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植被缓冲带论文-朱晓成,吴永波,余昱莹,李文霞

河岸植被缓冲带论文-朱晓成,吴永波,余昱莹,李文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岸植被缓冲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学,河岸缓冲带,宽度,植物类型

河岸植被缓冲带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成,吴永波,余昱莹,李文霞[1](2019)在《太湖乔木林河岸植被缓冲带截留氮素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素的截留效率,以太湖流域平缓坡地上人工林河岸缓冲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河岸缓冲带宽度(5, 15, 30, 40 m),不同植物类型(‘南林95’杨Populus×euramericana ‘Nanlin 95’林、中山杉Taxodium hybrid ‘Zhongshanshan’林、南林杨95-中山杉混交林)对不同深度径流水及土壤中氮素的截留效果。结果表明:15 m宽的河岸缓冲带即能很好地截留各形态氮素, 40 m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硝态氮、铵态氮、总氮的截留率分别达68.8%, 68.7%和66.0%;同一宽度条件下,缓冲带对40 cm深径流水中铵态氮、总氮的截留率较高,分别达71.4%和69.1%,对20 cm深径流水中硝态氮截留率较高,达70.6%;森林土壤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截留主要在中层土壤,对总氮截留主要在表层土壤;杨树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截留率较高(P<0.05),达77.4%和66.3%;杨树-中山杉混交林缓冲带对总氮的截留率较高(P<0.05),达73.0%;植物叶片(r=-0.53)全氮和土壤总氮(r=-0.59)均与径流水中总氮呈负相关关系。图8参26(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赢男,杨帆,韩辉,曲艺[2](2018)在《阿什河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阿什河是松花江的一级支流。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其河岸植被缓冲带受到严重破坏,净化功能减弱或丧失,严重影响了流域的生态安全。因此,本文针对阿什河流域岸边植被缓冲带现状,建立缓冲带空间数据库,在GIS技术支持下,结合时间模型计算河岸植被缓冲带可变宽度。结果表明,阿什河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最窄区域5m,最宽区域41m,宽度主要分布在5m-8m。阿什河流域还需划定2.21km的河岸带区域作为其河岸植被缓冲带。(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方晓,黄超,郭二辉,范贝贝,桑凯新[3](2018)在《郑州贾鲁河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完整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岸植被缓冲带完整性对维持河岸连通性、保持水土、提供生物栖息地等生态功能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以贾鲁河郑州段的河岸植被缓冲带为对象,采用多指标评价分析法,建立河岸植被缓冲带完整性评价体系,并对贾鲁河河岸植被完整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贾鲁河50%的断面为次不完整,41.67%的断面为基本完整,不完整的为8.33%;按照不同类型河岸断面,将贾鲁河河岸带划分为:U形+较缓坡、U形+缓坡、U形+较陡坡、园林绿化带。4种河岸断面植被完整性评分顺序是:U形+较陡坡>U形+较缓坡>U形+缓坡>园林绿化带。(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徐珊珊,赵清贺,曹梓豪,张祎帆[4](2018)在《北江干流河岸植被缓冲带景观渗透性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渗透性指数反映景观保持水土的能力,可为景观功能评价提供新途径。本研究以北江干流河岸植被缓冲带为例,在阐述景观渗透性指数计算原理的基础上,以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植被数据源,以30m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地形数据源,结合USLE模型,对景观渗透性指数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分析研究区景观渗透性指数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景观渗透性指数分析在研究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渗透性值与侵蚀模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区景观渗透性指数时空差异显着,1995—2015年,整体呈增加趋势,而韶关、南雄和清远等地景观渗透性值较高并呈波动性变化;林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是影响渗透性指数时空分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景观渗透性指数在北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应用及其水土保持能力的评价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刘宏伟,梁红,高伟峰,沈海龙,高大文[5](2018)在《河岸缓冲带不同植被配置方式对重金属的净化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面源污染对环境危害较大,如何对其有效控制一直是污染治理关注的重点之一。