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拷贝核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杨柳科,单拷贝核基因,多态性,系统发育关系
单拷贝核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刘舒宇,刘霞,李金花,王兆山[1](2019)在《杨柳科单拷贝核基因引物的开发与利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由于现有的遗传标记比较单一且变异太少,杨柳科(Salicaceae)属间系统发育关系还存在较大的争议,需要开发在种间变异大且信息量多的标记来准确揭示杨柳科属间系统位置。相比胞质基因组,单拷贝核基因具有双亲遗传、携带大量信息位点和直系同源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系统发育问题及不同分类阶元研究的需要。【方法】根据先前研究中发表的15个杨柳科(杨属、柳属)单拷贝核基因标记以及核糖体DNA的转录间隔区序列(ITS),选取杨柳科4个属的代表物种:箣柊(Scolopia chinensis)、大果刺篱木(Flacourtia ramontchi)、爪哇脚骨脆(Casearia velutina)、天料木(Homalium cochinchinense)进行PCR扩增测序,以测序结果为参考序列,设计合适的引物。利用杨柳科6个不同属的代表物种:山桂花(Bennettiodendron leprosipes)、柞木(Xylosma congesta)、锡兰莓(Dovyalis hebecarpa)、栀子皮(Itoa orientalis)、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山拐枣(Poliothyrsis sinensis)来验证引物的通用性。利用箣柊一个自然居群中的20个个体对新引物进行多态性计算以及中性检验。将单拷贝核基因序列和ITS序列组合成联合片段,分别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在10个属中成功筛选设计出6对合适的引物,分别为5对单拷贝核基因标记以及ITS遗传标记,各引物扩增出的序列长度为297~716 b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单倍型数目(H)为3~9个,平均核苷酸差异数(κ)为0.644~2.278,核苷酸多样性(π)和Watterson核苷酸多样性参数(θ_w)分别为0.001 04~0.004 51和0.001 19~0.004 75,所有位点在箣柊中核苷酸多样性较高。中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有位点均符合中性进化假设。利用位点联合方法构建的最大简约树和贝叶斯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各分支均有较高的支持率。【结论】筛选出的6对通用性高的引物,丰富了杨柳科的分子标记,可为杨柳科属间系统发育学以及杨柳科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晨阳,于超,马玉杰,罗乐,潘会堂[2](2018)在《基于SSR标记和单拷贝核基因的蔷薇属植物系统发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深入分析中国产野生蔷薇属植物的遗传背景,为其品种演化、系统分类提供分子学依据,也为种间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从而为进一步开发我国丰富的野生蔷薇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50份蔷薇属植物样本、42个种或品种为研究对象,运用SSR标记及单拷贝核基因GAPDH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MAC-PR理论预测不同倍性蔷薇属植物的SSR基因型。【结果】在29个SSR位点上共计检测出382个等位基因变异,多态性信息含量介于0. 413 9至0. 934 0之间,平均值为0. 798 9。计算Bruvo遗传距离并构建了邻接树,解决了SSR标记在不同倍性样本之间应用困难的问题。同时基于GAPDH基因序列片段构建了50个样本的贝叶斯树。基于SSR标记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50个样本聚成了6个分类群,月季组、桂味组样本聚类效果较好,而其他种类与现有分类系统差异较大。通过测序及克隆成功获得了所有样本的GAPDH基因序列片段,其中,比对后的序列长度为841 bp,变异位点数164个;基于GAPDH基因的聚类结果与现有的分类系统也有较大的差异。【结论】蔷薇属植物基于遗传关系的分类体系与现有的植物学分类系统有较大的差别。月季组、合柱组间遗传关系十分紧密;芹叶组、桂味组没有形成单系类群,这两组间可能存在着基因交流事件;小叶组中两个种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万兆亿[3](2018)在《基于单拷贝核基因Acc1和GBSSI的小麦族进化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族(Triticeae)隶属于禾本科早熟禾亚科,是禾本科植物种十分重要的一个类群,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小麦族植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它包含了许多主要的粮食作物和有经济价值的牧草。因此,研究小麦族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于利用野生近缘物种的遗传物质来丰富麦类作物的基因库,改良麦类作物品种以及优良牧草的选育和资源开发利用来说十分重要。基因重复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基因组和遗传系统分化的重要推动力。