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相思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工林,地表温室气体通量,季节变化规律,华南地区
相思人工林论文文献综述
贾朋,高常军,李吉跃,周平,王丹[1](2018)在《华南地区尾巨桉和马占相思人工林地表温室气体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华南地区尾巨桉人工林和马占相思人工林地表温室气体的季节排放规律、排放通量和主控因子,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两种林型地表3种温室气体(CO_2、CH_4、N_2O)通量进行为期1年的逐月测定。结果表明:(1)尾巨桉人工林和马占相思人工林均为CO_2和N_2O的排放源,CH_4的吸收汇。马占相思林地表N_2O通量显着(P<0.01)高于尾巨桉林,CO_2通量和CH_4通量无明显差异。(2)两种林型3种温室气体通量有着相似季节变化规律,地表CO_2通量均呈现雨季高旱季低的单峰规律;地表CH_4吸收通量表现为旱季高雨季低的单峰趋势;地表N_2O通量呈现雨季高旱季低且雨季内有两个峰值的排放规律。(3)地表CO_2、N_2O通量和土壤5 cm温度呈极显着(P<0.01)正相关,3种温室气体地表通量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P<0.01)或显着相关(P<0.05)。(4)尾巨桉林和马占相思林温室气体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1.014 t/hm~2和28.782 t/hm~2,均以CO_2排放占绝对优势(98.46%—99.15%),CH_4和N_2O处于次要地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9期)
刘颂颂,陈葵仙,沈德才,张浩,苏纯兰[2](2018)在《间伐对华南地区相思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莞大岭山马占相思林3种间伐改造模式(未间伐+套种、间伐30%+套种和间伐60%+套种)及未间伐林分为对照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改造11 a后,比较研究这4种改造模式在旱季和雨季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间伐模式在旱季和雨季下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差异,旱季时土壤全N和硝态氮含量较低,其它土壤养分含量较高,雨季时土壤全N和硝态氮含量较高,其它土壤养分消耗较高,其含量较低。(2)间伐促进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积累,且旱季显着高于雨季。(3)改造后林分植被覆盖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旱季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显着高于雨季。(4)PCA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和酶活性因子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各指标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及不同改造模式林分对土壤因子响应不同。以未间伐与套种改造模式能有效改善马占相思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同时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贾朋,魏龙,王燕,刘珊,高常军[3](2016)在《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规律,确定最佳观测时间。【方法】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南地区马占相思人工纯林土壤3种温室气体CO_2、CH_4、N_2O通量进行连续观测。【结果】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3种温室气体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为CO2和N2O的排放源及CH_4的吸收汇,其通量日变化幅度分别为:401.33~555.59 mg·m~(-2)·h~(-1)、24.50~34.72μg·m~(-2)·h~(-1)和-10.96~-41.88μg·m~(-2)·h~(-1)。地表CO_2、CH_4通量和5 cm深土壤温度呈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相关,地表N_2O通量同温度的相关性不显着。【结论】通过对矫正系数分析,综合考虑3种温室气体以及取样的可操作性,华南地区马占相思人工林雨季的最佳观测时间为09:00时左右。(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卢佳毅[4](2016)在《不同坡位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量、生物量及生长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建省汀溪国有防护林场17 a生不同坡位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坡位的马占相思人工林树高差异极显着,平均木材积差异显着,胸径均值差异不显着,下坡位生长情况最佳、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差;(2)马占相思在不同坡位之间平均木及林分生物量差异均显着,各器官大小依次为:树干>主根>树枝>树叶,侧根和细根生物量最小,平均木及林分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均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林分持水量较大且对水源的涵养能力较强及土壤养分充足,利于植物的生物量积累;(3)不同坡位胸径、树高及材积的总生长量均呈现先快速增长、之后缓慢持续增长,生长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先快速下降到稳步降低的变化趋势;(4)经显着性检验,所拟合的马占相思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与树龄的生长模型,各指标拟合结果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具有较高精确度,可用于其生长评估。(本文来源于《亚热带农业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覃林波,蓝珠剑[5](2016)在《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主要营养元素贮存量及其季节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广西东门林场某分场5年生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主要营养元素(N、P、K、Ca、Mg)贮存量及其季节动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5种营养元素贮存量随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同季节尾巨桉人工林细根营养元素贮存量大小次序为夏季(6.514kg·hm-2)>秋季(6.452kg·hm-2)>春季(5.089kg·hm-2)>冬季(4.524kg·hm-2);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相应为夏季(13.920kg·hm-2)>秋季(11.523kg·hm-2)>春季(3.620kg·hm-2)>冬季(2.902kg·hm-2)。(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6年02期)
王思德[6](2016)在《15年生人工林大叶相思生长规律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漳州市云霄县峰头水库林场15年生的大叶相思人工林生长量进行调查,同时分析研究大叶相思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规律以及形数变化规律,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6年01期)
