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迈考特论文-薛文平

弗兰克迈考特论文-薛文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弗兰克迈考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申泮文,弗兰克

弗兰克迈考特论文文献综述

薛文平[1](2018)在《终身做好“教书匠”——读弗兰克·迈考特(美)的《教书匠》》一文中研究指出做个教书匠难,终身做个好教书匠更难。我国旧时把教书的人尊称为"教书先生",也有人把他们和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并称为……匠,如"木匠"、"篾匠"、"泥瓦匠"、"铜(铁)匠"、"教书匠",对这些匠人(包括教书匠)有鄙视的意味,但是,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匠人"(劳动者),我们想要过上美好的生活更难以离开这些"匠人"。《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教书匠"的:"教师(含轻蔑义)"。语言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尽管"教书匠"就是"教师",但因为"含轻蔑义",所以教书匠(本文来源于《浙江教育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杨芮一[2](2015)在《中美中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是教师工作的核心,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带动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教师从入职之初的“模仿教学”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逐渐成熟、稳定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开展工作,纵观国内外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形成不仅是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更是优秀教师独树一帜的体现。教师良好的教学风格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师在职业上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保障。教师离开教学发展,不能最终成为优秀教师。教师作为个体的人,其教学风格具有个体独特性,一般性的教学风格理论探究不能给广大教师带来有针对性的实践参考价值。综合目前教学风格的研究来看,多注重对其表征的理论探索,虽有对不同学科个案教师的教学风格探析,但是对不同国别教师教学风格的比较分析较少。优秀教师发展寓于教学成长之中,因此,本研究试图在教学风格理论研究、教师发展相关理论和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的理论基础上,针对不同章节内容,使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教育叙事法和比较法相结合的方式,以中美优秀语文教师为案例,比较分析不同国别优秀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以期给青年教师提供启示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建构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试图从教学风格本身、教学风格形成过程和教学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叁个维度对案例教师展开比较分析。其中,教学风格本身的比较从教学设计、方法、语言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过程除了介绍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一般阶段,还从读、听、看、做、思等七个方面分析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影响因素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分析。第二部分主要从案例选择、个案简介以及比较基础叁方面介绍本研究的比较分析对象。第叁部分根据比较分析建构框架,对案例教师进行比较研究。首先,通过对李吉林和弗兰克·迈考特教学范例的介绍,分析两者教学风格特点;其次,结合两者教师发展生涯和教学风格形成的一般阶段,分别得出李吉林和弗兰克·迈考特不同的教学成长历程,并从读、听、看、做、思、写、说七个方面,分析两者如何发展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后,结合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两位优秀教师自我教学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比较分析的发现。从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教师的教学都是成熟且具有独特性的,其形成过程长期且曲折,要通过各种方式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虽然都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却具有个体差异性,不会完全一致。第五部分通过启示,提出促进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优秀教师的建议。教师的教学成长过程就是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也是优秀教师养成的必经之路。通过中美中小学优秀语文教师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阶段和选择教学成长的方法是不同的,影响形成的因素也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青年教师不能盲目根据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简单地模仿,而是应该通过优秀教师的经历,看到自身发展中的不足,再结合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风格形成方式,为成为优秀教师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4-10)

王晓华[3](2015)在《从安琪拉到荒诞世界——论弗兰克·麦考特小说的荒诞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弗兰克·麦考特的小说常被归类为成长小说,但其故事中对孤独、焦虑、死亡有大量描写。本文从这叁方面入手,依托荒诞小说的理论架构,分析麦考特小说的荒诞主题,试图为作品诠释提出新视角。(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5年06期)

杨小玲[4](2014)在《弗兰克·迈考特:故事教学成就伟大“教书匠”》一文中研究指出弗兰克·迈考特,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四岁举家迁往爱尔兰,在贫民窟长大,13岁辍学,19岁只身回到美国。他大器晚成,60岁退休后开始写作,他的第一本童年生活自传《安琪拉的灰烬》,一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美国国家书评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美国年度好书奖等,连续117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本文来源于《未来教育家》期刊2014年04期)

杨茜瑜[5](2013)在《弗兰克·迈考特的选择——《教书匠》的存在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教书匠》是美国小说家弗兰克·迈考特的一本自传小说,讲述了美国出生,爱尔兰长大,最后回到美国,却被美国人当做爱尔兰移民的迈考特在美国寻找梦想的故事。尽管小说中没有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场面,却仍以其散发着对自由渴望的强烈气息引人入胜。本文拟从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观点出发,分析迈考特如何通过自由选择,实现为己负责,为学生负责的个人教学生涯。(本文来源于《金田》期刊2013年10期)

