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牵引供电计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逆变回馈,节能计算
牵引供电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鹏,连成华,任宝兵,李时智[1](2019)在《含逆变回馈装置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建模与节能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能将多余的再生能量回馈交流环网,实现二次利用,同时抑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提高牵引供电质量。通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计算和含逆变回馈装置的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开发逆变回馈装置节能计算软件,科学地选择逆变回馈装置的容量和安装位置,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9年08期)
乔中彦,胡家昌,于景慧,张茜,马硕[2](2019)在《基于平均运量法的牵引供电容量计算软件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确构建铁路牵引供电负荷的计算模型是科学选配牵引变压器的技术基础。为应对各种牵引变压器接线形式带来的困惑和提高牵引供电计算的效率,论文在基于平均运量图思想的基础上,理论推导一种贴近实际的牵引供电负荷计算模型,并开发出牵引供电容量工程计算软件。该软件系统前台采用界面友好的LabVIEW编程语言、后台采用关联型数据库Access,且实验证明该软件具有计算准确、易于安装和操作的特点。(本文来源于《2019第四届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5-29)
杨雪凇,黄文,李剑,袁勇,邓云川[3](2019)在《新型山区旅游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及供电能力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山区旅游轨道交通不同于传统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选择合理的牵引供电制式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AC 25 kV、DC 1 500 V/750 V以及DC 3 000 V制式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推荐采用DC 3 000 V制式,并利用Opentrack和Openpowernet软件建立牵引供电仿真模型,得到牵引网电压水平、钢轨电位、电流、功率等曲线,为DC 3 000 V制式的牵引供电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气化铁道》期刊2019年01期)
[4](2019)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牵引供电系统断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技术导则》等20项技术标准及计量校准规范的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铁总科信[2018]217号20项标准编号、名称、代替的技术标准或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详见附件1。本技术标准及计量标准规范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标准归口单位解释。附件1:《牵引供电系统断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技术导则》等20项技术标准编号、名称、代替的技术标准或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汇总表(本文来源于《铁道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1期)
王永,星成武,刘炜[5](2018)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设计的实际需求,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给出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计算软件的开发思路,在指导实际项目开发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电气化铁道》期刊2018年S1期)
李富强,刘炜,王竞,李思文,崔洪敏[6](2018)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故障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主要采用经验公式对短路稳态电流进行计算,对暂态电流计算存在不足的情况,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通过搭建直流牵引供电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直流侧短路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单边供电出口处及远端短路系统内阻、内电感拟合公式计算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经验公式和仿真模型的短路数据进行比较,在计算远端短路时,尤其是1.5 km以内的远端短路,该拟合公式计算误差远小于经验公式计算值,验证了该拟合公式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气化铁道》期刊2018年S1期)
赵佳微,刘炜,张宇,张戬[7](2018)在《有轨电车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接触供电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但对于非接触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计算的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C 1 500 V外部供电网络的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拓扑结构,分析外部直流供电系统的整流机组、电能变换装置和初级发射线圈与次级拾取线圈的供电模型,并给出供电计算算法和步骤,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气化铁道》期刊2018年S1期)
周志录[8](2018)在《新型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型牵引供电系统且与机车功率特性相匹配的潮流计算方法。运用连续线性潮流法,在MATLAB软件平台上开展了车-网交互联合仿真,对新型供电系统与既有供电系统内功率潮流分布进行仿真,并在电压损失、牵引变电所容量和系统功率损耗叁个方面对两种牵引供电系统进行对比,凸显了新型牵引供电系统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为新型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8年32期)
王海明[9](2018)在《负载计算法在牵引供电接触网软横跨预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牵引供电接触网软横跨预制中,影响软横跨预制计算的条件有很多,会影响施工难度及施工效率。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负载计算法的优点,然后对软横跨计算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结果校验的方法,确保了弓网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了接触网工程质量。(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8年03期)
刘梦圆[10](2018)在《考虑交直流耦合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特别是地铁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随着在建、运营地铁线路的快速增长,如何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如何优化地铁整体设计和运行方案,如何保障地铁线路运行安全等已经成为相关从业者和科研工作者面临的现实挑战,而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的相关研究将为上述问题提供依据。但现有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大多没有考虑交流潮流和直流潮流之间的相互耦合,导致潮流计算精度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考虑交直流潮流相互耦合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混合迭代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交直流潮流计算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交直流电力网络潮流分布计算;另一方面即在交直流电力网络潮流分布计算过程中的迭代算法研究。交直流电力网络潮流分布计算将分别完成交流侧和直流侧的潮流计算,通过计算可得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交流侧和直流侧各节点功率、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交直流电力网络潮流分布计算过程中的迭代算法研究则通过修正后的两侧潮流计算结果的交互,实现交流侧与直流侧潮流之间的解耦。针对交直流电力网络潮流分布计算,本文将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分为叁个子系统进行处理,并对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的各部分所含电路元件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着重推导了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模块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交流侧潮流和直流侧潮流计算方法。在交直流电力网络潮流分布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交直流潮流的耦合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接口参数修正方程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混合潮流迭代方法。通过单独设计牵引供电系统整流机组潮流模型,将交流系统与整流机组的接口参数进行修正、整流机组和直流系统的接口参数进行修正,并用修正过的直流潮流计算结果和交流流潮流计算结果来相互迭代,实现了交直流潮流迭代的解耦。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接口参数修正方程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及其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考虑交直流耦合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在精度和收敛性上较未考虑耦合的潮流计算方法效果更符合实际。(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8-06-12)
牵引供电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精确构建铁路牵引供电负荷的计算模型是科学选配牵引变压器的技术基础。为应对各种牵引变压器接线形式带来的困惑和提高牵引供电计算的效率,论文在基于平均运量图思想的基础上,理论推导一种贴近实际的牵引供电负荷计算模型,并开发出牵引供电容量工程计算软件。该软件系统前台采用界面友好的LabVIEW编程语言、后台采用关联型数据库Access,且实验证明该软件具有计算准确、易于安装和操作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牵引供电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鹏,连成华,任宝兵,李时智.含逆变回馈装置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建模与节能计算[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9
[2].乔中彦,胡家昌,于景慧,张茜,马硕.基于平均运量法的牵引供电容量计算软件研制[C].2019第四届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论文集.2019
[3].杨雪凇,黄文,李剑,袁勇,邓云川.新型山区旅游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及供电能力计算[J].电气化铁道.2019
[4]..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牵引供电系统断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技术导则》等20项技术标准及计量校准规范的通知[J].铁道技术监督.2019
[5].王永,星成武,刘炜.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电气化铁道.2018
[6].李富强,刘炜,王竞,李思文,崔洪敏.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故障计算[J].电气化铁道.2018
[7].赵佳微,刘炜,张宇,张戬.有轨电车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计算研究[J].电气化铁道.2018
[8].周志录.新型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J].河南科技.2018
[9].王海明.负载计算法在牵引供电接触网软横跨预制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8
[10].刘梦圆.考虑交直流耦合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