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风雨致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输电塔线体系,环境荷载,动力特性,动力响应
风雨致振动论文文献综述
周兴光[1](2012)在《格构式塔架的风雨致振动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塔属于高耸柔性结构,跨越距离长,在风、雨、覆冰荷载作用下的动响应十分显着。目前输电塔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抗风抗震方面,抗风雨、抗覆冰等研究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由于塔线体系耦合作用的复杂性,对其风、雨、覆冰响应的研究尚缺乏全面地认识。通过数值分析研究输电塔线耦合体系在复杂环境荷载下的动响应特性仍是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手段。本文针对风、雨、覆冰等环境荷载激励作用下倒塔事故频发的现实状况,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考虑输电塔线结构体型特征、平均风剖面变化、功率谱能量特性与相干性等影响因素,通过谐波迭加法,对塔线结构进行了脉动风速模拟,并以Kaimal谱为谱模型生成脉动风;结合脉动风速模拟提出一种雨激励的模拟方法,计算出在一定风速情况下雨的冲击力;结合Chaine和Skeate S模型,考虑降雨的分类,模拟了输电塔线体系不同厚度的覆冰荷载;其次,分别建立输电单塔和导地线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叁塔两跨”输电塔线体系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分析其动力特性;最后,在风单独作用与风、雨、覆冰组合作用下,分别研究了输电单塔和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了塔顶位移和塔腿轴力时程响应的分布规律以及位移、加速度的功率谱变化,研究不同环境荷载组合作用下,塔线耦联体系中导线和塔之间能量传递规律;对塔腿及导地线进行了强度计算,分析倒塔事故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输电塔线结构设计中应该考虑塔线耦联体系作用的影响,且风、雨、覆冰组合激励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较风单独激励分析结果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2-06-10)
殷殿国[2](2009)在《斜拉桥拉索风—雨致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增大,各类斜拉索风致振动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而斜拉索雨振又是其中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形式之一。斜拉索的大幅振动造成了多座斜拉桥斜拉索的损害,数座桥不得不更换部分或全部的斜拉索,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开展斜拉索雨振研究非常必要。本文进一步论证了斜拉索雨振机理,根据各种假定,建立斜拉索雨振非线性分析模型,考虑了索空间姿态的变化,采用准定常假定,并应用Runge-Kutta法编写程序对斜拉索的非线性运动方程进行求解。接着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建立斜拉索单质点雨振模型和斜拉索叁维雨振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使ANSYS应用于斜拉索雨振分析中,并讨论了质量、频率、阻尼、水路分布等参数的影响。通过本论文工作,进一步揭示斜拉索雨振的本质,探明了相关参数的影响,可为斜拉索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9-05-01)
白海峰,李宏男[3](2009)在《架空输电线路风雨致振动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架空输电线路在风雨激励下被破坏的实际状况,建立了"叁塔两跨"有限元分析模型,其中,输电杆塔采用叁自由度梁单元,导(地)线采用索单元。提出了雨荷载的计算方法以及与风湍流共同作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荷载组合原则,分析了输电杆塔、导(地)线和结构体系的结构动力特性及其相互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设计与灾害荷载的不同工况组合,在时域对输电杆塔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架空输电线路的运动耦合性对结构动力特性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降雨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响应具有明显影响,且有与风湍流同时作用的激励特征,结构体系发生连续倒塔破坏的原因是风雨共同作用导致结构体系局部动态受压失稳造成的。(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09年02期)
李宏男,白海峰[4](2008)在《输电塔线体系的风(雨)致振动响应与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输电塔线体系在风(雨)激励下破坏的实际状况,建立了"叁塔两跨"有限元分析模型,其中,输电塔采用叁自由度梁单元,导(地)线采用索单元;提出雨荷载的计算方法以及与风湍流共同作用于输电塔线体系的荷载组合原则;分析输电塔、导(地)线和结构体系的结构动力特性及其相互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设计与灾害荷载的不同工况组合,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内对输电塔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分析;采用结构主要组件(如主立柱杆件和输电线)强度分析的方法,分析结构强度的变化和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原因。研究表明:输电塔线体系的运动耦合性对结构动力特性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降雨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响应具有明显影响,且有与风湍流同时作用的激励特征;结构体系发生连续倒塔破坏的原因是风雨共同作用,结构局部动态受压失稳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李永乐,卢伟,陶齐宇,熊文斌[5](2007)在《斜拉桥拉索风—雨致振动特性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宜宾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在对斜拉索特性进行统计的基础上,确定了有代表性的模型风洞试验参数。通过较为系统的模型风洞试验,讨论了来流风速、索水平倾角、来流风向角、降雨量及结构阻尼比等对斜拉索风—雨致振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α=25°3、0°且β=25°、30°、35°组合情况下斜拉索易发生雨振,其中心发振风速约为12m/s;斜拉索在小雨甚至"毛毛雨"的情况下易发生雨振;斜拉索雨振对结构阻尼比较为敏感。(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07年04期)
风雨致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增大,各类斜拉索风致振动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而斜拉索雨振又是其中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形式之一。斜拉索的大幅振动造成了多座斜拉桥斜拉索的损害,数座桥不得不更换部分或全部的斜拉索,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开展斜拉索雨振研究非常必要。本文进一步论证了斜拉索雨振机理,根据各种假定,建立斜拉索雨振非线性分析模型,考虑了索空间姿态的变化,采用准定常假定,并应用Runge-Kutta法编写程序对斜拉索的非线性运动方程进行求解。接着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建立斜拉索单质点雨振模型和斜拉索叁维雨振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使ANSYS应用于斜拉索雨振分析中,并讨论了质量、频率、阻尼、水路分布等参数的影响。通过本论文工作,进一步揭示斜拉索雨振的本质,探明了相关参数的影响,可为斜拉索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雨致振动论文参考文献
[1].周兴光.格构式塔架的风雨致振动响应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
[2].殷殿国.斜拉桥拉索风—雨致振动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3].白海峰,李宏男.架空输电线路风雨致振动响应研究[J].电网技术.2009
[4].李宏男,白海峰.输电塔线体系的风(雨)致振动响应与稳定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8
[5].李永乐,卢伟,陶齐宇,熊文斌.斜拉桥拉索风—雨致振动特性风洞试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