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幕下小脑上入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松果体肿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手术,神经内镜
天幕下小脑上入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江,肖顺武,谢明祥,续岭,刘胜远[1](2019)在《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的1例松果体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后视物模糊、重影好转,眼球活动正常;术后6 h复查头颅CT未见术区出血;肿瘤切除满意,脑脊液循环通畅。术后2周后接受全脑全脊髓加肿瘤局部推量放疗,术后3个月头颅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松果体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影像学缺乏特征性表现,术前定性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取病变组织活检,但对后续放化疗支持有限,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既是治疗手段,同时可以减轻放化疗剂量;神经内镜良好照明,成角优势,通过幕下小脑上入路,在固定臂支撑下的双手操作、精细分离、可以安全、高效切除该区域肿瘤。(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朱剑栋[2](2019)在《神经内镜幕下小脑上入路松果体区解剖学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神经内镜下模拟经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观察松果体区及其毗邻结构解剖特点,从而为内镜下处理该区域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尸体头颅标本5具,在神经内镜下模拟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对松果体区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比较两种手术入路下的显露情况。结果: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能够清晰显露松果体区域的解剖结构,但桥静脉分布较为密集,需予以离断;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在显露松果体的同时,增加了对外侧走行的动静脉结构的显露;神经内镜下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硬脑膜至小脑中脑裂静脉的距离分别为58.14±1.62mm、76.51±2.25mm,相对手术自由度分别为0.09±0.01、0.05±0.01,松果体的相对手术自由度分别为0.47±0.01、0.35±0.09,上丘的相对手术自由度分别为0.26±0.05、0.40±0.07,松果体左右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4.85±0.35度、17.86±1.03度,其前后可操作角度分别为21.40±1.41度、15.00±3.06度,胼胝体压部左右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4.55±0.07度、17.04±1.57度,其前后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4.60±0.71度、18.76±2.83度,同侧上丘左右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5.63±5.08度、21.42±1.42度,其前后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2.73±4.87度、21.24±4.23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松果体区显露较好的入路为正中入路,且该入路手术空间较大,但需切除部分幕下桥静脉;旁正中入路为手术提供了更充足的操作空间,在保留小脑中脑裂静脉和幕下桥静脉的前提下亦能有效显露松果体,临床上需根据病变的具体位置酌情选择手术入路。目的:结合内镜解剖学研究,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入路选择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同一手术者开展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患者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扫描及HCG和AFP检验,采用侧俯卧位全麻下神经内镜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肿瘤。术后随访1-6月,复查头颅MRI。结果:4例患者肿瘤均完全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均较好。2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其中1例给予全脑全脊髓放疗,4月后原病灶处复发,给予全身化疗至今,另1例术后签字出院。结论:神经内镜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若松果体区肿瘤血供丰富,可优先选择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对处于小脑幕切迹水平的肿瘤,采用旁正中入路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ETV是处理松果体区肿瘤所致梗阻性脑积水的最佳方法。(本文来源于《遵义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向小芳,陈劲草[3](2018)在《自制小脑幕定位仪在坐位经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自制小脑幕定位仪在神经外科患者行坐位经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经坐位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进行坐位摆放时手术床的调整方法和患者躯干体位摆放方法相同,研究组使用定位仪对患者的小脑幕进行定位并作好标记线,摆放头部前屈位时,使标记线与地面平行;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部定位法,保持下颌骨和胸骨两横指。结果:研究组在摆体位时间、术野出血量、手术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手术野暴露、医生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幕定位仪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无创,在神经外科坐位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杨磊,王煜,陈劲草[4](2016)在《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松果体区肿瘤包括来源于松果体以及侵犯叁脑室后部、四迭体池的肿瘤,其中原发松果体的肿瘤仅占颅内肿瘤的0.4%~4%[1,2]。松果体区肿瘤病理类型多样,对于良性以及低度恶性的肿瘤,根治性切除是比较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案,譬如:脑膜瘤、松果体细胞瘤、表皮样瘤等;单纯生殖细胞瘤对放疗较敏感,但比例仅为20%或者更低,其他恶性松果体区肿瘤对放疗的反应性较差,可以通过手术降低肿瘤负荷。但是,由于松果体区肿瘤位置深在,毗邻颅内深静脉系统和丘脑、脑(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牟磊,秦军,段波,雷军荣,罗杰[5](2015)在《幕下小脑上入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松果体区肿瘤临床资料,均采用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结果手术全切8例,近全切2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病理结果:松果体生殖细胞瘤5例,松果体细胞瘤3例,松果体区囊肿1例,星形细胞瘤2例。随访9例,时间24~70个月,平均38.6个月,复发1例,死亡1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生活自理。结论手术切除是松果体区肿瘤的必要治疗手段,天幕下方或者超过天幕范围较少的松果体区肿瘤首选幕下小脑上入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张旭标,林涛,张建[6](2013)在《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行松果体区肿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经幕下小脑上入路行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坐位观察组,选择同期以常规俯卧位或侧俯卧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行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骨窗显着小于对照组,肿瘤全切除率显着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满足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取坐位行幕下小脑上入路松果体区肿瘤切除具有显着优势,可使静脉气栓的发生率降低或者得以缓解,并可缩小骨窗,从而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年31期)
