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热循环论文-褚晶,徐勇

快速热循环论文-褚晶,徐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快速热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晶电视,快速热循环成型,响应面模型,翘曲变形

快速热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褚晶,徐勇[1](2019)在《液晶电视外壳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翘曲变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可使塑件获得较高的外观表面质量,但成型过程中塑件产生的翘曲变形较大,针对该问题,以液晶电视外壳为对象,通过Molflow软件进行快速热循环建模,分析成型过程中翘曲产生的机理,设计正交试验,获得影响翘曲的主要工艺参数,通过响应面模型对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试验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翘曲变形。(本文来源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浩生[2](2018)在《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对注塑制品的微观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工艺是一种新兴、绿色短流程的注塑工艺,可生产出优异外观以及综合性能较好的注塑制品,本文所利用的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是利用液态碳源的化学气相沉积法(L-CVD)在硅基体表面制备连续且致密的化学键合石墨烯镀层,硅基体作为模具嵌块,石墨烯镀层作为膜式加热器,仅需低压电源驱动就能将模具型腔表面温度迅速提升至100℃以上并进行实时调控,从而实现快速热循环成型工艺。快速热循环工艺的成型机理对于注塑制品的微观形态与其综合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题将对该工艺-制品微观形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与模拟研究。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液态碳源的化学气相沉积法(L-CVD)在硅基体表面制备连续且致密的化学键合石墨烯镀层,并以硅基体作为模具嵌块,在低压电源驱动下实现基于石墨烯镀层辅助的快速热循环技术,并进行精密注射成型实验,以PP(聚丙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RD实验研究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所提供的不同的变化温度场下对PP制品的熔接痕处与非熔接痕处的横断面上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以结晶度、晶体平均粒径、β晶含量以及取向系数为表征项目)的影响规律。2、通过SEM和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温度场下对制品的皮芯结构(主要以硅型芯一侧的皮层、剪切层以及芯层为研究对象)中各层间的微观形态与性能(以结晶度、晶体平均粒径、β晶含量以及取向系数为表征项目)的影响规律。探究了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对于制品的皮芯结构的微观形态与性能的调控作用。3、利用数值模拟软件moldflow2015研究了由快变模温工艺提供的不同温度场对注塑制品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了温度场对注射压力、制品的残余应力以及结晶行为等的影响规律。为实验研究的结果提供指导性与验证性作用。4、通过拉伸和弯曲等力学实验,研究了石墨烯镀层快速热循环对于制品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石墨烯镀层快速热循环对于制品微观形态的变化影响以完善温度场、制品微观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叁者间的内在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6-05)

王玫[3](2017)在《基于石墨烯层的微热压模具快速热循环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电子、光学、医疗、生物等领域对微制品和微零件的需求大幅增加,微结构加工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以满足产品微型化要求。微热压法在微结构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微热压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热压循环时间,通常为10分钟或者更长,因此迫切需要对模具变温技术深入研究,以实现模具快速加热冷却,进而有效缩短循环时间。在本研究中,利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层极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及表面粗糙度低等特性,设计改进传统微热压方式,在含有微结构的模具表面镀石墨烯层,研究其温升效果,实现微热压快速加热和冷却。本研究针对微热压快速热循环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硅材料作为模具基底,设计面密度大的密集型微流道结构。在硅模具上表面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镀石墨烯层。之后对加工成的石墨烯层做光镜测试、拉曼光谱测试,观察加工质量。对硅模具上石墨烯层温度特性分别进行模拟研究。模拟表明石墨烯层升降温速度与电压及镀层厚度有关,电压越高、镀层越厚,升温速率越快。2、搭建微热压模具热循环实验装置,包括大功率直流电源、温度采集装置、硅材料模具、热电偶,进行温度均匀性及升降温特性研究。使用便携式红外热像仪EA20IR测量硅模具表面温度分布均匀程度。之后分别对无石墨烯层及有石墨烯层的硅模具进行加热实验,对比石墨烯层对加热结果的影响。3、分析聚合物材料流变机理,材料性质与温度、时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聚合物数值模拟模型,使用DEFORM 2D进行聚合物流动模拟,采用对称结构简化模拟计算,分析占空比、下压量、应力、应变、流动速度、聚合物片厚度等随微热压成型影响变化。4、搭建快速热循环微热压实验台,设计四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热压温度设为110℃、120℃、130℃,电压水平设为40V、50V、60V,热压机电机输出设为5%、10%、15%,尺寸(间距/宽度)设为80μm、110μm、140μm。研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微热压成型效果的影响。本研究设计改进传统微热压方式,实现微热压快速加热和冷却。这种新型微结构加工方式的开发对后续缩短微热压循环时间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6-01)

