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视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View分析,iView网络,社会网,关系管理
知识视图论文文献综述
罗斌,唐锡晋[1](2013)在《关于大陆“社会网络”研究的iView分析及知识视图》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期刊文章需经历较长的评审过程,学术会议报告和论文能反映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考察某领域的旗舰会议并对其跟踪有助于较快地把握研究脉络.简要介绍iView分析这一定性综合集成技术基本原理后,将iView分析技术应用于中国社会网研究学会的年会"社会网与关系管理研讨会"这一社会网领域在中国的代表性会议,探测当前研究概况、主要议题、主要研究人员等,进而考察系列研讨会所反映的该领域研究的地域特性、学科特性、时代特性及研究趋势.如此展示支持快速准确勾画研究主题的知识视图的定性研究中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3年07期)
张波,姜旭[2](2012)在《基于本体的P2P网络全局知识视图构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语义层次上解决P2P资源匹配问题,本体论被引入,试图通过采用可扩展的信息建模工具使得网络资源发现系统能够高效、精确地发现P2P网络资源,同时获得良好的灵活性。然而当前采用的技术要求网络节点共享一个集中的网络资源本体,这种技术不适合高度动态性和分散性的P2P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本体的P2P网络全局知识视图构建方法,提供了网络资源的全局描述,同时保持了对资源语义的揭示,这种方法不需要网络节点维护一个共享的集中的本体,可扩展性强,对资源的描述更灵活,更适合用于P2P网络资源匹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期刊2012年19期)
徐红艳,冯勇[3](2008)在《岗位知识视图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岗位知识视图是促进岗位知识转移和应用的有效途径,组织成员通过岗位知识视图可以提高学习岗位知识的效率.首先,给出了知识视图和岗位知识视图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岗位知识视图在岗位知识服务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并给出了岗位知识视图的具体构建过程;最后,通过岗位知识视图的实例说明了所提构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寿建霞,周建常[4](1997)在《知识视图的描述与生成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基于框架知识表达的知识视图描述语言,用户可利用该语言描述从不同知识库中抽取部分知识的知识视图,系统根据用户描述自动转换成知识库上的各种操作,生成虚拟知识库,即用户的知识视图.(本文来源于《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1997-05-01)
知识视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从语义层次上解决P2P资源匹配问题,本体论被引入,试图通过采用可扩展的信息建模工具使得网络资源发现系统能够高效、精确地发现P2P网络资源,同时获得良好的灵活性。然而当前采用的技术要求网络节点共享一个集中的网络资源本体,这种技术不适合高度动态性和分散性的P2P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本体的P2P网络全局知识视图构建方法,提供了网络资源的全局描述,同时保持了对资源语义的揭示,这种方法不需要网络节点维护一个共享的集中的本体,可扩展性强,对资源的描述更灵活,更适合用于P2P网络资源匹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视图论文参考文献
[1].罗斌,唐锡晋.关于大陆“社会网络”研究的iView分析及知识视图[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
[2].张波,姜旭.基于本体的P2P网络全局知识视图构造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
[3].徐红艳,冯勇.岗位知识视图构建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4].寿建霞,周建常.知识视图的描述与生成系统[C].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