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论文-钟达源,李兰,蒋成婷,邓奕辉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论文-钟达源,李兰,蒋成婷,邓奕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中药,网状Meta分析,贝叶斯模型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论文文献综述

钟达源,李兰,蒋成婷,邓奕辉[1](2019)在《6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网状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6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进行网络荟萃分析,寻找改善缺血性中风症状的最佳复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索6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19年4月3日,由两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进行数据提取后录入Gemtc软件,用R3.5.2软件调用Gemtc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8篇,涉及7个干预措施;2 083位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组在降低NIHSS评分方面效果最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在提高ADL评分方面效果最佳,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效果最佳,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组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效果最佳。结论对于缺血性中风患者,西药治疗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或益气活血汤,患者获得最优治疗效果的可能性最高。(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辉,戚正涛,张瑶,宋文集,陈凯达[2](2018)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7月8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降脂、营养神经、抗凝、自由基清除、降低颅内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疗程均为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NT-proBNT、hs-CRP及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例数37例,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高于治疗前,脑血肿体积小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患者ESS评分高于对照组,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100β、NT-proBNT、hs-CRP及IL-6水平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上述指标为(1.02±0.21)ng/mL、(120.26±19.47)pmol/L、(8.33±1.45)mg/L、(11.25±2.71)pg/mL,低于对照组的(1.45±0.24)ng/mL、(219.68±22.51)pmol/L、(16.92±2.70)mg/L、(20.07±4.62)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清S100β、NT-proBNT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8年14期)

刘立军[3](2016)在《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治疗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对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患者血瘀症候评分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将80例入选患者按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叶酸片;治疗组及对照组高血压病1级患者均首选ACEI类一线降压药依马来酸那普利片;高血压病2级患者在血压控制不理想时即改为二联用药,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基础上联合第二种降压药,首选CCB类一线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水中药复方,疗程为9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压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变化。结果:1.联合使用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的治疗组在降低血浆Hcy水平上优于对照组。2.在改善动态血压相关参数指标上,在西药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的治疗组表现出优于单纯使用西药降压药的效果。3.加用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的治疗组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善程度上较运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对照组更为明显。4.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的治疗组血瘀证评分低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治疗组,提示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对治疗血瘀证为主要病因病机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切实有效。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并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联合使用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干预治疗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在降低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压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以及患者血瘀证评分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期内未发现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10)

郜贺[4](2016)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的评价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英文文献数据库包括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文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通过两人独立筛选研究资料,并交叉所得研究资料,如遇分歧,则请教专业的统计学老师,本研究采用Cochrane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本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了14篇文献,合计10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有效率的Meta分析显示纳入各研究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hi2=5.45,P=0.96﹥0.1,I2=0%),两组间临床有效率具有显着地统计学差异(P﹤0.00001)。2.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方面,两组间的Meta分析结果均显示P﹤0.00001。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3-01)

兰华钧[5](2015)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汪清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观察组NHI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5年12期)

刘逆[6](2015)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104例重症脑梗死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2)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而治疗组(n=52)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2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8.85%,治疗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分别为(4.21±0.31)m Pa·s、(7.45±0.78)m Pa·s、(1.64±0.34)m Pa·s、(41.78±3.95)%,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用于重症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显着,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应用价值高,适合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5年13期)

徐陶,方蘅雯,甘辞海[7](2014)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方法:64例重症加护病房(ICU)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溶入25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水煎服,通过鼻饲方式进行中药灌服,早晚1次,治疗2周,每组各3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L)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0.6%vs 68.8%),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NDL评分明显减少(15.7±5.4 vs 22.8±5.8)分,GCS评分明显升高(14.5±0.8 vs 12.2±0.7)分,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2.2±0.1 vs 3.5±0.2)m Pa·s,全血低切黏度(4.1±0.2 vs 8.0±0.4)m Pa·s,血浆黏度(1.2±0.1 vs 1.7±0.2)m Pa·s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显着、安全性高,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4年23期)