郁文霞[4](2017)在《L-CVD法制备碳化物键合石墨烯镀层及快速热循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化物键合石墨烯镀层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石墨烯膜的存在形式。本文利用液态碳源的化学气相沉积法(L-CVD)在基体表面制备连续且致密的化学键合石墨烯镀层,利用正交试验对石墨烯镀层的性能调控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在立体网络中,连接石墨烯片层的补强SP3键的存在可以使其作为膜式加热器使用,仅需低压电源驱动就能将型腔表面温度迅速提升至100℃以上并进行实时调控,因此在快速热循环成型中有着特殊的温控性能和良好的前景。本课题将镀有初步应用于快速热循环中,并分析了新型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中温度对超薄之间纤维取向的影响。本课题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搭建使用液态碳源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L-CVD)制备石墨烯纳米镀层实验平台,阐明石墨烯镀层生长及性能调控机理,对获得的石墨烯纳米镀层进行表征,包括石墨烯无序性、微观结构、表面粗糙度、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均匀性和结合强度等性能,探索获得关键工艺参数(辅助气流速率、沉积温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与石墨烯镀层表面电阻、无序性和厚度之间的定性关系。2、构建微注射成型动态模温调控实验平台,测试出石墨烯镀层表面的导电均匀性的径向不均匀度仅为1.34%,石墨烯镀层表面的升温速率能够达到5.83℃/s,以模具型腔表面的石墨烯纳米镀层为膜式加热器,搭建石墨烯镀层辅助随形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3、将石墨烯镀层应用于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PP制品内部纤维取向分布,研究模具温度对于高比率纤维充填过程的影响,并对比了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技术较常规注塑成型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31)

赵云贵,郁文霞,李政,杨卫民,谢鹏程[5](2016)在《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射成型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以石墨烯纳米镀层辅助实现快速热循环注射成型的新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模具型腔表面制备连续且致密的化学键合石墨烯镀层,仅需低压电源驱动就能将型腔表面温度迅速提升至聚合物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之上并进行实时调控,型腔表面温度分布均匀且具有较高的降温速率,可满足注射成型快变模温调控的要求。结果表明,利用石墨烯镀层快速热循环注射成型方法可有效改善注射成型熔体流动行为,明显消除制品的熔接痕。(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6年10期)

赵云贵[6](2016)在《基于石墨烯镀层快速热循环精密注射成型技术装备及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机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手机、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机器人等机械电子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高分子材料以其通用特性、功能性和高效大规模生产的特点,在精密注塑成型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精密注射制品的模具加工成本高,型腔表面精密结构会使熔体充填时的迟滞效应加剧、流动充填能力降低,成型的制品非常容易出现表面复杂微纳结构复制度偏低,残余内应力较大导致的翘曲变形等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快速热循环装备对精密注射成型中熔体充填行为、表观质量、微观结构的复制和残余内应力进行研究。本课题实验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自行研制的基于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技术进行精密注射成型,充分利用石墨烯的优良性能,通过自制的快速热循环装置分别对石墨烯电阻层在直流电源驱动下,型腔表面温度升温速率、温度分布均匀性和降温性能进行了研究;2、研究了注射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精密制品成型中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程度,并通过CAE技术验证了熔体内部剪切场对薄壁成型中充填性能的影响,为快速热循环精密注射中工艺参数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3、研究了快速热循环注射成型技术对制品典型缺陷熔接痕的影响和对塑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对于成型高质量的精密塑件具有一定的帮助意义。4、研究了引入可调控温度场后,制品对型腔表面存在的微细结构复写度的影响,通过观察不同型腔表面温度下,制品表面微观形貌变化,来说明该技术对于改善塑件精密结构复制度的作用。5、采用应力偏光仪对不同型腔温度下成型塑件中残余内应力的分布进行研究,揭示了基于石墨烯镀层快速热循环注射成型型腔表面对精密制品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对于提升塑件成型精度和降低制品翘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6-01)

李姣,夏圆圆[7](2016)在《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短玻璃纤维增强ABS拉伸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不同模具温度下通过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成型的短玻璃纤维增强ABS进行拉伸试验,研究分析了模具型腔温度对纤维增强ABS制件拉伸性能的硬性规律,为纤维增强ABS的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中模具温度设计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6年13期)

