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湿地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垂直流模拟湿地,细菌,链霉素,酶活性
湿地酶论文文献综述
孙雪姣,徐婷婷,叶海冬,都李萍,应杰[1](2014)在《模拟人工湿地中硫酸盐氯霉素处理对细菌数量、湿地酶活性和生化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细菌被认为是人工湿地中最重要的微生物成分,因为湿地中的一些生化过程均与细菌群落有关。然而,这一结论都是通过将细菌群落动态与湿地具体生化过程和废水净化效率进行比较得出的,因而是间接的,直接证据尚缺乏。本研究试图通过国际上通用的选择性抑制手段,再结合细菌数量、酶活性和生化过程分析,进一步认识细菌在人工湿地中的重要性。【方法】本研究依托垂直流模拟人工湿地进行。湿地从上至下,顺序地填充细砂(直径1~2 mm)、粗砂(直径6~12 mm)和石块(直径50~120 mm)3种填料。植物为香附子(Cyperu srotundus L.)。废水为来自养猪场的排出液,废水灌溉采用间歇方式进行。废水的滞留时间为7 d,排空时间为0.5 d。共设置6个浓度的硫酸链霉素处理(0、1.0、1.5、2.0、2.5和3.0 mg/kg沙子),调查了硫酸链霉素处理浓度与湿地填料中细菌数量、酶活性和生化作用之间的关系。细菌数量用平板计数法测定,纤维素酶、β-葡糖糖苷酶、蔗糖酶、蛋白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采用常规的酶学方法分析;纤维素降解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有机磷降解作用和无机磷转化作用用室内培养—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随着硫酸链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CMC纤维素酶、β-葡糖糖苷酶和蛋白酶活性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而细菌数量、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却显着下降(P<0.05)。在6种生化作用中,除了纤维素降解作用和无机磷转化作用没有发生显着变化外(P>0.05),其余4种生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有机磷降解作用)均随着硫酸链霉素浓度的增加而显着下降(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生化作用的总体变化清楚地区分了链霉素的不同浓度(P<0.05),而酶活性的总体变化则未能区分。【结论】本研究突出了细菌在人工湿地氮和有机磷转化方面的重要性,因为细菌的逐渐抑制导致了与氮和磷循环有关的酶以及生化作用的显着降低。另一方面,还发现土壤生化作用的总体变化对链霉素的浓度梯度比酶活性敏感,这一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王亮,周怀东,王世岩,毛战坡[2](2012)在《白洋淀湿地酶活性空间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洋淀作为我国富营养化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湿地中的生源要素迁移转化直接影响水质演变趋势,湿地系统中的酶在生源要素的循环过程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生源要素的迁移转化特性。于2007年3—11月在白洋淀设置固定监测点,研究土壤磷酸酶含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营养元素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为污染源等因素影响下,湿地中土壤酶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垂直层面上,湿地土壤表层0~10 cm是酶活性最高区域,同时表层土壤磷酸酶活性普遍大于中下层土壤。水平空间分布上,从府河河口区域至白洋淀中心区域磷酸酶活性基本呈现减小趋势。结果表明在污染较严重的河口区域,磷酸酶活性小于污染较轻区域,使得河口区域土壤中磷含量将进一步累积,有可能导致水体污染进一步加剧,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保护措施。(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李甲亮,陆兆华,王琳,田家怡,李鹏辉[3](2008)在《芦苇湿地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与净化功能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河叁角洲某湿地处理系统为例,测定了造纸废水灌溉芦苇湿地过程中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与废水污染物去除率、基质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脱氢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与废水COD去除率、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与废水TN,TP去除率呈显着正相关(r>0.8);湿地酶活性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为上层>中层>下层,其中磷酸酶和脱氢酶层间差异最大。湿地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受季节影响明显,在8,9月最高;废水灌溉后湿地酶活性、MBC/TOC、基质呼吸强度等大幅提高,盐碱生态系统得到改良;经综合评价,确定恒定流运行模式(w1)为推荐造纸废水灌溉工艺。(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湿地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洋淀作为我国富营养化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湿地中的生源要素迁移转化直接影响水质演变趋势,湿地系统中的酶在生源要素的循环过程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生源要素的迁移转化特性。于2007年3—11月在白洋淀设置固定监测点,研究土壤磷酸酶含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营养元素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为污染源等因素影响下,湿地中土壤酶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垂直层面上,湿地土壤表层0~10 cm是酶活性最高区域,同时表层土壤磷酸酶活性普遍大于中下层土壤。水平空间分布上,从府河河口区域至白洋淀中心区域磷酸酶活性基本呈现减小趋势。结果表明在污染较严重的河口区域,磷酸酶活性小于污染较轻区域,使得河口区域土壤中磷含量将进一步累积,有可能导致水体污染进一步加剧,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保护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地酶论文参考文献
[1].孙雪姣,徐婷婷,叶海冬,都李萍,应杰.模拟人工湿地中硫酸盐氯霉素处理对细菌数量、湿地酶活性和生化作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
[2].王亮,周怀东,王世岩,毛战坡.白洋淀湿地酶活性空间变化规律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
[3].李甲亮,陆兆华,王琳,田家怡,李鹏辉.芦苇湿地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与净化功能相关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