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耐密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倒伏性,耐密性,产量
耐密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1](2019)在《大豆倒伏性对耐密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大豆倒伏性对耐密性及产量的相关性,以100份大豆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密度及不同结荚习性类群分析,揭示大豆倒伏率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及不同结荚习性类群间大豆倒伏性与产量差异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倒伏性与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在高密度下倒伏性与产量相关性较强。同一密度不同结荚习性类群间倒伏性与产量相关性差异不大,同一结荚习性不同密度间倒伏性与产量相关性差异较大,说明密度对倒伏性及产量具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蒋飞,郝福庭,郭家禹,付贵林[2](2019)在《鲁西南玉米新品种耐密性鉴定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种植户接受了玉米适当密植可以增产的技术,基于农户观念的变化和农机手的助推,生产上玉米种植密度有增高的趋势。为了掌握济宁地区市场上玉米新审定品种的耐密性,特对邦玉359、德发5号、怀川39、迪卡653、新单61等10个玉米品种进行耐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苏玉41和泽玉8911提高密度后增产幅度较大,其他品种邦玉359、德发5号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和减产,在目前情况下,大田种植密度控制在7.5万株/hm2左右最好。(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7期)
于晓芳,孙洪利,高聚林,王志刚,杨恒山[3](2019)在《深松对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增密增产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深松对玉米品种耐密性的影响机制,该研究在内蒙古叁大平原灌区,以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深松和浅旋耕作条件下,设置4.5~10.5万株/hm~2范围5个种植密度梯度,对植株根系结构特征、冠层生理特性及产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深松后土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有效地缓解植株后期的衰老,延长叶片的持绿期和光合生产时间,延缓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的下降速度,提高玉米的耐密性,最终达到增密增产效果。强耐密性品种通过深松调控能够增密0.79万株/hm~2,增产1.37 t/hm~2;弱耐密性品种通过深松调控能够增密0.60万株/hm~2,增产1.06 t/hm~2。花后日温差<10℃天数、花后日照时数<8 h天数、花后日均温度和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是造成玉米品种对深松响应区域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强耐密性品种的深松调控效果在区域间更稳定,该研究可为内蒙古平原灌区采用深松措施实现再增密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杨锦越,罗英舰,宋碧,张军,刘婕[4](2019)在《不同玉米品种耐密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西南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玉米品种耐密性低的问题。以2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测定株高、茎粗、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产量构成因素等12项指标,根据各项指标的耐密性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耐密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12个单项指标可以转换成鉴定玉米耐密性的4个相互独立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品种分为3类,其中,金玉306等9个品种高度耐密,渝单8号等9个品种中度耐密,筑黄99 M/21和郑单958耐密性较差。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株高、压折强度、压碎强度、穗长、千粒重和秃尖长6个耐密性鉴定指标。不同玉米品种耐密性强弱有差异,先玉1171、金玉306、金玉838、正红6号、靖单12号、靖玉1号、荣玉1510、仲玉3号和黔单16号品种耐密较强,适合在西南地区推广种植。(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5期)
赵红克,赵清纯[5](2019)在《玉米新品种鑫瑞36耐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了玉米新品种鑫瑞36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与产量要素,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鑫瑞36在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左右时,其产量水平表现最高。(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刁杰,房玉峰,张海宾,张明,吴海英[6](2019)在《玉米新品种爱农007耐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共设置了5种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爱农007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有显着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再下降,群体产量潜力随密度提高而增加,但收获指数降低。该品种适宜密度范围是7.24~8.28株/m2。(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张鹤宇,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7](2018)在《增密减氮对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耐密性不同的春玉米为材料(强耐密性品种:华美1号、郑单958;弱耐密性品种:科河8号、农大108),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探讨耐密性不同的春玉米品种其光合特性和产量对增密减氮的响应。结果表明:增密后,利于强耐密品种华美1号增产潜力发挥,产量显着增加,且大于弱耐密品种,而弱耐密品种则出现减产现象。10.5万株/hm2密度下,进一步增施氮肥产量增加不显着,甚至出现减产情况。随密度增加,各品种叶面积指数增加,而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降低;施氮缓解增密带来的压力,改善各品种在高密条件下光合性能。