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铌钢论文-方琪,董元,金自力,任慧平

高铌钢论文-方琪,董元,金自力,任慧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铌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等温弛豫,La,高铌钢,析出行为

高铌钢论文文献综述

方琪,董元,金自力,任慧平[1](2016)在《稀土La对高铌钢应变诱导析出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未加镧和添加镧两种成分高铌钢的基础上,应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压缩试验,得到了试验钢在900℃等温弛豫时的应力松弛曲线。运用Thermo Icap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ZEISS Supra55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Tecnai F30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试验钢弛豫淬火后铌的固溶量、含铌相析出行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a抑制了含铌相在900℃(奥氏体区)的析出动力学过程,延长了含铌相在900℃(奥氏体区)的应变诱导析出开始时间(约14 s)及结束时间(约36 s)。当加热温度为1250℃时,La使加热过程中铌的固溶量百分比提高30.6%。等温弛豫后,La使等温弛豫过程中铌的析出量百分比增加了29.6%,析出物颗粒尺寸有所粗化。(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方琪,董元,耿宽宽,孙伟,王家南[2](2016)在《含稀土高铌钢的等温弛豫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对含稀土高铌钢进行了900℃等温弛豫试验,采用激光共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维氏硬度计等研究了试验钢弛豫淬火后的显微组织、含铌第二相的析出行为和硬度。结果表明:试验钢等温弛豫时的应力松弛过程分为叁个阶段,分别为析出相的形核、长大和粗化阶段,第二相析出开始和结束时间分别为10s和433s;随着等温弛豫时间的延长,贝氏体板条束的尺寸逐渐减小,板条组织得到了明显的细化,析出相为均匀分布的球状颗粒物;试验钢硬度随弛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6年03期)

耿宽宽,方琪,董元,金自力[3](2016)在《稀土对低碳高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及Nb、Ti固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稀土对低碳高铌钢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采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了低碳高铌钢的奥氏体原始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了不同加热温度下Nb、Ti的固溶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未固溶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稀土能提高低碳高铌钢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均匀性,细化该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降低钢中Nb、Ti的固溶温度。加入稀土后,在1250℃加热时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由未添加稀土时的36.18μm减小到23.16μm。加热温度为1250℃时,稀土使Nb、Ti的固溶百分含量分别提高了54.1%和44.9%;加热温度为1280℃时,稀土使Nb、Ti的固溶百分含量分别提高了25.6%和13.7%。(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6年01期)

方琪,李春龙,白海瑞,任慧平,金自力[4](2015)在《高温条件下镧对高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管式气氛炉、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高温条件下镧对高铌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及室温组织的影响。将含镧和不含镧的实验钢加热到1250℃保温20 h后进行冰盐水淬火和随炉缓冷。结果表明,镧显着抑制高铌钢奥氏体晶粒长大,使原始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由146.5μm减小到70.2μm;镧的加入能够改善高铌钢随炉冷却后的室温组织,晶粒大小更加均匀,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由27.3μm减小到17.4μm。实验结果能够为镧在高铌钢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5年05期)

亢业峰[5](2015)在《冷却方式和稀土元素对低碳高铌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组织硬度的测定,研究了不同冷却方式和稀土元素对低碳高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和稀土元素的增加,钢中组织晶粒平均尺寸减小,硬度提高,且组织趋向均匀,有针状铁素体产生。冷却速率和稀土元素的改变是造成钢组织和硬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Z3期)

亢业峰,查凯[6](2015)在《冷却方式与稀土元素对低碳高铌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组织硬度的测定,研究了不同冷却方式和稀土元素对低碳高铌钢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和稀土元素的增加,钢中组织晶粒平均尺寸减小,耐腐蚀性能提高,且组织趋向均匀,有针状铁素体产生。冷却速率和稀土元素的改变是造成钢组织和耐腐蚀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5年12期)

董元[7](2015)在《稀土对高铌钢中铌析出和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铌微合金化与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的有机结合是高强高韧钢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稀土在高铌钢中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稀土对钢中铌的固溶/析出行为,以及对析出和静态再结晶行为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依然是材料学者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稀土镧对高铌钢中铌析出和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为稀土微合金化高铌钢的开发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在未加稀土镧和添加稀土镧两种成分低碳高铌钢的基础上,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进行压缩试验,得到了试验钢在900℃等温弛豫时的应力松弛曲线以及叁道次变形后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运用光谱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维氏硬度计,研究了试验钢单、双道次变形完保温不同时间淬火后铌的固溶量、含铌第二相析出、显微组织、以及硬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稀土镧抑制了含铌第二相在900℃(奥氏体区)单道次变形后的析出动力学过程,延长了含铌第二相的应变诱导析出开始时间约14s及结束时间约36s。当加热温度为1250℃时,稀土镧的加入使加热过程中铌的固溶量百分比提高30.6%。900℃条件下,单道次变形完等温弛豫480s后,稀土镧使等温弛豫过程中铌的析出量百分比增加了29.6%,析出物颗粒尺寸有所粗化。900℃条件下,含稀土镧和不含稀土镧钢中固溶Nb、析出Nb很好地抑制了1~2道次间隙内的静态软化行为,试验钢均处于静态回复阶段,稀土镧对静态回复行为的影响不大。900℃时,在1~2道次间隙时间10s的条件下,2~3道次间隙时间100s内,析出过程和再结晶过程同时进行,添加稀土镧钢的静态软化率比未加稀土镧钢提高了8.7%;在1~2道次间隙时间244s的条件下,2~3道次间隙时间100s内,析出过程(析出相未粗化)先于再结晶过程发生,添加稀土镧钢的静态软化率比未加稀土镧钢降低了10.1%。(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3)