多倍化(或整个基因组的复制)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物种形成及基因组进化的主要贡献者。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是目前广为使用的研究生物起源演化的手段,各种DNA序列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受许多因素如杂交和渗入、谱系分选、水平转移、重组、基因重复、位点间互作及致同进化等的影响,单一遗传位点DNA片段构建的基因树并不必然与物种的真实进化途径相一致。所以,利用不同基因联合进行系统发育重建,使得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结果更加可信。本研究对小麦族135个物种的364条Acc1和242条GBSSI序列,并结合了多态性与选择压力的分析,研究了小麦族系统发育关系、物种形成过程、谱系分化及进化动力,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基于Acc1和GBSSI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Pseudoroegneria、Psathyrostachys、Thinopyrum、Lophopyrum、Hordeum、Australopyrum和Agropyron分别是St、Ns、E~b、E~e、H、W和P基因组的供体。Triticum urartu和Aegilops speltoides为含小麦属含AB染色体组的二倍体供体。Y基因组与St和V基因组亲缘关系较近,Xm基因组起源或许涉及到Eremopyrum(F)与Agropyron(P)和Psathyrostachys(Ns)的基因组。2、基于Acc1和GBSSI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属ABD物种是由Aegilops tauschii与含AB染色体组的四倍体种杂交形成的;四倍体Roegneria的StY基因组,可能为六倍体StYH、StYP、StYW的基因组供体;Elymus、Leymus、Anthosachne、Kengyilia等多倍体物种存在多系起源。3、基于选择压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在Acc1进化动力上,A、H、P、Ns和St基因组的核酸多态性随多倍化增加,多倍体进化速率高于二倍体供体;Xm和D基因组相反。Ns和Xm基因组选择压力随多倍化增加,对环境适应性增强;A、H、P和St基因组选择压力随多倍化降低,基因的执行表达功能增强。Triticum含ABD基因组的六倍体与Anthosachne比四倍体供体的核酸多态性减少是人工驯化和地理隔离造成的遗传瓶颈。4、基于选择压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在GBSSI进化动力上,A、Ns和St基因组多倍化后核酸多态性增加,多倍体的进化速率高于二倍体供体,而H和Xm基因组与之相反。Xm和St基因组的选择压力在多倍化后升高,对环境适应性增强;H和Ns基因组的选择压力在多倍化后降低,基因的执行表达功能增强。5、基于Acc1和GBSSI两个基因系统发育重建和进化动力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基因树产生冲突或许是由小麦族物种间的遗传交流导致其进化历史变得复杂造成的;而Ns、Xm、H和St基因组在Acc1和GBSSI基因上的进化动力有着差异性,可能是由于基因执行功能表达不同。(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谢雪竹[4](2018)在《基于线粒体序列和单拷贝核基因序列的细叶石斛亲缘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叶石斛(Dendrobium hancokiiRolfe)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细叶石斛的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叶型,表现出大叶型和小叶型两种。近年来,因人们的乱采乱挖和生境的毁坏,细叶石斛的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开展细叶石斛的亲缘地理学研究不仅为石斛属物种的进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对细叶石斛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自2015年到2017年收集了代表细叶石斛自然分布的32个野生居群,分别来自中国中部-西北部区域(21个小叶型居群:分别来自重庆、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甘肃和四川等省)和中国西南部区域(11个大叶型居群:分别来自广西、贵州和云南省)。然后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两条线粒体片段和一条单拷贝核基因片段分析细叶石斛的进化过程、动态历史、时空分布和系统发育关系。基于线粒体序列和单拷贝核基因序列的细叶石斛亲缘地理学研究结果如下:筛选了两条线粒体基因片段(ccb256和rpl5)和一条单拷贝核基因片段(LEAFY intron1)分别对细叶石斛32个野生居群进行亲缘地理学研究。两种片段分别检测到30种线粒体单倍型和36种核型;两种标记均表现出极高水平的单倍型/核型多样性(mtDNA:Hd = 0.954;nDNA:Rd=0.966)和总的遗传多样性(mtDNA:HT= 0.953;nDNA:HT= 0.975);两种标记的NST》显着大于 GST(mtDNA:Nsr= 0.8777>Gsr = 0.358,P<0.05;nDNA:NST= 0.853>Gsr=0.325,P<0.05),表明细叶石斛居群存在明显的亲缘地理结构;两种标记的IBD分析均揭示细叶石斛居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不存在于邻近的居群间。