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形状控制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银,形状控制合成,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
形状控制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钟震,路航,任天斌[1](2014)在《纳米银形状控制合成与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银(Ag NPs)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纳米银应用性能除了受到粒子尺寸、分布、纯度等因素影响,还与纳米银的形状密切相关。纳米银的形状对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光学性能以及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纳米银的形状控制合成可以进一步发挥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的性能潜力。因此,不断发展纳米银新的合成方法,研究纳米银形状控制的机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纳米银合成方法和不同形状纳米银的最新研究进展,合成方法重点介绍了辐射法、激光烧蚀法、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和生物合成法,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从模板法、动力学、热力学以及氧化刻蚀4个方面介绍了纳米银形状控制的机理。介绍了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4年12期)
张安琪,李慧珺,钱东金,陈萌[2](2014)在《动力学控制合成多种形状的空心SiO_2微纳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一种通过控制反应动力学合成一系列不同形状空心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普适方法,并对材料合成过程进行了实时TEM表征,研究了其生长机理。该反应遵循溶液-溶液-固体(Solution-Solution-Solid,SSS)生长机理,经不对称生长后,得到棒状、管状、拐杖状、簇状和铃铛状的纳米粒子。此法在室温下合成,操作简单,产物形貌均一,便于控制,重复性好,其产物在生物医药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期刊2014-08-04)
陈德皓,徐常登,刘子立,陈玲,甄春花[3](2013)在《功能分子在贵金属纳米晶催化剂形状控制合成中的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纳米晶催化剂(简称金属纳米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能源等现代工业。铂等稀贵金属目前仍然是燃料电池等领域不可替代的催化剂材料,进一步提高金属催化剂的性能和利用率一直是重大挑战。金属的表面结构取决于晶体的形状。因此,形状控制合成可有效地调控金属纳米晶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性质,近年来得到了大量研究。功能分子(保护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添加剂等)对金属纳米晶的形状控制合成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湿化学法形状控制合成中。深入认识功能分子在形状控制合成中的作用机理,可为理性地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催化剂提供指导。功能分子通常是通过在纳米晶核特定晶面上优先吸附,或刻蚀某些特定的晶面,或者加速或抑制某些晶面的生长实现对纳米晶催化剂表面结构的调控。虽然通过结构控制合成的电化学法和湿化学法已经制备出大量不同表面结构的金属纳米晶催化剂,但是对功能分子作用机理的认识还远未深入。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金属纳米晶催化剂形状控制合成的进展,侧重阐述对功能分子作用机理的研究,总结了功能分子在金属纳米晶催化剂形状控制合成中优先吸附的重要作用机制,以及优化功能分子在纳米粒子形状控制合成中的一些基本策略。(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3年10期)
姜艳霞,陈明晖,张斌伟,孙世刚[4](2012)在《负载型铂族金属催化剂的尺寸控制和形状控制合成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铂族金属具有独特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使其成为石油化工、汽车工业以及燃料电池领域中不可替代的催化剂。由于其储量稀少,因此如何设计和制备催化活性高、性能稳定的铂族金属催化剂成为关键的科(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王燕,余大斌[5](2011)在《多形状羟基磷灰石微米晶的水热控制合成及其对Pb~(2+)的吸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热条件下,通过调节反应物CaCl2和NaH2PO4之间的比例、温度、反应时间、pH值和形状控制剂等参数,成功合成了多形状羟基磷灰石微米晶。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微米晶的生长条件及其对重金属铅离子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在淀粉存在条件下,不仅可以获得多形状的羟基磷灰石微米晶,而且它们对铅离子具有强吸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水中铅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85.42%,这在含铅离子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1年S2期)
