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力网规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力网,运行方式,发电厂,变电站
电力网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官伦[1](2018)在《高压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实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社会,自动化高速发展,社会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做好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提高电力能源输送的高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一个区域高压电网的规划设计实例研究,总结出高压区域电网的规划设计方法,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赵鑫[2](2017)在《农村电力网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电力网规划是农村电力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农村电力网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农村电力网开发和建设中,计算机辅助技术是重要的技术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为农村电力网规划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农村电力网规划及软件的使用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提出农村电力网规划的总体设计方案,优化农村农电网结构,保证农村电力网健康稳定发展。(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7年29期)
王丽[3](2017)在《南溪县电力网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电网规划是省(市)、县农村电气化的基础,又是整个电网规划的组成部分。合理的规划方案是良好的电网结构的基础,本论文根据南溪县的社会和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对南溪县的供电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南溪县电力电量的历史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确定了规划年的负荷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南溪县的电源规划方案。然后根据规划年的电力电量平衡,确定了110kV电源布点和35kV骨干电力网架的规划方案,并进行了潮流分析计算验证,证明本文的规划方法适用于地区电网的规划。最后,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化装置、调度自动化、信息传输、通信网及电网节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规划。(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7-03-01)
张子建[4](2015)在《电力网配网规划与建设思路的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可靠运行是电力能源正常供应的基本保障,关系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整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合理的配电网络规划,是配电网络正常良好运行的基础,有利于整个地区电力能源的合理分配和电力网的长远发展,对电力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配电网络规划中的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对进一步改进配网规划的措施和建设思路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企业改革与管理》期刊2015年23期)
梁晅[5](2012)在《城市电力网规划技术及其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电网规划角度对电力行业的主要技术、经济特征进行了阐述;对电网规划中负荷率、负荷同时率、负载率以及容载比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分别从时间角度和电压等级角度对城网规划进行分类;最后,提出了城网规划的基本流程,对电力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2年12期)
李新功,石岩鑫[6](2011)在《基于对农村电力网的组成及规划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道路建设也随着加快,政府对农村总体规划的重视,要求农村有长远的规划,对基础建设要有预见性,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然而由于线路走廊资源有限(无论是架空,还是电缆通道),因此如何合理规划配电网的建设,确保线路走廊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在确保经济发展和农民安全可靠供电的同时,兼顾环境美观和农民长远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工艺和技术,努力做到建设资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农村配电网规划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1年07期)
孟晓芳,朴在林,田有文[7](2011)在《提高“电力网规划”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网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基础,内容丰富、难度较大,其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为了保证学生掌握"电力网规划"课程的精髓,进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电力网规划"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探讨了提高"电力网规划"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对于该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目标,然后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新颖,而且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把考核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对进一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教育》期刊2011年06期)
孟晓芳[8](2010)在《基于虚拟技术的农村电力网规划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网直接给用户供电,与用户密切相关,对配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降低配电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有助于电网的经济建设和运行,具有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村电力网是配电网的重要部分,农网的建设关系到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许多问题,也关系到农网的可靠、经济、合理、高质量、低成本地运行。因此,做好农网规划工作非常重要。在系统地分析农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虚拟技术的农网规划新思想,确定了基于虚拟技术的农网规划应用系统的总体规划及实现方法。提出了构建农网规划虚拟系统的系统方法。根据农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立了包括电源、电容器、线路、节点、负荷的图元库,完成虚拟系统的主界面、相关数据库的形成以及农网分析计算结果的显示。在虚拟系统的主界面建立虚拟运行系统,方便地进行农网的运行分析,实现对电气图编辑、绘制、数据的保存以及相关显示。