付连浩[8](2014)在《多指标分析方法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制剂质控方面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血化瘀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治疗原则,《内经》记载的“疏其气血、令其调达”,已成为后世活血化瘀治疗原则的基础。随着对活血化瘀中药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微循环障碍、抗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缺血、抑制组织异常增生等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涉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肿瘤等数十种疾病,临床疗效显着,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正是由于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中药制剂难免良莠不齐,为了保证中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其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成为中药现代化的最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是借鉴国外化学药品质量控制模式建立的,化学药品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清晰的构效关系,因此鉴别、检查、含量测定都可以直接作为质量评价的指标,但是对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尤其是复方制剂,检测其中任何一种成分均不能体现其整体质量。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和明确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的目标、策略、模式与方法,建立一套既能保证稳定可控,又能直接体现安全有效的新型中药质量控制管理方法体系。《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中药部分对其质控含量测定的成分,一种是活性有效成分,一种是指标成分,即既可能是活性成分,也可能是非活性成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其在含量测定方面的独特优势: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流动相选择性广、色谱柱可反复使用等,被大量地应用于有效成分及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HPLC方法的普及应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所载中药部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已达到709种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了使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制剂得到安全、广泛的应用,对其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药品质量的可控性是药品的基本属性,是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质量标准是控制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的控制药品的质量,确保用药的安全,是质量可控性的具体体现。本课题选用唐山工人医院内常用活血化瘀中药:参芍口服液(医院制剂)、芪龙胶囊、益心舒胶囊、消栓通络胶囊(等3种市售品种)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等多种成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波长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进行较为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可为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有效的试验方法与依据。第一部分:参芍口服液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多波长RP-HPLC法测定目的:建立参芍口服液的五种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RP-HPLC定量分析方法,为参芍口服液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安捷伦公司)色谱柱,流动相为0.5%磷酸水溶液(A)-甲醇(B)-乙腈(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230nm、320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5种成分可完全分离,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4~384μg/mL(r2=1),1.25~20μg/mL(r2=0.9998),40.5~648μg/mL(r2=0.9996),1.5~24μg/mL(r2=0.9999),145~2320μg/mL(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丹参素100.8%(RSD=1.29%),原儿茶醛100.2%(RSD=2.27%),芍药苷99.6%(RSD=0.93%),阿魏酸100.2%(RSD=1.18%),丹酚酸B99.3%(RSD=2.46%)。结论:采用多波长RP-HPLC法建立了参芍口服液中五种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所建立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准确度好,为参芍口服液综合质量控制提供了质控依据。第二部分:多波长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龙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龙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为该制剂的质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安捷伦公司)色谱柱,流动相为0.5%磷酸水溶液(A)-甲醇(B)-乙腈(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230nm、320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5种成分可完全分离,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24~132.29μg/mL(r2=1),0.36~11.23μg/mL(r2=0.9998),23.71~379.39μg/mL(r2=1),0.7~11.2μg/mL(r2=0.9999),200~3200μg/mL(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丹参素100.1%(RSD=1.40%),原儿茶醛99.9%(RSD=2.70%),芍药苷99.8%(RSD=1.47%),阿魏酸102.0%(RSD=3.11%),丹酚酸B99.9%(RSD=1.4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5种成分分离效果好,可用于芪龙胶囊质量控制。第叁部分:多波长HPLC-DAD法测定益心舒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目的:通过对益心舒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阿魏酸、丹酚酸B的HPLC-DAD法测定,为该制剂的质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安捷伦公司)色谱柱,流动相为0.5%磷酸水溶液(A)-甲醇(B)-乙腈(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320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4种成分可完全分离,丹参素、原儿茶醛、阿魏酸、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9~144μg/mL(r2=0.9999),0.5~8μg/mL(r2=0.9998),0.65~10.4μg/mL(r2=0.9997),221.25~3540μg/mL(r2=0.9997),平均回收率为丹参素100.7%(RSD=1.75%),原儿茶醛100.3%(RSD=2.89%),阿魏酸100.2%(RSD=3.16%),丹酚酸B99.7%(RSD=2.04%)。