牙湘湘,刘松林,唐青梅[7](2015)在《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广西黄冕林场6年生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的生物量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生物量分别为0.576、0.765、0.624、0.391thm-2和0.416、1.482、1.256、0.288t hm-2,年平均分别为0.589和0.861thm-2,两树种细根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但厚荚相思的季节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尾巨桉。(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5年11期)
胡荣辉[8](2015)在《黑荆人工林与黑木相思人工林生长量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广西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林业已成为了广西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该研究对广西国有黄冕林场7a生黑荆树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黑木相思生长相同年龄林分生长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7a生黑荆树人工林平均胸径16.23cm,平均树高12.71m,平均材积0.0992m3。该树种总体上在0~6a为快速生长期,第7年后进入平稳生长期,较同龄黑木相思人工林而言,黑荆树具有更长的生长周期和更大的生长潜力,且具有更大的生长势头。(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11期)
郜士垒,何宗明,丁国昌,林宇,林思祖[9](2015)在《滨海沙地纹荚相思人工林凋落物及养分归还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通过对福建长乐滨海沙地纹荚相思人工林凋落物量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定位监测,并对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归还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纹荚相思人工林年凋落物量为5.3 t/hm2,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6月;叶子是凋落物的主要形式,占总凋落物量的67.85%,其次是落枝、杂叶、碎屑、杂果、落果、花、杂枝、皮;5种营养元素在凋落物中的平均含量大小表现为N>K>Ca>Mg>P。5种元素的年通量大小为127.98kg/(hm2·a),其中氮元素年通量最大,为75.63 kg/(hm2·a),磷元素年通量最小,为2.24kg/(hm2·a);纹荚相思人工林叶凋落物N、P、K、Ca、Mg 5种养分元素的归还动态模式相似,归还量均在7月达到最大值,Fe、Mn、Zn、Cu 4种微量元素的年归还量为1.272、2.261、0.192、0.023kg/(hm2·a)。凋落物各组分中微量元素Mn含量最高,其次是Fe、Zn,而Cu最低。(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李清芸,卞丽萍,林金国[10](2014)在《4种相思树种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个相思树种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木相思和灰木相思的木材纤维属于短纤维,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的木材纤维属于中等纤维,4种相思木材壁腔比均小于1。相思树种人工林木材作为造纸原料的优劣顺序为:厚荚相思、马占相思、黑木相思和灰木相思。4个相思树种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差异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黑木相思与灰木相思人工林木材纤维壁腔比差异不显着,其余相思树种差异极显着;厚荚相思与灰木相思、马占相思与灰木相思木材人工林木材纤维各形态特征均差异极显着。(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4年23期)
相思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东莞大岭山马占相思林3种间伐改造模式(未间伐+套种、间伐30%+套种和间伐60%+套种)及未间伐林分为对照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改造11 a后,比较研究这4种改造模式在旱季和雨季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间伐模式在旱季和雨季下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差异,旱季时土壤全N和硝态氮含量较低,其它土壤养分含量较高,雨季时土壤全N和硝态氮含量较高,其它土壤养分消耗较高,其含量较低。(2)间伐促进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积累,且旱季显着高于雨季。(3)改造后林分植被覆盖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旱季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显着高于雨季。(4)PCA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和酶活性因子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各指标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及不同改造模式林分对土壤因子响应不同。以未间伐与套种改造模式能有效改善马占相思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同时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思人工林论文参考文献
[1].贾朋,高常军,李吉跃,周平,王丹.华南地区尾巨桉和马占相思人工林地表温室气体通量[J].生态学报.2018
[2].刘颂颂,陈葵仙,沈德才,张浩,苏纯兰.间伐对华南地区相思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
[3].贾朋,魏龙,王燕,刘珊,高常军.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规律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
[4].卢佳毅.不同坡位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量、生物量及生长过程分析[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6
[5].覃林波,蓝珠剑.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主要营养元素贮存量及其季节动态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6
[6].王思德.15年生人工林大叶相思生长规律初步研究[J].绿色科技.2016
[7].牙湘湘,刘松林,唐青梅.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5
[8].胡荣辉.黑荆人工林与黑木相思人工林生长量的对比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5
[9].郜士垒,何宗明,丁国昌,林宇,林思祖.滨海沙地纹荚相思人工林凋落物及养分归还动态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5
[10].李清芸,卞丽萍,林金国.4种相思树种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