基于nDNA数据的失配分布和中性检测表明本研究的总居群在0.31Ma时经历过明显的扩张事件,而mtDNA数据的失配分布和中性检测分析表明细叶石斛近期未发生扩张事件;mtDNA和nDNA分子数据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两种不同的分子标记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mtDNA单倍型和nDNA核型亲缘关系分析表明所有的细叶石斛单倍型/核型可以分成2个大组(Group1和Group2);Group1可以分成两个分支(CladeA和CladeB),Group2也可以分成两个分支(CladeC和CladeD)。大小叶型的细叶石斛(Groupl与Group2)之间无共享单倍型/核型,可能是异域进化造成的。基于mtDNA和nDNA数据结果,我们推测细叶石斛起源于武陵山脉,中国中部和西南部区域是其多样性中心。(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4-20)
张翠[5](2017)在《人参和西洋参单拷贝核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参属(Panax L.)为五加科(Ara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子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是人参属中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物种。目前对近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已广泛地应用于群体遗传学、分子育种和保护遗传学中。本文基于单拷贝核基因序列,研究了人参和西洋参的遗传差异。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人参单拷贝核基因数据库的构建。本研究通过从NCBI数据库中检索的人参属EST序列,与拟南芥单拷贝核基因数据库比对,筛选与拟南芥单拷贝核基因数据库相似性较高的序列构成拟人参单拷贝序列。运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人参单拷贝核序列进行PCR群体扩增。在此基础上,利用第二代测序平台对PCR群体扩增产物测序,序列分析后已成功获得58个人参单拷贝核基因序列构建成人参单拷贝核基因数据库。其中,所开发的引物可用于人参属其他物种的单拷贝核基因片段的扩增。(2)人参和西洋参遗传多样性分析。运用SNP分子标记对20个人参样本和10个西洋参样本16个单拷贝核基因序列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分别在人参和西洋参中开发160个和171个有效的SNP,以SNP数据为基础统计出人参核基因中单倍型数量变化从1到12;西洋参核基因的单倍型数量变化从1到9,且人参和西洋参没有共享的单倍型。根据人参和西洋参的多态性位点结果分析人参的核苷酸多样性(πT)变化从0.000到0.023;西洋参中核苷酸多样性变异为0.005到0.035。人参总核苷酸多样性0.007,而西洋参总核苷酸多态性0.017。结果表明人参属的两个物种表现出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水平,且西洋参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人参的遗传多样性。近缘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有利于为人参和西洋参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开发的人参单拷贝核基因为后续的人参系统发育以及人参的驯化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陈君[6](2017)在《中国白栎组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的开发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及物种形成过程一直以来都是进化生物家研究的焦点。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可以清楚地显示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而物种形成过程的研究能够从本质上解释物种进化的进程。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及生物信息学软件的开发给系统发育分析及物种形成过程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栎属物种存在广泛的种间杂交,引起了植物分类学家们的注意。然而,关于栎属物种的界定和种间系统发育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本文中,依据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欧洲夏栎(Q.robur)的转录组序列,开发了19对在白栎组(section Quercus)中直系同源的单拷贝核基因序列。使用5个叶绿体位点,探讨叶绿体DNA变异在中国分布的白栎组物种中的共享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叶绿体序列变异在白栎组物种界定研究中的局限性。最后,利用19个单拷贝核基因序列的数据对在中国和日本分布的白栎组进行了物种界定,以及中国白栎组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蒙古栎和夏栎的转录组序列开发了19个位点单拷贝基因序列标记,通过所开发的引物扩增栎属白栎组、土耳其栎组和红栎组部分物种的DNA样品,发现这些标记可在栎属中广泛应用;利用这些单拷贝核基因分子标记能很好地界定中国白栎组的两个近缘物种,蒙古栎和辽东栎(Q.liaotungensis),说明单拷贝基因在白栎组物种界定的研究中十分有效。2)基于多种分析方法对于白栎组种群进行分析显示,叶绿体变异没有明确的物种界线,而是与地理位置相符,叶绿体变异在白栎组种群间同域共享,不适合用于物种界定和系统进化的研究。3)使用19个单拷贝核基因位点对白栎组物种进行了物种界定和系统发育研究。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K=9为最佳聚类模型,这些单拷贝核基因分子标记能很好地白栎组各物种进行界定。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白栎组的物种主要以南北为界限,分为两枝,得到了100%的支持率。除枹栎出现分化的节点后验概率为0.91外,其余节点的后验概率都不高,推测可能是由于基因渐渗或共享祖先多态造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7-05-01)