李泽福,李建民,隋德华,李勐,徐军[7](2011)在《经枕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小脑上蚓部肿瘤(附7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枕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小脑上蚓部肿瘤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7例小脑上蚓部肿瘤患者,采用经枕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结果本组中4例幕下型脑膜瘤均SimpsonⅠ级切除,2例血管母细胞瘤及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胶质瘤均得到全切除,均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5 a,肿瘤均未见复发。结论经枕下天幕入路开颅简单,术野清晰,有利于小脑上蚓部肿瘤的切除。(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1年46期)
陈鑫,唐万忠,丰育功,张丽云,李环廷[8](2011)在《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的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硅胶对30具尸头标本进行灌注,模拟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观察其暴露范围及暴露内容;然后将脑组织从颅腔内游离出来,并测量该入路的相关数据。结果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的暴露范围以松果体为中心,上至大脑大静脉和横窦,下至下丘水平,两侧以小脑幕缘为边界;可充分显露大脑大静脉复合体及其属支、大脑后动脉P3段主干、脉络膜后内侧动脉、松果体、四迭体板和海马旁回后部等结构。结论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适合松果体区、第叁脑室后部以及小脑蚓部等区域病变手术。(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张铁辉,李佳,姜振锋,李洪哲,李大成[9](2011)在《幕下小脑上外侧入路内镜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幕下小脑上外侧入路内镜下的解剖特点。方法在10具尸体头上用内镜模拟手术,观察入路中主要神经、血管等解剖标志的分支、变异情况和周围毗邻关系。结果通过幕下小脑上外侧入路可以顺利进入脑桥小脑角上部,清晰地观察叁叉神经及其责任血管。利用不同角度内镜,可扩展对脑桥小脑角立体结构的暴露,特别利于查明手术显微镜难以观察的部位。结论幕下小脑上远外侧锁孔入路具有解剖学的可行性。可达到对岩静脉、叁叉神经根、小脑上动脉的清晰显露。(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1年09期)
高文宏,金保山,李宪国,郑波[10](2011)在《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松果体区肿瘤15例,采用Krause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镜下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部份切除4例。除1例术前视力严重下降者术后视力仍无改善,2例上视不能术后仅略有改善外,其余病例出院时均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结论:枕部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视野开阔,暴露范围广泛,可在直视下保护好深静脉,及时处理肿瘤的供血动脉,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理想入路。(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天幕下小脑上入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神经内镜下模拟经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观察松果体区及其毗邻结构解剖特点,从而为内镜下处理该区域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尸体头颅标本5具,在神经内镜下模拟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对松果体区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比较两种手术入路下的显露情况。结果: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能够清晰显露松果体区域的解剖结构,但桥静脉分布较为密集,需予以离断;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在显露松果体的同时,增加了对外侧走行的动静脉结构的显露;神经内镜下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硬脑膜至小脑中脑裂静脉的距离分别为58.14±1.62mm、76.51±2.25mm,相对手术自由度分别为0.09±0.01、0.05±0.01,松果体的相对手术自由度分别为0.47±0.01、0.35±0.09,上丘的相对手术自由度分别为0.26±0.05、0.40±0.07,松果体左右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4.85±0.35度、17.86±1.03度,其前后可操作角度分别为21.40±1.41度、15.00±3.06度,胼胝体压部左右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4.55±0.07度、17.04±1.57度,其前后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4.60±0.71度、18.76±2.83度,同侧上丘左右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5.63±5.08度、21.42±1.42度,其前后可操作角度分别为12.73±4.87度、21.24±4.23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松果体区显露较好的入路为正中入路,且该入路手术空间较大,但需切除部分幕下桥静脉;旁正中入路为手术提供了更充足的操作空间,在保留小脑中脑裂静脉和幕下桥静脉的前提下亦能有效显露松果体,临床上需根据病变的具体位置酌情选择手术入路。目的:结合内镜解剖学研究,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入路选择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同一手术者开展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患者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扫描及HCG和AFP检验,采用侧俯卧位全麻下神经内镜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肿瘤。术后随访1-6月,复查头颅MRI。结果:4例患者肿瘤均完全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均较好。2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其中1例给予全脑全脊髓放疗,4月后原病灶处复发,给予全身化疗至今,另1例术后签字出院。结论:神经内镜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若松果体区肿瘤血供丰富,可优先选择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对处于小脑幕切迹水平的肿瘤,采用旁正中入路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ETV是处理松果体区肿瘤所致梗阻性脑积水的最佳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幕下小脑上入路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江,肖顺武,谢明祥,续岭,刘胜远.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2].朱剑栋.神经内镜幕下小脑上入路松果体区解剖学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D].遵义医科大学.2019
[3].向小芳,陈劲草.自制小脑幕定位仪在坐位经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4].杨磊,王煜,陈劲草.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初步探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
[5].牟磊,秦军,段波,雷军荣,罗杰.幕下小脑上入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
[6].张旭标,林涛,张建.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
[7].李泽福,李建民,隋德华,李勐,徐军.经枕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小脑上蚓部肿瘤(附7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1
[8].陈鑫,唐万忠,丰育功,张丽云,李环廷.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
[9].张铁辉,李佳,姜振锋,李洪哲,李大成.幕下小脑上外侧入路内镜解剖学研究[J].医学综述.2011
[10].高文宏,金保山,李宪国,郑波.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