朱一民,王小宇,韩跃新[6](2011)在《纳米氧化镁合成过程中颗粒粒度及形状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沉淀-热分解法,合成粒度在20~120 nm的氧化镁粉体。采用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纳米氧化镁的粒度和形状的控制因素对纳米氧化镁颗粒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镁源及分散剂的种类、沉淀反应温度、样品干燥方式都是影响氧化镁粒度和形状的重要因素。在以Mg(NO3)2为镁源、n(Mg2+):n(OH-)=2:1、沉淀温度为30℃、体积分数为8%的乙二醇为分散剂、微波低火干燥2 min条件下,得到平均粒径为40 nm的氧化镁产品。前驱物的形状与产物纳米氧化镁的形状存在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1年01期)
刘霞[7](2010)在《分子“模板”可控制合成材料的形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16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的材料合成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合成材料的几何形状和化学成分。使用这种方法合成的新材料如能很好地结合无机材料的功能,将有望用于制造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催化剂以及光子晶体。 美国(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0-11-19)
杨生春,丁秉钧[8](2010)在《金、铂纳米结构形状控制合成及其生长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金属及其材料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重要应用而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及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是国防建设中的战略物资,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材料.贵金属纳米材料因纳米结构固有的(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路蕾蕾,尹鸽平[9](2010)在《铂纳米晶的形状控制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形状控制的铂纳米晶由于具有高选择性和催化活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种低指数晶面所围成的铂纳米晶,包括立方体、四面体、八面体、枝状晶体等可以通过胶体法或热解法来制备。表面具有高指数晶面结构的二十四面体等多面体也已经由电化学方法得到。本文评述了形状控制的铂纳米晶的合成方法、表征和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分析了铂纳米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对目前铂纳米晶合成及应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0年Z1期)
贺海燕,劳伟平[10](2010)在《表面活性剂辅助Sol-gel法SrTiO_3粉体的形状控制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Sol-gel法成功合成了纳米SrTiO3粉体。酞酸丁酯和氯化锶为金属离子源,先驱体以甲醇为溶剂、柠檬酸为螯合剂、乙酰丙酮为稳定剂、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为模板。干先驱体经700℃1h烧成后得到纯的SrTiO3粉体。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粉体的粒子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合成粉体的聚乙二醇诱导了均匀的较小的圆形粒子。聚乙烯醇则使合成粉体为较大尺寸的长板柱状的粒子。(本文来源于《江苏陶瓷》期刊2010年01期)
形状控制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报道了一种通过控制反应动力学合成一系列不同形状空心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普适方法,并对材料合成过程进行了实时TEM表征,研究了其生长机理。该反应遵循溶液-溶液-固体(Solution-Solution-Solid,SSS)生长机理,经不对称生长后,得到棒状、管状、拐杖状、簇状和铃铛状的纳米粒子。此法在室温下合成,操作简单,产物形貌均一,便于控制,重复性好,其产物在生物医药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状控制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钟震,路航,任天斌.纳米银形状控制合成与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J].化学进展.2014
[2].张安琪,李慧珺,钱东金,陈萌.动力学控制合成多种形状的空心SiO_2微纳结构[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2014
[3].陈德皓,徐常登,刘子立,陈玲,甄春花.功能分子在贵金属纳米晶催化剂形状控制合成中的作用机理[J].化学进展.2013
[4].姜艳霞,陈明晖,张斌伟,孙世刚.负载型铂族金属催化剂的尺寸控制和形状控制合成及其性能[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2012
[5].王燕,余大斌.多形状羟基磷灰石微米晶的水热控制合成及其对Pb~(2+)的吸附作用[J].材料导报.2011
[6].朱一民,王小宇,韩跃新.纳米氧化镁合成过程中颗粒粒度及形状控制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11
[7].刘霞.分子“模板”可控制合成材料的形状[N].科技日报.2010
[8].杨生春,丁秉钧.金、铂纳米结构形状控制合成及其生长机制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
[9].路蕾蕾,尹鸽平.铂纳米晶的形状控制合成及应用[J].化学进展.2010
[10].贺海燕,劳伟平.表面活性剂辅助Sol-gel法SrTiO_3粉体的形状控制合成[J].江苏陶瓷.2010
标签:纳米银; 形状控制合成; 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