相比城市内河,对于农业重金属面源污染的危害和控制已多有报道。但是,目前在东北地区针对寒温带滨岸缓冲带净化重金属面源污染物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不同植被配置缓冲带对典型重金属面源污染物铜、铅和镉的净化效果,在哈尔滨市某内河河段构建了草本和乔木-草本两种配置方式的缓冲带。结果表明黑麦草高度与镉离子的去除率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乔木-草本混合配置缓冲带对径流镉离子、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平均去除率为93.91%,79.42%和83.5%,对渗流镉离子、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平均去除率为96.8%,83.91%和89.74%。相比裸土和单一草本植物缓冲带,乔木-草本混合配置缓冲带对重金属离子镉、铜和铅有最好的净化效果。(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壮[6](2018)在《浑河沈抚段河岸缓冲带组成调查和结构配置模式优化研究以及优势植被缓冲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沈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东北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浑河发源于长白山支脉——辽宁抚顺清原县的滚马岭,自东向西穿行而过沈阳市区,将沈阳市分为浑北和浑南,是沈阳的母亲河。浑河以其优美的河岸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沈阳发展最具特色、活力、丰富多彩的都会中心区域,把沈阳变成一座滨水花园城市。因此,浑河滨水区和河岸带的景观状态、植被生态组成优劣,不仅是简单的环境问题,也对沿河社会发展,沈阳市世纪城市开发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河岸带是河流水——陆地交界区域的两边,直至河水影响消失为止的地带。河岸带是水陆生态系统共同作用的区域,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河岸带通过过滤和截留沉积物、水分调控以及营养物质的再分配等过程,来协调河流横向和纵向的物质和能量流。河岸带受河流水生生境的影响,具有地下水浅,土壤肥力较高,空气湿度较高,易受洪水泛滥影响,水域陆域系统共同作用的特点。一定宽度的河岸缓冲带经过水、土壤、植被综合生态系统的过滤、渗透、吸收、滞留等物理、化学作用,具有控制面源污染、净化水质等多种生态环境功能。本实验从叁个方面开展分析,首先,开展以浑河沿河植被带植被构成及群落分布状况的调研。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浑河已演变为沈阳市内河,河岸带原有的自然植被群落经人工选择、景观修建、土地开发等影响已基本不复存在,在灌木与乔木组成上更多成为以人工选择为主的植被群落,草本植物除本地常见的土着物种还存在入侵性较强的植物物种。开展植被及群落分布状况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明确植被构成,群落分布,为植物群落优化和合理配置植物组成,促进该区域的水生态建设和河岸缓冲带生态功能恢复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开展河岸缓冲带优势植被缓冲能力的分析。河流按其存在环境一般分为城市河流和自然河流。浑河沈抚段是典型的北方城市河流。浑河的河岸缓冲带以人工构建为主,在特定河段,浑河河岸缓冲带的宽度、坡度等指标无法更改。在长冬季的气候特点下,从植被构成的角度筛选出提高河岸缓冲带生态环境功能的植被组成,以此提高其生态环境功能。通过实地调查、室内外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浑河沈抚城市段常见的绿化草本和灌木植物对地表径流的缓冲能力进行了分析,以期在满足景观美化的前提下,筛选出对地表径流能力强的植物品种,为浑河城市段生态功能的提升提供选择依据。最后开展浑河沈抚段植被缓冲带结构配置模式优化研究。植被过滤带(Vegetative Filter Strips,VFS)是位于污染源与水体之间,一般呈条状分布的乔木、灌木或草地,可显着降低氮、磷等面源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河岸缓存带是植被过滤带在河流面源污染防控上的常见应用。河岸缓存带的设计及结构优化是达成缓存带预定生态功能的主要环节,也是影响缓存带对污染物截留、缓存能力的主要因素。河岸缓存带的设计主要针对特定地段的污染物来源组成,地形提出最优的结构、植物组成和相应的管护措施。宽度、坡度、土壤条件、气候因素是河岸缓存带设计中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据前期调研表明河岸带周边道路、城市社区地表能够产生面源污染物,并表现出高SS,高COD,高TN和低TP的特点,本研究中运用VFSMOD模型(VFSMOD模型是由美国Florida大学的Carpena等人于1999年提出的一个基于降雨田间尺度机制的数学模型,主要用于模拟植被过滤带对坡面地表径流中泥沙和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获得河岸植被缓存带阻控效果的限值,并基于浑河沈抚城市段区域(气候、土壤、微地形)特点,对不同植被构成的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泥沙拦截与径流削减效果进行了模拟,获得缓存带最适宽度、带长等指标。根据模拟结果,利用小试的方法进行植被配置模式模拟,获得植被配置组成和植被群落构成的消减效果,并基于以上结果对浑河沈抚城市段河岸缓冲带的设计参数提出了优化建议,形成了相应的设计图,以期为利用河岸缓冲带提升浑河城市段景观生态功能,减少横向面源污染物入河提供设计依据和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5-01)