较弱耐密品种而言,强耐密品种在生育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任小燕,段运平,刘守渠,郭峰,郝曜山[8](2018)在《4个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Lancaster衍生系H 1265、H 1475和Reid衍生系H 12166、H 14141等4个自选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密度下茎杆硬皮穿刺强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容重、株高、穗位高、叶向值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对自交系的耐密性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7.5万~10.5万株/hm2时,H 12166和H 1265茎杆硬皮穿刺强度、产量、穗长、行粒数、单株产量、容重均降低,秃尖严重,籽粒含水量、株高、穗位高增加,说明H 12166和H 1265耐密性较差。H 1475随密度升高茎杆强度降幅小,产量、单株产量、容重、叶向值先升高后降低,在密度9万株/hm2时达到最高值;穗长、行粒数在密度为7.5万~9万株/hm2时变化幅度小,秃尖无变化,当密度增加至10.5万株/hm2时,穗长及行粒数显着减少,秃尖长增加显着,说明H 1475耐密性较好,其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H 14141茎杆强度大,产量高,秃尖小,穗位适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一直呈增加趋势,茎杆强度、株高及穗位高变化小,叶向值增大,耐密性强。(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8年10期)
张丽丽,谢文锦,付俊,杨海龙,樊叶[9](2018)在《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对根系生长空间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DY405与ZD958,通过PVC土柱栽培法,设1株/柱(D1)与2株/柱(D2)两个处理,研究不同根系生长空间条件下玉米品种根系生长与氮素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根系生长空间由1株/柱(D1)降低至2株/柱(D2),DY405与ZD958根系干重均降低,吐丝期及成熟期1株/柱条件下DY405根系干重较大,2株/柱下品种差异不显着。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分布,0~20 cm土层DY405分布比例高于ZD958,21~40 cm、41~60 cm土层DY405分布比例低于ZD958;DY405与ZD958单株子粒产量均降低,穗粒数分别下降36.1%、17.5%。DY405与ZD958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显着,ZD958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显着高于DY405;全株氮素积累量差异与干物质积累表现趋势相同,DY405氮素积累量及花后氮素吸收量显着低于ZD958。减小根系生长空间条件下,ZD958产量与氮素积累量高于DY405,主要由于吐丝至成熟期根系干重下降缓慢且下层根系分布比例较大,促进植株对水分及氮素的吸收,从而使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洪德峰,马俊峰,马毅,魏锋,卫晓轶[10](2019)在《高密度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高产特性及耐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3份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在玉米各生育期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测量,分析不同基因型玉米的高产特性及耐密性。结果表明,在75 000株/hm2密度下,登海618产量最高,其次为农大372、先玉688,登海518产量最低。在90 000株/hm~2密度下,滑玉168产量最高,其次为农大372、迪卡517,登海518产量最低。通过隶属函数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品种耐密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个指标可转换为3个独立指标作为耐密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耐密性强的品种农大372、联创808、利单618和先玉688,登海518、登海618和裕丰303耐密性较弱。(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耐密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几年来种植户接受了玉米适当密植可以增产的技术,基于农户观念的变化和农机手的助推,生产上玉米种植密度有增高的趋势。为了掌握济宁地区市场上玉米新审定品种的耐密性,特对邦玉359、德发5号、怀川39、迪卡653、新单61等10个玉米品种进行耐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苏玉41和泽玉8911提高密度后增产幅度较大,其他品种邦玉359、德发5号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和减产,在目前情况下,大田种植密度控制在7.5万株/hm2左右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密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大豆倒伏性对耐密性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2].蒋飞,郝福庭,郭家禹,付贵林.鲁西南玉米新品种耐密性鉴定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9
[3].于晓芳,孙洪利,高聚林,王志刚,杨恒山.深松对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增密增产调控机制[J].农业工程学报.2019
[4].杨锦越,罗英舰,宋碧,张军,刘婕.不同玉米品种耐密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J].种子.2019
[5].赵红克,赵清纯.玉米新品种鑫瑞36耐密性研究[J].作物研究.2019
[6].刁杰,房玉峰,张海宾,张明,吴海英.玉米新品种爱农007耐密性研究[J].种子科技.2019
[7].张鹤宇,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增密减氮对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18
[8].任小燕,段运平,刘守渠,郭峰,郝曜山.4个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研究[J].种子.2018
[9].张丽丽,谢文锦,付俊,杨海龙,樊叶.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对根系生长空间的响应[J].玉米科学.2018
[10].洪德峰,马俊峰,马毅,魏锋,卫晓轶.高密度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高产特性及耐密性研究[J].玉米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