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权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代偿,孔子,政治思想,现代政治治理
道德权威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伟[1](2019)在《道德代偿:孔子政治思想的构建逻辑——兼论儒家何以不能成为现代政治治理的权威》一文中研究指出"仁—礼—德"的叁位一体形成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构架,其逻辑是:以"仁"作为其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为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寻找最终的价值依据和心理本原;以礼代法,赋予礼"经国家"和"序民人"的双重作用,礼代替法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制度保障;以德治政,为"礼"的合法性存在进行价值辩护和寻找承载主体。现代政治治理的核心要义和价值追求是民主与法治,而儒家政治治理的核心是伦理政治化,它通常表现为道德至上主义下的实际人治。从本质上讲,儒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现代政治治理的权威,更应该思考的是儒家如何参与到现代政治治理的过程中来。(本文来源于《文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何子文[2](2019)在《乡村宗族道德权威的治理影响:一项修谱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族信仰传统作为一种治理秩序,长期以来在乡土社会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以宗族精英的道德实践为联结宗族信仰与治理权力之间的中介桥梁,结合对华南山区的一个乡村宗族修谱事件的分析,讨论这一内在于宗族修谱传统中的道德信仰实践在当今乡村社会具体情境下的公共治理意义。认为由于现实中传统宗族精英难以同代表正式权力的村干部之间建立一种权力分享与治理沟通的制度性联结机制,从而影响宗族道德权威治理价值的发挥。(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陈桂蓉[3](2018)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道德话语的权威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动道德话语介入决策咨询机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道德话语不仅要在社会舆论和评价上实现它的功能,而且要深度参与党和政府的决策咨询系统,让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不仅要在社会肌体出现问题时"治病",而且要在"防病"和增进健康体魄方面有所作为。协同推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一方面,以道德人文价值滋养(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8年36期)
苏嘉雨[4](2018)在《道德在权威形成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权威弱化问题日益明显,我国急需采取有效措施,通过道德权威再定位的方法,达到权威重塑的作用,从而冲出道德权威弱化的困境。而权威的重塑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权威的重塑离不开道德的支撑,本文为进一步明确道德在权威形成中的作用,对道德的地位与内涵、权威的本质、影响权威形成的因素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04期)
蒋培卓,孙艳芳[5](2018)在《《雷锋》杂志权威发布 2017年中国十大道德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对于"道"的探索和"德"的追求贯穿始终,生生不息。《论语》论"道德",范君子言行举止之准则;《老子》论"道德",谈万物肇始终极之玄妙。"道德"二字超脱范式,包容万象。中华民族是一个"尚德"的民族,子路借米、管宁善化,范纯仁不援维例,求无愧于心……"德行"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尺,中国传统道德理想中,亦以"修身"作为前提和根本。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传统中朴素的道德观为新时代的中国打上深深的烙印,(本文来源于《雷锋》期刊2018年01期)
李海洋[6](2017)在《降低惩治门槛 让耍赖者寸步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生了交通事故之后,因为有保险公司作为“屏障”,肇事者不仅没有任何反省,反而对自己的赔偿义务一拖再拖,针对发生在河北唐山的一起“教科书式耍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表示,必须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和“不放过”的原则,对未能自动履行的判决结果及时启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商报》期刊2017-12-07)
李楠[7](2017)在《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探讨(上)——评《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职业道德的形成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法律观念的教育,同时,在开展法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而使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产生较高的成效。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法律建设获得了全方位的推进,整个社会的法治效率也得到了切实的提升。在开展法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法律权威的实践。《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一书内容丰富,条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7年07期)
李楠[8](2017)在《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探讨(下)——评《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校的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属于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而学生在未来的成长中也必然会成为法律的倡导者和执行者,若没有健全的法律道德意识,将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作为法律的执法者,学生需要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基础,在整个司法活动中保持公平原则,进而推动法治建设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法学专业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并提升人才队伍的建设质量,推(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7年07期)
宋京逵[9](2017)在《论宪法权威的道德实在主义元伦理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限制国家权力和保证公民权利是现代宪法的内在功能,而为了很好地履行这一功能,在形式上就要求宪法的重要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经常变换的现实政治力量的影响,不能像普通法律和政策那样可以被常规的法律程序所改变。当代宪法甚至可以规定其设立的某些原则为不可变更的。因而不仅仅是制宪者同代人要受制于宪法,后代也要受到宪法原则的约束。为了证成宪法的这种至高的道德权威,就只有诉诸于道德实在主义的元伦理学理论,而一切非道德实在主义的元伦理学理论都不能作为宪法道德权威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7年04期)
朱玉芬[10](2017)在《权力感、权威人格和印象粉饰对道德伪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伪善(moral hypocrisy),即表现出表面的道德,但在实际中会逃避真正道德所要付出的成本,于是对自己和他人往往持有双重道德标准,同样一件道德事件,道德伪善者会对自己持有较为宽松的标准,而对他人却相对严苛。以往的研究大多会集中个体和情境两方面的因素,很少有探讨人格因素以及社会角度对于道德伪善的影响。实验一采用2 (权力感:高权力感,低权力感)x2 (权威人格:高权威人格,低权威人格)组间实验设计,因变量是道德伪善的水平。实验二采用2 (权力感:高权力感,低权力感)×2 (印象粉饰:高印象粉饰,低印象粉饰)组间实验设计,因变量是道德伪善的水平。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高权力感者出于对固有规则、自身权力的维护以及潜在利益的关注,往往会对自己比他人持有更为宽松的道德标准,也就是说权力感越高,道德伪善的水平越高;(2)高权威人格者由于其顺从和权威的双重人格特质,容易产生双重道德标准,个体的权威人格倾向越高,道德伪善的水平越高(3)权力感与权威人格对道德伪善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4)印象粉饰对道德伪善并不产生影响,但权力感与印象粉饰对于道德伪善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7-03-31)
道德权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宗族信仰传统作为一种治理秩序,长期以来在乡土社会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以宗族精英的道德实践为联结宗族信仰与治理权力之间的中介桥梁,结合对华南山区的一个乡村宗族修谱事件的分析,讨论这一内在于宗族修谱传统中的道德信仰实践在当今乡村社会具体情境下的公共治理意义。认为由于现实中传统宗族精英难以同代表正式权力的村干部之间建立一种权力分享与治理沟通的制度性联结机制,从而影响宗族道德权威治理价值的发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权威论文参考文献
[1].张国伟.道德代偿:孔子政治思想的构建逻辑——兼论儒家何以不能成为现代政治治理的权威[J].文山学院学报.2019
[2].何子文.乡村宗族道德权威的治理影响:一项修谱案例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9
[3].陈桂蓉.国家治理现代化中道德话语的权威保障[J].领导科学.2018
[4].苏嘉雨.道德在权威形成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5].蒋培卓,孙艳芳.《雷锋》杂志权威发布2017年中国十大道德事件[J].雷锋.2018
[6].李海洋.降低惩治门槛让耍赖者寸步难行[N].中国商报.2017
[7].李楠.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探讨(上)——评《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7
[8].李楠.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探讨(下)——评《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7
[9].宋京逵.论宪法权威的道德实在主义元伦理学基础[J].学术界.2017
[10].朱玉芬.权力感、权威人格和印象粉饰对道德伪善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7