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弯弓蚌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弯弓蚌螨,线粒体,12SrRNA基因,序列分析
弯弓蚌螨论文文献综述
吴浩彬,郭维,文春根[1](2011)在《弯弓蚌螨(Unionicola arcuata)线粒体12 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线粒体12 S rRNA基因特异性引物,对鄱阳湖地区褶纹冠蚌内弯弓蚌螨的线粒体12 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经校对拼接后,获得全长为648 bp的弯弓蚌螨12 S rRNA基因全序列。A、T、G、C 4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1%、25.6%、8.5%、16.8%,平均A+T含量(74.7%)明显高于G+C含量(25.3%),说明蚌螨的碱基偏向于AT。弯弓蚌螨(Unionicola arcuata)与壮肢蚌螨(U.ischyropalpus)、敏捷蚌螨(U.agilex)、Y纹蚌螨(U.ypsilophora)、佛氏蚌螨(U.foili)、台湾蚌螨(U.formosa)的种间遗传差异在15.8%~23.3%之间。以营自由生活的杂皱喙螨(Eylais degenerata)作为外类群,使用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树,结果显示:6种蚌螨中的Y纹蚌螨(U.ypsilophora)可能是较早从祖先种分化出来的种;系统树的结果可以支持Vidrine对寄蚌螨亚属的修订。(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期刊2011年03期)
谢院荣,李汉全,吴兰,文春根,朱志民[2](2003)在《叁角帆蚌中寄生弯弓蚌螨空间分布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弯弓蚌螨在宿主叁角帆蚌上的空间分布型。利用扩散性指标(Iδ),方差(V)与均值(X)的比大于1;Taylor幂函数法则lgV=lg9.954+1.227lgX,Iwao平均拥挤度(X )和平均密度(X)间的关系X =3.862+2.142X等方法,结果表明:弯弓蚌螨在宿主叁角帆蚌中的分布为聚集型。(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期刊2003年02期)
弯弓蚌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道了弯弓蚌螨在宿主叁角帆蚌上的空间分布型。利用扩散性指标(Iδ),方差(V)与均值(X)的比大于1;Taylor幂函数法则lgV=lg9.954+1.227lgX,Iwao平均拥挤度(X )和平均密度(X)间的关系X =3.862+2.142X等方法,结果表明:弯弓蚌螨在宿主叁角帆蚌中的分布为聚集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弯弓蚌螨论文参考文献
[1].吴浩彬,郭维,文春根.弯弓蚌螨(Unionicolaarcuata)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1
[2].谢院荣,李汉全,吴兰,文春根,朱志民.叁角帆蚌中寄生弯弓蚌螨空间分布型[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