,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堂一成语”等活动,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
2.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学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和“终曲”回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会掀起一个小高潮。
(2)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例如:刘禹锡的《秋词》,古人悲秋和诗人自己爱秋作对比,抓住要害切入主题的探讨,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对比、反衬手法的妙用。
(3)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进“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大胆地想象,从而使学生找到合理的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途径,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提高课堂效率,要做到教师的眼中有学生。
首先,在备课环节上。教师要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教师要有比较完整的把握和分析。如果发现我们设计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这些学生的实际,就应该及时调整思路。
其次,在上课环节上。要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互动情况。如果发现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现状不适应,就要考虑:为什么不适应?哪里不适应?是我们讲授的内容学生接受不了,还是其它原因?怎么改进更合适?
第三,应该让课堂成为学生参与的互动课堂。这里的互动,更主要的是思维的互动。没有学生思维参与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而互动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生命力。所以,要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教师必须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思维,让他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提炼信息、整合语言、落到笔上。学生只有自己经历这样的实践操作和情感体验,他们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才会更加全面,才会更有深度、广度。
第四,在课后反馈环节上。课后也要通过检查作业、反馈练习、谈话聊天、互动反思等多种手段,关注学生的收获程度、疑难问题的解决程度,从而做到追踪记录、及时总结。
五、提高课堂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是一个情感场,学生们会带着各种各样的感情上每一节课。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听课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要在平等的前提下,严爱有度,走进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信心,给学生温暖,给学生希望,给学生可以触摸到的未来。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