结论:采用HPLC-DAD法,同时测定益心舒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阿魏酸、丹酚酸B含量,该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益心舒胶囊质量控制。第四部分: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栓通络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目的:利用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消栓通络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为该制剂的质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安捷伦公司)色谱柱,流动相为0.5%磷酸水溶液(A)-甲醇(B)-乙腈(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320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4种成分可完全分离,丹参素、原儿茶醛、阿魏酸、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192μg/mL(r2=0.9998),1~16μg/mL(r2=0.9999),0.4~6.4μg/mL(r2=0.9999),62.5~1000μg/mL(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丹参素100.8%(RSD=1.47%),原儿茶醛100.3%(RSD=2.81%),阿魏酸101.4%(RSD=2.53%),丹酚酸B99.9%(RSD=1.92%)。结论:利用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消栓通络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该法分离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消栓通络胶囊质控。(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刘丹丹,韩文霞,宋玉文,娄凯,于春晓[9](2013)在《活血化瘀、益气补肾中药复方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益气补肾中药复方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s)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RMCs为研究对象,用高糖和不同浓度的中药处理RMCs,分别作用24、48 h后,用噻唑蓝(MTT)法检测RMCs的增殖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检测FN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FN蛋白表达。结果处理24 h和48 h,与对照组比较,单纯高糖组细胞增殖明显升高(P<0.01,P<0.01);FN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24 h时各浓度中药组RMCs增殖及FN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时各浓度中药组RMCs增殖及FN蛋白及mRNA表达较高糖组明显下降(P<0.01,P<0.01)。结论高糖能够刺激RMCs增殖及FN蛋白及mRNA表达,中药处理24 h对高糖刺激的RMCs增殖及FN蛋白及mRNA表达的作用不明显,中药处理48 h能够逆转高糖刺激下RMCs的增殖及降低FN蛋白及mRNA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刘丹丹,韩文霞,高聆,于春晓,娄凯[10](2013)在《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高糖刺激下的RMCs增殖的影响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issue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常规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5.6 mmol/L葡萄糖组)、甘露醇组(5.6mmol/L葡萄糖+24.4mmol/L甘露醇)、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组)、高糖+中药复方组(30 mmol/L葡萄糖分别加入0.65mg/ml中药复(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3-08-21)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7月8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降脂、营养神经、抗凝、自由基清除、降低颅内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疗程均为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NT-proBNT、hs-CRP及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例数37例,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高于治疗前,脑血肿体积小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患者ESS评分高于对照组,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100β、NT-proBNT、hs-CRP及IL-6水平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上述指标为(1.02±0.21)ng/mL、(120.26±19.47)pmol/L、(8.33±1.45)mg/L、(11.25±2.71)pg/mL,低于对照组的(1.45±0.24)ng/mL、(219.68±22.51)pmol/L、(16.92±2.70)mg/L、(20.07±4.62)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清S100β、NT-proBNT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论文参考文献

[1].钟达源,李兰,蒋成婷,邓奕辉.6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网状Meta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李辉,戚正涛,张瑶,宋文集,陈凯达.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

[3].刘立军.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治疗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临床疗效观察[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

[4].郜贺.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

[5].兰华钧.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5

[6].刘逆.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

[7].徐陶,方蘅雯,甘辞海.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

[8].付连浩.多指标分析方法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制剂质控方面的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

[9].刘丹丹,韩文霞,宋玉文,娄凯,于春晓.活血化瘀、益气补肾中药复方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

[10].刘丹丹,韩文霞,高聆,于春晓,娄凯.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C].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标签:;  ;  ;  ;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论文-钟达源,李兰,蒋成婷,邓奕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