并结合虚拟系统,分析了线路、电容器、负荷及PV节点在配电网潮流计算中的模型,给出了基于网络拓扑方法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虚拟系统的农网无功优化方法。针对农网无功优化问题,考虑了影响农网负荷统计的不确定因素,并且确定了不确定信息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无功优化模型,根据农网的运行特点以及历史数据,建立了叁阶梯的负荷曲线。按照最大负荷时网络损耗最小确定补偿位置,然后以计算支出费用最少为目标确定无功补偿容量,并且提出了根据潮流分布确定主干线的方法。实现了农网无功优化结果在虚拟运行系统中的显示,可以直观地分析无功规划优化对不同负荷情况时农网节点电压、支路功率分布、支路损耗的影响,而且可以直观地观察无功补偿设备的位置和容量。提出了基于虚拟系统的分布式电源(DG)在农网中的优化配置方法。给出了适合农网应用的分布式电源类型,研究了农网中DG的配置问题。利用网络的节点优先度评价DG对节点电压、功率损耗以及短路电流的影响。在满足一定优先等级的前提下,根据年电能损失最小及年经济效益最高的原则确定配置DG的位置及容量。在安装DG总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将单点配置DG、两点配置DG及叁点配置DG对节点电压的改善和电能损失减小的程度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并且将其显示在虚拟运行系统。借助农网DG规划优化结果在虚拟运行系统中的显示,更加直观地看出通过DG规划优化可以提高节点电压、改善支路功率的分布、减小支路的损耗,而且可以直观地观察DG的位置和容量。提出了农网现有网架结构更新的方法。结合虚拟系统,遵循满足电压质量、投资最小、损耗最低的原则,分析网络的薄弱环节,确定网络的更新方案。为了分析现有网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适应度的模型,给出了不满足适应度路径的确定方法。在满足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平衡、电压降落及电流限制的约束条件下,建立了以投资及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农网网架的更新模型。提出了根据最小、最大负荷增长率分析网络的适应度的方法,通过算例结果及比较分析,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现有网架更新所需要的数据在虚拟系统的主界面输入,而且更新结果直观地显示在虚拟系统。提出了农网网架结构的规划优化方法。提出了供电区域分区的方法,确定了优化布线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在考虑地理条件、建筑物、节点电压和支路电流等条件的影响下,根据最短路径和最小负荷矩法优化规划配电网的网架,提出了确定主干线、连接负荷点、选择导线截面及线路拉手前后节点和支路的编号方法。提出了自动搜索连接负荷的交叉点(中间节点)以及相邻线路的联结点的方法,实现了相邻线路的拉手,实现了自动布线功能。为了保证正常运行,网架规划时必须根据拉手前后的潮流分布多次修正后确定网络结构参数。通过实例结果及比较分析,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而且,结合虚拟系统,可以直观、方便地录入数据,自动布线,自动显示网架规划的相关结果。针对本文提出的配电网规划优化的各种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算法程序,并通过算例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0-11-03)
张力淼[9](2010)在《农村电力网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电力网规划对于指导农网的建设与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也是保证农村电力网顺利发展的关键。高质量的农网规划离不开先进的规划理论、方法、和方便实用的规划设计工具软件。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1)研究农村电力网规划方法和理论。包括:变电站站址优化、网络优化、潮流与短路计算、无功优化、线损计算等。(2)开发农网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该软件为规划人员提供一个图形化的交互式农网规划设计平台,支持规划人员在平台上搭建规划的电力网、设置改造项目,软件可以对方案进行计算与统计。软件图形化功能强大、方便使用,将规划理论与各种算法、规划网络图的编辑与绘制、规划设施的数据统计与各种规划报表的制作集成为一体,使规划人员仅在这一平台下即可完成农网规划设计的全部内容。本文对数学模型与算法进行了研究:(1)建立了多变电站选址问题的两层优化数学模型,其内层为变电站位置确定后的网络优化,采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求解,外层为变电站位置坐标优化,是非线性规划问题,采用步长加速法求解。(2)建立了配电网优化的网络流规划数学模型,利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求解,约束条件考虑传输功率约束、变电站容量约束、负荷需求约束等。(3)研究了优化确定配电线路上并联电容器安装位置与容量的两层优化数学模型。其中,内层为补偿点位置确定情况下的容量优化问题,利用极值的必要条件,该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外层为确定补偿点的组合优化问题,在可能的备选点中采用全枚举组合方法求解。本课题以Microsoft Visio为平台,以所研究的规划理论和算法为核心,开发了集图形绘制与编辑、优化计算、各种电气计算、制表为一体的农网规划设计软件。电气计算软件均为可视化软件,图形功能强大。所研究的模型与算法和开发的软件系统已应用于河南省一些农村电力网“十一五”规划设计和新农村电气化电网规划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0-05-01)
曹佩肃,乔国民,徐曹晨[10](2010)在《新建高校电力网科研工作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建高校电力网迅速发展,科研创新是重要一环。必须确保正常用电。变压器与负载电力负荷科学合理匹配,捕捉各种参数、选择供电电源、电压、高低压配电。防雷等系统寻拟关联参数依据合理设计。另一方面新建高校电力网潮流设计计算线路中,科学使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理论工具,在交、直流等不同复杂电路设计中遵循规律的精确构建正确框架。对它适应普通高校电力网科研工作规划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08期)
电力网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村电力网规划是农村电力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农村电力网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农村电力网开发和建设中,计算机辅助技术是重要的技术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为农村电力网规划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农村电力网规划及软件的使用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提出农村电力网规划的总体设计方案,优化农村农电网结构,保证农村电力网健康稳定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力网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1].官伦.高压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实例研究[J].内江科技.2018
[2].赵鑫.农村电力网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J].乡村科技.2017
[3].王丽.南溪县电力网规划研究[D].西华大学.2017
[4].张子建.电力网配网规划与建设思路的研究与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
[5].梁晅.城市电力网规划技术及其流程[J].电子科技.2012
[6].李新功,石岩鑫.基于对农村电力网的组成及规划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
[7].孟晓芳,朴在林,田有文.提高“电力网规划”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
[8].孟晓芳.基于虚拟技术的农村电力网规划方法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
[9].张力淼.农村电力网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
[10].曹佩肃,乔国民,徐曹晨.新建高校电力网科研工作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