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哈剌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明代,哈密,哈剌灰
哈剌灰论文文献综述
胡小鹏,郑煦卓[1](2016)在《明代哈密卫之“哈剌灰”名实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哈密卫叁大种落之一的哈剌灰,与《委兀儿译语》中的地名"噶剌块"是同一词,意思是"黑羊群"(Qaraqoi),含有生、远支、杂类、非正统之义,正符合哈剌灰人由野乜克力、瓦剌等杂部组成的事实。(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周传慧[2](2015)在《哈剌灰人去向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剌(哈拉)灰人是明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族群。长期以来,由于史料记载不详及不同时期学者文化想象的加入,使得该族群丧失了本来面目,成为西北民族史中的一个谜团。在此,笔者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对哈剌灰人的去向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哈剌灰人的真实历史。(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唐荣尧[3](2013)在《在肃州寻找哈剌灰》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剌灰的身份探秘 明代文献中曾提到,明初哈密地区有3种人杂居,“一是回回,一是畏兀儿,一是哈剌灰。”在新疆哈密采访时,笔者也曾找到过一本由哈密地委宣传部1996年编的《可爱的家乡,哈密》一书,其中有这样的记述:“明代,哈密的主体民族有回回、畏兀(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3-07-16)
李自然[4](2013)在《哈剌灰人的族称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剌(哈拉)灰人是明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由于史料记载不详与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其族称的误解,造成了大量的文化想象,以致该族群丧失了本来面目,成为西北民族史中的一个谜团。笔者将史料考证与语言学分析相结合,对哈剌灰人的族称和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哈剌灰人族称的真实面目。(本文来源于《西夏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周传慧[5](2011)在《关于哈剌灰人的信仰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剌(哈拉)灰人是明代西北哈密地区的一个族群,因有时被人写作"哈喇回",致使一些学者认为哈喇灰人也是回回(穆斯林),至少是西北回族的一个重要来源。也因其与明代维吾尔人关系较为密切,则有人索性认为她是维吾尔化的穆斯林群体。通过对明清两代史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哈喇灰人并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群,将她定为回回还缺乏足够的材料证明。(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赫志学[6](2008)在《“哈剌灰”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哈密历史沿革入手,考证了哈密"哈刺灰"人的族源、族称、居住地域、与周边民族关系及其迁徙流向。(本文来源于《昌吉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曾文芳[7](2002)在《明代哈剌灰人的来源、组成和名称诸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剌灰人是明代中后期生活于新疆哈密及苦峪 (今甘肃安西县境内 )地区的一个重要的部族集团 ,曾被列为哈密叁大部落之一。因各种史籍记载简约 ,其来源诸问题至今仍然不清。本文依据明清文献 ,分析认为它系鞑靼部的一支迁居于此而形成的一个新的部族集团 ,后来又吸收了众多瓦剌部落 ,遂发展壮大 ,活跃于哈密地区 ,明末清初渐融入其它民族。(本文来源于《西域研究》期刊2002年02期)
曾文芳[8](2002)在《明代的哈剌灰人》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初为抵御北方蒙古势力及开拓经营西域,于西北边境先后设置“七卫”,其中哈密卫(永乐四年立,在今新疆哈密地区)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地位十分重要。史称哈密主要有回回、畏兀儿和哈剌灰叁大部落,其中前两大部落的情况学者们多有研究和着述,而有关哈剌灰人的情况,不仅各种记载不多,且零星分散,而有关的专题研究更是十分薄弱。本文即对明代哈剌灰人的历史进行探索,认为:一、哈剌灰人来源于明西域安定卫属下的一支部落,他们约于洪武年间因内乱迁来哈密地区,居住于“哈剌怀地面”,因与哈密的另外两大主要居民畏兀儿人和回回人习俗不同,而依地名自称“哈剌灰人”。后来又融合了众多鞑靼、瓦拉余部,遂发展壮大。二、哈剌灰人形成后不久,因东察合台系的吐鲁番政权与明激烈争夺哈密爆发战争,致使哈密几度失陷,其居住地点和社会生活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们中的大多数陆续迁往嘉峪关内的甘肃地区,并在这些战争和迁徙过程中,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民族特征呈现了与其它民族有融合趋势。作者还对哈剌灰人的人口、内部管理等方面作了分析和阐述。叁、哈剌灰人与明王朝、哈密政权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不但自始至终忠实辅佐摇摇欲坠的哈密政权、积极配合和参与明车同吐鲁番的无数次战役,而且因其显赫的功绩而获得了明政府所给予的“同哈密例”的朝贡特权,依制与明廷保持了一百余年的朝贡关系。作者对以上诸问题所做的初步研究,或有许多未尽之处,期望有关专家能予以批评指点!(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2-06-30)
曾文芳[9](2002)在《明代哈剌灰人族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剌灰人是明代中后期生活于西域哈密地区及苦峪 (今甘肃安西县境内 )的一支重要的部族集团 ,曾被列为哈密叁大部落之一。事实上 ,它最初系蒙古鞑靼部的一支 ,迁居于此而形成了一个新的部族集团 ,号曰“哈剌灰” ,后来又吸收了众多瓦拉部落 ,遂发展壮大 ,活跃于哈密地区 ,明末清初渐融入其他民族。(本文来源于《伊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哈剌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哈剌(哈拉)灰人是明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族群。长期以来,由于史料记载不详及不同时期学者文化想象的加入,使得该族群丧失了本来面目,成为西北民族史中的一个谜团。在此,笔者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对哈剌灰人的去向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哈剌灰人的真实历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哈剌灰论文参考文献
[1].胡小鹏,郑煦卓.明代哈密卫之“哈剌灰”名实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周传慧.哈剌灰人去向问题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5
[3].唐荣尧.在肃州寻找哈剌灰[N].中国民族报.2013
[4].李自然.哈剌灰人的族称问题研究[J].西夏研究.2013
[5].周传慧.关于哈剌灰人的信仰问题[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6].赫志学.“哈剌灰”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8
[7].曾文芳.明代哈剌灰人的来源、组成和名称诸问题[J].西域研究.2002
[8].曾文芳.明代的哈剌灰人[D].西北大学.2002
[9].曾文芳.明代哈剌灰人族源探讨[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