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齿常之论文-王守芝,严寅春

黑齿常之论文-王守芝,严寅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黑齿常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裴绍业,黑齿常之,唐代墓志

黑齿常之论文文献综述

王守芝,严寅春[1](2019)在《裴绍业墓志考释——兼及黑齿常之之行事》一文中研究指出裴绍业因奉武则天之命于军中斩杀程务挺而名入史册,但对其人言之甚少。随着《裴绍业墓志》的出土,综合其他文献,可知其起家任左卫勋卫,总章元年随大军征伐高丽;在调露二年七月后,至永淳元年任河源军副使,其时黑齿常之为河源军使,主要职责是抗击吐蕃的侵扰。弘道元年,黑齿常之改任燕然道副大总管,率军北上,以备突厥,第二年十二月,裴绍业奉武则天之命在军中斩杀程务挺。(本文来源于《运城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于畅[2](2008)在《黑齿常之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齿常之(公元629—689年)是百济史、唐史以及唐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史上的着名历史人物。本论文着眼于七世纪后半期的东北亚,以黑齿常之的历史活动为线索,分析了他的个人经历与唐朝内外政策、社会观念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关系,并对黑齿常之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评价。正文部分由黑齿常之在百济的历史活动、在唐的历史活动以及黑齿常之的死因和对他的评价这叁个大方面构建而成。绪论部分为第一章,正文部分由第二、叁、四章构成,结论部分为第五章。绪论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的历史活动以及与唐朝相关政策的关联。黑齿常之在百济的土地上度过了前半生的时光。他出生在百济的官宦之家,受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文武双修。百济灭亡后,黑齿常之为复兴百济国征战叁年,后降唐。在唐以羁縻政策治理百济故地的背景下,黑齿常之亦被派留在百济故地任职,在当地作出了良好的政绩。另外,本章还探讨了黑齿常之被调离百济故地,奔赴唐朝西北边疆的时间问题。第叁章是对黑齿常之入唐后的经历及相关诸问题进行的论述。黑齿常之参加了唐朝诸多安内靖边的战事,凭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带领唐朝军队,为唐朝社会的稳定,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安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最主要的的功绩集中体现于抗击吐蕃、协助讨平李敬业的叛乱和抵抗后突厥等事件中。黑齿常之和他的部下们在走上唐土以后、参加对抗吐蕃的战争之前,还休整了一段时期,黑齿常之于此时期在靠近吐蕃控制区域的洋州担任刺史之职。第四章主要阐述黑齿常之之死的原因,并对黑齿常之个人的品行修养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出客观评价。本章从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两个方面出发对黑齿常之之死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直接原因是他被酷吏诬陷和受之前碛北战役失败的负面作用;深层原因是受到统治阶层内部斗争的牵连和社会民族观念回落的消极影响。本章还肯定了黑齿常之具有的卓越军事才能、优秀的人格品质以及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论部分(第五章)对本文的论述作了综合性地总结。通过黑齿常之在百济和唐朝两大政权内的历史活动,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七世纪后半期东北亚的局势及其演变,了解彼时唐代社会的诸多状况,如民族政策、对外交流、唐政权内部的斗争等等。同时,本文亦探究了彼时唐朝的内外政策和时代观念等因素对黑齿常之的经历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8-05-23)

陈暋[3](2001)在《黑齿常之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齿常之先为百济大臣 ,后为唐高宗、武后时边关大将 ,入唐后除西拒吐蕃外 ,还讨伐徐敬业叛逆和北击突厥 ,因周兴等诬害谋反下狱 ,缢死。然而黑齿常之为唐代做出的贡献 ,及其对百济国的贡献 ,不仅赢得了百济国民对他的拥戴 ,也使他成为古代中国和朝鲜半岛交往中的杰出代表人物。(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束有春[4](1996)在《唐代黑齿常之字号及生卒年新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齿常之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代的边关大将,原为今韩国境内的百济国人。唐高宗显庆五年(660),曾派遣邢国公苏定方率兵侵犯百济,百济战败,苏定方“献百济王扶余义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俘于则天门。”当时,黑齿常之在本国任“达率”之职(这一职务相当于唐代的刺史;一说相当于唐代的兵部尚书,在百济属二品官),也随降来到了中国。(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1996年06期)

束有春,焦正安[5](1996)在《唐代百济黑齿常之、黑齿俊父子墓志文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百济黑齿常之、黑齿俊父子墓志文解读束有春焦正安南京博物院所藏唐代朝鲜人的墓志拓片计有叁:一为唐欧阳通所书、1921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的唐代朝鲜半岛高丽国王盖苏文之子泉南生的墓志;二为唐代百济人,高宗、武则天时代的边关大将黑齿常之的墓志,且其志石现亦...(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1996年04期)