付义,何承忠,巨苗苗,田斌[7](2016)在《基于转录组的疏花软紫草低拷贝核基因引物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高通量的转录组测序,为大量并快速的开发分子标记提供契机。本研究对紫草科植物疏花软紫草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92 042 086条reads,从疏花软紫草158 446个Unigene中搜索到332个低拷贝核基因。为进行多态性验证,从中随机挑选30个设计引物,并对3个疏花软紫草种群共9个个体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其中16对引物能够扩增出单一稳定的目的条带,从中随机挑选7个片段进行群体测序并计算DNA多态性。结果表明,7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平均值为6.57,单倍型平均值为5.14,单倍型多态性(HD)在0.389~0.944之间,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 48~0.017 23。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发的低拷贝核基因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可以有效地运用于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中。另外,这些低拷贝核基因能够被运用于软紫草属植物系统发育重建以及物种形成等研究工作中。(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杜淑辉,王兆山,保尔江·阿布都哈米提,邢世岩,张建国[8](2016)在《应用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研究我国欧洲山杨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分布于我国新疆地区欧洲山杨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进行研究。[方法]对4个欧洲山杨自然居群共72个个体的6个单拷贝核基因标记(sing-copy nuclear markers)进行扩增与测序,并计算相应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参数。[结果]表明:比对后6个基因的长度在459 bp到747 bp之间,平均多态核苷酸位点个数为14,遗传多样性指数π和θw分别达到了0.004 8和0.004 4,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73,以上结果表明欧洲山杨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Tajima中性检验结果均不显着,表明所用6个单拷贝核基因均符合中性进化假设。AMOVA分析表明89.7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的平均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0,居群间平均基因流(Nm)为3.235。[结论]高度异交,高碱基突变率及超长距离的基因流机制能够很好的解释我国新疆地区欧洲山杨表现出的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较低水平的遗传分化。(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刘勉,张彩飞,黄建勋,马红[9](2015)在《利用低拷贝核基因重建菊科紫菀亚科族间系统发育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紫菀亚科(Asteroideae)是菊科最大的一个亚科,包含的种数多于被子植物的绝大多数科。目前,紫菀亚科族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依赖于叶绿体基因信息,但是叶绿体基因为单亲遗传,并不能完整反映进化历史。鉴于杂交现象在菊科普遍存在,故利用核基因可以反映更完整的紫菀亚科进化历史。该研究首次使用从转录组数据(20个新测+11个从NCBI数据库下载)中筛选出的47个直系同源低拷贝核基因来研究紫菀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共选取了29个物种,代表了紫菀亚科20个族中的13个族。用超矩阵分析方法和溯祖推测分析方法各获得了1个稳定的紫菀亚科系统树,每个树上绝大多数分支都得到了高度支持,且2个树之间没有明显的冲突。新的紫菀亚科族间系统发育关系揭示了千里光超族应并入紫菀超族,春黄菊族可能是千里光族与紫菀族杂交起源的,金鸡菊族很可能也是杂交起源的。该研究结果显示低拷贝核基因可以更好地解决科以下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对菊科乃至被子植物其它科的系统发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汪保华,张艳,魏培培,孙苗,马小飞[10](2015)在《低拷贝核基因的鉴别以及在蔷薇类植物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为止,蔷薇类植物目级水平的关系没有很好解决。