耿宽宽[8](2015)在《加热工艺对低碳稀土高铌钢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物理冶金技术的发展,低碳高铌钢成为目前钢铁材料中最广泛应用的钢种。铌、钛在钢材加热过程中是否能较为充分的固溶对随后的轧制过程中组织与性能的控制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低碳高铌钢中添加少量稀土,可以降低铌、钛的平衡固溶温度,促进铌、钛在钢中的固溶,这对节省能源和提高铌、钛的利用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不同稀土添加量对铌、钛固溶以及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还少有报道。本文以含微量稀土的低碳高铌钢为研究对象,对比含稀土与不含稀土的情况下,稀土对低碳高铌钢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以及对比不同稀土添加量对低碳高铌钢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为正确制定低碳稀土高铌钢的加热工艺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了低碳高铌钢不同加热条件下Nb、Ti的固溶量,采用光学显微镜获取低碳高铌钢的原始奥氏体组织,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未固溶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情况。以此来分析不同加热工艺、不同稀土含量对低碳高铌钢奥氏体晶粒大小及分布、Nb和Ti的固溶、未固溶的第二相颗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含稀土的实验钢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均热时间的延长,铌固溶百分量分别由13.9%升高到51.4%,钛的固溶百分量由10.5%升高到41.0%;添加稀土的实验钢在不同工艺下铌、钛固溶百分量变化不大,分别在70%和55%左右。在1250℃均热1h时,添加稀土量为64ppm的实验钢的平均晶粒尺寸比不添加稀土的实验钢的平均晶粒尺寸小13μm;在1250℃均热1h时,稀土含量为64ppm的实验钢与未添加稀土的实验钢相比,铌固溶的百分含量提高了54.1%,钛固溶的百分含量提高了44.9%。在1280℃均热1h时,添加稀土的实验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大小与不添加稀土的基本相同,而铌、钛固溶的百分含量是添加稀土的比不添加稀土的分别高25.5%和13.7%。不同稀土含量的两种实验钢在相同的温度下铌、钛固溶的百分含量基本相同,并且在1250℃均热40min后基本达到平衡。两种含稀土的实验钢在均热温度不超过1250℃时晶粒都较小且相差不大,当加热到1280℃和1300℃时,高的稀土添加量更能细化低碳高铌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稀土含量为40ppm的实验钢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要比稀土含量为6ppm的实验钢分别小8.4μm和28.1μm。(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3)

方琪,李春龙,勤牧,白海瑞,董元[9](2015)在《稀土对低碳高铌钢相变行为及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L78 RITA热膨胀相变仪研究了不同冷速下稀土对低碳高铌钢相变行为的影响,并结合金相法绘制了加稀土和未加稀土两种成分试验钢的连续冷却相变曲线,分析了稀土对连续冷却组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加入低碳高铌钢后使连续冷却相变曲线向右移动,在相同冷速下显着降低了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开始温度,并且随着冷速的增加使降低程度增大。冷速从0.1℃/s增加到15℃/s时,加稀土的低碳高铌相变开始温度点下降了90℃,而未加稀土的下降了52℃;另一方面,稀土对低碳高铌钢在0.1℃/s到1℃/s冷速下的组织有较大影响,促进了针状铁素体的转变,并能在冷速增至5℃/s后使其更易获得板条状贝氏体组织。(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5年01期)

方琪,勤牧,白海瑞,董元,孙伟[10](2014)在《加热温度对含稀土低碳高铌钢相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leebe-1500D热模拟机研究了含稀土低碳高铌钢加热温度为950、1200、1250℃条件下对相变行为的影响,比较了在不同加热温度下钢的相变温度、显微组织与硬度的区别。结果表明:在不同加热温度下,含稀土低碳高铌钢在相变温度、连续冷却组织、硬度上均有较大差异。在加热温度为1250℃时,由于钢中铌能充分固溶,使得钢的连续冷却相变开始温度显着降低,易形成贝氏体,硬度也显着提高,因此确定1250℃为今后研究含稀土低碳高铌钢连续冷却相变合理的加热温度。(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4年24期)

高铌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使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对含稀土高铌钢进行了900℃等温弛豫试验,采用激光共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维氏硬度计等研究了试验钢弛豫淬火后的显微组织、含铌第二相的析出行为和硬度。结果表明:试验钢等温弛豫时的应力松弛过程分为叁个阶段,分别为析出相的形核、长大和粗化阶段,第二相析出开始和结束时间分别为10s和433s;随着等温弛豫时间的延长,贝氏体板条束的尺寸逐渐减小,板条组织得到了明显的细化,析出相为均匀分布的球状颗粒物;试验钢硬度随弛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铌钢论文参考文献

[1].方琪,董元,金自力,任慧平.稀土La对高铌钢应变诱导析出行为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6

[2].方琪,董元,耿宽宽,孙伟,王家南.含稀土高铌钢的等温弛豫行为[J].机械工程材料.2016

[3].耿宽宽,方琪,董元,金自力.稀土对低碳高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及Nb、Ti固溶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6

[4].方琪,李春龙,白海瑞,任慧平,金自力.高温条件下镧对高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J].稀土.2015

[5].亢业峰.冷却方式和稀土元素对低碳高铌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15

[6].亢业峰,查凯.冷却方式与稀土元素对低碳高铌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山东工业技术.2015

[7].董元.稀土对高铌钢中铌析出和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

[8].耿宽宽.加热工艺对低碳稀土高铌钢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

[9].方琪,李春龙,勤牧,白海瑞,董元.稀土对低碳高铌钢相变行为及组织的影响[J].稀土.2015

[10].方琪,勤牧,白海瑞,董元,孙伟.加热温度对含稀土低碳高铌钢相变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4

标签:;  ;  ;  ;  

高铌钢论文-方琪,董元,金自力,任慧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