李之龙[6](1996)在《唐代黑齿常之墓志文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黑齿常之墓志文考释李之龙一、黑齿常之赴边塞前主要经历考我国保存至今的古代朝鲜人墓志极为罕见,所知者仅为唐欧阳通所书、1921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的唐代原朝鲜高丽国王盖苏文之子泉男生墓志(杨震方《碑帖叙录》谓此志收藏于河南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也藏有古代...(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1996年03期)

张乃翥,张成昆[7](1995)在《跋洛阳出土的圣历二年黑齿常之墓志》一文中研究指出隋唐两代,国家殷盛,土宇开阔.因此,与当时中外历史事迹相关的文物资料率于两京地区不断地发现,本世纪二十年代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即是其中着名的一例.黑齿常之墓志,1929年10月出土于洛阳北郊邙山的南麓.志石高、宽均87厘米,内正书志文四十一行,行四十一字,其文盖云:(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期刊1995年00期)

张乃翥,张成昆[8](1995)在《跋洛阳出土的圣历二年黑齿常之墓志》一文中研究指出隋唐两代,国家殷盛,土宇开阔.因此,与当时中外历史事迹相关的文物资料率于两京地区不断地发现,本世纪二十年代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即是其中着名的一例.黑齿常之墓志,1929年10月出土于洛阳北郊邙山的南麓.志石高、宽均87厘米,内正书志文四十一行,行四十一字,其文盖云:(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第六辑)》期刊1995-06-30)

黑齿常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黑齿常之(公元629—689年)是百济史、唐史以及唐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史上的着名历史人物。本论文着眼于七世纪后半期的东北亚,以黑齿常之的历史活动为线索,分析了他的个人经历与唐朝内外政策、社会观念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关系,并对黑齿常之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评价。正文部分由黑齿常之在百济的历史活动、在唐的历史活动以及黑齿常之的死因和对他的评价这叁个大方面构建而成。绪论部分为第一章,正文部分由第二、叁、四章构成,结论部分为第五章。绪论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的历史活动以及与唐朝相关政策的关联。黑齿常之在百济的土地上度过了前半生的时光。他出生在百济的官宦之家,受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文武双修。百济灭亡后,黑齿常之为复兴百济国征战叁年,后降唐。在唐以羁縻政策治理百济故地的背景下,黑齿常之亦被派留在百济故地任职,在当地作出了良好的政绩。另外,本章还探讨了黑齿常之被调离百济故地,奔赴唐朝西北边疆的时间问题。第叁章是对黑齿常之入唐后的经历及相关诸问题进行的论述。黑齿常之参加了唐朝诸多安内靖边的战事,凭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带领唐朝军队,为唐朝社会的稳定,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安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最主要的的功绩集中体现于抗击吐蕃、协助讨平李敬业的叛乱和抵抗后突厥等事件中。黑齿常之和他的部下们在走上唐土以后、参加对抗吐蕃的战争之前,还休整了一段时期,黑齿常之于此时期在靠近吐蕃控制区域的洋州担任刺史之职。第四章主要阐述黑齿常之之死的原因,并对黑齿常之个人的品行修养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出客观评价。本章从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两个方面出发对黑齿常之之死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直接原因是他被酷吏诬陷和受之前碛北战役失败的负面作用;深层原因是受到统治阶层内部斗争的牵连和社会民族观念回落的消极影响。本章还肯定了黑齿常之具有的卓越军事才能、优秀的人格品质以及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论部分(第五章)对本文的论述作了综合性地总结。通过黑齿常之在百济和唐朝两大政权内的历史活动,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七世纪后半期东北亚的局势及其演变,了解彼时唐代社会的诸多状况,如民族政策、对外交流、唐政权内部的斗争等等。同时,本文亦探究了彼时唐朝的内外政策和时代观念等因素对黑齿常之的经历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黑齿常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守芝,严寅春.裴绍业墓志考释——兼及黑齿常之之行事[J].运城学院学报.2019

[2].于畅.黑齿常之考论[D].延边大学.2008

[3].陈暋.黑齿常之评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

[4].束有春.唐代黑齿常之字号及生卒年新考[J].江海学刊.1996

[5].束有春,焦正安.唐代百济黑齿常之、黑齿俊父子墓志文解读[J].东南文化.1996

[6].李之龙.唐代黑齿常之墓志文考释[J].东南文化.1996

[7].张乃翥,张成昆.跋洛阳出土的圣历二年黑齿常之墓志[J].唐史论丛.1995

[8].张乃翥,张成昆.跋洛阳出土的圣历二年黑齿常之墓志[C].唐史论丛(第六辑).1995

标签:;  ;  ;  

黑齿常之论文-王守芝,严寅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