张小敏[6](2012)在《“风不能把阳光打败”——弗兰克·麦考特的风雨人生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弗兰克·麦考特(Frank McCourt 1930—2009),美国着名教师、作家。身为一名教师,他曾获得美国教育界最高荣誉称号"全美最佳教师";身为作家,他曾获得普利策奖、全美书评奖等项大奖。从爱尔兰贫民窟一个默默无名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世界巨匠。弗兰克·麦考特历经困难,但他依然不失生命的风度。面对贫穷、挫折、苦难,他以乐观进取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美国青年一代心目中自强奋斗的偶像。弗兰克在爱尔兰贫民窟长大,家(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化》期刊2012年12期)

Lev,Grossman,窦薇[7](2009)在《《安琪拉的灰烬》作者弗兰克·麦考特去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中,弗兰克·麦考特都是一名教师,直到年过花甲,他才成为一位作家。然而,正是凭借其撰写的获得巨大成功的传记《安琪拉的灰烬》,他才声名永驻。周日(7月19日),麦考特因患脑膜炎在纽约辞世,享年78岁。(本文来源于《英语文摘》期刊2009年09期)

李战子[8](2008)在《弗兰克·麦考特自传《教书匠》的话语与身份》一文中研究指出弗兰克.麦考特的《教书匠》是在个人叙事基础上创作的一部为教师而写的自传。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多重取位,说明这本大获成功的自传如何利用作者自己的生平叙事重构教师身份,同时分析叙事和身份之间的联系。麦考特的叙述成功建构了自己的和群体的教书匠形象——观察细致入微、对学生爱恨交加、注重创新教学;他塑造的既是普通的教师群像,又是有着独特的经历和见解的"这一个"。可以说,他对自我的更好理解是通过为教师代言而实现的。(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弗兰克迈考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学是教师工作的核心,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带动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教师从入职之初的“模仿教学”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逐渐成熟、稳定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开展工作,纵观国内外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形成不仅是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更是优秀教师独树一帜的体现。教师良好的教学风格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师在职业上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保障。教师离开教学发展,不能最终成为优秀教师。教师作为个体的人,其教学风格具有个体独特性,一般性的教学风格理论探究不能给广大教师带来有针对性的实践参考价值。综合目前教学风格的研究来看,多注重对其表征的理论探索,虽有对不同学科个案教师的教学风格探析,但是对不同国别教师教学风格的比较分析较少。优秀教师发展寓于教学成长之中,因此,本研究试图在教学风格理论研究、教师发展相关理论和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的理论基础上,针对不同章节内容,使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教育叙事法和比较法相结合的方式,以中美优秀语文教师为案例,比较分析不同国别优秀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以期给青年教师提供启示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建构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试图从教学风格本身、教学风格形成过程和教学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叁个维度对案例教师展开比较分析。其中,教学风格本身的比较从教学设计、方法、语言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过程除了介绍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一般阶段,还从读、听、看、做、思等七个方面分析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影响因素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分析。第二部分主要从案例选择、个案简介以及比较基础叁方面介绍本研究的比较分析对象。第叁部分根据比较分析建构框架,对案例教师进行比较研究。首先,通过对李吉林和弗兰克·迈考特教学范例的介绍,分析两者教学风格特点;其次,结合两者教师发展生涯和教学风格形成的一般阶段,分别得出李吉林和弗兰克·迈考特不同的教学成长历程,并从读、听、看、做、思、写、说七个方面,分析两者如何发展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后,结合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两位优秀教师自我教学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比较分析的发现。从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教师的教学都是成熟且具有独特性的,其形成过程长期且曲折,要通过各种方式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虽然都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却具有个体差异性,不会完全一致。第五部分通过启示,提出促进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优秀教师的建议。教师的教学成长过程就是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也是优秀教师养成的必经之路。通过中美中小学优秀语文教师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阶段和选择教学成长的方法是不同的,影响形成的因素也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青年教师不能盲目根据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简单地模仿,而是应该通过优秀教师的经历,看到自身发展中的不足,再结合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风格形成方式,为成为优秀教师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弗兰克迈考特论文参考文献

[1].薛文平.终身做好“教书匠”——读弗兰克·迈考特(美)的《教书匠》[J].浙江教育科学.2018

[2].杨芮一.中美中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王晓华.从安琪拉到荒诞世界——论弗兰克·麦考特小说的荒诞主题[J].作家.2015

[4].杨小玲.弗兰克·迈考特:故事教学成就伟大“教书匠”[J].未来教育家.2014

[5].杨茜瑜.弗兰克·迈考特的选择——《教书匠》的存在主义解读[J].金田.2013

[6].张小敏.“风不能把阳光打败”——弗兰克·麦考特的风雨人生路[J].世界文化.2012

[7].Lev,Grossman,窦薇.《安琪拉的灰烬》作者弗兰克·麦考特去世[J].英语文摘.2009

[8].李战子.弗兰克·麦考特自传《教书匠》的话语与身份[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标签:;  ;  

弗兰克迈考特论文-薛文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