孙东耀[7](2018)在《不同植被河岸缓冲带系统对氮磷污染物的拦截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年来九龙江流域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本研究选择九龙江上游北溪龙岩段,在当地选择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 ×P.purpureu×、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3种灌草植物,以杂草作为对照,建立草本、灌木及灌草组合河岸植被缓冲带。通过2015-2017年近3年不同植被缓冲带对降雨径流氮磷污染物消减的野外检测,以及对缓冲带土壤-植被系统对氮磷的物理、生物化学过程机理的系统研究,以揭示不同植被缓冲带对氮磷消减的(短期)降雨径流以及(中长期)净化机理及其主控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被缓冲带对降雨径流中氮磷的消减率整体上呈现出草本>灌草>灌木的特点。对不同形态氮磷的消减效果也具有差异,对NOO-N及TN均具有较高的消减率,对PO43--P及TP的消减率次之,对NH4+-N的消减效果最差。缓冲带对地表及地下径流的消减率存在差异但均不显着。随着植被对土壤的改造,缓冲带对NH4+-N的消减随年份增加出现降低,对NO3-N和TN消减率均出现随年份而增加的趋势,对PO43--P和TP的消减率呈现波动式变化,这种变化与植被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2)4种植被初始含水率介于20.76%~25.92%之间,均无显着差异。不同植被土壤的渗透能力存在很大差异,4种植被土壤最初5 min下渗速率与渗透总量比较大小均为杂交狼尾草>红叶石楠>杂草>红花檵木。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渗透率的重要因素,与土壤渗透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而土壤渗透率强也显现出较高的氮磷消减率。(3)不同缓冲带植被土壤对PO43--P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对NH4+-N的吸附,对NH4+-N的解吸作用均明显大于对PO43--P的解吸。对NH4+-N和PO43-P的吸附总体上呈现红花檵木>红叶石楠>杂交狼尾草>杂草的趋势。土壤粘粒与NH4+-N和P O43--P的吸附均呈现正相关关系,NH4+-N的吸附与解吸呈极显着负相关,而在P043--P中吸附与解吸表现显着的正相关水平。(4)4种植被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存在显着差异,大小比较为红叶石楠>杂草>红花檵木>杂交狼尾草。呈现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但不同植被及不同深度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影响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pH值、土壤容重、TN、DIN、N03--N、NH4+-N含量。(5)4种植被土壤反硝化速率均不显着,大小比较为红花檵木>红叶石楠>杂草>杂交狼尾草。总体上呈现出表层10cm反硝化速率最强的特点,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反硝化速率出现降低。影响土壤反硝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TC、DIN、NO3--N含量。(6)1年后不同植被对氮磷的吸收量具有较大差异,杂交狼尾草由于较高的生物量增长对氮磷的固持量均为最高,各植被对氮的固持能力均高于对磷的固持。在植被不同器官中氮磷的整体固持量呈现为茎>叶>根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6)