王鑫,王静[8](2016)在《遥控器外壳的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遥控器产品为例,基于Moldflow软件对产品快速热循环装置和模具建模,实现了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的有限元分析,从v/p转换压力、密度、缩痕、翘曲等方面与常规注塑分析结果对比,发现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能够降低充填压力、提高熔体流动性和产品质量、减少产品变形.(本文来源于《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周木森,史家琰,刘畅,冯新[9](2016)在《基于CYCLEPAD的单级回热循环最优回热点的快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工程热力学模拟软件CYCLEPAD,建立了回热循环的热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中各部件工作状态、工质的初始参数的设定,可快速确定不同回热蒸汽压力下各状态点的热力学参数。得到回热蒸汽压力与回热蒸汽百分比、蒸发器做功、透平对外做功、回热循环效率的变化规律,实现了对单级回热循环最优回热点的快速分析。(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6年04期)

刘继涛,张书香[10](2016)在《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技术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rapid heat cycle molding,RHCM)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归纳电阻加热、对流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和辐射加热等模具型腔加热方法的特点,分析RHCM模具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加工技术,介绍RHCM工艺参数优化控制的研究现状,概括RHCM快速加热、熔体充填流动及塑件质量分析的数值模拟技术;提出应进一步开发高效和经济的模具型腔加热技术,探索复杂3维塑料制品RHCM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和加工方法,优化成型工艺参数,研究快速变模温环境下聚合物熔体流动成型的数值模拟技术,将RHCM与气辅、水辅成型和微孔发泡注塑等技术相结合,拓展其应用领域,推动快速热循环绿色注塑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快速热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工艺是一种新兴、绿色短流程的注塑工艺,可生产出优异外观以及综合性能较好的注塑制品,本文所利用的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是利用液态碳源的化学气相沉积法(L-CVD)在硅基体表面制备连续且致密的化学键合石墨烯镀层,硅基体作为模具嵌块,石墨烯镀层作为膜式加热器,仅需低压电源驱动就能将模具型腔表面温度迅速提升至100℃以上并进行实时调控,从而实现快速热循环成型工艺。快速热循环工艺的成型机理对于注塑制品的微观形态与其综合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题将对该工艺-制品微观形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与模拟研究。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液态碳源的化学气相沉积法(L-CVD)在硅基体表面制备连续且致密的化学键合石墨烯镀层,并以硅基体作为模具嵌块,在低压电源驱动下实现基于石墨烯镀层辅助的快速热循环技术,并进行精密注射成型实验,以PP(聚丙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RD实验研究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所提供的不同的变化温度场下对PP制品的熔接痕处与非熔接痕处的横断面上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以结晶度、晶体平均粒径、β晶含量以及取向系数为表征项目)的影响规律。2、通过SEM和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温度场下对制品的皮芯结构(主要以硅型芯一侧的皮层、剪切层以及芯层为研究对象)中各层间的微观形态与性能(以结晶度、晶体平均粒径、β晶含量以及取向系数为表征项目)的影响规律。探究了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对于制品的皮芯结构的微观形态与性能的调控作用。3、利用数值模拟软件moldflow2015研究了由快变模温工艺提供的不同温度场对注塑制品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了温度场对注射压力、制品的残余应力以及结晶行为等的影响规律。为实验研究的结果提供指导性与验证性作用。4、通过拉伸和弯曲等力学实验,研究了石墨烯镀层快速热循环对于制品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石墨烯镀层快速热循环对于制品微观形态的变化影响以完善温度场、制品微观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叁者间的内在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快速热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褚晶,徐勇.液晶电视外壳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翘曲变形优化[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陈浩生.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对注塑制品的微观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3].王玫.基于石墨烯层的微热压模具快速热循环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4].郁文霞.L-CVD法制备碳化物键合石墨烯镀层及快速热循环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5].赵云贵,郁文霞,李政,杨卫民,谢鹏程.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射成型方法的研究[J].中国塑料.2016

[6].赵云贵.基于石墨烯镀层快速热循环精密注射成型技术装备及工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7].李姣,夏圆圆.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短玻璃纤维增强ABS拉伸性能研究[J].科技展望.2016

[8].王鑫,王静.遥控器外壳的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有限元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周木森,史家琰,刘畅,冯新.基于CYCLEPAD的单级回热循环最优回热点的快速分析[J].广东化工.2016

[10].刘继涛,张书香.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技术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标签:;  ;  ;  ;  

快速热循环论文-褚晶,徐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