基于叶绿体,线粒体和核基因的研究产生矛盾的结果,使之成为近年来广泛关注的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学问题。数据和方法:这里,共有96个单拷贝核基因从KOG(eukaryotic orthologous groups)数据库中鉴别,大多数第一次用于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分析。来自完成测序的蔷薇类植物的直系同源数据集被装配用于蔷薇类植物的COM分支(Celastrales,Oxalidales,Malpighiales)位置的分辨。结果和讨论:我们的分析显示,CM拓扑(COM支作为malvids的姐妹群)得到高度和一致的支持,同时支持Myrtales作为COM-malvids分支的姐妹群,这个结果与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m(APGⅢ,2009)不同,而与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Ⅲ(APGⅡ,2003)一致。此外,我们的研究鉴别了几个新的核分子标记,这些分子标记具有适合研究植物或其他真核生物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的潜力。结论:我们的分析强化了已经报道的基于线粒体和和核基因分析的蔷薇类COM分支系统发育位置的结果,同时从KOG数据库鉴别了几个新的适合分辨被子植物目级水平系统发育关系的核基因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遗传多样性:前沿与挑战——中国的遗传学研究(2013-2015)——2015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5-08-14)
单拷贝核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深入分析中国产野生蔷薇属植物的遗传背景,为其品种演化、系统分类提供分子学依据,也为种间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从而为进一步开发我国丰富的野生蔷薇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50份蔷薇属植物样本、42个种或品种为研究对象,运用SSR标记及单拷贝核基因GAPDH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MAC-PR理论预测不同倍性蔷薇属植物的SSR基因型。【结果】在29个SSR位点上共计检测出382个等位基因变异,多态性信息含量介于0. 413 9至0. 934 0之间,平均值为0. 798 9。计算Bruvo遗传距离并构建了邻接树,解决了SSR标记在不同倍性样本之间应用困难的问题。同时基于GAPDH基因序列片段构建了50个样本的贝叶斯树。基于SSR标记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50个样本聚成了6个分类群,月季组、桂味组样本聚类效果较好,而其他种类与现有分类系统差异较大。通过测序及克隆成功获得了所有样本的GAPDH基因序列片段,其中,比对后的序列长度为841 bp,变异位点数164个;基于GAPDH基因的聚类结果与现有的分类系统也有较大的差异。【结论】蔷薇属植物基于遗传关系的分类体系与现有的植物学分类系统有较大的差别。月季组、合柱组间遗传关系十分紧密;芹叶组、桂味组没有形成单系类群,这两组间可能存在着基因交流事件;小叶组中两个种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拷贝核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刘舒宇,刘霞,李金花,王兆山.杨柳科单拷贝核基因引物的开发与利用(英文)[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杨晨阳,于超,马玉杰,罗乐,潘会堂.基于SSR标记和单拷贝核基因的蔷薇属植物系统发生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
[3].万兆亿.基于单拷贝核基因Acc1和GBSSI的小麦族进化动力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
[4].谢雪竹.基于线粒体序列和单拷贝核基因序列的细叶石斛亲缘地理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5].张翠.人参和西洋参单拷贝核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6].陈君.中国白栎组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的开发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7].付义,何承忠,巨苗苗,田斌.基于转录组的疏花软紫草低拷贝核基因引物开发[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6
[8].杜淑辉,王兆山,保尔江·阿布都哈米提,邢世岩,张建国.应用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研究我国欧洲山杨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J].林业科学研究.2016
[9].刘勉,张彩飞,黄建勋,马红.利用低拷贝核基因重建菊科紫菀亚科族间系统发育关系[J].植物学报.2015
[10].汪保华,张艳,魏培培,孙苗,马小飞.低拷贝核基因的鉴别以及在蔷薇类植物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C].遗传多样性:前沿与挑战——中国的遗传学研究(2013-2015)——2015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