孙东耀,仝川,纪钦阳,谭立山,张玉珍[8](2018)在《不同类型植被河岸缓冲带对模拟径流及总磷的消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九龙江上游北溪流域,选择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3种植物及原生撂荒杂草地,构建对照(A)、草本(B)、灌草(C)和灌木(D)4种不同处理的植被缓冲带,通过模拟不同浓度面源污染下的农田径流,探讨不同植被组合对径流量及总磷的消减效果.结果表明:各缓冲带不同植被对径流量及总磷的消减效果均表现为草本>灌草>灌木,其中,草本缓冲带对径流量的消减率最高,达到86.93%,在高、低浓度进水时对总磷浓度的消减分别为95.20%、80.69%;4种不同植被缓冲带对总磷浓度的消减效果随缓冲带宽度的增加均出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前半段消减效果最佳,后半段消减趋势减缓;高浓度污染进水条件下缓冲带对总磷的消减效率高于低浓度进水;4种缓冲带对磷总量的消减量分别为27.70、28.02、28.06和26.94 g.研究成果可为九龙江上游河岸缓冲带建设及流域氮磷污染率治理和生态评价提供科学示范及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曹梓豪,赵清贺,左宪禹,丁圣彦,张祎帆[9](2018)在《基于坡面水文连通性的黄河下游河岸缓冲带植被格局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岸缓冲带作为河流-陆地之间重要的生态过渡区,恢复以及优化其退化的植被系统对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及实现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植被格局情景模拟和汇流路径长度指数,分析不同植被盖度和坡度下坡面水文连通性对植被格局的响应,探讨黄河下游河岸缓冲带水土保持效应的最优植被格局.结果表明:坡中格局-粗粒度-集群分布的植被配置方式所产生的汇流路径长度最小、水文连通性最弱,是抑制坡面产流汇流效果最优的植被格局类型.对于最优植被格局,其汇流路径长度随坡长的增加而增加,坡长越长,坡度的作用越明显,水文连通性在各坡度之间的差异越显着;汇流路径长度随植被盖度增加而减小,低盖度时各坡度之间的汇流路径长度差异明显,当盖度达到45%时,各坡度之间的汇流路径长度趋于一致、水文连通性差异较小.实证坡面汇流路径长度随植被盖度增加其降低趋势无规律性,而最优植被格局汇流路径长度随植被盖度增加均呈现出一致的先急剧后平缓下降趋势.在设置的5°~20°坡度范围内,最优植被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盖度变化过程中不同坡度之间汇流路径长度的差异,突显了河岸缓冲带植被格局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徐珊珊[10](2017)在《耦合格局与过程的河岸植被缓冲带水土保持功能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土流失是我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河流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尤其是河岸缓冲带植被,在拦截径流、减少泥沙的河网输入量、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河岸植被缓冲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其水土保持功能的发挥。因此,本研究以北江干流10 km河岸植被缓冲带为研究区域,运用反映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之间耦合关系的渗透性指数表征河岸植被缓冲带景观的水土保持功能,开展北江干流河岸植被缓冲带水土保持功能调控研究。首先,在阐述渗透性指数的原理和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尺度推绎分析渗透性指数的敏感性;其次,运用USLE模型验证渗透性指数在北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适用性;再次,基于验证结果,通过情景模拟,分析不同植被分布格局下渗透性指数的变化情况;最后,根据最优植被格局和渗透性评价结果,基于植被和地形,对河岸植被缓冲带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进行有效调控。主要结论如下:(1)DEM对分辨率的敏感性和对渗透性指数的影响低于植被盖度,渗透性指数具有应用于北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潜力。对于DEM,随分辨率的下降,海拔没有明显变化,平均坡度略有下降趋势,随DEM变化渗透性指数变化不明显;对于植被盖度,其平均值随分辨率的下降发生了明显的波动性变化,标准差持续上升,随植被盖度降低,渗透性指数从0.217增加至0.680。研究区1995、2000、2005、2010、2015年5期渗透性指数的变化表明,渗透性指数变化明显,具有应用于北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潜力。(2)渗透性指数在北江河岸植被缓冲有一定的敏感性,可用于评价研究区的水土保持状况。为了进一步验证渗透性指数在北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适用性,本研究运用USLE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的侵蚀模数,并与渗透性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5个时期的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8109.79 t·hm~(-2)·a~(-1)、8339.9 t·hm~(-2)·a~(-1)、8756.19t·hm~(-2)·a~(-1)、9397.42 t·hm~(-2)·a~(-1)、9818.31 t·hm~(-2)·a~(-1),与渗透性指数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呈现明显的线线性关系(P=0.039),表明渗透性指数在北江河岸植被缓冲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以用于评价研究区的水土保持状况。(3)植被斑块的分布方向和聚集程度对渗透性指数的影响显着。通过情景模拟,对比分析同一坡面植被斑块不同位置、方向、聚集程度以及镶嵌方式等4类不同植被格局下的渗透性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于植被分布位置,坡面顶部、中间和底部情景下,植被位于坡面底部时,渗透性指数值最小,水土保持功能最强;对于植被斑块不同分布方向,植被斑块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网格状分布情景下,渗透性指数值分别为0.115、0.154和0.124,水平分布与网格分布效果差异不大,垂直分布时水土保持功能较弱;对于植被斑块不同聚集程度,聚集格局时渗透性指数值为0.183,分散格局时值为0.161,分散格局状况下植被水土保持能力比聚集格局时强;对于植被斑块的不同镶嵌方式,疏散镶嵌时渗透性指数值为0.418,紧密镶嵌时渗透性指数值为0.440。对比不同模拟情景中渗透性指数的变化可知,植被斑块的分布方向和聚集程度对指数的影响较为明显。(4)调控目标区域基于植被格局调控后,水土保持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北江干流河岸植被缓冲带2015年的渗透性指数值为0.228,研究区整体水土保持功能处于中等水平,但其空间分异表明韶关、清远、叁水、四会、花都五个县市的水土保持功能处于较低水平(渗透性指数值分别为0.455、0.459、0.527、0.507、0.418),是调控的目标区域;针对目标区域植被分布情况,基于情景模拟中的优势分布格局,以构建利于河岸植被缓冲带水土保持功能发挥的景观结构、最优化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进行植被分布方案设计,调控后渗透性指数值分别为0.19、0.20、0.14、0.17和0.12,与原来相比有所下降,水土保持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总之,渗透性指数在北江河岸植被缓冲带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植被不同的分布格局或裸土与植被斑块的合理配置通过影响径流路径的连通性,能够减少入河泥沙量,促进河岸植被带水土保持功能的发挥。因此,未来在对河岸植被带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调控时,可以从改变植被格局入手,通过合理调整植被斑块的空间布局,使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水土保持等景观功能最优化,为实现河岸带的有效管理以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6-01)

河岸植被缓冲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阿什河是松花江的一级支流。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其河岸植被缓冲带受到严重破坏,净化功能减弱或丧失,严重影响了流域的生态安全。因此,本文针对阿什河流域岸边植被缓冲带现状,建立缓冲带空间数据库,在GIS技术支持下,结合时间模型计算河岸植被缓冲带可变宽度。结果表明,阿什河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最窄区域5m,最宽区域41m,宽度主要分布在5m-8m。阿什河流域还需划定2.21km的河岸带区域作为其河岸植被缓冲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岸植被缓冲带论文参考文献

[1].朱晓成,吴永波,余昱莹,李文霞.太湖乔木林河岸植被缓冲带截留氮素效率[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2].刘赢男,杨帆,韩辉,曲艺.阿什河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规划[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8

[3].方晓,黄超,郭二辉,范贝贝,桑凯新.郑州贾鲁河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完整性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

[4].徐珊珊,赵清贺,曹梓豪,张祎帆.北江干流河岸植被缓冲带景观渗透性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资源科学.2018

[5].刘宏伟,梁红,高伟峰,沈海龙,高大文.河岸缓冲带不同植被配置方式对重金属的净化效果[J].土壤通报.2018

[6].张壮.浑河沈抚段河岸缓冲带组成调查和结构配置模式优化研究以及优势植被缓冲能力分析[D].辽宁大学.2018

[7].孙东耀.不同植被河岸缓冲带系统对氮磷污染物的拦截过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8].孙东耀,仝川,纪钦阳,谭立山,张玉珍.不同类型植被河岸缓冲带对模拟径流及总磷的消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

[9].曹梓豪,赵清贺,左宪禹,丁圣彦,张祎帆.基于坡面水文连通性的黄河下游河岸缓冲带植被格局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8

[10].徐珊珊.耦合格局与过程的河岸植被缓冲带水土保持功能调控研究[D].河南大学.2017

标签:;  ;  ;  ;  

河岸植被缓冲带论文-朱晓成,吴永波,余昱莹,李文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